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优质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7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口语交际技巧,如清晰表达、认真倾听、礼貌回应等。
2.学生能够通过口语表达,生动地分享自己或他人名字背后的故事,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学生能够倾听并理解他人分享的故事,培养同理心,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4.学生能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故事。
5.学生能够了解名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40分钟四、教学准备1.名字故事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名字和与之相关的故事提示)卡片内容可以包括不同风格的名字,如富有诗意的、寓意深刻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等。
故事提示可以是一些关键词或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作故事。
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背景音乐和展示图片背景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温馨、舒缓的曲子,营造轻松的氛围。
图片可以是与名字相关的场景、人物或物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3.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分享环境,如摆放一些舒适的坐垫和装饰。
坐垫可以让学生感到舒适,放松心情。
装饰可以是一些与名字有关的元素,如书法作品、名字挂件等。
4.准备一些小奖品,如书签、贴纸等,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开场白: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名字里的故事。
名字是我们每个人的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名字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它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名字的神秘面纱吧!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名字的短视频,如名人的名字故事或名字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们知道哪些名人的名字故事呢?或者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些特别的名字呢?(二)活动一:名字故事接龙(8分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5 人。
名字里的故事,汉字里的文化——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我读教材】《名字里的故事》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
教材分两个部分:一是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引导和提示,二是口语交际过程中应达到的要求(小贴士)。
“名字里的故事”包含名字的来历、含义及名字的趣事等。
课前,学生要围绕名字做充分的准备,如通过采访家人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通过电话、询问、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感兴趣的其他人的名字。
在课堂交流中,讲述人要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倾听别人说话时要懂得礼貌地回应。
从学习任务群的视角看,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可以归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其内容与口语交际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在策略上可以建立联系,如利用所学的预测策略来猜一猜名字里的故事。
此外,在教学中要有充分的前阅读设计,无论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名字还是其他人的名字,都离不开实用性阅读。
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围绕话题展开有层次的交际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采访、阅读、梳理,了解自己及他人名字的来历、含义及有趣的小故事等。
(教学准备)2.能乐于分享所了解到的名字里的故事,做到“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教学重点)3.在交流中感受姓和名的学问及家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情境设计】1.课前,采访自己的家人,多方面了解名字的相关信息。
2.课中,老师与学生初次见面,在真实情境中交流名字的故事。
3.课后,运用所学的方法制作“有声名片”,与西安市长安区万科城小学三(4)班结为联谊班级,课内外融合,创意表达。
【教学过程】活动一:真实情境导入,初聊名字里的故事一、猜猜你的名字,导入话题。
1.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丁老师很喜欢研究名字,其实我刚看到你们名字的时候,就有很多猜想。
(举例猜学生名字的含义)老师猜得对不对呢?有请两位名字的主人。
2.邀请学生交流他们名字里的故事,点评。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激发学生对家人、家乡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生分享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包括名字的寓意、来源等。
2. 学生倾听、评价他人的分享,学会尊重、理解他人。
3. 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名字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名字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家庭、传统文化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准备自己的名字故事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名字的寓意、来源等,激发学生对名字的兴趣。
2. 分享:学生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名字故事,要求表达清晰、内容丰富。
3. 互动:学生互相倾听、评价,学会尊重、理解他人。
4. 总结: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名字里的文化内涵。
5. 作业布置:学生将自己的名字故事整理成文,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2. 提纲:a. 名字的寓意b. 名字的来源c. 名字里的文化内涵3. 学生分享示例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名字故事的文章,要求字数不限,内容丰富。
2. 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的名字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在分享过程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倾听、评价他人能力得到锻炼。
