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QS亚洲大学排行榜出炉 中国大学137所院校榜上有名
- 格式:docx
- 大小:41.12 KB
- 文档页数:6
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完整版2017年6月8日,QS发布了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此次排名包含了全球84个国家的近1000所大学,其中中国63所高校上榜,小编整理了qs世界大学排名2018完整版,欢迎阅读!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陆_qs世界大学排名2018完整版2018QS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发布中国63所高校上榜1、中国63所高校上榜,其中,中国内地39所(新增6所),中国香港7所,中国澳门1所,中国台湾16所(新增1所)。
2、39所上榜的中国大陆高校中,清华稳居全球第25,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超过了加州伯克利(27名)和东京大学(28名)。
3、北京大学全球38名,比去年提高一名。
学术声誉全球第14,雇主声誉第12,中国第一。
在学术声誉上,北大超过了康奈尔大学(20名),在雇主声誉上,北大超过了耶鲁(13名)。
4、复旦大学全球第40名,进步3名,超过墨尔本大学(41名)和布朗大学(53名)。
上海交大全球62名,超过大阪大学(63名)和慕尼黑工业大学(64)5、中国大陆新增两所世界百强大学:浙江大学前进23位,升至全球第87名;中科大上升7位,位列全球第97名。
中国大陆共有39所上榜大学,6所新上榜,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
6、中国港澳台地区:港大上升一位,全球第26位。
香港科技大学上升6位,名列世界第30位。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第46名,香港城市大学49名,香港理工大学95名。
中国台湾地区排的最好的是台湾大学全球第75名。
澳门大学全球515名。
7、中国(12所)仅次于美国(31所)和英国(16所),成为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
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分别拥有5所,新加坡拥有2所。
8、在33所去年上榜的中国大陆大学中,10所取得了进步。
其中6所是中国前十的大学。
这表明中国能获得高额拨款的最顶尖大学与其追随者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2018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TOP200Discover the world's top universities. Explore 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Top 10 universities 2018For the sixth year runn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leads the way of our ranking of over 950 of the b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n fact, the top four universities are all based in the US, with Stanford, Harvard and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 following hot on MIT’s heels.UK universities continue to slide down the rankings, with 51 of 76 British universities falling at least one place. This includes 11 of the 16 ranked 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 the highest-ranked of which is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fifth.Want to find out how a university is ranked for a particular subject? Check out the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7, which ranks the world’s top universities in 46 different subjects.你是否想要了解在全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大学有哪些。
2018-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完整榜单北京时间2018年6月6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以下鑫泉留学为您带来2018-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完整榜单,想看完整版的小伙伴们快戳进来吧!最新的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发布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创造了历史,连续7年稳坐QS综排霸主地位无人能敌!此次排名中,英美大学表现稳定,Top10中牛津剑桥分列其中。
新加坡国立大学依旧是亚洲排名最高,并上升至11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列榜上24名,为澳洲最高。
[排名亮点]美国:依然主导和去年一样,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四名依然被美国大学包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分列二到四名。
多数美国大学的排名都有所上升,TOP20里的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都至少上升了一个名次。
英国:无惧脱欧,排名坚挺在本次QS排名发布以前,舆论普遍猜测,脱欧是否会对英国大学的排名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从结果来看,英国大学的排名基本保持稳定,多数英国大学的排名都有所上升,除了少数学校,如剑桥大学,今年下降了一位,输给了老对手牛津。
牛津大学副校长Louise Richardson 在得知这一结果后表示:对牛津排名欧洲大学第一感到非常骄傲,希望在英国脱欧以后也能保持这一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牛津剑桥最近都深陷在招生中歧视黑人的舆论风波,可谓是难兄难弟。
