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教材.18.2电功率 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715.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十八章 电功率第二节 电功率台儿庄区彭楼中学: 东长友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使用日期:2013年12月12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2.理解电功率的公式tWP,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P =UI 。
3.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体会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灯泡、电吹风机、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8.2电功率一、电功率(P )1.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国际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
3.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电功。
4.定义式:tWP推导得到: P =UI 二、千瓦时的来历:1kw.h=1 kW×1 h (W =Pt )三、额定电压、额定功率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2.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教学反思】四、电功率的测量: 利用P=UI 测量 【教学反思】一、案例中的“亮点”电功率”这一节课的引入非常重要。
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率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
对于学生们来说“电功率”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的物理名词,它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的表达式又是什么,这是老师在引入时特别注意的。
首先我用一个“40W”的灯泡单独接到家庭电路当中,通过投影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然后再拿一个“800W”电吹风机接到电路中,同样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