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黑话
- 格式:docx
- 大小:15.02 KB
- 文档页数:2
63散 文漫谈土匪“黑话”刘伯翔前不久,新版电视剧《林海雪原》上映了,说实在话,这被翻拍了多次,情节早熟烂于腹的经典老戏,我兴趣不大。
断断续续看了几集,我竟意外发现了亮点。
从小说《林海雪原》原著到电影、京剧、电视剧,我看了无数遍,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不愧经典之作,但不论小说、电影还是电视剧中对土匪黑话的描写都是败笔,虽瑕不掩瑜,却不能不说是一处遗憾!我年轻时有过一段“撂地”(走江湖卖艺)经历,熟知江湖黑话。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下乡到黑龙江省某农场,该农场前身是劳改农场,服刑的多是解放前的土匪,当时这些人早已刑满,劳改农场撤销,转为国营农场,一些无家可归的原服刑人员就留在农场当了农工,他们被人们称作“二劳改”。
出于人格上的尊重,我称他们为“二哥”。
与“二哥”们朝夕相处,出于好奇,在了解他们过去的同时,我自然接触到他们曾经掌握和使用的语言——黑话。
我用我掌握的江湖黑话与他们的黑话印证,不谋而合,它们属于同一语系的江湖隐语。
土匪和江湖人行为诡秘,为防他人探到虚实,于是发明了自己的语言。
黑话在土匪中叫“唇典”,用黑话交流称“拨唇撩典”或“团”(三声)话。
它只有实词没有虚词,不是一门独立的语系,从语言学角度看,“唇典”属于隐语,是依附于现代汉语的一种用借代词组成的特殊说话方式,是普通话在特殊环境下的变种。
土匪黑话不是胡编乱造的,应该说它非常形象传神。
鸡称尖嘴子,鸭叫扁嘴子,狗称皮子,枪叫喷子,刀称青子,面条叫挑龙,烙饼称翻张子,饺子叫漂瓤子,老虎称王头子,朋友叫并肩子,酒称火山子,衣服叫叶子,裤子称蹬空,鞋叫踢土子,庙称古楼子,问干什么的(姓什么)叫报个蔓儿……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既形象又贴切?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一下原著《林海雪原》中黑话的描写。
杨子荣化装成土匪上了威虎山,在山下打死一只老虎后遇到一股土匪,发生了以下一段对话——土匪:蘑菇溜哪路,什么价?杨子荣: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人,小孩他舅舅来了。
《林海雪原》里管二当家的叫“粮台”,是什么意思?托《林海雪原》的福,座山雕、花蝴蝶之流的名字广为人知。
这些人的原型是解放战争时期颇为活跃的土匪,当时东北土匪在整个民国时期大体可以分三种。
第一种是纯土匪,即红胡子。
这种匪多则数百,少则十余,主要勾当是砸富户、抢买卖、绑人票、打官兵,其间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第二种是武装土匪。
这种土匪大多有政治背景或目的。
或为报复社会,或为报复官绅;有的借土匪发展势力,希望招安做官;有的投靠日军,为虎作伥;被人民政权土改清算的,要搞阶级报复;被国民党委任军衔的,死心塌地破坏革命。
第三种叫棒子手。
这种土匪没有枪械,仅以木棒劫道;人数少,有时1人,有时数人,时聚时散。
他们打劫对象多是单身行人、小户人家。
大股的土匪又称“绺子”,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组织和规矩。
其总头目叫“大当家的”或“大掌柜的”,内部呼为“大哥”。
其下有二掌柜。
再往下有“四梁八柱”,四梁分里四梁、外四梁,合起来即为八柱。
下面一般匪徒称“崽子”。
“四梁八柱”是胡匪内部的一种组织名称,除了大当家的称做“大柜”之外,其余的所谓“四梁”,分别有“顶天梁”、“转角梁”、“迎门粱”、“狠心梁”,“八柱”则是“稽奇”、“挂线”、“懂局”、“传号”、“总催”、“水相”、“马号”、“帐房”的总称,这些人一完,整个绺子就算彻底倒了。
里四梁指的是炮头、粮台、水相、翻垛的。
炮头是执法行刑的,他必须“管直”(枪法准),百发百中。
在和敌人交锋时,他能在关键时刻一枪定夺大局。
粮台管粮食、蔬菜的储备、供应,到百姓家就食时,还要检查该户有无传染病,食品是否有毒。
水相负责分配站岗、放哨。
每砸开一个窑,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卡子。
翻垛是绺子里的军师、参谋长。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行动前,他要占卜凶吉;遇险时,他要祈神庇佑。
外四梁指的是秧子房掌柜、花舌子、插签的、字匠。
秧子房就是票房,是关押人票的地方。
其掌柜的大都心狠手辣,催票时割耳朵、割鼻子,毫不手软;过期不赎票,也由他和手下人撕票。
江湖春点(唇典)江湖黑话大全春点春点,又称「春典」或「唇典」,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讯号,江湖中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
亦称隐语、行话、市语、方语、切口、春点、黑话等,是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出于各自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
在三教九流社会中,礼节;行李包袱的捆扎和放置方位;茶具、餐具的摆设;个人的行、止、坐、立姿态相互辅用,都表达着主、客双方一定的心愿与意图。
但这些还很不够,最终仍需要透过隐语来彻底表达双方的意思。