澳洲:缺席TOP20去年,澳洲国立大学ANU冲进了QS榜单的TOP20,成为TOP20中唯一一所澳洲大学。
可惜的是好消息没有继续,今年ANU跌出了排名的TOP20。
加拿大:排名稳定加拿大大学今年在排名上建树不多。
多伦多大学仍然是加拿大排名最高的大学,领先麦吉尔大学5个身位,两校的排名差距进一步加大。
今年加拿大共有3所大学挺进TOP50,但在51-100的排名位置并没有加拿大大学的身影。
中国:清华首次挺进TOP20今年依然有六所中国大陆的大学进入QS榜单的TOP100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清华大学首次冲进前20名,位列17名。
进QS亚洲排名Top200大学:中国47个日本51个
环球时报讯《QS亚洲大学排名》是英国QS公司与韩国《朝鲜日报》合作,针对亚洲高校所推出的地区性大学排名。
该榜单于2009年首次发布,随后每年更新。
此榜单的部分准则与QS世界大学排名一样,但也修改了一些指标及比重。
此次亚洲大学排名中,日本大学依然独领风骚,200所名校中占据51个席位,占整体比例26%,日本以其严谨的教育体系、开放的留学(微博)生政策、高额的奖学金制度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学生们。
中国大陆有47所院校上榜,其中北京大学的综合排名位于第八位,仅次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且比去年略有下降。
韩国有31所院校榜上有名,其中韩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尔大学、浦项科技均在综合排名前十位,彰显韩国高校实力。
港台地区院校增势依旧迅猛,共有24所院校列于榜单之内,以香港为例,八大名校有七所入围,足以证明香港高等院校在亚洲的地位。
2023QS亚洲大学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大学上榜数量最多!北大位居榜首!新加坡表现亮眼!2023QS亚洲大学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大学上榜数量最多!北大位居榜首!新加坡表现亮眼!2023QS亚洲大学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大学上榜数量最多!北大位居榜首!2023QS亚洲大学排名!中国大学表现亮眼,北大位居榜首!此前,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Symonds发布了2023版QS亚洲大学排名。
相信大家在留学申请的时候都非常在意自己的本科背景,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最终能申请到哪个层次的院校。
除了英美澳这些主流留学国家,不少同学也在关注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地区的高等学府。
本次QS亚洲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共涉及11项指标,分别是:学术声誉指标(30%)雇主声誉指标(20%)师生比(10%)国际研究网络(10%)论文篇均引用率(10%)教员人均论文数(5%)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5%)国际教员占比(2.5%)国际学生占比(2.5%)入境交换生比例(2.5%)出境交换生比例(2.5%)新榜出炉!快来看看你的母校或心仪院校的排名情况吧!榜单亮点本次亚洲地区大学排名涉及760所高校,为历年最多。
今年中国大陆高校上榜数量最多,有128所;其次是印度,有118所;日本有106所院校上榜。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研究影响力指标表现优异,都各自有2所院校进入论文引用数量前五。
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高校的国际师生数量占比都很高。
马来西亚院校的国际学生数量也很多。
越南高校提升最大,55%院校排名都有所上升。
亚洲排名概览·首次进入亚洲前100的高校中,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排名最高,第44.·新加坡院校八年来首次未能获得本榜第一并未能称霸前三。
·在拥有10所以上院校进入排名的国家和地区中,韩国的前20所大学排名最为集中。
其一流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学院排名第八,近五年来排名最高。
·在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指标中,日本有2所高校进入前5,东京大学在这两项指标中都名列前茅。
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有哪些上榜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出炉了,先从国内大学看,有哪些大学上榜呢?下面的文章或许会给您一点帮助。
出国人士可以密切关注或者点击收藏资讯,和一起来看看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有哪些上榜!欢迎阅读。
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有哪些上榜最新版QS世界大学排名正式公布,今年的榜单共评估了959所全球范围的大学。
在今年的榜单中,中国创纪录的有12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其中清华24,北大39,中国六高校进入前五十,中国进入百强的高校数量位居亚洲第一。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内地有哪几所大学上榜了。
注:=代表并列排名1、清北稳居前2排名全国前2位的依旧是清华和北大。
清华相比于2017年下滑一位,排名全球25;北大相比于去年反倒提升一位,全球排名38。
2、上海两所高校包揽三四名北京的排前二,三四名就都归了上海。
全国第3复旦大学,全国第4上海交大。
复旦比起17年在全球的排名更是上升了3位,排名全球40名。
交大反而下降了一位,排在全球62名。
3、浙大、中科大进入全球前100全国第五名浙江大学,第六名中科大,在国际上也都排进了前100名。
浙大相较于去年,排名上升了整整23名,成功杀入了前100,中科大也从原来的104上升7名,变成了97名。
4、十余所高校排名下滑严重整份榜单中,有十几所高校的排名相较于去年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滑。
中山大学从297名下滑到了319名,下滑22名;哈工大从278名下滑到325名,下滑了47名;南开大学和西安交大都下滑到了344名,分别下滑29名和26名。
令人最吃惊的是人大、北航、大连理工、华东理工这4所高校,下滑的名数实在太多,其中更是有下滑名次超过了100。
5、六所高校新上榜当然,令人欣喜的是,18年的榜单里出现了6所新的高校面孔。
北外、上外、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和重庆大学。
相信在19年的榜单里,今年出现名次下滑的高校都能上升,同时有更多的大学入选!。
北京时间6月8日凌晨,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发布了2018最新QS 世界大学排名!
