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与自我成长
- 格式:ppt
- 大小:776.50 KB
- 文档页数:18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学习及感受近两个月来,跟随老师比较系统的学习了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法,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并且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自我得到了成长。
虽然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能够理解,但是做到独立操作实施的水平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如果有机会将来希望能参加实战的培训。
虽然还不能为别人服务,但是我至少可以为自己服务了。
每上完一次课,我都有自我反省,自我观察,我学会应用这些理论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发掘自己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走向成熟。
其实一开始学习萨提亚的时候,我只是以一个纯粹的学习者,并没有把自己放进去去体会。
上了两次课以后,我就慢慢的进入状态了。
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敞开自我去体验的话,永远都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叙述我的收获。
一对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知识的理解(一)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四大目标:1提高来访者的自我价值;2帮助来访者做出选择;3学习负责;4身心灵的统一。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这四个目标的难度是一步步递增的,最终是终极目标达到内外和谐。
我的理解是自我价值感也就是自尊是一个人基本的积极力量,增强他就像是给一辆车加油,车的动力大了就像人的信心就大了。
这种积极的力量可以让人挺起胸膛看到更远的地方,那么更可能看到更多的选择。
对于选择,我的理解是只能帮助别人看到存在其它的选择,但是真正的最终的抉择的力量来自于求助者自己,正如萨提亚的一个治疗理念是成为我们自己的决策者。
但是看似简单的帮助过程却是最难的,就像要锻炼出多把钥匙给求助者去开一个门或者很多的门。
找到这些存在的选择,或者说作为咨询师本身就应该有多种选择,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多个选择的时候,也是危险系数提高的时候。
比如说,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有栏杆和没栏杆的自由度是不同的,心理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多个选择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自由度很高,一个人的“游离”现象也是很容易出现的。
那么咨询师的作用在这个时候也是至关重要的,给他钥匙的同时,还是激发他的责任感——必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萨提亚心理学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充满压力与挑战的社会中,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而在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中,萨提亚心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成效的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通向内心和谐与幸福的道路。
萨提亚心理学由维吉尼亚·萨提亚创立,她强调了个体在家庭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互动模式对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
这一理论并非仅仅关注个体的心理问题,而是将个体置于整个家庭系统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内在资源去实现自我成长和改变。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受到外界的负面评价、家庭的不当教育方式或者自身的错误认知,而压抑了这些内在资源的发挥。
在萨提亚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冰山理论”。
它形象地比喻了人的内心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更大的部分则隐藏在水下。
水面上的部分是我们的行为表现,而水下则包括我们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以及自我。
通过深入探索冰山的各个层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比如,当一个人在工作中频繁犯错时,表面上看是他的工作能力不足,但深入探究可能会发现,他内心深处感到焦虑(感受层面),认为自己不被重视(观点层面),期待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期待层面),渴望被爱和尊重(渴望层面),而其自我价值感也可能因此受到了影响。
萨提亚心理学还注重沟通方式的研究。
她提出了四种常见的不良沟通姿态: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
指责型的人总是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讨好型的人则过度迎合他人而忽略自己的需求,超理智型的人用理智掩盖情感,打岔型的人则常常逃避问题。
这些不良的沟通姿态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相反,萨提亚提倡一致性的沟通方式。
即在沟通中,能够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求,同时也能关注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这种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真诚、平等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治疗中,萨提亚心理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家庭互动模式中的问题,并通过改变沟通方式和互动模式,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美满。
萨提亚模式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沟通模式,是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萨提亚模式,又叫联合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是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
萨提亚建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