产生原因春点的产生,大致出于下列三种情形。
一是由禁忌、避讳所形成的市井隐语,如在船上说话,讳说「住」、「翻」等,而用其它字语代替。
二是出于回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隐语行话。
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姓「杨」为「犀角灵蔓」,称姓「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当代香港黑社会以「四八九」称「大路元帅」,以「四三八」称「二路元帅」亦即「副堂主」等。
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
春点的内容很广泛,从人体部位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应有尽有,几乎可以成为第二语言系统。
如人体器官名称:头为瓢把子,眼为招子或湖,手为抓子,耳为顺风子,口为海子或江子或樱桃子(女),腿为金杠子,肚为南子,脚为踢杞,心为蚕子或定盘子等。
武侠小说所描述的江湖社会中一般江湖人士常常使用一些春点,这些春点多沿用明、清小说中已有的用法。
在民国时期的旧派武侠小说中,以姚民哀、郑证因对江湖春点最为稔熟,作品中这类语言也最为丰富。
新派武侠小说家大多相沿习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人物类◎人:丁。
◎鹰爪孙:官府。
◎糕:老人。
◎翅子顶罗:官帽子。
◎豆儿:姑娘。
◎托线孙:保镖人。
◎芽儿:小伙子。
◎并肩子:即朋友之意。
◎老宽/空(倥)子:外行。
◎点子:对象、敌人。
◎捏班:尼姑。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力地盘,该地域即称「线」。
简单的说,「线上的朋友」就是「地头蛇」。
如:西路川陜这趟线上、衡山这趟线。
从《智取威虎山》谈江湖黑话系统“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野鸡闷头钻,怎么上天王山?”“满地都是米,唔呀有根底。
”“拜见过阿妈了吗?”“他房上没有瓦,非否非,否非否。
”…这些曾经只在东北深山老林土匪中秘密流传的黑话,随着当年曲波《林海雪原》被改编成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而走红于中国大地,成为几代人口中的经典对白。
随着历史的变迁,新生代的80、90后对这些曾经的“流行语”早已生疏。
还得感谢香港的徐老怪,新版《智取威虎山》在圣诞期间的热映,不仅勾起了几代人的回忆,更让新生代们了解并关注曾经的经典。
仅凭这一点,新版《智取威虎山》便功不可没。
对新版《智取威虎山》的肯定之词已经很多,这里不再赶时髦,只借这个话题,谈谈过去的江湖黑话,也就是江湖人口中的“春典”。
【为什么要有黑话】江湖黑话,即春典,也叫“山音”,“切口”或“怯口”。
我们知道,真实的江湖,是一个边缘、底层的社会,其大多数成员,都或多或少涉及非法勾当。
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员之间彼此的信任是非常难以建立起来的。
但同时,江湖人又大多贫困边缘,而且行走四方,迫切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
一口流利的春典,江湖黑话叫“满春满典”,不仅表明你是“自己人”,有助于赢得江湖同道的信任——《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上山之后立刻和土匪对春典、讲黑话即是此意——更是一个人江湖地位的象征。
一些春典,只有江湖中有一定地位的人才可以讲,只有老江湖才会,初出茅庐的人学不到,也没资格讲。
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脸红什么”这样的问话,只有座山雕这样的大土匪头子可以讲,下面的小喽啰没资格这么问的。
用今日的概念,黑话,是江湖人中的一套完整而复杂的认证体系,掌握了黑话也就是春典,才能够成为职业的江湖人士。
所以过去江湖人对春典非常重视,除非非常信任的徒弟、亲人,绝不轻易传授春典。
英雄好汉们在闯荡江湖之前,都要专门和师父学习春典,所以有有“宁给十万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两金,不给一句春”的说法。
【黑话不好学】春典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语句,概念,说春典时的语气、节奏、态度等等都很重要,稍有错误便容易被老江湖发现,露出马脚。
关于《林海雪原》—谨以此文敬献给亲爱的读者们“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也是我怀念战友赤诚的一颗心。
这几年来,每到冬天,风刮雪落的季节,我便本能地记起当年战斗在上的艰苦岁月,想起一九四六年的冬天。
一九四五年,日寇无条件投降后,中国人民的死敌、卖国害民的大盗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指使下,调动了数百万被美国武装到牙齿的、抗战中一弹未发、专备反共反人民的军队,调动了曾奉他的“曲线救国”命令投降日寇的汉奸武装,又用日寇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为顾问和他统帅的侵华日军还没有缴械的部分,构成了在美帝国主义操纵下“蒋、敌、伪合流”的凶恶的反革命武装,向我党领导下艰苦抗战、英勇奋斗八年的解放区军民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内战的狼烟,弥漫了全国。
