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粗盐提纯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单】.docx
- 格式:docx
- 大小:4.44 KB
- 文档页数:1
大学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大学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在大学化学实验课上,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
这个实验旨在通
过化学方法提纯粗盐,使其达到食用标准。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粗盐、烧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蒸馏水、盐酸。
2. 将粗盐加入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3. 用滤纸和漏斗将溶解后的盐水过滤到另一个烧杯中,去除杂质。
4. 将过滤后的盐水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留下纯净的盐。
5. 对提纯后的盐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
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将粗盐提纯,得到了白色晶莹的食用盐。
在实验过
程中,我们观察到盐水经过过滤和蒸发后,杂质被去除,留下了纯净的盐。
提
纯后的盐不仅外观更加洁白,而且味道更加纯正,符合食用标准。
实验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化学方法对粗盐进行提纯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而经过提纯的食用盐更加安全、
健康。
因此,了解粗盐提纯的方法和过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纯了粗盐,得到了符合食用标准的食用盐。
这个
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也让我们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能够更加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更加重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粗盐提纯实验报告班级: 姓名: 学号: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二、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 粗盐, 水器材: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药匙, 漏斗, 铁架台(带铁圈), 蒸发皿, 酒精灯, 坩埚钳, 胶头滴管, 滤纸, 剪刀, 火柴, 纸片。
三、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以及可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 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四、实验操作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
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 并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现象。
接着再加入粗盐, 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
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
慢慢倾倒液体, 待滤纸内无水时, 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滤液仍浑浊时, 应该再过滤一次。
3.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 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转移: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 称量后, 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 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五、实验现象溶解: 溶解: 粗盐固体为灰色, 加入水中所得液体呈浑浊状。
过滤:滤液是无色透明液体, 滤纸上的残留物呈黑色。
蒸发:随着加热, 蒸发皿中液体的量减少;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 蒸发皿底部有固体析出。
蒸发得到的固体为白色。
六、误差分析。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3. 了解并体会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
本实验采用过滤、沉淀、蒸发等方法对粗盐进行提纯。
首先,利用过滤法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然后,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可溶性杂质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普通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
2. 药品:粗盐、蒸馏水、盐酸(2N)、氢氧化钠(2N)、氯化钡(1N)、碳酸钠(1N)。
四、实验步骤1. 称取约4g粗盐,置于烧杯中。
2. 用量筒量取约12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3.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4. 将烧杯中的溶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5. 将过滤后的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2N)调节pH值至4-5。
6. 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1N)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7. 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不再增加为止。
8. 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1N)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9. 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直至沉淀不再增加为止。
10. 将烧杯中的溶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去除沉淀。
11. 将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
12. 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直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13. 待蒸发皿冷却后,用坩埚钳取出固体,称量其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称量得到的精盐质量为3.5g。
2.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氯化钡和碳酸钠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后滤液变得清澈。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粗盐的提纯,得到了较纯净的精盐。
