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378.59 KB
- 文档页数:10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椒县和全椒县襄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18•【字号】皖政秘[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椒县和全椒县襄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皖政秘〔2012〕27号)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恳请审批滁州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滁政〔2011〕143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全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全椒县襄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强化《规划》整体控制作用。
三、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实施,适度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保障国家和省重点项目、民生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用地。
到2020年,全椒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77588.2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6017.4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708.23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1033.01公顷以内,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1033.01公顷;全椒县襄河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583.3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36.3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233.8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734.58公顷以内,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86.16公顷。
李有权、全椒县人民政府强制拆迁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强制【审理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6.23【案件字号】(2020)皖行终49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张志强陈默钟祖凤【审理法官】张志强陈默钟祖凤【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李有权;全椒县人民政府【当事人】李有权全椒县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李有权【当事人-公司】全椒县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王蕾蕾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尹延昭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谢平安徽椒陵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王蕾蕾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尹延昭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谢平安徽椒陵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王蕾蕾尹延昭谢平【代理律所】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安徽椒陵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李有权;全椒县人民政府【本院观点】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案涉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权责关键词】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其他行政行为合法违法关联性证据不足缺席判决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听证【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案涉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四十四条、四十五条、四十六条、四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征收农用地的,应当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具体到本案,2019年6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作出的皖政地〔2019〕295号《关于全椒县年第1批次(增减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批复》,将涉案集体土地批准征收,而在安徽省政府批准征收之前,全椒县人民政府就实施了案涉集体土地征收的相关工作,并于2019年5月1日起对李有权的养鸡场、房屋、林木、精养鱼塘等进行占用和清除。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预测滁州市2010年总人口455万人,2020年480万人。
城镇化水平预测:2010年,44%;2020年,60%。
(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空间结构:未来滁州将形成“一区三轴”的扇形空间模式一区:一个城镇密集区,也是一个大核心。
由滁城、来安、全椒、乌衣组成的大滁城地域。
三轴:滁、来、全、天发展轴,滁、乌、明、凤发展轴,滁、定发展轴。
发展轴:“两主一副”主轴:滁、来、全、天发展轴,滁、乌、明、凤发展轴副轴:滁、定发展轴。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滁州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级为滁州中心城市——滁城,发展为95 万人口的大城市。
第二级为天长、明光、全椒、定远、来安、凤阳、南谯(乌衣)等各县域中心城区7个,人口规模达到15~30万人。
