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 格式:xls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作者: 秦洁
出版物刊名: 周易研究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科研机构;期刊工作;古代;易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
摘要:2017年3月25日,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基地的学术影响力、办好《周易研究》,特邀请来自韩国首尔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1家科研机构的31名专家学者参加中心的专题工作会议,共商基地发展与期刊建设对策。
中央文史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先生出席会议。
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总第八十九期) 哲学视域中《周易》诠释诸问题刍议张克宾(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本文立足于哲学视域,对《周易》诠释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其一,在《周易》的性质问题上,认为从发生意义上看,它是一部卜筮之书;从内涵意义上看,其意蕴精微广大,乃天人之学;从历史发展来看,它自身有一个学术品格转换、提升、发展的历程。
其二,初步揭示了占筮中所具有的哲理意蕴,指出占筮与《周易》的天人整体之学之间有甚深之诠释关系,占筮所蕴具的天地人物一体融通的终极境域乃是易学无穷意义的来源。
其三,认为深入挖掘文本,澄清《周易》的表达方式,乃是易学研究的基础,就此本文主张回到《易传》以开显易学活的精神,辞、变、象、占四圣道的确立为解读《周易》精微之蕴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周易;诠释;卜筮之书;终极境域: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08)03-0045-07On the Her m eneuti cs of the Zhouyi i n Ph ilosoph i ca l Perspecti veZ HANG Ke2bin(Center for Zhouyi&Ancient Chinese Phil os ophy,Shandong University,J inan250100,China)Abstract:Thr ough certain phil os ophical visi ons,this paper ponders on a fe w basic her meneutic issues of the Zhouyi.Firstly,as faras its genetic nature is concerned,the Zhouyi is a book of divinati on;by its subtle and p r of ound connotati ons,it is a learning of integ2r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f or its hist ory of devel opment,the Zhouyi experienced a p r ocess of academ ic character’s transfor ma2ti on,p r omoti on and evoluti on.Secondly,this paper tentatively points out the phil os ophical meaning conceived in the divinati on,andthe ulti m ate real m which incor porates heaven,earth,humanity,and the myriad of things derived fr om divinati on is the s ource of itsinexhaustible connotati ons.Thirdly,the basic work f or the Yi studies relies on p r obing int o the old Text and clarifying the exp ressingquality f or the Zhouyi,in vie w of which this paper p r oposes returning t o the traditi on of the Yi zhuan.Key words:Zhouyi;humeneutics;book of divinati on;ulti m ate real m整个一部易学史,就是对《周易》不断进行诠释创造的历史。
第十三回世界易经大会学术总结报告鞠曦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代表:第十三回世界易经大会于 2010年6月14日至17日在中国无锡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和谐美好世界”,这一主题得到了海内外易学界普编认同,认为挖掘和弘扬易学精华,为推动和谐世界作出贡献,是易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届大会由无锡市社科联、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无锡市灵山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由新加坡易学会、印尼易经美化大自然基金会、马来西亚易经学会、泰国弘易学会、国际易经学会韩国总会、国际易经学会台湾总会、台湾中华乾坤国宝易理学会、台湾明山园易经学会、中国安阳周易学会、江苏省周易研究会、哈尔滨易经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中巴学术交流中心、陕西省华山周易学会、湖北省武当山周易研究会、中国国际易学风水策划设计研究院(香港)、澳大利亚大洋洲风水研究学会、湖南益阳易经文化研究会、湖南资阳易经文化研究会、云南中华周易研究会、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协会、美国国际易经学会、甘肃华夏易经研究院等二十三个国内外学术团体协办。