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跟以往一样,依据6项参考标准:
(1)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40%
(2)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10%
(3)生师比(Faculty/Student Ratio),20%
(4)教师引用率(Citations per Faculty),20%
(5)国际教师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5%
(6)国际学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5%
此次2018QS世界大学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Mit)拔得头筹,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MIT第6次夺得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一了。
厉害了,我的MIT~
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紧跟其后,夺得了第二,第三名,对比2017年来讲,排名是保持不变的。
在此次2018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榜单里面,美国31所大学上榜,占据了1/3的位置,英国16所大学上榜,澳洲7所大学上榜,中国台湾1所,新加坡2所,新西兰1所,日本5所,中国香港5所,法国2所,中国大陆6所,加拿大4所。
以下是TOP100排名里面美国大学详情:。
最新2018全世界⼤学排名500榜单!(中⽂翻译版)你母校⼊榜没?百家号英国⾼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S公司发布了最新⼀年的QS世界⼤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这是QS排名的第14届,也是最新的⼀期,多达959所全球范围内的优秀⼤学进⼊了QS排名的考评范围。
在最新的榜单中,顶尖世界名校的位次⼜发⽣了哪些变化呢?最新2018全世界⼤学排名500榜单!⼩编为⼤家整理并且翻译的2018年最新世界⼤学排名前500位的⼤学,希望对那些明年想要去留学的⼩伙伴们有帮助。
2018年世界⼤学排名Top500根据2018年QS世界⼤学排名全球排名⼤学名称所在国家第1位、⿇省理⼯学院、美国。
第2位、斯坦福⼤学、美国。
第3位、哈佛⼤学、美国。
第4位、加州理⼯学院、美国。
第5位、剑桥⼤学、英国。
第6位、⽜津⼤学、英国。
第7位、伦敦⼤学学院、英国第8位、伦敦帝国理⼯学院、英国第9位、芝加哥⼤学、美国第10位、苏黎世联邦理⼯学院、瑞⼠第11位、南洋理⼯⼤学、新加坡第12位、洛桑联邦理⼯学院、瑞⼠第13位、普林斯顿⼤学、美国第14位、康奈尔⼤学、美国第15位、新加坡国⽴⼤学、新加坡第16位、耶鲁⼤学、美国第17位、约翰斯霍普⾦斯⼤学、美国第18位、哥伦⽐亚⼤学、美国第20位、澳⼤利亚国⽴⼤学、澳⼤利亚并列第21位、杜克⼤学、美国并列第21位、密歇根⼤学、美国并列第23位、伦敦⼤学国王学院、英国并列第23位、爱丁堡⼤学、英国第25位、清华⼤学、中国第26位、⾹港⼤学、中国⾹港第27位、加州⼤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并列第28位、西北⼤学、美国并列第28位、东京⼤学、⽇本第30位、⾹港科技⼤学、中国⾹港第31位、多伦多⼤学、加拿⼤第32位、麦吉尔⼤学、加拿⼤第33位、加州⼤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第34位、曼彻斯特⼤学、英国第35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并列第36位、京都⼤学、⽇本并列第36位、⾸尔国⽴⼤学、韩国并列第38位、北京⼤学、中国。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年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榜单_全球大学排名榜名单完整版伦敦时间6月8日,英国高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S发布了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这份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共评估了965所全球范围的大学。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中国12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今年榜单的全球前十高校,依旧被美国和英国高校垄断,其中美国高校占据了全球前4名,并占据了前十中的5席,英国高校占据了前十中的4席,另一所则为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居全球第10。
在今年的榜单中,中国创纪录的有12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其中中国内地进入6所,中国港澳台地区进入6所,中国进入百强的高校数量位居亚洲第一,超过日本(5所),韩国(5所)和新加坡(2所)。
中国已经成为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
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分别拥有5所,新加坡拥有2所。
事实上,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的百强大学数量多于中国:分别是澳大利亚(7所),英国(16所)和美国(31所)。
此外,中国大陆前9名的大学中有6所今年取得了排名提升; 39所上榜的中国大陆高校中,清华稳居全球第25,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超过了加州伯克利(27名)和东京大学(28名)。
北京大学全球38名,比去年提高一名。
学术声誉全球第14,雇主声誉第12,中国第一。
在学术声誉上,北大超过了康奈尔大学(20名),在雇主声誉上,北大超过了耶鲁(13名)。
进入榜单的中国内地大学排名:进入名单的港澳台地区大学排名:复旦大学全球第40名,进步3名,超过墨尔本大学(41名)和布朗大学(53名)。
上海交大全球62名,超过大阪大学(63名)和慕尼黑工业大学(64)。
中国63所高校上榜,其中,中国大陆39所(新增6所),中国香港7所,中国澳门1所,中国台湾16所(新增1所)。