中国又处在沦为美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可怕危险中。
人民要解放自己,对蒋匪的恶行,忍无可忍,便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伟大的解放战争。
东北是我国的工业基地,蒋介石企图据此对我军实行南北夹击,便用美国的军舰、飞机海输空运,将国民党军的主力压向东北,更在北满收罗伪满官吏、警察宪兵、地主恶霸、盗寇惯匪、流氓大烟鬼,组成数十万土匪武装,号称“中央先遣挺进军”,配合蒋匪军主力作战。
当时我军处于敌强我弱、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困难环境里。
不得不抽出一部分主力开赴北满荡平匪患,以便巩固后方、保护土改,发动群众全力支援前线。
及至大量匪患荡平,那些坚决反革命的匪首便率其残股,窜踞深山密林,并在地下组织“挺进军”分子,暗杀破坏、待机暴乱,对我军实行地上地下两条战线的作战。
匪徒们因为是垂死挣扎,所以就愈加凶狂残忍。
他们的口号是“宁蹲山头看监狱,不蹲监狱望山头”,“穷棒子打死咱一个,咱要打死穷棒子一百窝”。
他们幻想“等国民党中央军主力北上,等第三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兵来”。
他们所采取的是“牛刀战术”、盗寇活动,所到村屯,烧光杀净,其凶其恶,闻所未闻。
书中杉岚站的血债和库仑比的大屠杀,只不过是我目睹诸多事实中的一二罢了。
隐语行话,民间秘密语《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话、隐语和詈词世界上许多语言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
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和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
隐语行话,或叫民间秘密语,在汉语史上又有“秘密语”“市语”“切口”“春点”“锦语”等多种称谓,是某些社会集团或群体出于维护内部利益、协调内部人际关系的需要,而创制、使用的一种用于内部言语或非言语交际的符号体系,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
当提及隐语行话时,一些人会把它同匪盗、娼、赌、贩毒、走私等犯罪活动联系起来,把这种民俗语言现象通称为“黑话”,这既不科学也不符合语言事实。
实际上,除了黑社会群体外,许多社会群体都存在使用隐语行话的习俗惯制。
吴桥杂技业内的隐语行话跟吴桥杂技艺术一样,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丰富的系统,并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语言,同时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如“转心子”(手表)、“夯子”(公章)、“叶子”(证明信)、“土冷子”(民兵)、“把杂”(开证明信外出演出)、“掰铃子”(打电话)、“驾灵子”(开车)等。
东北二人转至今仍有数百个当行隐语行话语汇活跃在艺人群体中,是其相互交流、传授技艺的常用言语形式和习俗。
例如节目叫“活儿”,曲目统称为“条”,一问一答的唱词谓之“对篇”,同行谓之“老合”,艺人相互间的尊称为“相府”,到各地演出谓之“走踅”。
再如粤剧、昆曲、皮影和相声等众多的传统戏曲、曲艺群体的隐语行话亦然。
隐语行话是这些行业技艺传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的信息载体。
如今,在许多社会群体的生活语言中隐语行话仍然十分活跃,是构成其日常生活的一种言语习俗。
现代汉语中的“踩点儿”“挂彩”“绑票”“出血”等,无不出自隐语行话。
近年来,“大腕(蔓)儿”“托儿”之类旧时隐语行话陆续进入当代的社会流行语。
夜场妈咪软件-菲菲有旨。
貌似谜语一般的民间隐语行话,是人们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而形成的语言智慧。
东北当年的土匪黑话有多少?
其实全国各地都有土匪,而且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特色,但由于土匪这个行业的限制,各土匪之间的交流不能使用明文,老百姓一听就懂了,那还怎么绑架、打劫呢?
土匪黑话叫《唇典》,几乎都是口口相传的,因此未能流传至今。
土匪据点——绺子
打劫——开差
劫道——别梁子
死了——睡了
睡觉——躺桥
J淫妇女——压裂子
和绺子讲情的中间人——花舌子
子弹——白米
踩点——采盘子
绑人票——拉票子
指路——引线
杀人票——撕票外人——勾子
情况不好——风紧成员死——滑了烧房子——红窑子钻山洞——迭钢窑。
林海雪原读书笔记摘抄《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是作者曲波同志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成。
下面是收集的林海雪原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参考!按照“每月推荐一本好书或两篇好文章”的活动要求,我怀着—股澎湃的激情读完了《林海雪原》全书,轻轻合上,望着“林海雪原”四个字,似乎是由火热的血所凝成的,衬着封面上的皑皑白雪,显得更加地艳,更加红了。