2. 学生对家庭、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有所增强,对家人、家乡的热爱更加深厚。
3. 部分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语言组织能力仍有待提高,需加强训练。
4. 今后教学中,可结合更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名字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讲解名字的寓意、来源等,激发学生对名字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名字背后的故事,理解名字的意义和重要性;2.掌握正确的拼读名字的方法;3.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生活动1.学生自我介绍: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爱好等;2.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寓意和来由;3.学生学习认读一些常见汉字。
2. 教师引导1.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故事,如智慧、勇气、坚强等;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拼读名字方法;3.教师教学常见汉字的认读和拼写技巧。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1.教师先介绍自己的名字故事,如智慧、勇气、坚强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名字的由来和有关故事。
2.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构成和拼音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认读汉字时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方法。
2. 学生活动1.学生逐个介绍自己的姓名、来自哪里、家庭情况、爱好等,让学生能够积极与他人交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各自的名字通过口头讲述的形式与组员分享;3.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寓意和来由,以此了解每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名字的意义和重要性;4.学生学习认读一些常见汉字,如山、水、人、口、心、手等,并掌握正确的拼读和书写方法。
四、教学评估1.学生完成汉字写作练习;2.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读自己和他人的名字;3.学生在小组分享中能够自由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故事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自我介绍、讲述名字故事和认读汉字等多种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热爱语文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起友好互助的小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巧借“姓名"讲故事提炼“方法”促表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名字里的故事》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从交流学生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开始,引向交流自己家人的名字再到名人的名字,感受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和长辈的关爱期待。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教学目标】1.能清楚明白、有条理讲清楚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来历。
2.能和同学相互交流名字里的故事,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学会礼貌的回应,并能就自己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地方,做进一步了解。
3.学会向家人转述别的同学或知名人士名字里的故事,并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提出不同见解。
【教学重点】1.能清楚明白、有条理讲清楚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来历。
2.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学会礼貌的回应,并能就自己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地方,做进一步了解。
【教学难点】能清楚明白、有条理地讲清楚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来历,并能和同学相互交流名字里的故事,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学会礼貌的回应,并能就自己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地方,做进一步了解。
【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谈话法、激趣法2.学法指导:讨论法、合作法【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具准备:课本、学习单【课时目标】1.能清楚明白、有条理讲清楚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来历。
2.能和同学相互交流名字里的故事,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学会礼貌的回应。
3.学会向家人转述别的同学或知名人士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过程】活动一:游戏导入1.慧眼识人:出示图片猜人物的姓名。
(米小圈、喜羊羊、袁隆平、李白等)2.师总结,顺势讲解“姓名"这两个字在古今的不同寓意。
3.板书并齐读课题《名字里的故事》。
师过渡:交流分享预习作业:自己名字里的含义。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不仅能够快速的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而且能够恰如其分的切入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同时在此抓住“名字”这两个字的古今意义的不同,引导同学们体会名字中的寓意深远。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并能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难点是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为了创设实际情境,教师设计了同学课余时间交流各自名字里的故事,再回家向家人转述有趣的内容的情境。
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实际口语交际训练。
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学生要学会相互启发、学会认真倾听,还要学会适时地接话。
本节课强调信息的相互往来以及适时地引导学生的相互交际。
