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体育法学的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280.02 KB
- 文档页数:2
2006.11浅议体育法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实现□梁凯丁志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摘要学校体育在体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从学校体育在体育中的作用出发,从思想观念、场所设施、师资力量、制度保障等方面论述了如何保证体育法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实现。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法实现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1-178-0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自颁布以来,已有十多年之久,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推进体育工作、发展体育事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仅要求我们有法可依,还要求我们有法必依,也就是说,国家制定体育法,绝不是为了装点,而是为了运用体育法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
一、学校体育的再认识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由于体育在固有特点和功能,在现代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多功能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方面一直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在体育设施、师资方面投入也很多,但长期以来,对于学校体育的认识,存在两种极端的误解。
(一)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混淆。
由于受所谓“东亚病夫”的称号的影响,人们过分地强调了竞技体育,认为“运动就是体育”,学校体育也是一种竞技专业化的模式,教师和学生都以传授和掌握某种竞技技术为目的,班级也以运动会成绩高低排名。
(二)认为学校体育无足轻重。
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要目标就是升重点、考名牌,只要学生不是为了考体校,那么体育课在许多人眼里就成了一种不必要的副产品,甚至认为体育锻炼都是在浪费时间。
其实,学校体育应与竞技体育相区别,学校体育的目标应是健身,不应是比赛,学校体育要尽量保持体育最基本的内容和方向,克服各种异化的影响,切实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并能坚持终生健身。
学校体育的定义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育体阶段和对象,定义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或学校健身教育。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完善性修改刘水庆【摘要】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中国体育基本法,它对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该法已很难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已经迫在眉睫.应该重点修改的内容是:立法宗旨的重构、现有条款规范结构的完善和新条款及新章节的补充.《体育法》的修改中,应该借鉴国外法律的理念是:体育权利保障方面、体育管理模式、政府的体育责任和纠纷的解决方式.【期刊名称】《体育成人教育学刊》【年(卷),期】2014(030)004【总页数】4页(P29-31,46)【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权利;体育管理;体育责任和纠纷【作者】刘水庆【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毫无疑问,上世纪90年代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下称《体育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我国体育基准法,也可以称为“体育宪法”,它是规范我国体育行为的基本法。
该法于1995年8月29日表决通过,于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1]。
《体育法》是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颁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
它是体育法制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将体育法制建设引领入一个新的时代,结束了体育领域长期没有法律的局而。
该法共八章五十六条,它分别从八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主要内容是不同种类体育的立法和法律责任。
从具体的内容可以看出,《体育法》的条款以管理体育事务为主,换言之,它是对政府管理体育的法制化,也可以称为体育行政法,属于行政法的范畴。
1 需要修改的原因从1995年颁布《体育法》至今已经18年过去了,期间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修改,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当年该法制定时期所依托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法已很难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社会各界关于《体育法》修改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现行《体育法》的修改,多次将它作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攻关项目,毋疑,该法的修改已经迫在眉睫。
体育法学路向何方作者:陈华荣来源:《搏击·体育论坛》2013年第07期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体育法学的走向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体育法学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法学的形成和发展从体育法的形成和体育法的学术组织与机构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些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主要从体育法教材的体例与内容、体育法的课程建设、体育法人才培养与招生这三个方面对体育学专业建设提出了见解,为体育法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法学中国体育法学走向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01--05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就被写入我国《宪法》,成为政府的法定责任。