在那上面,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亲切和蔼的解放军战士,为着自己的理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在深山老林中奋斗的身影。
此时的雪似乎已同他们的笑容与灵魂,融为圣洁的一体。
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
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
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
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绝顶》中的肖顿河,都为着自己心爱的理想而前进,虽然他们最终都失败了,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击倒的。
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因为只有懦夫,才会耻笑勇者,更因为他们毫不明白倾尽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觉,也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没有这种理想。
邓小平也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
”一个没有理想的,便对自己的前途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许,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若没有理想,莱特兄弟不会发明飞机,圆了人类飞向蓝天的梦;若没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养殖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多粮少的难题;若没有理想,又哪来中国几千年的悠远文化;若没有理想,中国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夺回自己的领土……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
林海雪原读书笔记摘抄林海雪原读书笔记摘抄导语:《林海雪原》描述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海雪原》作者介绍:曲波(1923-2002),山东省蓬莱市人。
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
1943年进入胶东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记者。
1945年初,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东北地区茫茫林海皑皑雪原,与国*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为东北人民的彻底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作家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与现实题材。
1950年秋,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转入工业战线。
1952年春,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
继《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创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山呼海啸》和《桥隆飙》等。
《林海雪原》内容梗概: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
这股匪徒是原国*党的败兵,流窜到解放军后方。
小分队在向威虎山匪窠开进途中,白鸽救了一个被杀伤的女人,并跟踪敌人发现了神河庙老道士,实际上是威虎山匪帮的情报员。
小分队设下埋伏,抓获了座山雕手下的情报副官一撮毛,缴获了敌匪的地下先遣军联络图。
经反复提审一撮毛和小炉匠,初步了解到威虎山座山雕匪帮的情况,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
少剑波召集会议反复推敲了杨子荣的设想,迅速据此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杨子荣化装成已被消灭的另一伙土匪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胡彪,只身来到威虎山。
在威虎山上,巧妙地应答了座山雕及手下“八大金刚”的多方盘问,并利用座山雕急于扩大实力、扩展地盘的心理,献上了缴获的敌匪地下先遣军联络图。
乌鸦落在凤凰群顺口溜的梗“乌鸦落在凤凰群”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出自《林海雪原》中的黑话暗号,原文为“西北悬天一片云,乌鸦落在凤凰群,不知哪位是君,哪位是臣”,是土匪之间碰面时的一种接头暗号。