第三级为一些现状规模较大或发展条件较好的重点镇,其规模级分为5~10万的炉桥、铜城、古河、汊河。
2~5万的半塔、武店、二郎口、藕塘、汊涧、张桥、秦栏、张八岭、管店、沙河两个等级,共14个。
第四级是2万人以下的其他建制镇,共36个。
二、大滁城地域城镇发展规划(一)大滁城地域构成大滁城地域由滁州市琅琊、南谯二区和来安、全椒两县构成,总面积为4472平方公里。
在大滁城地域统一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打造城镇密集区,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大滁城地域城镇空间结构以滁城为主中心,全椒、来安、乌衣为副中心,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路为交通联络线,在规划期内,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空间结构。
一主:以滁城为主中心;三副:来安、全椒、乌衣为副中心;多点:在滁州市区及来安、全椒县域,分布众多小城镇。
(三)发展规模近期规划2010年城市总人口87万人(滁城55万人、来安12万人、全椒15万人、乌衣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8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城市总人口157万人(滁城95万人、来安22万人、全椒25万人、乌衣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57平方公里。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摘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提出以规划评价、评估为基础,指南将主导功能作为分区标准的最主要因素,在丘陵地区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中的适用匹配度够高,也缺乏较系统明确的规划分区技术流程;近几年,各省份仅针对下辖市、县发布地方性的指南、规程,缺乏对于丘陵地区地貌特征的分区指导。
介此,笔者结合滁州市“双评价”结果与丘陵地区在农业生态生产适宜性、生态保护重要性、城镇开发适宜性偏差内容,结合指南概述滁州市全椒县县域规划分区划定路径及分区形成结果。
关键词:丘陵地区;县域规划分区;1.县域规划分区的概念县域规划分区是县级国空间总体规划传导和落实上位规划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分区要求,结合辖区内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细化规划分区及制定相关管控要求。
1.县域规划分区的规定1.县域规划分区目标县域规划分区,当遵循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国土利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本行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
(1)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作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
(2)规划分区划定应在制定规划时,应该注重科学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全域覆盖,避免交叉和重叠,并且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2]]。
1.县域规划分区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3]]。
(1)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基础,体现规划意图,配套管控要求;(2)当出现多重使用功能时,应突出主导功能,选择更有利于实现规划意图的规划分区类型;(3)如县域内存在本指南未列出的特殊政策管控要求,可在规划分区建议的基础上,叠加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防控等管控区域,形成复合控制区[[4]]。
1.县域规划分区类型参考《安徽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及各省下发规划指南,针对丘陵地区提出以下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共计6类一级县域规划分区。
全椒县新型城镇化专项规划项目招标文件招标人:全椒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盖章)发布日期:二〇一五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投标须知 (3)前附表 (3)第一节总则 (4)第二节招标文件 (4)第三节投标文件 (5)第四节投标文件密封和递交 (7)第五节开标、评标、定标 (8)第六节授予合同 (10)第七节双方责任 (10)第八节违约责任 (11)第九节其他规定 (12)第二章服务需求 (13)第三章附件 (17)一、商务标封面 (17)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18)三、授权委托书 (19)四、诚信投标承诺书 (20)五、投标函 (21)六、项目机构配备情况 (22)第一章投标须知(前附表)第一节总则一、项目概况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一条主线、四大任务、五项改革”要求,各县市区规划编制未来五年构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新型城乡空间形态为主体、资源环境为支撑、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优化、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实现路径、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
对现行的全椒县城镇化模式进行修改探索。
.二、规划范围全椒县范围内城镇化发展方向。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1、参加本次招标的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工商行政部门年检合格、经营及资信状况良好,没有处于财务破产或其他关、停、并、转状态的,规划编制设计资质证书等级乙级以上的企业。
2、拟派本设计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3、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四、投标费用投标人自行承担自身的一切投标费用和风险。
五、标段划分共一个标段。
第二节招标文件六、招标文件的组成1、投标须知2、设计任务书3、附件七、招标文件的澄清1、本工程不再召开预备会:(1)任何要求澄清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均应于2015年9月21日9时前将疑问内容一致的电子版发至下述邮箱:496424559@。
逾期不予受理。
