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问题详解 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2
- 格式:doc
- 大小:44.04 KB
- 文档页数:17
2021年国开电大山西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2答案题目为随机抽题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第二次作业任务: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早有铁乡之名声闻中外。
()正确答案是:错山西全省74%的县区有煤炭资源。
()正确答案是:对山西除煤炭外,全省已发现117种矿产,其中探明储量并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矿种,潜在价值13.8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正确答案是:错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煤、铝土矿、耐火黏土、镓矿、铁钒土、沸石、建筑石料用灰岩等7种。
()正确答案是:对山西金红石(含钛矿)、镁盐、芒硝的储量居第二位,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34种。
()正确答案是:对煤、铝土矿、铜、铁、耐火黏土、石灰岩、石膏、硫铁矿、芒硝、珍珠岩是山西占优势的资源。
()正确答案是:对加工业是山西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生产、在建的各类矿山企业达17848个。
()正确答案是:错总体看,山西省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矿石工业类型较全,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好等特征。
()正确答案是:对铁是山西传统的优势矿产,广泛分布于大同、宁武、太原西山、霍西、河东和沁水六大煤田及浑源、繁峙、五台、垣曲、平陆—芮城五个煤产地。
()正确答案是:错山西含煤面积6.6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0%以上。
预测总储量90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正确答案是:对山西已探明煤储量2608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第一。
()正确答案是: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靠山西供煤,焦炭所占比重尤大,在世界上有卓著声誉。
()正确答案是:对山西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巨大,分布集中,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等特点。
()正确答案是:对从烟煤、无烟煤以及气、肥、焦、瘦等煤焦用煤均有,著名的阳泉“兰花炭”早已闻名海内外。
()正确答案是:错离柳—乡宁优质炼焦煤、晋城—阳城优质无烟煤、大同侏罗系的优质动力煤早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我国稀缺矿种。
国开(山西)51718《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形考任务2
【答案】
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形考任务2? 复习资料
注: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西翼,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4′~114°33′,北纬34°34′~40°43′。
()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
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19位。
()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
山西,顾名思义,意为大山之西,即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
李渊以李世民为山西河东道慰抚大使,山西之名始于此。
()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
简称山西为“海西”。
()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
晋,是山西省的简称。
()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
在战国时代,今山西的大部分地区为当时晋国的封地。
()对。
形考二答案一、单选题(1/20)、把清明节的活动称为“行青”,这主要是()。
(3分)▪A、客家人的说法▪B、潮汕人的说法▪C、广府人的说法(2/20)、2008年,“晒莨染整工艺”入选为()。
(3分)▪A、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C、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0)、放风筝是()的习俗。
(3分)▪A、重阳节▪B、中秋节▪C、春节▪D、冬至(4/20)、一般说的“秋色”,是指()。
(3分)▪A、秋天参加比赛展览的工艺品▪B、秋天进行的民间表演活动▪C、秋天进行的游神活动▪D、秋天进行的民间游行活动(5/20)、每年农历()是北帝正日,民间称为“北帝诞”,各地皆举行大祭北帝的仪式。
(3分)▪A、四月初四▪B、三月初三▪C、二月初二▪D、五月初五(6/20)、新娘要在婚房里吃“五碗头”,这是()的婚俗。