这句话的意思是:乌鸦原本是黑色的鸟类,而凤凰是彩色的鸟类,乌鸦落在凤凰群中会非常显眼。
在网络语境中,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在一群优秀的人或事物中显得非常突出或引人注目。
需要注意的是,“乌鸦落在凤凰群”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1。
《智取威虎⼭》中“⿊话”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智取威虎⼭》中“⿊话”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陈福明;孙媛媛
【期刊名称】《英语⼴场(下旬刊 )》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汉语中的⿊话多含有⼤量的社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其种类繁多且词义隐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英译⿊话,更是极具挑战性.本⽂以徐克导演的3D版电影《智取威虎⼭》为例,通过对其中涉及的⿊话及其字幕英译的分析来探讨⿊话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总页数】2页(11-12)
【关键词】《智取威虎⼭》;⿊话;⿊话特点;翻译策略
【作者】陈福明;孙媛媛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理⼯⼤学外国语学院
【正⽂语种】中⽂
【中图分类】H059
【相关⽂献】
1.试析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及策略——关联理论关照下的翻译观 [J], 廖芸
2.⼤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的特点及翻译策略--以2014年和2016年六⽉⼤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为例 [J], ⾼健
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药品说明书翻译特点与策略 [J], 邢浩
4.浅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原则 [J], ⽜荣亮
5.⽯油科技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探讨--《⽯油地质学:从沉积环境到岩⽯物理》的翻译实践启⽰ [J], 谭开荣。
从《林海雪原》“黑话”真伪看社会语言存亡
白银河;车怡萱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6(000)021
【摘要】《林海雪原》出版后,被改编成京剧、电视剧、电影,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传播,影响很大。
黑话作为一种陌生化隐语备受研究者青睐,不过曲波《林海雪原》中的黑话的真伪,研究者们却并未予以足够重视。
该文试图强调《林海雪原》中的
黑话为文学创作,并对社会语言的产生与消亡予以勾勒。
【总页数】3页(P199-200,206)
【作者】白银河;车怡萱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
【相关文献】
1.从语言文字方面看《列子》真伪问题--对《列子》是魏晋人伪作观点的质疑 [J], 权光镐
2.从《林海雪原》的改编看社会语境对创作的影响 [J], 原小平
3.语言视角下的社会文化研究——认知语言学观照下的黑话文化研究 [J], 王卓
4.从《林海雪原》“黑话”真伪看社会语言存亡 [J], 白银河;车怡萱
5.从《社会成本问题》看科斯定理的真伪 [J], 王虎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漫谈土匪“黑话”前不久,新版电视剧《林海雪原》上映了,说实在话,这被翻拍了多次,情节早熟烂于腹的经典老戏,我兴趣不大。
断断续续看了几集,我竟意外发现了亮点。
从小说《林海雪原》原著到电影、京剧、电视剧,我看了无数遍,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不愧经典之作,但不论小说、电影还是电视剧中对土匪黑话的描写都是败笔,虽瑕不掩瑜,却不能不说是一处遗憾!我年轻时有过一段“撂地”(走江湖卖艺)经历,熟知江湖黑话。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下乡到黑龙江省某农场,该农场前身是劳改农场,服刑的多是解放前的土匪,当时这些人早已刑满,劳改农场撤销,转为国营农场,一些无家可归的原服刑人员就留在农场当了农工,他们被人们称作“二劳改”。
出于人格上的尊重,我称他们为“二哥”。
与“二哥”们朝夕相处,出于好奇,在了解他们过去的同时,我自然接触到他们曾经掌握和使用的语言――黑话。
我用我掌握的江湖黑话与他们的黑话印证,不谋而合,它们属于同一语系的江湖隐语。
土匪和江湖人行为诡秘,为防他人探到虚实,于是发明了自己的语言。
黑话在土匪中叫“唇典”,用黑话交流称“拨唇撩典”或“团”(三声)话。
它只有实词没有虚词,不是一门独立的语系,从语言学角度看,“唇典”属于隐语,是依附于现代汉语的一种用借代词组成的特殊说话方式,是普通话在特殊环境下的变种。