历届政府均设体育行政部门主管体育工作,并以举国体制方式推进体育事业发展。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之路开启,从此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开始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方式的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职业体育和体育市场逐步得到开发。
据中国体育产业学会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体育产业已占我国GDP的3%,从业人口超过500万。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体育市场主体和体育参与主体的权利意识日渐觉醒,传统的管理型体育体制受到挑战、体育领域的纠纷和法律问题逐渐凸显。
体育法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中得到推动和发展。
1何谓体育法学从事体育法学十余载,经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中国有体育法吗?国外有吗?国际上有人研究吗?有体育法学这门学科吗?面对这些质疑,我们不得不感叹体育法学这门新兴的学科要想得到广泛认同仍需要时间,更需要体育法学者和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
关于体育法的名称和地位问题,向来就有体育法还是体育与法的争议。
传统的观点认为,虽然体育运动受法律调整,也有专门的律师为其工作,但是,体育法只是适用于体育行业的一些法律而已。
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Woodhouse和Edward Grayson,前者认为“不存在体育法,存在的仅仅是如合同法、行政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诽谤法和雇佣法等应用于体育中而已……记住不存在体育法。
【关键字】体育对我国体育法与部分国家体育法概况之研究一、部分国家体育法的概况(一)法国体育法的概况法国在1984年颁布的《法国群众与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促进法》,既包括业余体育的发展问题,也包括职业体育的发展问题,在1994年,法国对该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国《群众和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促进法》包括两编,第一编是群众与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有身体与运动教育、体育协会和体育公司、体育联合会、地方政权的作用、高水平竞技运动群众与竞技体育活动全国理事会、国家科研和技术委员会、医疗监护和保险、体育设施、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的安全等章节;第二编是培训与专业,1该法的内容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以法律形式强化负责体育运动发展工作的国家青年与体育部的监督权限。
该法确定了对职业俱乐部以及各单项协会的监督制度。
(2)该法对职业体育的经纪人、电视公司、体育比赛的组织者、单项协会、地方体育机构增加了一些新的限制,其中对组织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
(3)以法律形式强化对包括国家体育运动理事会在内的各体育组织的保护制度,确认国家体育运动理事会在解决单项协会的冲突方面具有协调机构的作用,还确定了青体部咨询顾问的作用,其中包括其在解决职业体育有关问题方面的作用。
(4)该法加强了各种处罚措施的力度,提高了各种罚款的额度,还规定了包括拘禁在内的处罚方式。
2(二)美国体育法的概况美国于1978年颁布了《业余体育法》,这部法在1998年被修改为《奥林匹克和业余体育法》。
1978年的《业余体育法》要求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为残疾人参加的业余体育运动项目和比赛给予鼓励和提供帮助。
1998年史蒂文斯修正案将更大的责任放于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USOC)。
USOC“服务于国家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独立的美国残疾人奥林匹克组织;鉴定残疾人奥林匹克体育组织在残奥会上竞赛的每项竞争,一贯以法律为目的,国家政府部门被鼓励接受服务于残疾人奥林匹克体育组织的责任;通过USOC的比赛准备的分支机构对残奥会队伍提供后勤的支持;承认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员是作为USOC运动员咨询委员会的成员;为残奥会运动员或运动增加资金。
结合实际谈谈体育法的意义作者:朱中华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0年第12期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位著名法学家说过:“人民的福祉乃是最高的法律。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体育课上发生的伤害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是与体育课自身所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分不开的。
笔者从成因、法律责任以及预防及对策等几方面,对体育课伤害事故做一些简要分析。
1.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的过失。
即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存在某种过失,如未及时要求和提醒学生上体育课的注意事项,未充分进行运动前的热身,未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上课过程中放羊式教学以及擅离职守等,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如某高校上体育课时,一女生裤兜内携带钩针,在跑步时不慎摔跤,导致钩针刺进腹部,造成严重后果。
2.体育课伤害事故中的案例分析体育教师在上课前未要求、提醒学生检查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因此具有过错。
同时,该受伤的女生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预见到裤兜内携带钩针上体育课的危险性,但其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过错。
所以在本案中,学校和该生都应承担相应责任。
3.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对策(1)领导要重视,制度要健全。
安全无小事,对于学校,尤其是体育课来讲,更是如此。
(2)学校应当注意校内的体育设施是否完善,有无安全隐患,并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应当及时排除。
(3)学校应当严格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防止因教学内容超纲而导致学生受到伤害。
(4)体育教师应当增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尽力避免因为自己的教学失误而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应脱岗,不应让学生在失去教师监管的情况下运动。
尤其是在分组训练时,教师不宜给自己未亲自辅导的小组安排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如投掷铅球等。
教师在辅导某一小组的同时,应留心其他小组的情况,发现学生有危险举动时,应及时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