(3分)▪A、客家民系▪B、潮汕民系▪C、广府民系▪D、岭南少数民族(7/20)、“刮沫”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3分)▪A、第七步▪B、第六步▪C、第五步▪D、第八步(8/20)、粤西广府地区春节期间最有特色的习俗叫“()”,主要流行于湛江、茂名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3分)▪A、祭财神▪B、做年例▪C、送灶▪D、添灯(9/20)、潮汕地区扫墓时的祭品种类繁多,但一般必有()。
(3分)▪A、螃蠏▪B、粿条▪C、春卷▪D、朴籽粿(10/20)、在中元节的民俗活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
(3分)▪A、荡秋千▪B、放风筝▪C、放河灯▪D、斗鸡(11/20)、岭南地区许多地方把扫墓称为()。
(3分)▪A、踏青▪B、拜山▪C、上坟▪D、祭祀(12/20)、“冲点”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3分)▪A、第三步▪B、第二步▪C、第一步▪D、第四步(13/20)、()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100%通过2015年秋期电大把《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1.00分)A. 褚遂良B. 蔡邕C. 锺繇D. 刘德昇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1.00分)A. 谢朓B. 谢灵运C. 江淹D. 庾信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1.00分)A. 魏徵B. 吴兢C. 岑文本D. 姚崇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1.00分)A. 褚遂良B. 郑道昭C. 锺繇D. 孙过庭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唐朝B. 西汉C. 隋朝D. 东汉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张仲景C. 范蠡D. 吴道子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1.00分)A. 锺繇B. 蔡邕C. 蔡文姬D. 刘德昇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1.00分)A. 白居易B. 元稹C. 韩愈D. 元结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1.00分)A. 杜甫B. 白居易C. 韩愈D. 李商隐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1.00分)A. 史可法B. 侯方域C. 彭而述D. 王铎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1.00分)A. 范缜B. 谢灵运C. 袁淑D. 谢朓12.《治安策》的作者是(1.00分)A. 韩非子B. 李斯C. 蔡邕D. 贾谊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1.00分)A. 郭熙B. 李迪C. 李唐D. 吴道子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1.00分)A. 郑国B. 李诫C. 褚少孙D. 张衡15.《述归赋》的作者是(1.00分)A. 耿介B. 高拱C. 何景明D. 吕坤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1.00分)A. 黄庭坚B. 蔡襄C. 王洙D. 苏轼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1.00分)A. 韩愈B. 萧颖士C. 元结D. 贾至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1.00分)A. 李斯B. 蔡邕C. 贾谊D. 阮籍19.《神灭论》的作者是(1.00分)A. 袁淑B. 谢灵运C. 蔡邕D. 范缜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1.00分)A. 程颢B. 宋庠C. 程颐D. 宋祁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1.00分)A. 登封B. 洛阳C. 开封D. 商丘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1.00分)A. 白居易B. 杜甫C. 李贺D. 李商隐23.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1.00分)A. 李迪B. 李唐C. 吴道子D. 荆浩24.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1.00分)A. 郑韩文化B. 河洛文化C. 燕赵文化D. 陈宋文化25.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1.00分)A. 褚遂良B. 锺繇C. 吴道子D. 许慎26.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郑国C. 李诫D. 张仲景27.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1.00分)A. 蔡邕B. 刘德昇C. 褚遂良D. 锺繇2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1.00分)A. 西周B. 东汉C. 西汉D. 东周29.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1.00分)A. 河洛文化B. 陈宋文化C. 燕赵文化D. 郑韩文化30.自号“安乐先生”的是(1.00分)A. 张载B. 程颢C. 邵雍D. 程颐31.被书坛誉为“楷书之祖”的是(1.00分)A. 褚遂良B. 锺繇C. 蔡邕D. 刘德昇32.广义的中原指(1.00分)A. 河南省B. 黄河中游地区C. 黄河中上游地区D. 黄河中下游地区33.《苏学士集》的作者是(1.00分)A. 苏轼B. 苏辙C. 苏舜钦D. 苏洵34.