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武汉大学) 有机化学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58
引言概述:有机化学考研学校排名是一项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
随着化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考研深造,特别是在有机化学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机化学考研学校排名的背景和重要性,并在正文中根据学校综合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学科实验室以及就业情况等因素,给出了较为全面的排名列表。
正文内容:一、学校综合实力1.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研究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有着极高的综合实力。
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我国一流学府,其在化学领域的实力也极为强大。
3.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声誉,其有机化学专业也有着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
二、师资力量1.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有机化学领域有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其中包括多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及国内外知名专家。
2.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有机化学学科拥有一支结构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有机化学领域的顶尖学者。
3.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的有机化学学科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力量,这些教师既有国内著名学者,也有国外知名教授。
三、科研水平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有机化学领域拥有世界级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影响力。
2.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有机化学学科一直在国内处于较高的水平,科研团队和实验室设备较为先进,科研成果也较为丰硕。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有机化学学科在化工界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其科研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四、学科实验室1.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的有机化学学科实验室设备先进、实验室面积大,有助于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2.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的有机化学学科实验室设备齐全,各类仪器设备完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3. 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有机化学学科实验室条件优越,实验室团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能够提供良好的实验指导。
高校有机化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兰州大学A+ 8 吉林大学 A 15 徐州师范大学 A
2 南开大学A+ 9 山东大学 A 16 华中师范大学 A
3 北京大学A+ 10 南京大学 A 17 天津大学 A
4 浙江大学A+ 11 中山大学 A 18 郑州大学 A
5 四川大学A+ 12 复旦大学 A 19 苏州大学 A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3 武汉大学 A 20 湖南师范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14 厦门大学 A 21 云南大学 A
B+ 等(32 个) :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B 等(31 个) :新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大连大学、长
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考研心得本人是2015年考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的一名学生,之前在考研论坛留下过自己的QQ,所以有很多学弟学妹找到我,有时候我也比较忙,没有时间及时的一一回复。
现在我每天抽一点时间来总结一下我的考研复习心得,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情况吧。
在此,也特别申明一下,本文为我个人的真实心得体会,都是慢慢回顾自己的复习过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的,文中的某些观点、建议可能并不一定正确,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希望大家仅供参考吧!有说的不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首先,我想说说关于为什么考研:就本人的观点认为,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导致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没有好好想过以后出来做什么事。
身边有很多人都考研,所以自己也跟着考。
我觉得如果你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去考研的话还是建议你三思!研究生不像本科那样,像我们理科生基本上是要天天待在实验室里面,而且工作了的话基本上也与这一行有关,如果不喜欢这一行的话趁早改变主意!想好以后要做什么再决定是不是真的选择考研。
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很多人在选择学习型和专业是很纠结,又想考好学校,又想好专业,还有就是只想混个研究生文凭而已。
我的观点是,好专业比好学校更有用。
毕竟以后自己很可能就是搞这一行了,所以好好选一个专业吧。
选择院校是我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很多人想报985或者211之类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实力,实力有多少就选择个什么样的学校,如果报个985到时候没考上要调剂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调剂很多时候都没什么好学校或者没好专业了。
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最好以前有学长或者学姐考上过,这样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资料和经验都比较容易得到,会省很多事的。
合适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在考研的途中有1~2个靠谱的研友也是很有帮助的,人太多了我觉得反而不好。
公共课的复习我就不说了,我觉得都大同小异吧,网上也有很多。
人卫版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根据IUPAC的命名原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包括碳原子数、主链的碳原子编号、取代基的命名和定位等内容。