土匪黑话不是胡编乱造的,应该说它非常形象传神。
鸡称尖嘴子,鸭叫扁嘴子,狗?Q皮子,枪叫喷子,刀称青子,面条叫挑龙,烙饼称翻张子,饺子叫漂瓤子,老虎称王头子,朋友叫并肩子,酒称火山子,衣服叫叶子,裤子称蹬空,鞋叫踢土子,庙称古楼子,问干什么的(姓什么)叫报个蔓儿……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既形象又贴切?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一下原著《林海雪原》中黑话的描写。
杨子荣化装成土匪上了威虎山,在山下打死一只老虎后遇到一股土匪,发生了以下一段对话――土匪:蘑菇溜哪路,什么价?杨子荣: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人,小孩他舅舅来了。
[转载]《江湖海底眼》黑话,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特别是秘密社会,自出于各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
江湖黑话江湖上的黑话,又称作切口,也叫春点、寸点、唇点。
许多的帮派都创作出一套复杂的切口体系,有些是方言。
《林海雪原》中写到杨子荣进威虎山时,记载了很多东北黑话。
像“蘑菇溜哪路?什么价?”“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胡子,土匪,东北黑话佛爷,窃贼,京津黑话一方,一万,赌博用语米米,钱,长沙隐语广东黑话:条子,警察;马子,女友;凯子,男友。
打鹧鸪,打劫,三点会。
一称流、二称月、三称汪、四称则、五称中、六称神、七称心、八称张、九称爱、十称足、百称尺、千称丈、万称方、元称皮锦、毫称星、金子称黄:江相派。
并肩子,朋友。
踩盘子,踩点子,指事先侦察要劫的对象。
青帮黑话,强盗为扑风;抢为爬;偷为寻;贩私盐称为走沙子;贩女人称为开条子;贩小孩为搬石头;杀人称作劈党。
下海,原指去做舞女妓女,现指改行从商。
号,班房,监狱拘留所之类。
鸡,妓女暗娼。
补充此处摘录一些言语类的唇典,至于非言语唇典的部份,如「茶阵」、「路符」与「符征」请参考《神奇的武术》一书,有详尽说明。
一、人物类◎人:丁。
◎鹰爪孙:官府。
◎糕:老人。
◎翅子顶罗:官帽子。
◎豆儿:姑娘。
◎托线孙:保镖人。
◎芽儿:小伙子。
◎并肩子:即朋友之意。
◎老宽/空(倥)子:外行。
◎点子:对象、敌人。
◎捏班:尼姑。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力地盘,该地域即称「线」。
简单的说,「线上的朋友」就是「地头蛇」。
如:西路川陜这趟线上、衡山这趟线。
◎合(黑)字/老合:贼。
通常非称呼在帮者,而纯粹指称一般盗贼。
◎吃飘子钱的老合:水贼。
◎总瓢把子:在江湖上指称首脑、老大。
瓢(把子)原为头、脑袋之意,此处为引申意。
◎马眼子:专门四下探访名马的人。
凭着一双饱具经验的眼睛,再加上一张油滑善辩的嘴,无往而不利。
「马眼子」周江曾企图说服寇英杰将宝马黑水仙卖给玉观音郭彩绫,却碰了一鼻子灰。
《林海雪原》中到底有哪些黑话暗号?究竟杨子荣和土匪们在说什么呢?203:蘑菇,你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杨子荣:哈!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
(找同行)203: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杨子荣: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203: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203: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杨子荣: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土匪:蘑菇,你哪路?你哪路?你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杨子荣:哈!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
(找同行)杨子荣:拜见三爷!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土匪: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杨子荣: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土匪: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土匪: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杨子荣: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座山雕:脸红什么?杨子荣:精神焕发!座山雕:怎么又黄了?杨子荣:防冷,涂的蜡!座山雕:晒哒晒哒。
(谁指点你来的?)杨子荣: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寨背靠沙!(是个道人。
)凡读过《林海雪原》这部长篇小说的人都知道,杨子荣上威虎山时与土匪的黑话对白。
