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78.10 KB
- 文档页数:2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42例围术期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6-13T09:31:17.8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作者:周淼[导读]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无一例发生低血枪,无患者发生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疚.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了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了康复。
周淼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在4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中重点加强病人的血糖监测、饮食加肤岛素,控制血糖,及术后给足童有效的抗生素静脉滴注.加强术后伤口的冲洗换药,营养支持,同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无一例发生低血枪,无患者发生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疚.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了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了康复。
【关键词】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期护理;讨论前言:临床上糖尿病常合并多种感染,其中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特点为血糖调控难,炎性反应控制难,创面愈合难,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
我科收治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的心理护理,均全部治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 例,年龄21-71岁,平均45.6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12 年,平均6.7年;对照组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25-70岁,平均47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14年,平均7.8 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肛周脓肿病程<10d者,手术耐受者,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方法,给予一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为:术后观察及监测:在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意识及血氧饱和度等项目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对伤口出血情况进行检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同时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保障患者血糖平衡,既要控制血糖水平,又要防止患者术后出现低血糖反应。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心得【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心得。
方法对我院近6年收治的23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和86例肛周脓肿患者分别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手术疗效。
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均达到良好的效果。
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一般肛周脓肿患者感染几率高,并发症多,病程较长,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肛周脓肿;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后形成的脓肿,是肛肠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但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利于细菌生长,且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反应低下,患病后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即使病情较重,往往表现也较轻,甚至表现为其他相邻部位的症状。
如痛阈提高,往往缺乏疼痛症状或疼痛轻微,肛周脓肿临床表现无论是全身还是局部都不明显[1]。
临床接诊时多感染较重,治疗难度大。
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09例,其中23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23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44~76岁。
对照组: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15~75岁。
1.2方法对照组按照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则采取糖尿病围手术期特相应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及恢复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因麻醉、手术和心理紧张等因素使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血糖增高,少数患者甚至可诱发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并且增加伤口感染几率,久不愈合。
因此,应该重视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浅论肛周脓肿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肛周脓肿即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门周围软组织感染所造成的一种化脓性疾病,同时是导致肛痿的主要因素之一。
肛周脓肿这种病多来源于饮酒过度、长期食用辛辣食品、粪便滞留肛隐窝或肛门手术等刺激肛窦发炎而引发的感染发病,久而久之形成脓肿。
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大多是进行局部切开引流治疗脓肿手术,术后引流是否通畅是疾病能否痊愈的关键。
因肛门周围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加上又是排便时必经之处患者疼痛感觉十分强烈,术后术口更加不易愈合,因此加强肛周脓肿手术的术后护理及其重要。
以此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正常同时避免形成肛瘘疾病。
本文记录了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0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给予的精心料理,帮助病人恢复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肛周脓肿;手术;护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700例,其中男550例,女150例;年龄15~50岁。
1.2 护理1.2.1 术前护理1.2.1.1 心理护理首先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主要是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治疗心理,患者最担心的就是手术后排大便的问题,或多或少的有的疼痛。
同时又担心手术没有成功,反而使伤口受到感染需要再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等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心理下对身体恢复有着极大影响。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护理人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1)主治医生护理人员耐心地一对一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在宣教的同要时让患者有充分表达自身感受的机会;(2)手术期整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让其心态放松(3)医生结合每个患者的病情向其家属及患者本人仔细介绍这个手术。
以及手术每年成功的病例以及我科继续发展的情况,消除患者失望的心理。
1.2.1.2 皮肤准备在患者进行手术前1天洗澡,注意不要损伤皮肤,洗净将要进行手术的部位。
1.2.1.3 饮食一般患者进行手术前1天不需要控制饮食,最关键的是在手术前7小时禁食即可。
1.3.1 术后护理肛周脓肿围手术术后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假性愈合:肛周脓肿手术通常是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进行,大多数患者术后便可以下地行走,也可以正常吃饭,对术后要求主要是禁酒,忌食辛辣食品等对身体伤害大的。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周脓肿病人围术期护理措施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周脓肿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措施。