学生在口语表达的同时还要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研究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中实现更好的双向互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准备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提供了预提纲。
其中包括对___先生进行课前了解和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此外,教师还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以便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游戏的情境,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愿意说。
通过“点兵点将”的游戏,让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名字,并因势利导,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
接着,教师通过示范和名人故事引航的方式,让学生了解___
先生的名字由来,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或他人名字的故事。
1.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使文章更加流畅。
2.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改写,使表达更加清晰。
3.设计了多个交互环节,让学生实践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4.引入___的名字故事,增加了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5.强调了每个人名字背后的故事和父母的期望与关爱,让
学生珍惜自己的名字和家人的爱。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名字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教学重点】能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名字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教学难点】能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并有礼貌地回应。
【课前准备】课件、学习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1.(出示课件3)复现姓氏:一起来读读《姓氏歌》。
2.(出示课件4)引导自由“猜测”同学名字:除了姓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班里同学的名字,你对哪些感兴趣?你觉得这些名字可能有什么含义?先自己猜一猜,一会儿请名字的主人来讲一讲。
3.由猜名字含义的游戏揭示口语交际的主题:(出示课件5)这些名学里,同学们想知道谁名字里的故事?现在就请他(她)来为我们讲一讲吧。
4.被指名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5.教师小结:(出示课件6)看来我们毎个人的名字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今天这堂课,咱们就来讲讲名字里藏着的那些故事。
(板书:名字里的故事)(设计意图:读《姓氏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运用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预测”策略让学生猜一猜名字里的故事,学以致用,再次体会到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二、练讲名字,明确“讲”和“听”的要求1.引导学生看课本第59页的小贴士给出的交际提示:(出示课件7)❍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板书:讲清楚礼貌回应)2.练讲名字,明确“讲”的要求。
(出示课件8)(1)教师引导:我们的名字可都不简单,寄托了长辈对我们的期望。
课前同学们已经根据学习单收集了自己名字的含文和文化内涵的相关信息,也查了一些名人名字的含义,可以在课堂上自由讲一讲,和大家分享。
(2)指名学生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出示课件9)学生分享展示。
预设1:我的名字叫张嘉璇,这个名字是爸爸妈妈一块儿给我取的,我跟着爸爸的姓,姓张。
“嘉”代表夸奖、赞赏的意思,包含了善美和欢乐之义。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前言语文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需要着重去关注和培养的能力。
本篇教案将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名字的故事》为范例,探讨如何通过让学生讲述名字的故事来达到口语交际的目标。
教学目标1.学生能准确的识别和理解汉字;2.学生能流利、准确的读出名字;3.学生能用口语表达自己和他人的名字,并配合动手动脑活动对名字故事进行主观阐述。
教学重点1.名字的故事;2.名字的发音。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记忆名字故事的能力;2.学生通过名字故事展开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名字的故事》;2.老师将一些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同班同学们的名字;3.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学生名字,让学生尝试念出来,同时说出自己的名字。
提出问题1.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名字有哪些含义?2.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常见的姓名和其含义,例如:“小明”表示聪明伶俐,“小红”表示红润可爱等等;3.老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或者询问自己名字的含义。
探究名字故事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名字;2.老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名字故事的范例,并让学生简单的陈述一下;3.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自己名字的故事,或者通过家长的帮忙去寻找;4.学生到家中寻找名字故事时,可根据以下几个方向:–名字的来源;–名字的含义;–名字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名字与家族、宗教等的关系;5.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了解大家名字的故事,扩大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思想;6.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分享名字故事,提高互相间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练习名字发音1.老师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名字,并在教室中快速练习,熟练掌握大家的名字;2.老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标准发音,例如钟摆游戏,切水果游戏等等;3.老师通过歌曲、童谣等形式让学生快速熟悉和记住同学的名字和单词的发音。
总结1.老师让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故事,或者展示自己画出来的名字;2.老师让学生口头回答以下的问题:–你名字的来源是什么?–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你的名字有什么有趣的故事?3.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