(2)招标人(或其委托的代理机构)对招标文件进行的澄清、更正或更改,将于2015年9月21日17时后在全椒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网上发布,该公告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对投标人具有同样约束力效力。
目录一、规划总则 (1)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1)三、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4)四、城市总体规划 (4)附件:1.关于《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人口和用地规模审核意见2.《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专家评审意见附图:1.县域人口与村镇分布现状图2.县域人口与村镇布局规划图3.用地布局现状图4.空间结构规划图5.用地布局规划图6.近期建设规划图7.远景发展构想图一、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10.28);3. 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4. 《全椒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5. 《全椒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规划》(2007)6. 《全椒村庄布点规划(2007)》7. 《全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8、《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9、《滁来全城镇群规划(2008-2020)》10、滁州市各专项规划和全椒县各片区控规及其它相关规划11、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30年,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08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 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三)规划层次与范围本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和城区总体规划。
1、县域:全椒县行政管辖范围内10个镇,总面积1568.3平方公里。
对此范围内按照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要求,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包括十字镇和襄河镇行政范围,总面积约306平方公里。
3、县城区:包括城北片区、城南片区、承接产业转移片区三大片区及土桥水库景区范围,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全椒县十字镇龙腾三江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该项目地块位于全椒县城北郊综合经济开发区内,土桥水库以南,属于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城北组团区域,也是“大滁城”建设的重要节点位置。
地块具体位置在纬四路以北、经一路以东,学子路以南,规划路以西。
其用地沿纬四路长度为326米,沿经一路长度为324米,为一规整的方形地块。
经一路以西为在建“凤舞九天”住宅小区,其它三面地块目前为空地。
总用地面积约为10.53公顷,拟建多层住宅、综合服务用房和沿街商铺等,总建筑面积约为140484㎡。
建筑退经一路、学子路、规划路道路红线5米,退纬四路道路红线7.5米。
住宅为底层带车库、顶层为复式的5层普通住宅,沿街店铺设计为2层,局部三层,综合服务用房设计为6层。
二、规划及建设工作(一)规划责任单位:十字镇人民政府;支持单位:质监站、设计院、监理公司等相关部门。
(二)规划编制单位:安徽省皖东规划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三、组织领导及规划建设实施安排(一)龙腾三江安置房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及职责。
县牵头领导:金长发(县人大副主任),统一领导和指挥龙腾三江安置房工程建设工作。
十字镇人民政府:协助办理工程前期各项手续,组织招标,签订合同;落实六通一平,组织施工单位进场,协调施工现场内外部关系;熟悉图纸,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材料、人员等方面统筹监督管理。
主要负责人有:彭守江(十字镇党委书记)马志龙(十字镇党委副书记、主持政府工作)应吉平(十字镇财政所所长),项目负责人孙保洋,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督管理韦昌友,十字镇驻工程现场技术负责人韦伟,主要负责项目资料汇总整理,协助现场管理皖东设计院:何长江(副院长),设计院工程专业负责人,开工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施工工程中,做好工地服务,负责洽商变更、补充图纸;参加分部分项及竣工验收,按照设计图标准进行核查。
皖东监理公司:张学成,现场监理,检查承包单位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行状况,复核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按设计图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过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对加工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拆迁补偿安置⽅案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2013年重点⼯作要求,县政府将陆续启动南屏⼭核⼼⽚区改造及城南西⽚区路⽹改造等建设项⽬,需对项⽬建设⽤地范围内所涉及的房屋及附属物实施征收。
为保证房屋征收⼯作依法、有序进⾏,根据《国有⼟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以下简称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拟定本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案。
被征收房屋的权属、结构、⽤途及⾯积,以房地产权证或⼟地使⽤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记载为依据。
未经登记建筑的认证处理原则:1、凡在2006年11⽉22⽇前建房,⾄今未履⾏建房⼿续,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补交相关办证费⽤的,予以补偿安置;否则按“两违”规定处理。
2、凡在2006年11⽉22⽇⾄2011年12⽉12⽇(2011年“两违”整治公告发布之⽇)期间,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征收补偿协议的,不予补偿安置,仅付给⼀定的材料费;否则按“两违”规定处理。
