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之二平面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112
五、城市道路设计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包括: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五个部分。
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1.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必要时,可以提出局部修改规划的道路走向、横断面形式、道路红线等建议,经批准后进行设计;2.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3.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要求;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极限标难。
(二)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1.资料准备进行城市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1)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好的街道景观;(2)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
设计需要准备下列资料:①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和控制性要求资料;②道路沿线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③道路沿线现状地形图,其比例按平面图设计要求;④现状道路交通量资料和规划交通量资料。
2.测设定线(1)先在现状地形图上(或较小比例地形图上)按照规划给定的控制坐标及红线、横断面等,初步确定道路的走向及平面布置;(2)现场测设道路中心线,并按照道路中心线测量原地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
3.综合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和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以及附属设施设计。
4.完成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道路设计资料(现状及设计计算资料);·道路设计图:平面设计图(含横断面)、纵断面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图(或选用标准图);·施工横断面图及土方平衡表。
习题一:道路平面设计1、汽车的行驶阻力有那些?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8分)答:汽车的行驶阻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弯道阻力和惯性阻力等汽车行驶充分必要条件:F(附着力)≥ T(驱动力)≥ R(总阻力)。
2、什么叫汽车的动力因数,它反映了汽车的什么性能?(12分)答:动力因数:以D表示即:D=(Pt-Rw)/G,在海平面上,满载的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能力,表明了汽车爬坡及加减速的能力。
是汽车牵引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剩余牵引力(总牵引力减空气阻力)和汽车总重之比。
反映性能:汽车的重要行驶性能。
3、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圆曲线半径选取的依据是什么?(6分)答:(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的4至8倍或超高为2%至4%的圆曲线半径;(2)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规范》里面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一般值;(3)地形条件特殊,万不得已,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4)考虑纵断面,不要在陡坡的地方设计很小的圆曲半径。
4、城市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是哪些?(9分)答:直线:曲率K=0、圆曲线:曲率K=常数、缓和曲线:曲率K=变数;曲率K为半径R的倒数。
5、道路平面线性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哪些?(22)答:(1)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沿线的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平面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当公路转角较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已,而设置小于70的偏角时,则必须设置足够长的曲线。
(3)曲线间应设置足够长度的直线,一-般以不小于6倍设计车速(以km/h 计)的直线长度为宜。
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形成断臂曲线而影响线形连续和美观,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型、复合型及凸型等曲线,改善线形质量。
(4)曲线间应设置足够长的直线,一般以不小于2倍设计车速(以km/ h 计)的直线长度为宜。
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将其组合成S型曲线,改善线形质量。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的内容及绘制方法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的内容及绘制方法?城市道路的导线、中线及路线两侧的地形、地物、水系、植被等的绘制方法与公路一样,不再重复。
下面就城市道路中各种设施的绘制方法作一介绍。
(1)规划红线。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与城市其它用地的分界限,红线之间的宽度也就是城市道路的总宽度,所以当道路的中心线画出以后,则应按城市道路的规划宽度画出道路红线。
如果有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都应画出井注明。
(2)坡口、坡脚线新建道路由于原地面高低起伏必然有填有挖。
填方路段在平面图中应画出路基的坡脚线;挖方路段画出路基的坡口线。
在路基横断面图上,量出坡口或坡脚至中线的距离,点绘在平面图中相应桩号的横断面线上(左、右侧),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分别将坡口点、坡脚点顺序连接,最后画上示坡线(见图3-26)。