25所大陆高校进入亚洲大学100强北京20所大学进入亚洲300强上海10所大学进入亚洲300强江苏8所大学进入亚洲300强陕西6所大学进入亚洲300强其他省份和直辖市的入选高校排名学校名称国家/地区1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2 香港大学香港3 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韩国4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5 香港科技大学【马上咨询】香港6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7 北京大学中国8 首尔国立大学韩国9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10 浦项理工大学韩国11 清华大学中国12 东京大学日本13 大阪大学日本14 京都大学日本15 东京工业大学日本16 复旦大学中国17 成均馆大学韩国18 延世大学韩国19 高丽大学韩国20 东北大学【马上咨询】日本21 名古屋大学日本22 国立台湾大学台湾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24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25 北海道大学日本26 南京大学中国27 香港理工大学【马上咨询】香港28 九州大学日本29 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30 汉阳大学韩国31 国立交通大学台湾31 国立清华大学台湾33 筑波大学日本34 班加罗尔印度科学学院印度35 浙江大学中国36 国立成功大学台湾37 庆应义塾大学日本38 庆熙大学韩国39 早稻田大学日本4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41 神户大学日本42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印度43 梨花女子大学韩国44 玛希隆大学泰国45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台湾46 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印度47 台北医学大学台湾48 中山大学中国49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50 国立阳明大学台湾51 香港浸会大学香港52 南开大学中国53 朱拉隆功大学泰国53 广岛大学日本55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56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印度56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西亚58 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印度58 武汉大学中国60 国立中央大学台湾61 西江大学韩国61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63 同济大学中国64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马上咨询】台湾65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本66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67 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印度68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69 国立中山大学台湾70 菲律宾大学菲律宾71 釜山国立大学韩国72 韩国中央大学韩国73 金泽大学日本74 全北大学韩国75 上海大学中国76 厦门大学中国77 东国大学韩国78 长庚大学台湾79 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尼80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80 千叶大学日本8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83 冈山大学【马上咨询】日本84 首尔大学韩国85 吉林大学中国85 东南大学中国87 大阪市立大学日本88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89 山东大学中国9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91 德里大学印度92 印度理工学院鲁尔基分校印度92 四川大学中国94 庆北国立大学韩国95 国立中兴大学台湾96 天津大学中国96 东京都立大学日本98 印度理工学院高哈蒂分校印度99 清迈大学泰国100 全南大学韩国101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101 熊本大学日本103 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104 世宗大学韩国104 韩国天主教大学韩国106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107 横滨市立大学日本108 长崎大学日本109 仁荷大学韩国109 东京农工大学日本111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112 亚洲大学韩国112 蔚山大学韩国114 马尼拉雅典耀大学菲律宾115 巴基斯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巴基斯坦116 奎德·阿扎姆大学巴基斯坦117 阿加汗大学巴基斯坦118 文莱达鲁萨兰大学文莱119 伊斯兰堡国国立科技大学巴基斯坦120 忠南国立大学韩国121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122 万隆理工学院印尼123 国立政治大学台湾124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台湾125 孟买大学印度126 达卡大学孟加拉国127 一桥大学日本128 兰州大学中国129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129 埼玉大学日本131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132 群马大学日本133 新泻大学日本133 东京理科大学日本135 岭南大学韩国136 德岛大学日本137 高雄医学大学台湾137 加札马达大学印尼139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140 鹿儿岛大学日本141 岐阜大学日本142 岭南大学香港143 法政大学泰国143 圣托马斯大学菲律宾145 横滨国立大学日本146 中南大学中国147 艾尔朗加大学印尼148 信州大学日本149 翰林大学韩国149 加尔各答大学印度151-160 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印度151-160 学习院大学日本151-160 湖南大学中国151-160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马来西亚151-160 建国大学韩国151-160 大阪府立大学日本151-160 上智大学日本151-160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151-160 国立石油大学马来西亚151-160 科伦坡大学斯里兰卡161-170 宫崎大学日本161-170 东华大学中国161-170 北里大学日本161-170 拉合尔管理科学大学巴基斯坦161-170 御茶水女子大学日本161-170 帕达达兰大学印尼161-170 东海大学日本161-170 丰田工业大学日本161-170 澳门大学日本161-170 山形大学日本171-180 逢甲大学【马上咨询】台湾171-180 庆尚大学韩国171-180 仁济大学韩国171-180 国际基督教大学日本171-180 泰国农业大学泰国171-180 孔敬大学泰国171-180 