“蘑菇,溜哪路?什么价?”半途中,五个匪徒遇见杨子荣,用这句黑话来盘问。
杨子荣为了能够假装胡彪,打入虎穴,曾经“学习”过土匪的黑话。
他一听,便明白这句黑话的意思是:“什么人?到哪里去?”“嘿!想啥来啥,想吃奶,就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来啦!”杨子荣很流利地用了黑话答复道。
这黑话的意思就是:“找同行。
林海雪原借题发挥概括林海雪原,这是一个神秘而壮美的地方。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蓝天白云与雪山草原交相辉映,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
然而,林海雪原并不仅仅是一处美景,它也寄托了人们的希望与坚韧。
在这里,人们奋斗、探索和改变,展现出了生命的力量与无限的可能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将借题发挥,概括出了以下内容。
1. 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林海雪原是大自然的杰作,山峦连绵起伏,森林茂密繁盛,雪山耸立,湖泊清澈碧蓝。
这里的景色鬼斧神工,令人陶醉。
与此同时,林海雪原也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各种珍稀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片土地的壮美,展示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2. 人们的奋斗与探索林海雪原是人们追逐梦想的舞台。
无论是科学家、探险家还是艺术家,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奋斗与探索。
科学家们研究这里独特的气候与地貌,探索着自然的奥秘;探险家们勇敢地踏上雪山草原,挑战极限,发现新的领域;艺术家们则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将林海雪原的美景展现给更多人。
他们的奋斗与探索,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知识,也让人们感受到人类的勇气与智慧。
3. 生活的改变与文化的传承林海雪原是人们的家园,人们在这里努力生活、繁衍生息。
长期以来,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他们通过耕作、养殖等方式获得食物与生活所需;他们以祭祀、舞蹈等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他们用传统的手艺制作工艺品,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与智慧。
林海雪原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依托,也是他们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4. 坚韧与希望的象征林海雪原是一个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地方。
严寒的冬天、恶劣的气候条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压力。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展现出了坚韧与顽强。
他们与自然斗争,不屈不挠,不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途径。
林海雪原成为了坚韧与希望的象征,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追逐梦想。
在林海雪原这片土地上,自然与人类的力量交融,共同创造了一个壮丽而神秘的世界。
土匪:蘑菇,你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
杨子荣:哈!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
(找同行)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
土匪: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
杨子荣: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
土匪: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
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
土匪: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
)
杨子荣: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这一段貌似不是黑话……估计是土匪故意诈他,让他心慌)
座山雕:晒哒晒哒。
(谁指点你来的?)
杨子荣: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寨背靠沙!(是个道人。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