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为了大会的成功举行,精心专门制作了“第十三回世界易经大会”网站,广泛宣传联络、走访国内外学者、征求各方意见、明确会议方向、取得有关单位支持。
本届大会得到了江苏省政协、江苏省社科联的关心和支持。
无锡市委、市政府对大会高度重视,决心办成最有特色、最有个性、最有影响的世界易经大会;为此专门成立了大会筹委会和由政府十八个有关部门组成的会议协调工作委员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全方位提供了高规格的会议保障。
大会在金碧辉煌的灵山梵宫隆重举行。
出席大会的主要领导有: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女士(并发表了颇具学术意蕴的赞扬《易》经思想的讲话)、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先生(并致开幕词)、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先生(并奏响开幕吉祥锣)、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解清先生、无锡市政协主席贡培兴先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廖进先生、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立人先生、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卜人先生、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佳中先生,以及无锡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相关部门领导。
从孔子易学观的转变看《周易》文本的性质李圣强【摘要】对《周易》文本性质的界定,学界常用一句很通用的话概括,即《周易》本为卜筮之书.这句话对《周易》性质的界定似乎不全面,也似乎降低了《周易》的地位与价值.《周易》具有卜筮和德性之二重性已得到学界公认,孔子晚年易学观发生重大转变,原因是孔子发现了《周易》的“德义”,但这其中的逻辑关系要分析清楚,即《周易》的“德义”是本已有之还是经孔子的德性解释之后才具备的.如果《周易》的“德义”是本已有之,而不是经过孔子的解释才具备,是孔子晚年发现了《周易》其中的“古之遗言”,那么称《周易》本为卜筮之书是不全面的,起码应该称《周易》不只是卜筮之书,或者称《周易》是穿着卜筮外衣的有决策之用的体现文王与周公“德义”思想的教化之书.【期刊名称】《中州学刊》【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6页(P109-114)【关键词】孔子;易学观;周易;文本;德义【作者】李圣强【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一、关于《周易》文本性质的争论百年来,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周易》中无“哲理”思想,《周易》文本中的“哲理”思想是《易传》强加给《易经》的。
陆侃如说:“我们知道《易经》并不是古圣王说教的著作,而是民间迷信的结晶,从起源到写定,当然需要几个世纪。
这些迷信的作品,与近代之‘观音籖’‘牙牌诀’极相近,既谈不到哲理,更谈不到文艺。
”①高亨则说:“我认为研究《周易》古经,首先应该认识到《周易》古经本是上古的筮书,与近代的牙牌神数性质相类,并不含有什么神秘深奥的哲理。
”②余敦康先生等也认定《周易》的“哲理”是后人“加上”去的,是《易传》强加给《易经》的,这是“孔子之《易》”而非“文王之《易》”。
③但大多数的传统文献和当今学者还是认可《周易》是讲哲理的。
《系辞传》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中国风水大师排名个人简介关键词:风水择日中国风水大师排名风水讲座华尔街风水师堪舆师王祥沣裴翁:又名裴伟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易经》智慧运用实战高级研修班主讲教授、清华大学国学智慧与应用高级研修班主讲教授。
中国易经协会、创始人兼会长、全球易经文化协会主席、全球风水协会主席、粤港澳建筑设师协会主席、中国建筑风水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风水工程院士,兼任中国风水岭南研究院执行院长,被易学界所公认的易学专家,成为当前中国易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邵伟华:我国著名的命理及易学专家。
出生于1936年12月,祖籍湖北鄂州,幼年在湖北咸宁成长,青中年落户西安,老年定居深圳。
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等学科的研究。
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中国易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始活跃于国内外易学界。
唐明邦,号云鹤,1925年1月23日生,重庆市忠县人。
国际统一易学联合会讲师团教授,世界当代十大杰出易学家,著名哲学家。
他出生贫农家庭,小时候上山放牛割草,下田栽秧割谷;农闲入私塾,读四书、五经。
韩炫烨,男,1966年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
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水电学院,同年分配在湖北省电力系统担任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工作,任工程师;2000年赴日本担当软件研发工作,2003年出任“中日合资?大连创一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赴北京出任“香港无名资本导向有限公司”中国区CEO,从事中小企业科技创投业务,2009年兼任“科技部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家委员会”工作。