2.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技能。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理解并运用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 体会化学原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可以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去除,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 粗盐- 水- BaCl2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盐酸仪器:- 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药匙- 漏斗- 铁架台(带铁圈)- 蒸发皿- 坩埚钳- 胶头滴管- 滤纸- 剪刀- 火柴四、实验步骤1. 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2.5克粗盐,精确到0.1克。
- 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中。
-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现象,并用玻璃棒搅拌。
- 继续加入粗盐,边加边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
- 观察溶液是否浑浊,并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 过滤:- 按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过滤。
- 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 若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重新操作。
3. 蒸发:- 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
- 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 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 将得到的固体用玻璃棒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
- 比较提纯前后粗盐的质量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解:- 称量结果显示,在10毫升水中溶解了2.2克粗盐。
2. 过滤:- 经过两次过滤,滤液变得清澈。
3. 蒸发:- 蒸发皿中得到了1.8克固体。
4. 结晶:- 提纯前后粗盐的质量变化为:2.5克 - 1.8克 = 0.7克。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去除,得到了较纯净的精盐。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技能。
2. 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 了解粗盐中杂质的去除方法,并掌握精盐的提取过程。
4. 培养实验操作规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硫酸盐、镁离子、钙离子等可溶性杂质。
本实验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最终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粗盐、水、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若干一样的小纸片四、实验步骤1. 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用量筒量取10毫升左右的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
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
2. 过滤:将滤纸折叠成圆锥状,置于漏斗中,用少量水将滤纸按平,并将气泡挤出。
接着用玻璃棒引导溶液顺棒流下,待过滤完毕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重新实验。
3. 去除可溶性杂质:-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去除硫酸根离子。
- 静置一段时间,待沉淀完全沉降后,取上层清液。
- 向清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去除镁离子。
- 静置一段时间,待沉淀完全沉降后,取上层清液。
- 向清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
- 静置一段时间,待沉淀完全沉降后,取上层清液。
4. 过滤:按照步骤2进行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
5. 蒸发:将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直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6. 称量:用玻璃棒将滤渣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 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 体会过滤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4. 通过实验,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
本实验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方法,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去除,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 药品:粗盐、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溶解:称取约6g粗盐,用量筒量取约12mL水倒入烧杯中。
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称量剩余的粗盐,记录粗盐固体质量。
2. 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过滤成功的标志是滤液清澈透明。
3. 蒸发: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逐渐减少;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析出。
4. 结晶:待蒸发皿中的液体蒸干后,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
比较提纯前后粗盐的质量,计算提纯率。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溶解过程中,粗盐逐渐溶解,溶液呈无色透明。
2. 过滤过程中,滤液清澈透明,滤纸上的残留物为不溶性杂质。
3. 蒸发过程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逐渐减少,蒸发皿底部有析出。
4. 结晶过程中,得到的精盐质量为5.2g,提纯率为86.7%。
六、实验讨论与结论1. 实验过程中,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在过滤过程中被去除,可溶性杂质部分通过蒸发结晶去除。
2.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方法,粗盐的提纯率较高,可以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大学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大学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引言:粗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但是它含有杂质,影响了其纯度和质量。