中原被称为“楚风豫韵”的文化区域是(1.00分)A. 豫东B. 豫北C. 豫中D. 豫南35.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1.00分)A. 审美文化遗产B. 伦理文化遗产C.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D. 无形遗产36.“南宋四家”属于中原画家的是(1.00分)A. 马远B. 刘松年C. 李唐D. 夏圭37.“画圣”吴道子为(1.00分)A. 晋涅阳人B. 唐阳翟人C. 隋汝南人D. 宋白波人38.被南阳人称为“杜母”的杜诗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东汉B. 唐朝C. 隋朝D. 西汉39.《书谱》的作者是(1.00分)A. 郑道昭B. 褚遂良C. 孙过庭D. 王洙40.画家宗炳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宋B. 西晋C. 东晋D. 唐1.孔子还乡祠位于(2.00分)A. 今夏邑县B. 今淮阳县C. 今永城市D. 今睢县2.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2.00分)A. 子贡B. 子张C. 曾参D. 子夏3.庄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秦朝B. 春秋时期C. 西汉D. 战国时代4.《白虎通义》的作者是(A)(2.00分)A. 司马迁B. 司马光C. 韩愈D. 班固5.《唐律疏议》的作者是(2.00分)A. 魏徵B. 长孙无忌C. 李世民D. 杜周6.下列法家人物提倡“重术”的是(2.00分)A. 申不害B. 子产C. 慎到D. 商鞅7.律宗东塔派的创始人是(2.00分)A. 怀素B. 竺叔兰C. 神秀D. 僧一行8.《礼记》的作者是(2.00分)A. 戴圣B. 戴德C. 子思D. 子夏9.老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西周B. 春秋末期C. 战国时代D. 秦朝10.制定《大衍历》人物的是(2.00分)A. 慧可B. 竺叔兰C. 僧一行D. 玄奘11.下列儒家人物被誉为汉景帝“智囊”的是(2.00分)A. 尹敏B. 晁错C. 魏满D. 张兴12.“儒”字最早见于(2.00分)A. 《论语》B. 《中庸》C. 《大学》D. 《孟子》13.弦歌台位于(2.00分)A. 今许昌市B. 今濮阳市C. 今汤阴县D. 今淮阳县14.《法经》的作者是(2.00分)A. 李悝B. 李斯C. 商鞅D. 韩非15.《道德经》诞生地是(2.00分)A. 西安终南山B. 今灵宝函谷关C. 新安县函谷关D. 今洛阳市老城16.世称“明道先生”的人物是(2.00分)A. 邵雍B. 程颐C. 张载D. 程颢17.说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人物是(2.00分)A. 申不害B. 商鞅C. 子产D. 邓析18.《杨朱》出自(2.00分)A. 《文子》B. 《列子》C. 《道德经》D. 《庄子》19.《论贵粟疏》的作者是(2.00分)A. 刘昆B. 郑兴C. 晁错D. 丁鸿20.下列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2.00分)A. 商鞅B. 管仲C. 曾参D. 李悝21.说出“我以不贪为宝”的人物是(2.00分)A. 吴起B. 韩非C. 子罕D. 申不害22.列御寇是(2.00分)A. 郑国人B. 陈国人C. 宋国人D. 韩国人23.儒家文化在中原传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2.00分)A. 东汉B. 唐朝C. 北宋D. 西汉1.制成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地图——木图的是(2.00分)A. 张衡B. 刘禹锡C. 谢庄D. 谢灵运2.《强兵策》的作者是(2.00分)A. 李觏B. 岳飞C. 范仲淹D. 辛弃疾3.一般认为,墨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东周B. 春秋末战国初C. 西周D. 战国时代4.中原节日的“浴佛节”是在(2.00分)A. 四月初十B. 四月十五C. 四月初八D. 四月初九5.中原节日的“人日”是指(2.00分)A. 正月初五B. 正月初二C. 正月初四D. 正月初七6.帝王信奉佛教最多的朝代是(2.00分)A. 东晋B. 宋朝C. 东汉D. 唐朝7.《天文》的作者是(2.00分)A. 甘德B. 僧一行C. 石申D. 范蠡8.在丧葬问题上,墨家主张(2.00分)A. 厚葬B. 天葬C. 节葬D. 据情况葬9.《伤寒杂病论》作者是(2.00分)A. 华佗B. 孙思邈C. 张仲景D. 玄奘10.中原节日的“春社”是在(2.00分)A. 立春后的第八日B. 立春后的第七日C. 立春后的第五日D. 立春后的第六日11.《美芹十论》的作者是(2.00分)A. 李觏B. 辛弃疾C. 苏轼D. 陈亮12.《天文星占》的作者是(2.00分)A. 甘德B. 石申C. 张衡D. 僧一行13.洛阳唐三彩始创于(2.00分)A. 唐朝B. 西汉C. 南北朝D. 东汉14.被誉为“禅宗祖庭”的是(2.00分)A. 白马寺B. 少林寺C. 嵩岳寺D. 相国寺15.《灵宪》的作者是(2.00分)A. 梁令瓒B. 甘德C. 张衡D. 李诫16.中原节日的“填仓日”是指(2.00分)A. 正月二十五B. 正月十六C. 正月十七D. 正月十五17.《大乘止观法门》的作者是(2.00分)A. 支遁B. 慧思C. 达摩D. 慧可18.创“五德终始说”的是(2.00分)A. 吕不韦B. 邹衍C. 公孙龙D. 管仲19.删补《九章算术》的是(2.00分)A. 张仲景B. 张衡C. 张苍D. 朱载堉20.农家的代表人物是(2.00分)A. 陈良B. 范蠡C. 许行D. 陈相21.《营造法式》的作者是(2.00分)A. 张衡B. 李诫C. 石申D. 甘德22.中原节日的“天医节”是在(2.00分)A. 八月一日B. 七月一日C. 七月十五D. 七月二日23.《乐律全书》的作者是(2.00分)A. 张仲景B. 朱载堉C. 张苍D. 僧一行24.中原节日的“秋社”是在(2.00分)A. 立秋后的第八日B. 立秋后的第六日C. 立秋后的第七日D. 立秋后的第五日1.明代的丽泽书院位于(1.00分)A. 襄城县B. 开封C. 商丘D. 郑州2.开封始称(1.00分)A. 汴梁B. 启封C. 大梁D. 东京3.《急救篇》的作者是(1.00分)A. 史游B. 王充C. 丁鸿D. 司马相如4.“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山西省)51909-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本)-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二-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班固所说的晋水在今山西()西南晋源一带。