潘汝汮:(笔名潘玩字,号映竹)广西柳州人,中国太易玄空学第十三代传人,中国“易”学著名预测学家、风水学家、命理学家及姓名学家之一。
现任世界易和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应用组副组长,风水专家组长,中国太易玄空学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水应用科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中国国际易经学院第一副院长,广西堪舆学院院长,任五家大企业风水高级顾问。
On the Mantic Art on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Bamboo Slips
作者: 林忠军[1]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周易研究
页码: 5-1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清华简筮法;大衍筮法;数字卦占法;王家台《归藏》筮法
摘要:清华简中的筮数八、五、九、四,是大衍筮法数,用大衍筮法“挂扬法”可以推演出清华简由一、六构成的卦。
一、六卦参杂了筮数八、五、九、四,与战国楚地风俗习惯相关。
清华简的筮法应该与《周易》大衍筮法是近亲。
清华简虽然为战国简.但从其根源说,其筮法不可能是晚于《周易》的大衍筮法。
清华简与之前出土的数字卦,有相似之处,保留了战国前流行的数字的特征,透过清华简可以看到数字卦数字过渡到一、六,再转化为阴阳符号是一个过程。
清华简对于数字意义的解释和使用三位数字卦占。
是由早期单数占过渡到三位数占,证明了早期数字卦起源于单数占和早期数字卦三位数占的存在,后世的八卦占与清华简数字占一脉相承。
清华简与传世辑本和出土《归藏》关系密切,其筮具与筮法应与出土王家台秦简《归藏》一样,以蓍草为筮具的复杂筮法和以刻有数字的骰子为筮具的简化筮法并用,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是用简化的筮法。
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总第八十九期) 收稿日期:2008-02-14作者简介:刘大钧(1943-),山东邹平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① 本文所引帛书《衷》篇释文悉依《易学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之廖名春《帛书周易经传释文》,同时,为方便起见释文引文悉以简体排印。
读马王堆帛书《衷》篇刘大钧(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本文主要系对帛书《衷》篇前半部分的解读,作者不仅对《衷》篇所释诸卦之文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训释,而且又将其所释之义与今本《易传》及汉魏诸家之说参照互通,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看法。
如,认为《衷》篇解卦时使用了“旁通”说;通过文句格式的比较,发现《衷》篇前文所释诸卦之文字应早于《衷》篇后文及今本《系辞・下》的“三陈九卦”;通过对《说卦》相关文字的解读,证明在今、帛本“天地定位”章的差异问题上,应以帛本之说为是。
关键词:帛书;易传;衷;三陈九卦;天地定位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08)03-0003-07On the Chapter of Zhong of S ilk M anuscr i pt Excava ted a tM awangdu iL IU Da 2jun(Center for Zhouyi &Ancient Chinese Phil os ophy,Shandong University,J 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irst half part of the chap ter of Zhong (lit .i m partiality )of silk manuscri p t excavated at Ma wangdui .The author not only makes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hexagra m s exp lained in the chap ter of Zhong ,but als o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the hexagra m s in the light of the Yi Zhuan theories in the Han and W ei dynasties,and then gets s ome new conclusi ons .For exa mp le,the author regards that the theory of Pang tong (lit .extensively connected hexagra m s )is used in the chap ter of Zhong ;the exp lanati on in the first half part is comp leted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part and the content of inter p reting the nine hexagra m s by virtue f or three ti m es in the Great Treaties (Ⅱ)of current versi on as well;as f or the differences bet w een the current versi on and the silk manuscri p t on the chap ter of heaven and earth are positi oned,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theory of the silk manuscri p t should be right by reading the related materials in the Treatise of Re m arks on the Trigram s .Key words:silk manuscri p t;Yi Zhuan;Zhong ;inter p reting the nine hexagra m s by virtue f or three ti m es;heaven and earth are posi 2ti oned《衷》篇云: 子曰:易之义阴与阳,六画而成章。