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备受专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
她发展出许多生动创新的技巧探索家庭关系,被治疗师广为运用。
在萨提亚模式中,你会学习和体会到许多不同的技巧,例如家庭雕塑、影响轮、团体测温,以及用一条白色绳索展现出家庭关系图,显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心理脐带关系。
这些活动均灵活地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当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疗技巧。
萨提亚模式另一极富魅力的原因,是因她“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的信念。
在注重“你和我”的同时,更关心“我们”,在这样一个被充分尊重和关心过程中,我们对事业、家庭、婚姻、健康以及个人成长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学习,重获并掌握生命的意义,做一个身心一致的人。
基本概念萨提亚模式不强调病态,而将心理治疗扩大为成长取向的学习历程,只要是关心自我成长与潜能开发的人,都可在这个模式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通俗的解释就是她动态的解释人及人在与家庭及社会的互动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价值,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的理论不会因为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而失去实用性。
萨提亚模式的由来萨提亚 (Virginia Satir, 1916-1988) 是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也是美国家庭治疗 (Family Therapy)发展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向来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 (Goldenberg 1985),甚至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McLendon 1999),意思是指家庭治疗是由她始创的,可见她在这方面的重大贡献,更因为她的建树良多,她的两所母校威斯康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分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及“对人类杰出的贡献”金质奖章给她。
萨提亚专业第一阶学习记录及感悟XX年11月30日,我赶赴厦门盈和参加了萨提亚专业第一阶段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有数不尽的欢笑,数不尽的泪水,数不尽的震撼和顿悟,在此用文字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也用此来纪念自己成长的岁月点滴,为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历程庆贺!一,关于萨提亚治疗理念之第二条: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去做。
当林文采老师讲到这是一个真实的发现,而不是一个理念,是萨提亚通过做了大量的实践以后得到的发现。
当我听到这里,泪水不断的从眼眶中涌出。
事实上当时班级里除了我之外,其他同学都很平静安宁。
如果说的没错的话,林老师因为我流眼泪还看了我几眼,因为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哭泣。
我想,以前对这句话真的是持怀疑态度的,我总认为很多父母完全是可以更进一步的去做好自己的!但是当时林老师这样讲解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相信了。
真的不知道流下来的泪水代表什么?是惭愧?醒悟?还是怨恨!诸如此类的顿悟还有几个,当林老师讲到:“不要对人心怀歉疚,我们都已经努力做到最好,如果这个办法不行,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来做。
”在那一刻,我又放下了对孩子的歉疚。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是否能做一个好妈妈而战战兢兢,忐忑不安。
从去年8月份参加了萨提亚自我关爱程以后,我一直在努力的学习。
通过观看盈和以及朋友的网络博客,自己又买了《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等书籍,看了很多林老师的,并一直尽全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着。
或许是知道的理论越多,有时候反而让我焦虑不堪。
比如林老师讲:“如何让孩子有安全感?1父母关系要稳定2母亲情绪要平稳。
”但是那时那刻的我资源有限,有时做不到总要自责甚至恐惧。
或许就像助教孟珠所讲:我发现白葳是完全准备好而来的。
其实林老师讲的很多东西都已在我意料之中,我所需要的,就是她轻轻捅破那层窗户纸,此所谓顿悟!我放下了三块石头:1对父母的期待,2对孩子的歉疚,3对孩子的期待。
以前当我对孩子说:“嗨,宝贝无论你考多少分我都爱你!”其实那是假的。
萨提亚模式之自我成长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萨提亚模式之自我成长一阶段萨提亚模式介绍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1916-1988)是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被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是美国心理治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着作《联合家族治疗》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圣经”,至今仍是美国各大心理学、哲学、组织管理学等相关科系的教科书。
萨提亚成长模式是目前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流派之一。
萨提亚模式的学习是一种心灵体验的过程。
她帮助我们认识,每一个生命都有着独特的成长脉络,无论旧有的成长模式给我们什么样的经历与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纳,并透过新的觉察而获得更多选择。
伴着沁人肺腑的温馨与尊重,萨提亚带领我们探索“我是谁我如何生存如何与外界互动”,帮助每个人做自我内在的觉察,发掘出真正的、更高的自我价值,从而获得来自内心的生命能量,塑造充盈而丰满的人生。
工作坊目标自我的提升——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不断拓展自己的潜能,从而提升自我认知与价值。
情感的提升——化解内心矛盾与冲突,舒缓压力,改善心理环境,拥有成熟而愉快的情感体验。
事业的提升——内心充满能量,敢于对自我挑战;懂得为自己量身制订人生目标,并不断调整,从中获得个人成长的经验与成就感;在事业中感到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心灵充实而满足。
关系的改善——拥有独立的人格,掌握畅通无阻的一致性沟通模式,建立健康的人际网络。
在亲密关系中,真正享受与父母、爱人或子女相互理解、信任与关爱。
专业的发展——帮助身为经理、教练或其他助人者提升觉察能力,学习更多的实用助人方法,丰富处理个案的技巧和经验。