【导语】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发现并了解⾃⼰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
并且能够了解⼀些名⼈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的趣味性,提⾼学⽣对学习语⽂的积极性。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1.通过⼝语交际,介绍⾃⼰的名字或他⼈的名字。
2.对名字进⾏详细的介绍,说清楚其中蕴含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齿清楚,思路清晰,讲清名字⾥蕴含的意义。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
每个⼈都有⾃⼰的名字,每⼀个名字往往都蕴含着⽗母对你们的期待与希望,你知道⾃⼰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请跟⼤家说⼀说! ⼆、⼩组合作,交流。
和同学说⼀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他⼈名字的。
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适时发问。
别⼈讲话时,要有礼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四、全班交流。
1.每⼀组挑选⼀名同学,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讲明名字⾥蕴含的故事,说清⽗母对⾃⼰的期待或希望。
注意:⼝齿清晰,讲述完整具体。
2.听了同学的发⾔,你有什么感受? 3.讲讲今后的打算。
4.师⽣共同点评 5.评⽐:谁讲得。
教学⽬标五、作业。
回家和家⾥⼈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发现并了解⾃⼰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
并且能够了解⼀些名⼈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的趣味性,提⾼学⽣对学习语⽂的积极性。
篇⼆ 【教学⽬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名字⾥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敢于发表⾃⼰的意见,能清楚明⽩的向别⼈介绍⾃⼰名字⾥的故事。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活动分析:本次口语交际从交流学生自己的名字含义或来历开始,引向交流家人的名字再到名人的名字,感受名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长辈的关爱、期待。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活动重点是“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和“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讲清楚”就是要把收集到的信息说明白,一是说清要介绍什么名字,二是有条理、有顺序地把这个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讲清楚。
“礼貌地回应”是说,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如对方说话的间歇处、停顿处),采用恰当的方式(如使用礼貌用语、运用恰当的语气),提出自己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在聆听过程中,为了表示对讲述者的尊重、欣赏,还应该以微笑点头、眼神赞许等方式来回应。
本次口语交际是“预测”策略单元整体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要注意让学生迁移运用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预测”策略。
设计时可以勾连相关课文内容展开。
教学目标: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重点:1.讲话要有重点,突出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乐于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态度礼貌大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展开交谈。
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
2.搜集一些中外名人名字的含义和文化意蕴。
3.下发名字小卡片。
学生:1.向家人了解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完成名字小卡片上的调查内容。
2.搜集一些中外名人名字的含义和文化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引入唐代诗人李白,让学生猜猜“李白”名字的由来。
老师讲故事。
导语:一说到唐代大诗人,同学们会想到谁?(李白、杜甫……)说到“李白”,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李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这个“白”字有什么意义呢?猜猜看。
(学生自由表述。
)老师今天就先给大家讲讲这里边的故事。
李白名字的由来相传李白到七岁的时候还没有正式的名字。
为什么呢?原来,古代有“抓周”的习俗,就是在孩子满周岁那天,大人在孩子身边放一些金银木器、笔墨纸砚什么的,孩子抓到什么,就意味着他将来在哪方面有成就。
你们周岁生日的时候,也可能抓过周哦!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看你们当时抓到了什么。
李白“抓周”的时候,就抓到了《诗经》这本书。
他的爸爸既高兴,又发愁。
高兴的是儿子长大后要做大诗人;发愁的是,要是儿子真成了诗人,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岂不遗憾?于是,他爸爸越是往诗人的名声方面想,越是对儿子的取名之事慎之又慎,一拖拖到李白七岁了,还没有定下一个名字。
李白七岁这年春天的一天,他们一家三口在院子里游玩。
一高兴,他的爸爸就想作诗,一作诗,就想考考儿子的本事。
于是,他就先说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接着故意对妻子和儿子说:“后面的诗句我想不出来了,你们帮我续上吧。
”李白的妈妈想了一会儿,就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话音刚落,李白就指着李树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
”李白的爸爸一听,连声叫好,忽然心里一动:这句诗的头一个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于是,他当即决定儿子的名字就叫“李白”。
2.出示其他名人名字的来历,引出活动主题。
小结:现在你们知道“李白”名字里的故事了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着特殊的含义,甚至还藏着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出示课件)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向父母了解了自己名字的来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听一听这些名字里的故事。
二、教师示范,指导方法1.出示教师自己的名字小卡片,介绍名字的含义和来历。
示范:我的名字叫陈曦,小名叫妞妞。
“曦”字由左边一个日出的“日”和右边一个王羲之的“羲”构成。
不太好写,但是这个字的寓意很好,表示“清晨的太阳光”。
这个名字是我爷爷替我取的。
我出生在清晨,刚好家里又姓“陈”,所以爷爷就取了“陈曦”这个名字。