A. 太原
B. 陵川
C. 长治
D. 晋城
正确的答案是:太原
第2题
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即位,改称()。
A. 重耳
B. 晋文公
C. 晋侯
D. 晋献公
正确的答案是:晋侯
第3题
从叔虞经九世至穆侯,大约相当于()时期。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正确的答案是:西周
第4题
()在晋国历史上可以称之为一代雄主,他不仅平息了其叔父殇
叔的叛乱,使大宗复操政权,稳定了晋国的政局,而且还助平王东迁,开创东周政权。
A. 重耳
B. 晋文公。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多样性B. 独特性C. 普遍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社会结构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地域文化中,以下哪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A. 传统手工艺B. 民间艺术C. 现代流行音乐D. 传统节日答案:C4.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强民族认同感B. 促进经济发展C. 阻碍文化交流D. 丰富社会生活答案:C5. 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B. 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C. 增强地区竞争力D. 所有以上目的答案:A6.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对于文化传承有何意义?A. 方言是文化传承的障碍B. 方言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C. 方言会导致文化同质化D. 方言与文化传承无关答案:B7. 地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对当地社会有何影响?A. 促进社会和谐B. 引发社会冲突C. 与社会无关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地域文化中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形成的?A. 完全由地理环境决定B. 完全由历史传统决定C. 由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共同影响D. 由个人偏好决定答案:C9.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哪些信息?A. 仅反映了当地的技术水平B. 仅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条件C. 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D. 反映了当地的政治制度答案:C10.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形式?A. 绘画和雕塑B. 音乐和舞蹈C. 戏剧和曲艺D. 所有以上形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通常包含哪些元素?A. 特定的日期B. 特定的仪式C. 特定的食物D. 特定的服饰答案:ABCD2.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通常具有哪些特点?A. 口头传播B. 具有教育意义C. 反映当地生活D. 具有娱乐性答案:ABCD3. 地域文化中的手工艺品通常具有哪些价值?A. 经济价值B. 文化价值C. 艺术价值D. 历史价值答案:ABCD4.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音乐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民间歌曲B. 民间器乐C. 民间舞蹈音乐D. 民间戏剧音乐答案:ABCD5.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舞蹈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社交功能B. 娱乐功能C. 宗教仪式功能D. 教育功能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地域文化(本)-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二-试卷参考答案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班固所说的晋水在今山西()西南晋源一带。
A. 太原
B. 陵川
C. 长治
D. 晋城
【标准选择】:太原
第2题
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即位,改称()。
A. 重耳
B. 晋文公
C. 晋侯
D. 晋献公
【标准选择】:晋侯
第3题
从叔虞经九世至穆侯,大约相当于()时期。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标准选择】:西周
第4题
()在晋国历史上可以称之为一代雄主,他不仅平息了其叔父殇叔的叛乱,使大宗复操政权,稳定了晋国的政局,而且还助平王东迁,开创东周政权。
A. 重耳