吞武里先皇理工大学泰国171-180 三重大学日本171-180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171-180 立命馆大学日本181-190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181-190 重庆大学中国181-190 德拉萨大学菲律宾181-190 高知大学日本181-190 京都工艺纤维研究所日本181-190 南京理工大学中国181-190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181-190 立教大学日本181-190 静冈大学日本181-190 苏州大学中国191-200 北京化工大学中国191-200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191-200 忠北国立大学韩国191-200 九州工业大学日本191-200 国立中正大学台湾191-200 宋卡王子大学泰国191-200 首尔国立科学技术大学韩国191-200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马来西亚191-200 河内国立大学越南191-200 山口大学日本201-250 秋田国际大学日本201-250 秋田县立大学日本201-250 青山学院大学日本201-250 孟加拉国工程技术大学孟加拉国201-250 比尔拉科学技术学院印度201-250 茂物农业大学印尼201-250 济州国立大学韩国201-250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201-250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201-250 中原大学台湾201-250 南方信息科技大学巴基斯坦201-250 檀国大学韩国201-250 辅仁大学台湾201-250 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201-250 弘前大学日本201-250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201-250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201-250 江原大学韩国201-250 近畿大学日本201-250 国民大学韩国201-250 京都教育大学日本201-250 马尼帕尔大学印度201-250 明治大学日本201-250 多媒体大学马来西亚201-250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201-25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201-250 奈良女子大学日本201-250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台湾201-250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台湾201-250 东北大学(中国)中国201-250 西北大学(中国)中国201-250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201-250 旁遮普大学印度201-250 佐贺大学日本201-250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201-250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201-250 淑明女子大学韩国201-250 顺天乡大学韩国201-250 崇实大学韩国201-250 泰莱大学韩国201-250 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马来西亚201-250 玛拉工艺大学马来西亚201-250 马来西亚玻璃市大学马来西亚201-250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201-25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201-250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马来西亚201-250 浦那大学印度201-250 旁遮普大学巴基斯坦201-250 胡志明国立大学巴基斯坦201-250 元智大学台湾251-300 爱德大学印度251-300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251-300 东方大学泰国251-300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251-300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251-300 朝鲜大学韩国251-300 日本中央大学日本251-300 迪波内格罗大学印尼251-300 东亚大学韩国251-300 同志社大学日本251-300 福州大学中国251-300 嘉泉大学韩国251-300 弘益大学韩国251-300 岩手大学日本251-300 日本女子大学日本251-300 江南大学中国251-300 光云大学韩国251-300 京都产业大学【马上咨询】日本251-300 林国荣创意工业大学马来西亚251-300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251-300 纳瑞宣大学泰国251-300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台湾251-300 国立东华大学台湾251-300 国立台北大学台湾251-300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台湾251-300 日本大学日本251-300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251-300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251-3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251-300 釜庆大学韩国251-300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251-300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251-300 索霍大学日本251-300 东吴大学台湾251-300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251-300 诗纳卡琳威洛大学泰国251-300 岛根县立大学日本251-300 东海大学台湾251-300 思特雅大学马来西亚251-300 彭亨大学马来西亚251-300 丁加奴大学马来西亚251-300 国家能源大学马来西亚251-300 敦胡先翁大学马来西亚251-300 拉曼大学马来西亚251-300 费萨拉巴德大学巴基斯坦251-300 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巴基斯坦251-300 卡拉奇大学巴基斯坦251-300 圆光大学韩国251-3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251-300 延边大学中国251-300 郑州大学中国。