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但常规组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效果。
结果:研究组围术期护理患者护理效果95.7%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6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周脓肿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及早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肛周脓肿;围术期护理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常常会合并其他相关并发症,使病情很难控制,而在患糖尿病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与多种感染合并,从而导致肛周脓肿[1]。
在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后,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刺激能够使血糖升高,这就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及感染率[2]。
因此,针对手术治疗的发生情况,本研究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46例,随机分组,在相同治疗的方式下,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现将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64-74岁之间,平均年龄(69.2±2.3)岁,研究组2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63-75岁之间,平均年龄(68.4±3.3)岁。
两组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病程在4-7年,均同意实施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方式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4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只有通过药物、饮食等方法控制血糖,再通过加强基础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早日康复。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2011年收治4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本组病人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男性32例、女性10例,30—67岁平均年龄48.5岁。
糖尿病史3—10年,2型糖尿病41例,空腹血糖7.1—20.2mmol/l 1型糖尿病1例入院后检查发现。
病程5—13天,其中骨盆间隙脓肿20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7例,高低位联合脓肿5例,切口引流最多为7处,最少2处,患者均有肛周疼痛不适,局部红、肿、触痛,12例伴有发热。
1.2方法: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血糖监测每日三次,控制在7.0—10.0mmol/l,手术切开引流,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每日无菌换药,中药熏洗,大便后康复新液加洗一次。
1.3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病情基本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2术前护理2.1 护理评估:50—67岁组病人因体质渐弱,对外界抵抗力降低,加之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活动量明显下降而患有糖尿病;30—49岁组病人多因油性皮肤,座疮及内分泌紊乱,还与吸烟饮酒有关。
除完成常规护理评估外,还应重点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状况。
了解患者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情况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全面的护理。
2.2心理护理:患者术前精神过于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等抗胰岛素激素增多使高血糖难以控制影响手术进行[2]。
本组有15例患者既担心糖尿病对手术治疗的影响又害怕手术,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悲观情绪,我们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介绍同种疾病治愈的情况,让其了解手术的基本方法、步骤及手术效果;或请已做过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自身感受,使患者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忧虑心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020年8月 第16期护理研究研究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阎娜,孙大刚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研究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74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结合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每组37例,在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疗效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术后很少出现并发症,恢复速度更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肛周脓肿;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152-02肛周脓肿属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指的是肛管、周围软组织以及周围间隙发生了化脓性感染,并引起了脓肿,在临床上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肛周脓肿作为肛周软组织发生感染的表现,也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会直接增加手术治疗的风险,因此在患者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本次对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进入我院治疗的74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视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患者。
对照组中包含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处于4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8.45±3.27)岁。
观察组中包含男性19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处于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3±3.47)岁。
内容摘要【扌商要】 U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H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收治的7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和193例肛周脓肿患者分别进行圉手术期护理,分析两者手术疗效。
结果通过H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达到良好的效果。
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一般肛周脓肿患者感染儿率高,并发症多,病程较长,但只要认真细致做好每位患者的ffl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避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i司】肛周脓肿;糖尿病;B手术期护理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但某些糖尿病患者,1(1 于长期高血糖利于细菌生长,且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反应低下,患病后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即使病悄较重,往往表现也较轻,其至表现为其他相邻部位的症状。
如痛阈提高,往往缺乏疼痛症状或疼痛很轻微,肛周脓肿临床表现无论是全身还是局部都不明显冏。
临床接诊时多感染较为严重,治疗难度大。
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多属于急诊手术。
