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7单元《梨园百花1》(共13张)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0.41 MB
- 文档页数:14
初中音乐《梨园百花(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梨园百花(一)教学设计适用年级七年级下所需时间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本节课总共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梨园”原是我国古代对戏班子的别称,后来泛指“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历史久远,剧种繁多,风格多样。
教材以《梨园百花》为题,设计了“中国戏曲”的系列单元,本单元给系列的第一部分—“京剧”。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通过欣赏们演唱的时间活动,逐年积累了对京剧的若干感性认识,本单元就是立足于小学基础之上,一方面继续为学生提供欣赏和演唱京剧的实践感受活动,增强学生对京剧音乐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感性经验的片段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对“京剧”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感知。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音乐学习和欣赏,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并实现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2、能对京剧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它多姿多彩的同时,增进热爱京剧音乐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能在学唱、欣赏、学习知识及实践音乐活动中,能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并了解我国戏曲音乐的艺术魅力;2、通过学唱个别的知名唱段和学习简单的伴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京剧音乐的兴趣;3、通过相关学习,对京剧相关知识进行探究,了解中国京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聆听中国戏曲音乐的习惯,能从中感受、体验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2、通过学唱和活动实践,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唱段和伴奏乐器。
对应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戏曲京剧文化,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知识与技能:学唱简单的唱段,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掌握音乐基本要素。
1、你能说从多首戏曲中选出京剧,并简单阐述经京剧的起源吗,主题单元2、京剧中有哪些行当、唱腔和脸谱,问题设计3、你能够简单演唱京剧中的哪些唱段, 《甘洒热血写春秋》专题一:演唱、欣赏和音乐知识 ( 1 课时) 专题划分专题二:活动和练习 ( 1 课时)学唱、欣赏和音乐知识专题一——让学生了解京剧知识,学会欣赏并能演唱经典片段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专题一概述主要是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欣赏和演唱的实践感受活动,增强学生对京剧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感性经验的片段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对“京剧”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感知。
七年级下册音乐第7单元《梨园百花》教案Unit 7: Pear and Hundred FlowersClass Type: Song - "Gan Sa Re Xue Xie Chunqiu" from Peking OperaClass Time: 1st Class。
13th WeekMusic Knowledge1.Knowledge and Skill Objectives: Students XXX to the song of this unit and sing along with the paniment of the Peking Opera "Gan Sa Re Xue Xie Chunqiu" n。
experiencing the style and charm of Peking Opera music.2.Process and Method Objectives: Through teaching。
listening。
explaining。
and discussing methods。
students will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Peking Opera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the XXX.3.XXX: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xplore Peking Opera-related knowledge through self-learning。
understanding the XXX and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Peking Opera.Teaching Focus: XXX of Peking Opera through several representative Peking Opera clips.Teaching Difficulties: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urn the classroom into a stage for XXX.XXX: Teaching。
梨园百花--京剧一、直接导入新课京剧的行当是京剧相关知识中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常识,今天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京剧的行当。
学习活动一:京剧行当的知识学习。
1、何为行当?京剧行当就是指京剧演员的分类。
2、京剧的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共四大行当。
学习活动二:具体欣赏和分析行当1、首先欣赏京剧《洪羊洞》第十场杨延昭在杨宗保搀扶下的一段唱腔,表现了杨延昭为孟良、焦赞两员大将命丧番邦那种悲痛的心情。
感受老生的唱腔和表演特点,以及杨宗保小生的形象特点。
其次出示一张武生的图片,请同学们说出这个人物与刚才视频中的两位生角有什么异同。
也就是让学生说出老生、小生、武生的特点,并让完成课前设计好的表格。
(点课件)2、旦主要可以分为:老旦、武旦、青衣和花旦,老旦和武旦相对应生行的老生和武生。
2)让学生欣赏了《汾河湾》柳迎春(青衣)片段和《拷红》红娘(花旦)片段。
让学生进行对比,找出这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的特点。
并观看老旦、武旦的图片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点课件)3、净和丑(点课件)1)净可分为一类是以唱功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如包拯等;另一类是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丑也可分为文丑、武丑和丑婆。
2)出示武净(关羽)和武丑(时迁)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张图片猜猜哪张是净?哪个是丑?分析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3)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谒侯》徐九经选段(巩固、加深对这两行当的认识)。
4)净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
丑角在鼻梁和眼窝间勾画一块白粉,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和表演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
课标分析1、音乐学科的特点(1)音乐性音乐是听觉艺术,它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是抽象性的,每个人的感知也是不同的,所以它具有非语意性,非具象性,不确定性。
(2)审美性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体现非功利性,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的“言之不足,歌;歌之不足,舞”的原因。
(3)过程性过程即目的,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无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重视教育的潜效应。
这些在新课标中都有所体现,那么怎样听音乐,才能更好的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呢?这就需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2、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1)听觉体验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音乐学习离不开听觉体验,必须保证足够的聆听时间,将听觉体验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之中。
(2)音乐听觉能力是人基本音乐素养的首要部分音乐听觉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双基=基本音乐素养教材分析湘教版音乐课共分八个单元,第七单元分两部分,本节课是第七单元第一部分。
《梨园百花》里面的主要内容是简单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唱念做打的表演程式,并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能用带有京味的歌声和简单动作表演《卖水》片段。
学情分析根据《大纲》要求,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掌握基本的鉴赏知识。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本节课设定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梨园百花(一)教学目标简单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唱念做打的表演程式,并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能用带有京味的歌声和简单动作表演《卖水》片段。
教学重点通过几首代表性京剧片段的欣赏,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并用带有京味的歌声和简单动作表演《卖水》片段。
教学难点用京腔带上动作表演唱《卖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一起走进音乐课,首先请大家先来欣赏一段戏歌,听听它展现的是什么?二、出示戏歌《唱脸谱》,讲解京剧知识问:这首戏歌你们听过吗?叫什么名字?它唱的是什么?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装艺术,不同的脸谱表现了各种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