一来是说我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希望和活力,另一方面家人也希望我像清晨的阳光一样永远充满朝气。
2.引导学生交流感受,梳理讲话的重点。
过渡:现在同学们知道老师名字里的故事了。
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表述。
)同学们真有礼貌!在听老师讲话的时候,你们都很认真,没有说小话,也没有做小动作;而且刚刚提出自己想法的时候,都是看着老师的眼睛,很真诚地说的。
谢谢你们!那你们有没有留意到,老师是怎样把自己的名字介绍清楚的呢?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预设:(1)先说了自己叫什么,还说了小名。
(2)又说了自己名字是怎么写的,是哪个字,这个字有什么含义。
(3)接着说了名字是谁取的,就是名字是怎么来的。
(4)最后说了名字的含义,就是老师家里人对她的期望。
3.教师小结,出示说话要求。
小结:同学们听得可真仔细呀!我们在介绍的时候,就要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要有一定的顺序。
说话要求:(1)说说姓什么,叫什么;(2)说清楚是哪个字;(3)名字是谁给取的;(4)为什么叫这个名字;(5)还可以说说小名。
三、学生练习,说话实践1.自由练习。
学生自己对照名字小卡片,说一说自己名字的故事。
2.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示例:(1)我叫郭玉珏,是爸爸妈妈取的名字。
他们希望我像一块美玉一样品行高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我叫王一帆。
我的名字是全家人一起给我取的。
爸爸妈妈希望我的人生一帆风顺。
(3)我叫赵敏俊,是妈妈给我取的名字。
妈妈说生我之前她看了一部电视剧,里面的男主角就叫“敏俊”,长得很帅气。
她希望我也能长得帅一点,至少比爸爸帅。
(4)我的名字叫李墨涵,是外公给我取的。
他说“墨”是中华之宝,用它写出来的字、画出来的画都有一种特殊的美,而且内涵十分丰富。
他希望我做个有底蕴的人。
3.教师引导学生有礼貌地回应。
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对话交流。
过渡:谢谢你们的分享。
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讲述自己的名字及由来,你们觉得讲清楚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他们讲得更清楚?你们想对他们的名字说点什么吗?可以提一提建议,可以表达赞美或欣赏,还可以提一提感兴趣的问题,或是说一说自己原来对这个名字的想法,等等。
示例:(1)郭玉珏,你的名字含义真好!我觉得你要勇敢一点,大点声音说话。
另外你能告诉别人你名字中的“珏”是怎么写、怎么读的吗?因为我第一次看到你的名字就念错了,以为是个“yù”字。
(老师:很好!你向郭玉珏同学提出了两个好建议。
而且,提建议之前还真诚地赞美了名字的含义!真有礼貌!郭玉珏,你能接受这个建议再说一说你的名字吗?)(2)王一帆,我一看到你的名字就猜到是“一帆风顺”的意思了。
(老师:那你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好不好?你喜欢这个名字吗?跟同学表达一下你的赞赏,好吗?)我觉得你的名字寓意非常好,也很好听。
希望你以后一帆风顺,取得成功!(王一帆表示感谢)(3)赵敏俊,我想知道你的名字是怎么写的。
(赵敏俊:“敏”是灵敏、敏锐的“敏”,“俊”是英俊潇洒的“俊”。
)哦,我知道了,谢谢你!(4)李墨涵,我原来以为你的“墨”跟我一样,是茉莉花的“茉”。
现在才知道不是的。
你叫写书法用的那个“墨”,难怪你毛笔字写得那么好!(李墨涵:谢谢你!不过,字写得好不好跟名字可没有关系,你要是多练练,我相信你也能写得很好!)4.教师小结口语交际要求。
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抓住了讲话的主要内容,还能有礼貌地提建议、赞赏、问问题。
那接下来,赶紧拿出自己的名字小卡片,跟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吧。
你可以这样说:(1)说说姓什么,叫什么;(2)说清楚是哪个字;(3)名字是谁给取的;(4)为什么叫这个名字;(5)还可以说说小名。
你可以这样回应:(1)认真倾听,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赞许,眼神鼓励;(2)等同学说完,有礼貌地提建议、问问题、表达赞赏等。
四、小组互动,分享乐趣1.六人组成一组,小组交流。
(1)依次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说的时候抓住主要内容。
(2)一位同学说完以后,其他同学有礼貌地回应。
再接着听下一位同学分享。
(3)交流结束以后,互相评一评。
评价标准:①说话的声音大不大。
②表达得清不清楚。
③有没有说出主要内容。
④有没有认真倾听。
⑤是不是礼貌地回应。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集体交流,拓展练习1.小小预言家——猜名字。
(1)教师出示一组学生姓名,先请大家猜一猜这些名字的含义。
(2)请这几位同学具体说一说自己名字的含义,其他同学有礼貌地回应。
2.我是小记者——采访名字。
(1)教师充当小记者,采访几位学生,问一问他们的名字和名字里的故事。
过渡:名字是一个人的专有代号,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由来,都有故事,都承载着一份希望和嘱托。
老师接下来就想采访采访大家,你的名字包含着怎样的故事。
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你能告诉我是哪几个字吗?这个名字是谁帮你取的?有什么特殊的故事?你觉得自己的名字怎么样?……(2)每位学生充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自己想了解的同学。
被采访的同学接受采访后,也可以充当小记者采访别人。
(3)采访环节结束后,指名几位学生介绍采访对象的名字。
示例:我采访了,他的名字是取的,他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喜欢\不喜欢)他的名字,因为。
3.特派观察员——观察名字。
(1)教师出示两组姓名,一组男生姓名,一组女生姓名,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2)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男孩的名字多数比较响亮,比较阳刚。
女孩的名字多数比较温馨、文雅、清新。
有些名字比较中性,单听名字分不出男女。
有一些重名,有的重一个字,有的重两个字,有的重音不重字……有一些名字比较特别,有的是复姓,有的是有四个字……小结:不管是男孩儿的名字还是女孩儿的名字,不管是响亮的名字还是温馨的名字,不管是平淡的名字还是特别的名字,都是好听的名字、独特的名字、美好的名字!因为,你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4.姓名发布会——欣赏古今名字。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名人名字,简要说说这些名字的寓意或故事。
南北朝时的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字善长,源于《周易·文言》:“元者,善之长者也。
”北宋哲学家张载,字子厚,源于《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据说在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出生的那天,恰逢福建巡抚徐嗣曾从门前经过。
父亲便由此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则徐”,希望儿子将来能像徐嗣曾一样当官显贵。
(2)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家人、朋友、邻居的名字的故事。
(3)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比较古今姓名的不同之处。
(学生能简单说出发现即可)明确:如古人有名、字、号,今人只有名;古人取名大多是文言用字,意蕴深厚,今人取名比较通俗易懂;不同时代的取名还有不同的时代特征(爷爷辈的、父辈的)……六、活动延伸,课堂小结1.统计班级姓氏,引导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