患者常会因为恐惧疼痛而更多一些忧虑,如果这些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
因此,肛肠科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制定针对性极强的心理护理措施,克服患者的负性情绪,起到了药物治疗难以起到的效果,真正体现了心理护理的优越性川。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肛门直肠周m脓肿265例,其中7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对部分住院行肛肠手术的患者实施W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现将手术期护理悄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治疗组: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72 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46~78岁。
对照组: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93例肛周脓肿,男性115例,女性78例,年龄16-76岁。
中医护理干预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作者:张瑾郭笑菊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14期张瑾郭笑菊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肛肠科,福建龙岩 364000[摘要] 目的探讨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将2012年8月13日—2014年8月13日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5例行中医护理干预。
结果对两组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患者病机进行有效护理,不仅护理质量高,而且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满意度,值得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肛周脓肿;中医;护理干预;围术期[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4)09(a)-0068-01肛周脓肿即为肛管直肠周遭发生脓肿病状。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肛周脓肿患者,则又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体内糖代谢紊乱等病状,病情复杂,治疗起来难度较大。
为了保证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该院对患者配合实施了围术期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机体状况、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满意度。
为探讨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该研究选取2012年8月13日—2014年8月13日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科收治伴随糖尿病的肛周脓肿患者90例,年龄:34~75岁,人均(56.85±3.50)岁;糖尿病类型:均为2型糖尿病;25例骨盆间隙脓肿,30例直肠后间隙脓肿,35例高低位合并脓肿;肛周脓肿病程:2~13 d,人均:(7.25±1.25)d。
随机将90例患者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共收治肛周脓肿并糖尿病患者22例,均采取切开引流手术治疗,采取多方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恢复有很大帮助,治疗效果满意。
结果:22例患者均达到了治愈水平,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结论:对于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的综合性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肛周脓肿;糖尿病;护理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早期以排便困难、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在破裂后形成肛门漏。
若合并糖尿病,其疼痛症状加剧,感染加重,治疗难度加大,创面愈合时间延长。
所以,加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性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是极为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我科共收治肛周脓肿并糖尿病患者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4 ±2. 82)岁,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4.22±1.24)年,肛周脓肿病程1天-40天,平均(12±2.46)天,本院首诊16例,外院术后转入6例。
1.1.方法此2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并在其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1.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疼痛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大影响,尤其长期治疗不愈多次手术、经济条件差合并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心里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失去了治疗的念头,部分患者存在对医护人员不信任,所以,我们要耐心解释,科普对疾病认识,时常安慰,让他知道这个大家庭没有放弃他,重拾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医护人员一起努力。
(2)血糖控制:入院后常规血糖监测,若控制不理想,请内分泌科会诊调整药物用法及用量,饮食规律,术前血糖常规控制在6.42±1.26mmol/L,平稳后手术。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摘要】探讨肚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方法,从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准确及时使用降血糖药并观察其疗效,注意低血糖反应,重视心理护理,加强饮食指导及营养支持,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好康复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肚周脓肿;糖尿病;术后护理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脓肿形成后很难自行愈合,常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合并糖尿病的病例常见,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脓肿易向周围软组织间隙扩散,加重感染。
云南省德宏州中医医院肛肠科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肛周脓肿并糖尿病患者19例,经积极控制血糖及手术治疗,加以术后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1~5 d。
I型糖尿病1例,Ⅱ型糖尿病18例,从住院至痊愈12~44 d,平均住院28 d。
2 治疗方法2. 1 控制血糖所有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治疗,适时监测血糖。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剂量,少数患者病情稳定后改口服降血糖药物。
制订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使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
2. 2 手术治疗在腰俞穴麻醉下行一次性脓肿根治术,给予3%双氧水、0.5%甲硝唑反复冲洗,凡士林纱条或橡皮片保持引流通畅。
术后伤口加压包扎。
3 术后护理3. 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情志面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合度,双下肢感觉及伤口有无出血情况。
伤口加压包扎10 h,预防出血。
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3. 2 血糖监测要向患者解释控制血糖对手术的重要性,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应急措施。
既要加强营养,又要预防血糖升高。
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1]。
常规监测三餐前后及22:00血糖,为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3. 3 疼痛护理由于肛门、肛管周围神经丰富,痛觉敏感,因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浅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周脓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为(6.7±1.6)d,对照组住院天数为(7.4±2.1)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肛周脓肿;围手术期护理肛周脓肿属于临床多发病,具有起病快速、发展快的特点[1]。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长时间血糖处于高水平,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且免疫力低下,患病后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明显,即使病情严重表现也较为轻微,甚至表现为周边部位症状[2]。