3、原来具有⼟地使⽤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在2006年11⽉22⽇⾄2011年12⽉12⽇期间旧房翻建的,但未办理翻建⼯程规划和⼟地变更⼿续,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征收补偿协议的,按原体量建筑⾯积进⾏补偿安置(若原体量建筑⾯积达不到⼈均18㎡保障⾯积的,可按⼈均18㎡选择安置房),超出部分只付给材料费;否则按“两违”规定处理。
4、2011年12⽉12⽇之后,新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律按“两违”规定处理。
若合法建筑的测绘⾯积与证载⾯积不符,测绘⾯积⼤于证载⾯积在3㎡以下的,以测绘⾯积为准,3㎡以上的,重新核定⾯积;证载⾯积⼤于测绘⾯积在3㎡以下的,以证载⾯积为准,3㎡以上的,重新核定⾯积。
同栋楼、同单元、同户型的产权⾯积应相同。
房屋⽤途确定:1、根据初始登记,按证载确定的⽤途对应补偿安置。
2、住宅房⽤于经营活动的,⼀律按住宅房予以评估。
经营活动需具备的条件:具有⼟地使⽤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商、税务、卫⽣许可等相关证照齐全有效,⽬前正在经营且连续三年以上,并交纳税费连续三年以上。
王广兵与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房屋强制拆迁纠纷上诉案【案由】行政行政管理范围行政作为城乡建设房屋拆迁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强制【审理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5.21【案件字号】(2020)皖行终332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汪结平朱达远姜明【审理法官】汪结平朱达远姜明【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王广兵;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当事人】王广兵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王广兵【当事人-公司】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王蕾蕾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谢平安徽椒陵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王蕾蕾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谢平安徽椒陵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王蕾蕾谢平【代理律所】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安徽椒陵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改判【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王广兵;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本院观点】征收土地行为是由一系列行政行为构成,从征收决定到征收安置补偿决定或协议,再到责令交出土地、强制拆除地上附着物等等,包含多个独立的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土地征收行为的,应当针对征收过程中某一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
仅有双方关于先拆除后处理的约定,不能从根本上保障被征收人的安置补偿权益,更不能替代整体的安置补偿协议,在征收机关完成安置补偿工作之前,不能作为拆除被征收房屋的合法依据。
【权责关键词】行政强制其他行政行为合法违法行政赔偿合法性证据不足缺席判决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2-09-22 18:26:49王广兵与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房屋强制拆迁纠纷上诉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皖行终332号上诉人(一审原告)王广兵,男,1965年3月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全椒县。
委托代理人王蕾蕾,北京市农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一审被告)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安徽省全椒县襄河镇儒林路某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341124003216130E。
十字新城区1平方公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基本概况全椒县十字镇是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发展区域,是大滁城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十字新城区位于滁全路以西,高压走廊以东,十谭路以北至县界,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首先启动十字新镇区1平方公里的建设。
二、规划及建设工作(一)根据十字镇新区总体规划划定的范围,主体位于滁全路以西,十谭路高压走廊以东、十谭路北至汤庄约1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定位为城镇建设用地。
(二)规划责任单位:十字镇人民政府;支持单位:县建设局、县土地局、县开发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交通局、县环保局、县安监局、县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
(三)规划编制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三、组织领导及规划建设实施安排(一)成立十字新镇区1平方公里征地及400亩土地平整工作指挥部。
指挥长:杨光(县政府副县长)副指挥长:彭守江(十字镇党委书记)马志龙(十字镇党委副书记、主持政府工作)成员:韩宗娟(县发改委副主任)张雷(县财政局副局长)钟鸣(县国土局副局长)肖平(县建设局副局长)谢绍宽(县交通局副局长)张仲(县水利局副局长)孟道平(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小青(县环保局副局长)宇龙(县安监局副局长)武祖林(县供电公司副经理)(二)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1、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十字新镇区1平方公里建设工作,制定并发布各类方案和政策。