导师介绍成长的内涵成长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是不断完善人格尊严、发展健康自我观念的心理旅程;成长是学会充分运用自己杯中拥有的半杯水,而不耗费精力抱怨为何另一半是空的;成长是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同时不断发展自己的潜力与天赋,扩大正向影响力;成长是由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从他人的期待和被环境操控中走出来,增加积极的选择能力,勇于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成长是由独立到互赖的过程,学会与自己个性、看法不同的人相处,建立更高的自我价值。
萨提亚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的是一次名为“萨提亚培训”的课程,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自我认知、沟通技巧和自我提升的知识,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首先,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
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探索的活动,我深入分析了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
这让我对自己的个性和优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其次,这次培训强调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了有效沟通的技巧,例如倾听、表达和解决冲突。
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互动,我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不仅在工作中,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我明白了沟通不仅是言语表达,更是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的过程。
另外,这次培训还教会了我一些自我提升的方法。
我们学习了如何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和管理时间,以及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建立良好的习惯。
这些技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自我价值非常重要,我会将它们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最后,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我们学习了如何建立和谐的团队关系,如何处理和解决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通过与其他学员共同完成课程中的各种活动,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这将对我的职业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次萨提亚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在思想和心态上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提升。
我将用这些培训中的经验和知识来指导我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相信我会在职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就是我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地像我。
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
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
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自己的一切:
我的身体,以及我的一切行为
我的头脑,以及我的一切想法和观点
我的眼睛,以及它们所看到的一切、所想象的
我的所有感觉,不管它有没有流露出来——愤怒、喜悦、沮丧、友爱、失望和激
动
我的嘴巴,以及由它说出的一字一句:或友善亲切或粗鲁无礼,或对或错
我的声音,或粗犷或轻柔
还有我的所有行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我拥有我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恐惧,自己的希望
我拥有关于我的一切胜利与成功;一切失败与错误。
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
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亲密
由于我能如此,所以
我能爱自己并友善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部分。
于是,我能够做我最感兴趣的工作,
我知道,某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
但,只要我仍然善待自己爱惜自己,
我就有勇气、有希望地寻找途径
来解决这些困惑,并发现更多的自己
然而,任何时刻,我看、我听、我说、我做、我想、或我感觉,那都是我。
这是多么真实,表现了那时刻的我。
过些时候,我再回头看我所看的、听的、我做过的、我所想、所感觉的,
有些可能变得不合适了,我能够丢掉一些不合适我的,保留合适的,并且再创
造一些新的。
我能看、听、感觉、思考、说和做。
我有方法使自己觉得活得有意义、亲近别人
使自己更丰富,有创意,
我拥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驾驭我自己。
我是我,
而且,我是可以的。
萨提亚一阶段学习有感(2)_心得体会
我之所以走上自我成长之路,是由于与父母之间没有连接,成长的这一年多的成长让这样的关系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当老师带领我们去看到父母的童年时,我的难过与愧疚,难过的父母的童年是那样的匮乏,那样的无助,爸爸有8个兄弟姐妹,而爸爸的童年居然是一个人孤单的孤单像只无头苍蝇一样的在破旧的房子的乱串,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我看不清他的脸,他很孤单,身边没有父,没有陪伴,我好难过好难过啊,眼泪一直奔涌而出。
妈童年是在老家的房子里,还不到10岁的样子,搬张椅子站到灶台上,一个人在煮饭,拿着饭瓢在锅里翻刚刚煮开水的米饭,当老师引导到当这个孩子无助的时候有谁会在身边,她转过头,我看到她大大眼睛里充满了即无助又渴望的神奇,如果可以,我多想过去拥抱她,真想告诉她,现在我可以接受你们了,我想好好拥抱你们,好好爱你们。
父母今天还依然毫无保留地为我付出,父母童年幻游,我懂了,我理解了,我学着要去爱了,去感恩父母了。
8、萨提亚的雕塑个案.
用应对姿态呈现出原生家庭的沟通模式和状态,过程中我看到了老师的严谨和满满的爱,看到案主的情绪出来,老师找椅子,找箱子做道具让案主把情绪疏导出来,无条件的陪伴与接纳案主,还有老师内在满满的爱,当案主在场上找到自己要拥抱的人的时候,老师自己顶上,坐在地板上把案主抱在怀里,像抱着自己家的宝宝一样,抚摸着她的背,像一别几十年的母女重逢,那是一种怎样的老师带着案主看了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连接,与父母连接,又是一个新生命在萨提亚的滋养下,开始新的旅程!
萨提亚,用爱滋养心灵!
