在现代生理营养科学上,中西已逐渐趋向双方之 融合,西方的餐桌上蔬菜的种类及份量明显在增 加,而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和牛奶及 乳制品在饮食结构中的比重也在大大增加。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西方人的 饮食结构则以肉类、蛋白质为主。根据中西方饮食对 象的这一明显差异,中国人被认为具有植物性格,而 西方人具有动物性格。反映在文化行为方面:西方人 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平和 闲静。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时,他们把 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踏上了冒险的征程;而中国 人则时时刻刻记挂着“家”和“根”,这种叶落归根 的观念是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相联系的。
2、烹饪的形式 烹饪作为食品加工活动,由于烹饪工具、能源和加工方式等的不同, 主要
分为两种形式,即手工烹饪和机器烹饪。
Cooking method
在中国 ,烹饪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炒、炸、 焖、爆、煎、烩、煮、蒸、烤、腌、冻、 拔丝、糖醋等 。
西餐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 炸、焖 ,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 ,正菜中鱼 就是鱼 ,鸡就是鸡 ,即使是调味料也是现吃 现加。烹饪的全过程比较规范 ,调料的添加 量精确到克 ,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 。
甜食,点心,冰淇淋或水果等。
中西饮食餐具差异
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 。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 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 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西方 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 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 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使用方式上,中国人使用 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 度是亲和的、温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