2018QS星级大学评定结果一览(含排名)【2】There has been much discussion around what attributes form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particularly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the criteria used to assess universities worldwide.Much criticism has been directed to the criteria used in rankings and other assessments, based on the argument that universities are different to one another and therefore need to be assessed on a range of categories that recognize distinct strengths.The following criteria, the basis for QS Stars ratings, were selected as the key pillars of what makes a world class university, taking into account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are often overlooked in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other assessments.ResearchIndicators considered here include assessments of research quality amongst academics, productivity (i.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citations (i.e. how recognized and referred to those papers are by other academics) and awards (e.g. Nobel Prizes or Fields Medals).TeachingA key role of a university is the nurture of tomorrow's finest minds, inspi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otential research academics. Typical indicators in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s are collation of student feedback through national student surveys, further study rate and student faculty ratio.EmployabilityGraduate employability encompasses more than academic strength, focusing on ‘work-readiness’ - the ability to workeffectively in a multi-cultural team, to deliver presentations, to manage people and projects. Common indicators in this area are surveys of employers,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s and careers service support.InternationalizationHere, effective indicators could be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staff, the numbers of exchange students arriving and departing, the number of nationalities represented in the student body, the number and strength of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with other universities and the presence of religious facilities.FacilitiesUniversity infrastructure is an indicator which enables students to know what to expect from their university experience. Indicators such as sporting, IT, library and medical facilities,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societies are considered within this criterion.Online/Distance learningThis category looks at various indicators such as student services and technology, track record, student faculty engagement, student interaction, commitment to online and reputation of the university.Social ResponsibilityEngagement measures how seriously a university takes its obligations to society by investing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s well as in charity work and disaster relief. It also analyses the regional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awareness.InnovationInnovation, the output of the universities activities and findings to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has becomeincreasingly relevant for universities.Arts & CultureEffective indicators are the number of concerts and exhibitions 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ion, the number of credits and cultural awards and cultural investment.InclusivenessThis area looks at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to students, particularly at scholarships and bursaries, disability access, gender balance and low-income outreach.Specialist CriteriaExcellence in a narrow field is as valid a claim to world-class status as competence in the round. These criteria are designed to extend credit where it's due. This category looks at accreditations and discipline rankings.。