在爱与中,我们结束了第一阶段五天的学习,期待着二阶与老师同学们再次相聚!。
∙个人成长之萨提亚模式∙萨提亚模式爱的目标我想愛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賞你而不須批判你和你齊參而不會傷害你邀請你而不必強求離開你而亦無需歉咎批評你但并非責備你並且幫助你而沒有半點看低你那么我倆的相會就是真誠的而且能彼此潤澤∙萨提亚沟通模式的最终目标∙内在和谐(pace within)∙人际和睦(pace between)∙世界和平(pace among)∙萨提亚模式的信念之∙人们因为相同而有所连接,因为相异而有所成长∙父母常重复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是那些功能不良的模式∙大多数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之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平等之上的∙感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都拥有,而且可以学习如何驾∙我们有用所需要的一切内在咨询,一遍成功的应对和成长∙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改变是可能的,即时外在改变有限,内在改变仍是可能∙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但是可以改变事件对我们造成的冲击∙欣赏并接纳过去,可以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症状是潜意识对问题的解决之道∙萨提亚模式之冰山隐喻∙萨提亚模式之五种常见的生存姿态∙讨好(placating)∙典型的讨好∙语言:都是我的错、没有你我不行、只要你高兴就好、我不重要、我很可怜∙行为:道歉、恳求、依赖、过度和善∙感受:无助、委屈、焦虑、悲伤、压抑愤怒、哀怨∙心理表现:神经质、抑郁焦虑症状、自我攻击∙身体表现:消化道不适、恶心呕吐、偏头痛、便秘∙资源:关怀、友善、滋养、敏感∙指责(Blaming)∙典型的指责∙语言:你真没用、真无能;都是你的错;我一点问题也没有∙行为:责骂、批判、控制、挑剔、攻击∙感受:愤怒、挫折、孤单、不满∙心理症状:多疑、容易激惹、易怒、拒绝∙身体表现:肌肉紧张、高血压、气喘、背痛∙资源:自我肯定、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超理智∙典型的超理智∙语言:规则理论,抽象字眼、冗长、逻辑、理智重学术∙行为:刻板僵硬、权威、喜欢给人见人、一丝不苟、好辩∙情感:冷静、沉着、孤单、空虚∙心理症状:强迫心理行为、自闭、社交退缩、缺乏同理心∙身体表现:内分泌疾病、淋巴和纤体病症、癌症、背痛∙资源:理智、解决问题、有知识∙打岔∙典型的打岔∙语言:抓不到重点、不能专注、插科打诨、沉默、改变话题∙行为:活力过多或者不足、不安定、扰乱、退缩∙感受:混乱不清、孤单、悲伤、困惑、压抑∙心理症状:困惑、冲动、缺乏同理心、学习失能∙身体表现:重视神经系统问题。
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读后感600字最近,我们读了《健康成长》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内容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要拥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热爱学习,珍爱生命,宽厚待人,低碳环保,健康活泼地成长。
书中的很多典型事例、小故事让人掩卷沉思。
其中第二章中“阳光心里”的一个事例使我感慨最深:17岁的大于家境富足,父母经营着一家大食品厂。
他以前也想要好好学习考进大学,打听一个不好工作,后来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产生了自暴自弃情绪,成绩大幅下滑。
后来越来越喜欢自学,干脆不上学了。
返回学校后,重新认识了不少“哥们儿”后来因抢劫犯罪,被判处死刑。
的确,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从小在呵护和赞扬声中长大。
我们习惯于听别人的夸赞,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
当遇到一点不顺心的时候,许多的同学便会情绪低落、灰心失望,选择逃避,甚至就此一蹶不振,离健康阳光的道路越来越远。
我们班上就有一些同学,他们固然成绩不错,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可他们听不进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意见,有的甚至老师表扬时没提到他名字都会心里很难受和不甘。
这些同学的心胸是狭窄的,心态不平和。
如此下去,自己不快乐的日子多,生活也会越来越失去光彩。
鲜花花开的旁边必然存有荆棘丛生,阳光灿烂之后总存有阴雨相伴。
所以,同学们,当我们听见阵阵热切掌声的时候,也必须能够听到获得偶尔一两声的倒彩。
不要因为一点点挫折就真的绚烂光亮的天空黯然失色,人生的挫折和曲折就是非常多的,波浪而上时,知难而进,坚强直面一切,只有经历风雨,就可以见到彩虹!。
大学生萨提亚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之一,它不仅让我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还塑造了我的个性和价值观。
首先,大学生活教会了我如何独立和自律。
从中学到大学,我们不再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约束,需要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我学会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任务和活动。
我发现,只有自律,才能在大学这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环境中取得好的成绩和进步。
其次,大学生活拓宽了我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大学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环境。
我遇到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和不同文化的同学,我们共同学习、交流和成长。
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角度。
大学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阶段。
大学课程更加深入和专业化,学习难度大大增加。
我需要面对各种考试和评估,面对成绩的波动和压力的增加。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压力,让我不断成长和提高。
我学会了面对失败和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我发现,只有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交生活。
我参加了各种社团和组织,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