2. 极性和非极性键有机化合物的键可以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键是由于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产生的,例如C-O、C-N等键;非极性键则是由于原子之间的电负性相近产生的,例如C-C、C-H等键。
3. 电子轨道的混成电子轨道的混成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化学性质。
sp混成、sp2混成和sp3混成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混成方式,分别对应着三角形平面分子、三角形平面分子和四面体分子。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 烷烃和环烷烃烷烃和环烷烃都是碳原子通过单键相连的化合物,分别由直链烷烃和环烷烃组成。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分子结构简单,化学性质较为稳定。
2. 烯烃和环烯烃烯烃和环烯烃是由碳原子通过双键相连的化合物,分别由直链烯烃和环烷烃组成。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反应性,易发生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等。
3. 芳香烃芳香烃是由苯环结构构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结构,具有亲电取代反应和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4. 卤代烃卤代烃是由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亲电性,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5. 醇、醚和酚醇、醚和酚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醇具有羟基,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醚具有氧原子的简单链结构,具有较好的亲电性;酚具有苯环结构,具有较好的亲电性和亲核性。
6. 醛、酮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醛具有羰基,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酮具有羰基,也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
7. 酸、酯、酰胺和羰基化合物酸、酯、酰胺和羰基化合物是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认识有机化学》讲义一、什么是有机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到衣物的纤维材料,从药物的合成到塑料的制造,有机化学无处不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机化学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学就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有机化合物,就是那些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通常不被认为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
它不仅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比如碳原子如何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相连形成各种不同的分子构型;还深入探究这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性、稳定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使得它们与无机化合物有所区别。
首先,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
碳原子能够形成长链、支链、环状等多种结构,而且还能与氢、氧、氮、硫等多种元素结合,这就导致了有机化合物的数量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
据估计,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了千万种。
其次,有机化合物大多具有可燃性。
这是因为它们通常含有碳和氢,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释放出能量。
再者,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与无机化合物相比,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弱,这使得它们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够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或气态。
另外,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也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极性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有机化合物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要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就必须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碳原子的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它能够通过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来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共价键的类型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
单键是由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双键是由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三键则是由三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不仅包括共价键的类型和数量,还包括分子的空间构型。
例如,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乙炔分子是直线结构。
《有机化学》(第六版)讲稿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教学要求:掌握:碳原子的三种杂化轨道(sp3 sp2 sp)的特点;分子极性与偶极矩的关系;分子轨道与原子轨道的关系; 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的差异;共振式与共振杂化体的区别;熟悉: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含义;键长、键角、键能和共价键的极性的含义;官能团的含义和圭要官能团;有机反应中共价键断裂的主要方式; 实验式、分子式和结构式的含义。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掌握共价键的本质是学习和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和反应机制以及化合物稳定性的基础。
因此本章对路易斯结构和现代价键理论作一简要回顾;有些化合物的结构用单一路易斯结构式不能准确表达,然而运用共振结构却有它的独到之处,为此对共振结构作一简介;掌握路易斯酸碱概念对理解有机反应十分有用,故将其作为一个知识点加以阐述。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类和反应类型及确定结构式的步骤与方法对提高学习有机化学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本章对此方面内容作一扼要介绍。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下面是一些简单而熟悉的有机化合物,他们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现代定义是指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