最近,中国大学在亚洲大学排名中表现惊艳,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排名结果,更重要的是排名产生的背景和规则。
下面来说说2018亚洲大学排名应该怎么看。
2018年2月6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亚洲大学峰会在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隆重举行,会上发布了THE 2018年亚洲大学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连续三年蝉联亚洲第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列第二、三位。
新榜单的前十名大学中,中国大学占据5席(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高校),其余5席被新加坡、日本、韩国大学瓜分。
在上榜的359所亚洲大学中,日本大学89所,数量位居第一,中国大陆地区共有63所进入榜单。
媒体、网民、学生、家长把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了大学排名上,但这其中的玄机和潜台词还需要深入挖掘才能辨识“庐山真面目”。
建议同时读一读外媒的相关报道,对详细了解幕后故事会有切实的帮助,比如本文引用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板块的新闻链接:世界大学排名与亚洲大学排名怎么对不上?不知道受众是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亚洲大学排名的榜单上,也列出了上榜大学的世界排名,即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
其中北京大学世界排名第27位,清华大学第30位,但在亚洲排行榜上,清华大学却高于北京大学。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东京大学身上,本来这所日本名校世界排名46位,应该在亚洲榜单上排进前6名,而实际上却是位列第8。
在国际教育业内工作多年,我对上述自相矛盾的结果看得太多了,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此,对于超出一国之外的大学排名,我都表示严重怀疑。
世界大学排名本来就是锅夹生饭,而亚洲大学排名不过是缩小版的世界排名而已。
在全球化的今天,似乎所有的终极标准都是“全球的”,这样才有公认的说服力。
但教育显然不是GDP,何况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全球经济体的GDP排名,都经常遭到非议。
多元的世界,多元的亚洲,多元的教育,如今硬要来个统一排名,顾及到了“包容性”,但有没有考虑“合理性”?钱与排名的关系再分析一下亚洲大学排名的参数,可能对结果的认识会更清晰些。
QS亚洲大学排行TOP5是哪几所?10月16日,QS发布了2018 亚洲大学排行榜(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18),此排名综合考察大学在科研、教学、毕业生就业、国际化、学术影响力等指标评估。
下面跟随文都国际教育小编一起来看看前5所是哪些大学?1. 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南大(NTU),为国际科技大学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简称G7联盟)发起成员、AACSB认证成员、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APSIA)成员,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前身为1955年由民间发动筹款运动而创办的南洋大学,南洋大学的倡办人是新马胶业钜子陈六使先生,云南园校址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捐赠;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学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学院,为新加坡经济培育工程专才;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齐驱并进;2006年4月,南洋理工大学正式企业化。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南洋理工大学建有云南园、卫星2个校区,其中云南园校区占地200公顷;有专任教师5546人,各类本科生和研究生33500人。
2.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国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为AACSB和EQUIS认证成员,亚洲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2018QS亚洲大学排行榜出炉中国大学137所院校榜上有名
摘要:本月16日,QS发布了2018年的地区大学排名,今天申友留学小编先带来同学们来看一下亚洲大学排行榜,本次排名包含亚洲的17个国家和地区,共400多院校榜上有名,其中中国院校占据137个名额,赶快来看排名吧。
QS发布的2018 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高校表现强势,其中更是有七所中国高校进入亚洲TOP10。
不过,前两名都被新加坡高校夺得,分别是南阳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位居第三。
进入前十名的高校还包括韩国高等科技学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令人惊讶的是,享誉世界的日本高校,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均在十名之外。
今年的排名参考指标及占比:
Academic reputation学术声誉(30%)
Employer reputation雇主声誉(20%)
Faculty/student ratio师生比(15%)
Citations per paper论文引用数(10%)
papers per faculty 论文数(10%)
Staff with a PhD博士生导师数量(5%)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faculty国际教师比例(2.5%)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国际学生比例(2.5%)
Proportion of inbound exchange students入境交换生比例(2.5%)
proportion of outbound exchange students 出境交换生比例(2.5%)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