我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和他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也让我拥有了更多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
总的来说,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
它让我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自律坚强的人。
它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维方式,让我意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它也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挑战和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学生活给予我无尽的机遇和挑战,我将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并努力把握每一个机会。
我相信,在大学这个舞台上,我将继续成长和进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萨提亚模式之自我成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萨提亚模式之自我成长一阶段萨提亚模式介绍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1916-1988)是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被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是美国心理治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着作《联合家族治疗》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圣经”,至今仍是美国各大心理学、哲学、组织管理学等相关科系的教科书。
萨提亚成长模式是目前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流派之一。
萨提亚模式的学习是一种心灵体验的过程。
她帮助我们认识,每一个生命都有着独特的成长脉络,无论旧有的成长模式给我们什么样的经历与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纳,并透过新的觉察而获得更多选择。
伴着沁人肺腑的温馨与尊重,萨提亚带领我们探索“我是谁我如何生存如何与外界互动”,帮助每个人做自我内在的觉察,发掘出真正的、更高的自我价值,从而获得来自内心的生命能量,塑造充盈而丰满的人生。
工作坊目标自我的提升——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不断拓展自己的潜能,从而提升自我认知与价值。
情感的提升——化解内心矛盾与冲突,舒缓压力,改善心理环境,拥有成熟而愉快的情感体验。
事业的提升——内心充满能量,敢于对自我挑战;懂得为自己量身制订人生目标,并不断调整,从中获得个人成长的经验与成就感;在事业中感到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心灵充实而满足。
关系的改善——拥有独立的人格,掌握畅通无阻的一致性沟通模式,建立健康的人际网络。
在亲密关系中,真正享受与父母、爱人或子女相互理解、信任与关爱。
专业的发展——帮助身为经理、教练或其他助人者提升觉察能力,学习更多的实用助人方法,丰富处理个案的技巧和经验。
导师介绍成长的内涵成长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是不断完善人格尊严、发展健康自我观念的心理旅程;成长是学会充分运用自己杯中拥有的半杯水,而不耗费精力抱怨为何另一半是空的;成长是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同时不断发展自己的潜力与天赋,扩大正向影响力;成长是由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从他人的期待和被环境操控中走出来,增加积极的选择能力,勇于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成长是由独立到互赖的过程,学会与自己个性、看法不同的人相处,建立更高的自我价值。
■ 教师成长萨提亚模式是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
它主要用于家庭治疗,试图从家庭、社会等角度系统、全面地理解每个个体所背负的压力和呈现出的问题。
其工作的目标是提高人的自尊,改善沟通,使个人实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而不是只求消除“症状”。
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除了用于家庭治疗,还被广泛用于自我成长。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对学生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教师自身人格品质对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唤醒和引导。
因而,教师除了教学素养之外,在生活和工作的历练中完善自身人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阐述萨提亚模式下教师的自我成长。
一、自我成长意味着反求诸己,借由外在发生的一切进行内在的自我探索冰山理论是萨提亚模式的重要理论之一。
萨提亚用冰山来比喻一个人的自我,人们常常通过说的话、做的事等来认识自己或者了解别人,而这只是一个人很小的一部分,就如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大部分的内在世界就如冰山潜藏在水底的部分,巨大而常常不被看到。
它们由浅入深包括应对方式、感受、对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等层次。
自我成长首先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再向外去寻求答案,而借由外在发生的事情来探索自己。
例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一些“问题”行为常常会引发教师的愤怒。
若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身上,教师可能会无意识地给学生贴标签,这类是好学生,这类是坏学生。
而当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可以帮助教师从愤怒中看到自己的期待和渴望,比如渴望被尊重、有价值、被认可等。
向内探索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只有当我们对自己有更深入而清晰的了解后,才能够更好地践行非暴力沟通,更真诚一致地表达自己。
二、自我成长意味着为冰山的各个层面负起责任自我成长是指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冰山的各个层面都是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