B. 晋文公。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芮城东庄村文化遗址是属于()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
A. 西王村B. 仰韶C. 下川D.园. 枣园遗址位于()县枣园村。
A. 朔州B. 翼城C. 河津D. 襄汾. 下川文化是一个分布广阔的遗址群,散布于中条山主峰历山东麓的山间盆地边缘,出土石制品上万件,因下川发现的石器遗存最为丰富而被命名为“()”。
A. 下川文化B. 龙山文化C. 红山文化D.韶文化. 至少在距今()万年以前,中国人的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与地质学上的第四纪全新世大致相当。
A. 10B. 5、6C. 50D. 1. 禅位让贤是()让后人最值得称道的事。
A. 临汾B. 太原C. 舜D. 尧. 传说禹凿龙门后,过中条山经芮城,曾在县东南的柏树下休息,然后渡河,宿于对岸的禹店村,后来禹休息的那个地方叫神柏峪,渡口就叫()A. 风陵渡B. 大禹渡C. 龙口渡D.津渡. ()是陶寺遗址的一个惊人发现,它具有观象和授时的功能。
A. 陶器B. 观象台C. 石器D.器. 长治市东10公里处的老顶山,为()的纪念地,长治市委、市政府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纪念馆。
A. 黄帝B.禹C. 炎帝D. 黄帝.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的仰韶村而得名。
A. 山西B. 河南C. 河北D. 山东0. 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西侯度文化,到晚期的(),反映了山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自成序列的发展演变历程,昭示了远古时代的山西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也呈现了山西南部和北部两种不同的文化风貌。
A. 下川文化B. 龙山文化C. 红山文化D. 仰韶文化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考古学家称之为“大石器传统”,“西侯度人便是大石器传统的开山之祖”。
A. 错误B. 正确2. 在旷古而久远的旧石器时代,山西地区曾是中国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集中地带,也是我们民族的先民们最早开发的地区之。
A. 错误B. 正确3. 丁村遗址位于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沿岸,距今约100万年,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是山西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最为典型的文化遗址。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四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汉高祖二年,刘邦乘项羽攻打田荣之际,采纳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晋。
(错误)2、韩信大军横扫河东,河东52城尽数攻占,韩信在这里设置了汉的河东郡,这是刘邦直接统治山西的开始。
(正确)3、井陉之战的胜利,使赵归属西汉王朝的统辖,汉又设置了太原郡和上党郡。
(正确)4、西汉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汉承秦制”。
(正确)5、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又立第4子刘恒为代王,其封地领有太原郡、雁门郡、代郡,共辖53县。
初都晋阳,后徙都中都(今山西榆次)。
(正确)6、吕后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大臣在诛灭诸吕势力之后,一致主张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正确)7、刘恒得知拥立是真之后,刘恒才赴京即位,是为汉文帝。
(正确)8、汉武帝在位23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使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形成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错误)9、山西不仅是汉文帝的发迹之地,也是保卫京师的边陲要地,汉文帝在他在位的23年时间里,曾先后2次巡游山西。
(错误)10、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文帝出京东巡,在太原居留十余天,召见代国旧臣,给予丰厚赏赐,还免除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租税。
(正确)11、汉文帝四次巡视,对于显示皇恩、鼓舞民心、稳定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正确)12、汉武帝在称帝的第二年(前178),封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把代国一分为二。
(错误)13、“白登之围”迫使刘邦放弃了进击匈奴的计划,采用娄敬建议的“和亲”政策。
(正确)14、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汉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的条件已完全成熟,汉武帝决定抛弃“和亲”政策,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是从山东拉开的。
(错误)15、马邑之谋掀开了反击匈奴大战的序幕。
(正确)。
16、,在汉匈战争中,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就是河东人卫青、霍去病。
国家开放大学历史与文化形考二
概述