对于此类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而护理效果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本文为探讨对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的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现选取患者6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为60至78岁,平均(69.3±6.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为61至79岁,平均(69.8±6.9)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病情观察、环境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如下:1.2.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该病发病迅疾,患者由于知之甚少故而出现担忧恐惧心理,畏惧疼痛,担心肛门失禁。
因此护士在接诊时应保持热情,及时宣教,告知本病相关知识及手术相关事项,给予同情与关怀,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配合度与信心。
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12-18T11:42:48.1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0期作者:马兰花[导读] 避免肛周脓肿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加重,同时也能够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我们应该在后期护理过程中加强和推广这种护理方式的使用。
(长沙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湖南长沙 410199)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因糖尿病而患有合并肛周脓肿并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按照具体的临床护理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包含6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根据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并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情况调整护理内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肛周脓肿围术期护理。
在患者接受护理后统计患者的平均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半年后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有效的护理手段有助于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康复,并发症发生几率非常低,半年后未出现复发,我们应该加强护理方式研究,提高护理手段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肛周脓肿;护理肛周脓肿是糖尿病患者非常常见的一种感染并发症,在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后很容易出现肛周脓肿,而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几率远远高于正常人。
糖尿病患者发病后的病情通常会非常严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有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使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近年来本院在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取得一定成果,现将主要方式及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选取本院接诊的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共计122人,这些患者都是由于肛周脓肿疼痛等原因来到医院求诊,其中男性患者82人,女性患者40人,患者年龄在41岁至67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53.2岁。
这些患者的糖尿病史长短不一,有41名患者是首次被确诊为糖尿病,而其他患者的病史从1年到23年不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周脓肿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使用针对性围术期护理的效果。
方法:收集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共10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针对性围术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针对性围术期护理能够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肛周脓肿;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护理效果肛周脓肿指的是患者肛管间隙及周围出现了急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了肛周皮肤变红、变硬、变种,同时还会伴随剧痛,疼痛在坐下和排便时会加剧[1]。
值得注意的是,若肛周脓肿患者合并了糖尿病,那么可能拖慢患者的恢复速度,并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引发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2]。
在本次研究中,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了针对性围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共10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在61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2±5.3)岁;糖尿病病程为6年-16年,平均病程为(9.4±0.5)年。
观察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在62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9±5.5)岁;糖尿病病程为6年-15年,平均病程为(9.2±0.7)年。
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针对性围术期护理:1.2.1 术前护理。
胰岛素泵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应用和护理作者:曹建梅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40例围手术期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等指标。
结果: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生1例低血糖反应。
手术顺利实施,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通过规范化的护理,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安全、有效,能快速平衡降低血糖,缩短围手术期时间,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肛周脓肿;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25-02肛周脓肿是临床上糖尿病合并的多种感染之一,其具有血糖不易调控,炎症不易控制,创面不易愈合的特点。
尽快控制血糖、稳定血糖成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首要问题。
胰岛素泵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较皮下注射胰岛素更快,更有效,更稳定地控制高血糖,在更短的时间内使血糖接近正常波动,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2011年8月至2012 年8月间,我科对围手术期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索,精心护理,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以肛周肿痛、坠胀为主诉就诊。
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6.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1]。
且分型属于2型糖尿病。
25例为初发糖尿病,其余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病程最长为8年。
入院后空腹葡萄糖测定为8.6~20.4mmol/L,平均为 14.7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