2、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县发改委职责:负责项目的审核、审查、审批;县财政局职责:负责协调项目资金的运作;县国土局职责:负责项目用地指标保障;县建设局职责:负责项目规划评审与管理,指导十字新镇区市政设施(道路、排水、排污处理等)和公用事业(供水、供气)等;县交通局职责:指导项目的道路规划设计、规划建设,负责公路施工的组织和技术指导,并对工程进度和质量实施监督;县水利局职责:指导项目内水域的开发与利用,划定水域使用功能及其水质保护标准;县林业局职责:指导项目内园林绿化等;县环保局职责:负责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县安监局职责:组织参与项目建设中安全生产工作,并进行执法监察;县供电公司职责:负责组织实施项目中供电规划审查、建设。
目录一、规划总则 (1)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1)三、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4)四、城市总体规划 (4)附件:1.关于《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人口和用地规模审核意见2.《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专家评审意见附图:1.县域人口与村镇分布现状图2.县域人口与村镇布局规划图3.用地布局现状图4.空间结构规划图5.用地布局规划图6.近期建设规划图7.远景发展构想图一、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10.28);3. 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4. 《全椒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5. 《全椒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规划》(2007)6. 《全椒村庄布点规划(2007)》7. 《全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8、《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9、《滁来全城镇群规划(2008-2020)》10、滁州市各专项规划和全椒县各片区控规及其它相关规划11、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30年,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08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 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三)规划层次与范围本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和城区总体规划。
1、县域:全椒县行政管辖范围内10个镇,总面积1568.3平方公里。
对此范围内按照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要求,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包括十字镇和襄河镇行政范围,总面积约306平方公里。
3、县城区:包括城北片区、城南片区、承接产业转移片区三大片区及土桥水库景区范围,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35平方公里,发展备用地约22平方公里,承接产业转移片区建设用地面积约26平方公,其余景区及生态绿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
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一)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近期“重点发展、极化中心”,以县城建设为重点,扩大县城规模,提高县城辐射带动能力。
中远期“点轴带动、纵深发展”,以县域村镇体规划为依据,明确县域城乡居民点,围绕规划的居民点,布置教育、文化、医疗、交通、商业、公交等服务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经济区划县域划分为东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1、东部经济区以全城为中心,包括襄河镇、十字镇,规划远期人口30万人以上,总面积约306平方公里。
全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滁城的南大门,以省级综合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质量名优的大型产业集群,打造机械、家电产业群、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是全县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县城周围卫星乡镇要积极接收县城经济辐射、产业辐射,科技辐射,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建成蔬菜基地,苗木花卉基地、农业科技园、水产养殖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北部生态山水旅游区包括西王镇、石沛镇、马厂镇、六镇北部,现状人口约10万人,规划人口逐步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规划人口5万人左右,总面积约520平方公里。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定城市水源保护地,以经果林牧为主,建立药材基地和牛、羊养殖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以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度假区、岱山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龙山寺、山区生态农业观光等建设山水旅游度假区。
3、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包括大墅、古河、六镇、二郎口镇、武岗5个镇,规划人口20万人左右,总面积约730平方公里,建设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基地、无公害蔬菜瓜果基地;以古河、大墅、二郎口、武岗四个镇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玩具、机械、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工业。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业,科技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建成地区性商贸中心、交通服务中心。
(三)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现状2008年,县域人口48.5万人,城镇化水平38%近期2015年,县域人口51万人,城镇化水平50%左右中期2020年,县域人口53万人,城镇化水平60%左右远期2030年,县域人口57万人,城镇化水平75%左右(四)村镇空间结构全椒县域村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核、一轴、一环、三片区”。