为了提高粗盐的纯度,我们进行了一次提纯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结晶法将粗盐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食盐。
实验材料和仪器:1. 粗盐:用于实验的起始材料,包含杂质。
2. 蒸馏水:用于溶解粗盐和洗涤结晶产物。
3. 醋酸:用于测试提纯后食盐的溶解度。
4. 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热水槽等常见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实验器材清洗干净,以避免杂质的污染。
2. 溶解粗盐:取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至粗盐完全溶解。
3. 过滤杂质:将溶解后的盐水倒入漏斗中,放置滤纸,过滤出杂质。
4. 结晶:将过滤后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入热水槽中,用慢慢加热的方式加热盐水,直到水分蒸发,留下结晶的食盐。
5. 分离结晶:将结晶的食盐用滤纸包裹,用漏斗过滤,将结晶分离出来。
6. 洗涤结晶:用蒸馏水洗涤结晶,去除残留的杂质。
7. 干燥结晶:将洗涤后的结晶放置在通风处,自然晾干。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提纯了粗盐,得到了较为纯净的食盐结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首先,在溶解粗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粗盐能够在蒸馏水中溶解,形成盐水。
这是因为粗盐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而其他杂质如石英、石膏等则难以溶解。
其次,在结晶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盐水逐渐变浓,最终形成了结晶。
这是因为随着水分的蒸发,溶解在水中的盐分浓度逐渐增加,超过了饱和度,盐分开始结晶。
结晶的形成是一个物质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项测试,即用醋酸测试提纯后食盐的溶解度。
经过实验发现,提纯后的食盐溶解度较高,这说明通过结晶法提纯的食盐纯度较高。
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1. 实验器材要保持干净,以避免杂质的污染。
粗盐提纯实验实训报告 .doc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粗盐提纯的实践过程及结果,了解普通盐提纯过程,掌握盐提纯过程中各级工艺,收集结果,及如何分析普通盐提纯得到的产品质量。
二、实验原理经由普通盐提纯,可以增加普通盐的含量,去除痕量元素,提高产品的品质。
根据工艺流程,加入铵盐的普通盐在中压滤池内进行隔油处理。
普通盐经加热后发生饱和,由底部排出脱水液,经过油水分离,得到低渗普通盐湿混合物,经加热放入高压滤池结构,可分离高渗普通盐和重金属元素混合物,经减压冷却脱水等步骤得到至少99.9%以上極純度普通盐。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设备:仪器设备有离心机、光学显微镜、质谱仪、电位计、滤池系统及相关仪器设备。
试剂:普通盐、溶剂、钙盐系列主混合物、催化剂等。
材料:活性碳、滤布、瓷填料等。
四、实验步骤(1)先对普通盐和各类混合金属元素进行质量分析,并确定混合物含量;(2)将混合物放入加热器中,加热溶解,再将溶解液加入中压滤池,进行隔油处理;(3)将粗普通盐放入链板滤床,加快湿度控制,脱除油渍及杂质;(4)将湿度控制后的普通盐放入中压滤池,经加热放入高压滤池,分离普通盐和重金属元素;(5)分离后的普通盐放入减压冷却脱水机,脱去水分,再经活性碳处理,均匀混合,最终得到至少99.9%以上纯度的普通盐。
五、实验结果完成普通盐提纯实验后,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测量普通盐纯度为99.9%以上,质构性质改善,该普通盐产品持续具有良好的性能特点。
最后,经质谱仪检测,实验中添加的铵盐和各类混合物极低,表明经历粗盐提纯以后,产品质量不仅有所改善,还能达到最终使用要求。
本次实验采用粗盐提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工艺步骤,实现了普通盐的提纯,较好地改善了产品的质量,节约了成分成本,提高了普通盐采用率,掌握了粗盐提纯以得到纯净饮料所需的工艺流程,赢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通过实验,学习如何利用萃取法从粗盐中提取出较纯净的食盐。
3. 掌握有机溶剂与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钙镁离子等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食盐的纯度和质量。
萃取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与水相混合,通过调节两相的密度差,使食盐在有机溶剂中富集,从而实现从粗盐中提取食盐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量筒、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等。
2. 药品:粗盐、乙醇、水。
四、实验步骤1. 称量与溶解- 使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克粗盐。
- 将粗盐倒入烧杯中,加入约50毫升水,用玻璃棒搅拌至粗盐完全溶解。
2. 萃取- 向溶解好的粗盐溶液中加入适量乙醇,不断振荡混合。
- 将混合液静置分层,待两相充分分离后,下层水相即为含食盐的水相,上层有机相即为含食盐的有机相。
3. 分离- 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旋塞,缓缓放出下层水相至另一烧杯中。
- 保留上层有机相于分液漏斗中。
4. 蒸发与干燥- 将上层有机相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直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
- 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5. 称量与计算- 使用天平称量蒸发皿中剩余的固体,即为提取的食盐。
- 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计算精盐的产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振荡速度、静置分层情况等,可以判断萃取效果的好坏。
2. 有机相与水相的密度差越大,萃取效果越好。
本实验中,乙醇与水的密度差较大,有利于食盐的萃取。
3. 通过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可以发现提纯后的食盐颜色更白、颗粒更细,说明萃取法可以有效提高食盐的纯度。
4. 通过计算精盐的产率,可以评估实验效果。
本实验中,精盐产率约为80%。
化学粗盐提纯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单.....
课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三、设计实验:
1、写出主要的设计思路,画出实验电路图。
2、选择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实验表格。
四、进行实验:
(把实验的重要过程记录下来,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数据。
)
五、分析和论证:
1、怎样通过测量的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功率?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3、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和比额定电压低时,它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
4、小灯泡的亮暗是有什么决定的?六、评估:
1、实验中最可能出现错误的是哪几个环节?
2、在哪方面容易出现比较大的误差?
3、在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新问题?七、交流:
完成实验报告,小组间交流,记录交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