第二节共价键一、现代共价键理论路易斯的共价键理论虽然揭示了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区别,但未能说明共价键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解释共价键为什么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等诸多问题。
现代共价键理论指出:当两个原子互相接近到一定距离时,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相互配对(即两原子轨道重叠)。
使电子云密集于两核之间,降低了两核间正电荷的排斥,增加了两核对电子云密集区域的吸引。
因此使体系能量降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共价键有以下特点:第一、每个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取决于该原子中的单电子数目,这就是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第二、当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越多,核间电子云越密集,形成的键就越强,这种关系称为最大重叠原理。
③ ④ ③ ④ ③ ④二、填空(25分)1.从手册中查得五种易燃气体 或易燃液体的蒸气的爆炸极限(体积 %)分别为:(A) 二硫化碳1.3~50.0;(B)乙醚1.85~36;(C) 氢气4~74;(D)一氧化碳12.5~74.2;( E )乙炔2.5~80.0。
其中爆炸危险性最大的是( )。
2.使用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产物,可使产物在低于( )℃的情况下被蒸出。
3.分馏操作的加热强度应该稳定、均衡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以保证柱内形成稳定的( )梯度、( )梯度和( )梯度。
4.测定熔点用的毛细管直径约为( ),样品在其中装载的高度约为( )。
5.油泵减压蒸馏的装置比较复杂,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即( )部分、部( )分、( )分。
6.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方法有( )干燥法和( )干燥法两种,干燥剂用量一般为产物重量的( ),视( )的多少而定,至少干燥( )h,蒸馏前必须( )。
7.控制加热速度是熔点测定准确与否的关键操作。
开始时加热速度可( ),待升温至熔点以下10~15℃时,应调节火焰使每分钟上升( )。
8. 薄层层析点样时,用内径小于( )的平口毛细管点样,其样点的直径应不超过( ),若在同一快板上点两个以上样点,样点间应相距( )。
9.在重结晶时往往需要加入脱色剂煮沸以除去其中的( )杂质和( )杂质。
脱色作用的原理是( ),脱色剂的用量一般为粗样品重量的( )。
10.在制备三苯甲醇的实验中,格氏反应所用溶剂通常为( )。
这一方面是因为( ),可借( )排开大部分空气,减少()的接触;另一方面是()可与格氏试剂配位络合,以( )的形式溶于( )。
11.重结晶的滤集晶体步骤中常需用新鲜溶剂洗去晶粒表面粘附的母液。
正确的洗涤方法是先( ),再加入少量新鲜溶剂,小心地用刮匙将晶体( ),使溶剂浸润全部晶体,然后( )。
12.芳香醛与羧酸酐在弱碱催化下生成( )的反应称为( )反应。
三、名词解释(25分)1.熔程2.硬板3.前馏分4.蒸馏5.液泛6.引发剂7.相转移催化剂8.回流比9.R f值10.增塑剂11.本体聚合12.淋洗剂13.升华14.吸附四、回答问题(25分)1.做重结晶时应如何控制溶剂的使用量?2.在普通蒸馏或减压蒸馏中,能否用磁力搅拌代替沸石或毛细管?为什么?3.与常规操作相比,微型实验的好处是什么?4.相转移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5.在合成苯妥因的实验中,苯甲醛中为什么不能含有大量苯甲酸?如果含有大量苯甲酸,应该如何处理?6.在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加入50%醋酸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目的何在?7.在甲基橙的实验中,制备重氮盐时,为什么要把对氨基苯磺酸变成钠盐?如果改成先将对氨基苯磺酸与盐酸混合,再滴加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可以吗?为什么?8.制备三苯甲醇的实验,如果用苯甲酸乙酯做,需要的主要药品是:0.75g镁屑、3.2mL溴苯、2.2mL苯甲酸乙酯。
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申报学校:咸宁学院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负责人:吴鸣虎建设时间:2003年——2007年申报日期:2007年5月20日湖北省教育厅根据湖北省教育厅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及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现将我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承担的《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情况报告如下:《有机化学》是我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自1977年以来就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的建设逐渐趋于成熟、完善,是我院化学、化工、生物各专业开设的必修的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于1997年和2002年两次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
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步较大。
特别是在2003年被评为省精品课程以后,学校和化学于生命科学系加大了课程建设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概况《有机化学》是为我院化学、化工、生物专业本、专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按照学院2006版教学计划的安排,其中化学专业《有机化学》理论讲授12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05学时;化工专业理论讲授90学时,有机化学实验54学时;生物专业理论讲授54学时,有机实验36学时。
另外,还在化学本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高等有机化学》,本科及专科开设相关课程《有机合成》。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合成、分离分析、结构鉴定、反应、性能以及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一门学科,它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又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会的富有活力的学科。
《有机化学》以它特有的分离、结构鉴定、合成等手段,已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具有非凡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武器。
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命名、制备方法、性质及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和深化与有机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相关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熟练运用有机化学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