中国着名风水师排名个人简介关键词:风水择日中国风水大师排名风水讲座江苏风水师堪舆师优秀风水师吉信名:着名周易风水专家,中华周易文化协会会长,资深建筑风水设计师,高级室内建筑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审专家委员,曾担任海口市周易协会副会长,海南省周易协会理事副会长,周易学院院长、中国建筑设计学会主席;担任多所大学国学智慧与周易风水研修班主讲教授,国内外多家企业周易风水顾问,是在国内最早提出将周易风水学运用到室内建筑设计课程中的理论实践专家,被易学界所公认的周易风水专家,成为当前中国易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刘建忠:字:东方,号:云城隐士。
着名的命理及风水专家,中华周易文化协会副会长,山西分会会长,自幼学习风水,四柱预测学,骨相学。
特别是摸骨断命,深得嫡传,是现在晋,冀,蒙地区唯一一位摸骨测命大师。
同时是我国着名的命理及易学专家,是较早将《易经》应用于建筑风水研究,心里咨询与企业管理领域中的资深专家之一,曾多次应邀参加房地产项目的前期论证,建筑风水评估,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
在多年的易学实践当中,先后为大型煤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等数万企业和个人进行姓名设计,命理咨询和风水策划,实现了许多企业和个人的腾飞。
唐明邦,号云鹤,1925年1月23日生,重庆市忠县人。
国际统一易学联合会讲师团教授,世界当代十大杰出易学家,着名哲学家。
他出生贫农家庭,小时候上山放牛割草,下田栽秧割谷;农闲入私塾,读四书、五经。
邵伟华:我国着名的命理及易学专家。
出生于1936年12月,祖籍湖北鄂州,幼年在湖北咸宁成长,青中年落户西安,老年定居深圳。
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等学科的研究。
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中国易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始活跃于国内外易学界。
韩炫烨,男,1966年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
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水电学院,同年分配在湖北省电力系统担任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工作,任工程师;2000年赴日本担当软件研发工作,2003年出任“中日合资?大连创一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赴北京出任“香港无名资本导向有限公司”中国区CEO,从事中小企业科技创投业务,2009年兼任“科技部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家委员会”工作。
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总第五十八期) 卦主说刍议赵荣波(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卦主说是易学发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解易体例,其通过对《周易》经传的解构所蕴含的易学思想也是历代易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卦主说发端于《易传》。
后经西汉京房、魏王弼、清李光地等的阐述及运用,卦主说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虽然历代易学家所站的角度不同,认定卦主的标准也不尽一致,但他们之间毕竟存在着一定的承传关系。
通过卦主说,他们阐明了一定的易学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关键词:周易;卦主;时;位;德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03)02-0066-08On the theory of Gua zhuZHAO Rong2bo(Center for Zhouyi&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Gua z hu theory(a theory holding that there is one or more dominating lines in a hexa2gram)is a comparatively important layout in interpreting Yi.Thoughts of Yi revealed in the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by this theory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experts at Yi ineach dynasty.The theory of Gua z hu originated from Yi z huan(the Commentaries on Yi),later was expounded and taken advantage of by Jing Fang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WAN GBiin the Wei Dynasty,as well as L I Guang2di in the Qing Dynasty,being developed to a fairly per2fect degree.