“一核”——全椒县城。
“一轴”指依托合宁高速公路、宁西铁路、国道附道为主的全椒县城——大墅发展轴。
“一环”指以县域环路为依托的全椒县城——武岗——二郎口——古河——大墅——西王——石沛——全椒县城发展轴。
“三片区”指东部全城经济区、北部生态山水旅游区、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
(五)村镇规模结构1.一级中心城市1个:全椒县城,30万人以上;2.二级中心镇5个:1-5万人,包括古河、大墅、二郎口、马厂、武岗。
3.三级一般镇3个:1万人以下,石沛、六镇、西王。
4.四级中心村及准社区70个:1000-5000人。
(六)县域综合交通1.发展目标突出县城的交通枢纽地位,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水运为主体的快速便捷对外交通,县域内部形成以二三级公路为主村镇快速联系通道,内部交通通畅化、网络化、均衡化。
2.航空可以利用南京禄口机场和合肥骆岗机场,县城与两个机场之间都约1个小时。
3.铁路交通(1)宁西铁路兴建通车,全椒县设三级站,规划逐步提升全椒站档次水平,增加停车班次,打造大滁城地区到西北方向主要车站。
(2)京沪高速铁路从县域北面通过,设滁州站,规划在铁路以南面向全椒预留站址和广场,铁路两侧各控制不小于50米绿化防护带。
4.公路交通公路网建设以国道、省道为骨干,以县城-黄栗树-周岗-西王-大墅-古河-县城的大循环和县城-草庵-复兴-六镇-白酒-县城的小循环为基础,重点建设“8676”(八纵、六横、七放、六联)公路网工程。
规划逐步提升公路等级,形成以二三级公路为主村镇快速联系通道,改善城乡交通条件。
(1)合宁高速四车道改为八车道,保留现状全椒、大墅出入口,在滁来全快速通道与合宁高速交叉处增设全椒北出入口。
(2)马滁扬高速从县城东部穿过,并设有全椒东出入口。
规划预留六条主要城市道路通道,并满足现有道路河流畅通,满足发展需要。
(3)在县城西部规划大西环连接滁城西涧路,成为连接琅琊山和神山国家森林公园、醉翁亭与吴敬梓纪念馆等旅游资源的快捷通道。
(4)建设滁来全快速通道。
(5)全椒县城保留现状汽车站,随着城市发展结合宁西铁路全椒站增设一处汽车客运站。
中心镇要结合总体规划预留汽车站用地。
各中心村要设招呼站或港湾站,方便村镇之间联系。
5.水运航道在滁河规划古河和官渡2个码头,提升等级。
规划全椒县城码头向下迁移,做好码头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重点抓好港口的配套建设,要把航道的梳理与防洪相结合,充分发挥航道的运输作用。
(七)县域重大基础设施1.全椒县城与滁州市共建共享三水厂,水源为黄栗树水库,规模24万吨/日。
扩建县城二水厂,新建乡镇水厂,完善农村供水设施。
2.新(扩)建5座污水处理厂。
3.新建1000 KV滁州变电所1座,预留1000kv、500kv高压走廊;提升黄栗树220KV变电所容量,增设220kv变电所2座,110KV变电所6座,35k v变电所14座。
4.规划积极筹建武岗垃圾焚烧场,服务于整个全椒县和大滁城南部地区,县城周边镇应采取“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模式,乡镇建设统一的垃圾中转站。
三、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一)“四区”划定禁建区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限建区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适建区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已建区面积约为16.8平方公里。
(二)管制措施1.适建区管制措施: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2.禁建区管制措施:参照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管理办法,以及《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城市绿化条例》、《文物保护法》、《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管制措施。
3.限建区管制措施:有机开发与合理保护结合是这些区域发展的主要导向。
根据城市发展速度和产业发展需要,在保证耕地和基本农田指标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等法定的条件下,部分限制建设区可以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
四、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性质南京都市圈卫星城、大滁城南部副中心、以现代制造业、物流、旅游为主的综合性城市。
(二)城市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19万人;用地规模:23平方公里左右。
中期2020年,城区人口 23万人;用地规模:27平方公里左右。
远期2030年,城区人口30万人;用地规模:35平方公里左右。
(三)用地发展方向东扩、南移、北上,融入大滁城、融入南京都市圈。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城、三片区、多组团、开放式”空间结构。
一城即全椒县城,大滁城的南部副中心,南京的卫星城。
三片区是以合宁高速、滁来全快速通道为界,分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承接产业转移新型工业园区(不计入建设用地平衡)。
多组团主要有站前组团、土桥水库景区、开发区组团、谭墩组团、城东组团、老城组团、城南组团、物流组团、新型工业园组团等;组团之间由绿地、水系、铁路、生态绿地分隔。
开放型:规划用地具有开放型特征,具有较大的扩展生产的可能性、弹性、可变性、兼容性和适应性。
(五)城市组团主要功能城北片区共3个组团一个景区,建设用地约31平方公里,站前组团:京沪高铁与土桥水库之间,大西环以东,滁来全快速通道以西,总面积17平方公里。
规划以商住为主,规划高铁站至土桥水库的中央景观公园,宽度100-300米,沿土桥水库公园可以安排商业、文化会展等综合性用地,本次规划用地规模约10平方公里。
开发区组团:合宁高速与土桥水库之间,南部以工业为主,北部以居住为主,东北角沿土桥水库安排商业、文化、科研教育等用地。
用地规模约10平方公里。
谭墩组团:新滁全路以西,大西环以东,十字至谭墩道路两侧,用地约4平方公里,规划为产业备用地。
土桥水库景区:新滁全路以东,滁来全快速通道以西,开发区与站前组团之间,以土桥水库为中心的景区用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2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大滁城南部绿色生态核心,是大众休闲运动、区域商务休闲度假、文化会展等为一体的低密度开放型城市公园。
城南片区共4个组团,建设用地约26平方公里。
城东组团:合宁高速与新襄河之间,以工业、仓储为主,融居住、市场商业的综合区。
规划用地规模约4平方公里,预留发展用地2平方公里老城组团:内环路以内,商业文化中心,拥有新老襄河、南屏山等众多旅游资源的老城区。
规划用地规模约7平方公里。
城南组团:内环南路以南,宁西铁路以北,行政商务科教中心,以居住为主综合新区。
规划用地规模8平方公里公顷,预留发展用地1平方公里物流组团:宁西铁路以南,重点建设面向大滁城的区域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