本次形考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此次考试,学生将被要求提供有关国家开放大学的相关信息,并对其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进行简要描述。
考核要点
国家开放大学简介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于XXXX年,是我国的一所以远程教育为主的高等学府。
学校拥有众多优秀的师资力量,致力于为广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
历史背景
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源于我国对远程教育的重视。
在XXXX 年,我国政府决定创建一所远程教育机构,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
国家开放大学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
学校特点
国家开放大学的特点主要包括远程教育形式、独立自主研究,以及与社会各界的密切联系。
学校提供多种远程教育形式,如网络课程和电视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灵活的研究方式。
同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具有独立自主的研究能力,通过自主研究和互助研究,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学校还与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结论
通过本次形考,学生将深入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对于加深对国家开放大学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为800字以上的文档内容。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二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是中国战国时代最为显著的政治特点。
(错号)2、在春秋五霸中,称霸时间最长、对诸侯列国乃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影响最深的要数晋国。
(对号)3、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她不仅是山西历史上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错号)4、西周初年,周王室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推行宗法分封.(对号)5、周成王封他的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国。
(对号)6、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从此始称晋国。
(对号)7、第一个充当霸主角色的是晋文公。
(错号)8、晋文公在丧乱之后归国,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提高晋国的实力,他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革。
(对号)9、晋政下移对晋国的霸业是一种很有利的因素。
(错号)10、“下宫之役”是公室对卿大夫斗争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使公室摆脱了赵氏对晋国政治的垄断。
(对号)11、城濮战后的践土之盟,开始了晋主夏盟的历史。
(对号)12、“晋无公族”,是指献公之后的历代晋君都严格排斥其子弟于国家政权之外,诸公子除了嗣子留待继承君位以外,其余都得出居他国,不再被分封以官爵和采邑。
(对号)13、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天子承认韩、赵、魏三家的合法地位。
(对号)14、晋国之所以称雄诸侯一个半世纪,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晋国公族的实力雄厚。
(错号)15、春秋时期,晋国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的主要标志,表现在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普及。
(对号)16、晋国从公元前632年的践土之盟称霸,经11代国君、150年之久的霸业到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之会就告结束。
(对号)17、弭兵会前后共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
(错号)18、晋国在弭兵会上是吃了大亏,但从全局来看,弭兵会后的四十余年,中原地区的战争大大减少,这对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人民来说,无疑是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
(对号)19、韩氏作为公族旧支,非但没有先落,反而与赵、魏共同分晋,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对号)20、栾、祁、羊舌氏消灭之后,晋国的强宗大族就剩下了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对号)21、在张孟谈的游说下,韩、魏与赵结盟,共灭智氏,智瑶被杀,三家尽分赵氏领地,三家分晋完成。
(错号)22、三家分晋后,晋公室作为三家的附庸还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期。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天子承认三家的合法地位。