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 Yi experts of different dynasties explicated the Gua z hutheory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by different standards,there exists a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m.By the theory of Gua z hu,they explicated some thoughts of the Yi learning and reflected socialcircumstances of different dynasties.K ey w ords:Zhouyi;Gua z hu;timeliness;position;virtues 《周易》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献典籍之一,它冠居群经之首,内容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本根,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读郑易管见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内容提要:作者选取八条郑玄易注进行详尽疏解。
通过解说郑氏易注,作者提出郑玄治易路数是象数、义理兼顾训诂。
过去认为郑玄治易偏重象数而疏于人事,其实是一种误解。
在汉代,以爻辰治《易》和礼治《易》是郑氏易学的特征。
郑玄解易不乏真知灼见,但其解释不是唯一的,只是一家之“偏见”。
(一)乾上九,亢龙有悔。
郑注:尧之末年,四凶在朝,是以有悔,未大凶也。
(《周易正义》)此以尧之事解说“亢龙有悔”。
四凶,指尧时四恶人。
《史记·五帝本纪》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缙云氏有不才子,贫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天下恶之,比之三凶。
”又云:“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
”又根据《史记》《尚书》记载,尧曾流放共工、驩兜、三苗、鲧四个不服从控制的部族首领。
如《尚书·尧典》云:“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有人认为,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就是共工、驩兜、三苗、鲧。
郑氏此以尧之末年喻“亢龙”,以四凶在朝喻“有悔”说明乾卦含有物极必反的哲理。
(二)比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郑注:爻辰在未,上值东井。
井之水,人所汲用缶。
缶,汲器也。
(《诗·宛邱》疏)此取爻辰说注《易》。
按郑氏爻辰说,乾坤两卦十二爻每爻纳十二辰:乾六爻自下而上依次为子、寅、辰、午、申、戌,坤六爻自下而上依次为未、酉、亥、丑、卯、巳。
其他六十二卦三百七十二爻与十二辰(地支)相匹配皆以乾坤两卦为基石。
即凡阳爻纳支皆从乾卦相应的阳爻,凡阴爻纳支皆从坤卦相应的阴爻。
《比》初为阴爻,当取坤初爻纳未。
未在天上值东井。
东井,天上星名,属二十八宿之南方七宿。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
《清代易学史》审读报告出版单位齐鲁书社书名清代易学史责编姓名孔帅责编证号孔帅 20__01596979评审专家点评清代是易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特殊的时期。
作者在这方面和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明代易学史》等重要著述。
本书从2007年立项开始了11年的编辑出版岁月,实属不易。
就审读报告而言,称其为“孜孜矻矻”编“易书”实不为过。
且看初审,此书为传统文化之作,一般而言在体系、结构、框架方面可加工的地方不是很多。
重点大多在微观细节性问题上,比如错别字的修改。
“融易学、音韵训诂、天算数学于一炉”,“融”改为“熔”,不限一处。
“满清政府”“满清朝廷”,因“满清”属于禁用词,应相应地改为“清政府”“清廷”。
再比如引文和注释的修改,用功更多,更详。
比如“而后可以为乾坤,无地不先,万物不后”,“无地”改为“天地”,与“万物”对应起来。
还有“王宇宙之所以大化流行、繁而不乱,是因为天道能够相继”。
还查原文补充了重要的文字。
很显然,如果初审编辑没有比较扎实的古文功底、历史知识和繁简体功底,既发现不了问题,辨析不出正误,更谈不上对问题的正确修改。
看到这样的初审报告,我对从事古籍编辑的朋友不由得肃然起敬。
再看复审意见,不仅对初审请示有明确的答复,而且均给出了解决方案。
特别是对第16页独立引文,“近世考据之家,唯汉儒是师……”一句话居然查出九处错误,足以见得复审功力深厚,让此流程没有形同虚设。
终审报告对初审、复审意见提出充分肯定的前提下,对复审所提问题亦给出了明确的处理意见。
从初审报告到复审、终审意见,不仅可以感受到初审责任编辑的学识积累和工匠精神,而且能够看到复审和终审也是那么认真负责,不走过场,使该书的质量不断攀升。
一审姓名:孔帅职务/职称: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日期:20__年4月8日一审意见一、作者简介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副主编、泰山学者,兼任中国周易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儒藏编纂委员会委员、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等。
作者: 姜颖[1]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天府新论
页码: 35-3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王宗传;程颐;心学易;吾心即易;发明本心;自反;不助
摘要:王宗传对正统理学易学作出了重大更新,实现了本体内在性转向和工夫论转向。
其易学注重阐述心之内容即理,并由此将心提升为‘‘质之天地,谋之鬼神”的超经验的宇宙本体。
基于此,王宗传提出自反和不助的工夫论,突显了其心学易特点。
本体论和工夫论的内在转向,是王氏解《易》的关键,也是《童溪易传》与《程氏易传》相异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