路基的坡口与坡脚线在一般公路的平面图中由于比例尺较小不易表达,但在高速公路和一级汽车专用公路中有时也要求绘制。
(3)车道线城市道路的车道线是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的重要内容。
在路幅宽度内,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在机动车道中还分快车道、慢车道等。
各种车道线的位置、宽度可在横断面布置图中查得,一一画在平面图中。
车道的曲线部分应按设计的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绘制。
各车道之间的分隔带、路缘带等也应绘出。
(4)人行道、人行横道线、交通岛按设计绘制。
(5)地上、地下管线和排水设施各处地上、地下管线的走向和位置、雨水进水口、窨井、排水沟等都应在图中标出。
必要时,需分别另绘排水管线平面图纸。
(6)交叉口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虽然有专门的交叉口设计图,但在平面设计图中也应该按平面图的比例尺画出并详细注明交叉口的各路去向、交叉角度、曲线元素以及路缘石转弯半径。
一张完整的平面设计图,除了清楚而正确地表达上述设计内容外,还可对某些细部设施或构件画出大样图,最后在图中的空白处作一些简要的工程说明。
如工程范围、采用坐标系、引用的水准点位置等。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一、道路平面位宜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二、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三、道路平面设il•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宜缓和曲线.超纵加宽等。
I川、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宜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乍场出入口.分隔帯断口.公共交通停畀站位宜等。
五、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第5・1. 2条直线、平曲线的布设与连接宜符合下列规定:一.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干6 0 km/h时,直线长度宜满足下列要求:1 •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干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八倍。
2・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二倍。
Til•算行牟速度小于6 0 km/h.地形条件困难时,直线段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设宜缓和曲线战小长度的要求。
二汁算行午速度大于或等于4 0 km/h时,半径不同的同向恻曲线连接处应设宜缓和曲线。
受地形限制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采用复曲线。
1・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恻曲线半径:2・小圆半径小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但大圆与小闘的内移值之差小于或等于0・lm:3・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值小于或等干1・5。
三、讣算行午速度大于或等于4 0 km/h lit,长直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半径应大干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在难以实施地段.应采取防护措施。
四、讣算行乍速度小于4 0 km/h,且两圆半径都大于不设超商锻小半径,可不设缓和曲线而构成复曲线。
第5・1・3条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岛最小半径值。
十受地形条件限制时, 可采用设超岛推荐半径值。
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用设超商最小半径值。
圆曲线半径表第5・1・4条平曲线由圆曲线及两端缓和曲线组成。
二级公路平面设计公路平面设计是公路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通行安全和舒适性。
在二级公路平面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线型、横断面、坡度、平曲率半径、超高等因素,充分满足交通需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对二级公路平面设计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道路线型设计在二级公路平面设计中,道路线型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道路线型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转弯和变道时的急转弯和突变现象。
常用的道路线型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和螺旋曲线等。
1.直线道路:直线道路是道路的基本构成形态,其设计要尽可能减少弯曲,使车辆能够直线行驶。
在设计直线道路时,需要考虑水平、垂直曲线段的长度、超高等因素,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和舒适。
2.圆曲线道路:圆曲线道路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曲线,其半径一般在100m以上。
圆曲线道路的设计可以使车辆在转弯时减少急速转弯的危险,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缓和曲线道路:缓和曲线是介于直线和圆曲线之间的过渡曲线,可以在车辆转弯时减少过度变化,减少车辆驾驶人员的疲劳程度。
4.螺旋曲线道路:螺旋曲线道路是一种在水平方向上渐进性转弯,其设计可以适用于山区和山地地形,减少车辆在山区道路上的急转弯和陡坡坡道。
以上是常用的道路线型设计,在具体的二级公路平面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线型形式,以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和舒适。
二、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公路在垂直方向上的设计,包括路肩、路堤、路基等部分。
横断面设计的目的是确保路面排水顺畅,保证道路的平整性和舒适性。
常用的横断面设计包括单侧边坡、双侧边坡和护坡等。
1.单侧边坡设计:单侧边坡设计是指在公路一侧设置边坡,另一侧为自然地形或护坡,适用于地形平缓或沿途为悬崖峭壁的道路。
2.双侧边坡设计:双侧边坡设计是指在公路两侧均设置有边坡,适用于地形不平,需要保证路基在牢靠的情况下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