公元前376年(一说前369),三家废晋静公为庶人,名义上的晋国也从历史上消失了。
(对号)23、史墨的思想,反映了春秋末期时代的潮流和进步阶级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反对社会变革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内容和水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号)24、公元前出版了《侯马盟书》一书,这是侯马盟书研究的专著,也是阶段性的成果。
(错号)25、侯马盟书的文字学价值,在于它是我们看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批古人手书真迹。
(对号)26、礼乐是宋代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的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还是一般贵族的社交宴享,都要配有一定的礼乐。
(错号)27、音乐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乐器种类的增多,一是音乐理论的发展。
(对号)28、随着音乐的发展,在晋国产生了一位驰名列国的大音乐家师旷。
(对号)29、师旷是楚国的音乐大师,传说他双目失明,辨音能力很强,善于鼓琴,有“聪圣”之称。
(错号)30、山西古代史上最独特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春秋末年的六家分晋。
(错号)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30分)1、班固所说的晋水在今山西( A )西南晋源一带。
A、太原B、长治C、晋城D、陵川2、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即位,改称( A )。
A、晋侯B、晋文公C、晋献公D、重耳3、从叔虞经九世至穆侯,大约相当于( D )时期。
A、夏B、商C、东周D、西周4、( A )在晋国历史上可以称之为一代雄主,他不仅平息了其叔父殇叔的叛乱,使大宗复操政权,稳定了晋国的政局,而且还助平王东迁,开创东周政权。
A、晋文侯B、晋文公C、晋献公D、重耳5、( D )荒淫无道,宠爱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宜臼奔申国。
A、晋文侯B、晋文公C、晋献公D、周幽王6、所谓春秋霸主就是中原诸侯国的( A )。
A、盟主B、国王C、天子D、太子7、齐桓公的霸业从公元前656年的( B )开始,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只有13年的时间。
A、澶渊之盟B、、召陵之盟C、城下之盟D、侯马之盟8、( A )之乱祸及重耳和夷吾,晋献公派寺人披到蒲邑刺杀重耳,情急之中,重耳越墙而逃。
A、骊姬B、褒姒C、貂蝉D、妲己9、赵氏势力的发展,对晋公室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激化了与其他卿族之间的矛盾,赵氏成为众矢之的,终于导致了晋景公十七年(前583)诛灭赵氏的“( B )”。
A、骊姬之乱B、下宫之役C、八王之乱D、弭兵会10、晋卿赵鞅相定公与夫差争盟,吴王列兵劫盟,与晋国争先,晋国让盟,( D )做了盟主。
A、晋文侯B、晋文公C、晋献公D、夫差11、使晋国一分为三,这在列国中是罕见的、仅有的,这与晋国实行“( C )”制度有关。
A、曲沃代翼B、下宫之役C、国无公族D、胡服骑射12、( B )后,楚庄王饮马黄河,步步进逼中原,中原诸国背晋向楚,楚庄王一时做了中原的霸主,而晋的霸业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A、崤之战B、邲之战C、城濮战D、弭兵会13、公元前482年,夫差在两败齐国之后,与晋、鲁等国会盟于( B )(今河南封丘)。
A、渑池B、黄池C、蟒河D、侯马14、“春秋争霸( B )晋为先,战国七雄有其三”。
A、宋B、晋C、郑D、秦15、山西古代史上最独特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春秋末年的三家分晋,姬姓贵族统治的晋国被( C )三个独立的异姓异氏诸侯国所取代。
A、宋、赵、魏B、韩、秦、魏C、韩、赵、魏D、韩、赵、齐16、( A )在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时期国势达到极盛,为图谋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于魏惠王六年(前364),将国都由安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A、魏国B、齐国C、楚国D、韩国17、魏国的疆域在三晋国家中较次于( D )。
A、韩国B、齐国C、楚国D、赵国18、魏文侯任用( B )为相,主持了经济和政治两大领域的变法A、庞涓B、李悝C、韩非D、孙膑19、( C )是李悝集当时各国法律之大成而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法典。
A、《礼经》B、《法规》C、《法经》D、《法典》20( A )即位于文侯、武侯两代国君图强称霸的基业之上,他继文绍武,把魏国的霸业推向了顶峰,继而也使魏国的霸业盛极而衰。
A、魏惠王B、魏文侯C、晋文侯D、晋武侯21、( C )是从晋国母体中分离出来的三个国家,在晋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三家虽然也有矛盾冲突,但基本上是处于友好合作的状态。
A、宋、赵、魏B、韩、秦、魏C、韩、赵、魏D、韩、赵、齐22、( A )迁都大梁,实现了魏国政治中心的东移,这对于促使魏国把霸业推向顶峰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为西秦的迅速崛起和问鼎中原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A、魏惠王B、魏文侯C、晋文侯D、晋武侯23、齐威王即位后,任用( A )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国势日盛。
A、邹忌B、荀况 B、李悝 D、孙膑24、战国时期的第一场大战就是齐、魏之间的( D )之战。
A、廪丘B、浊泽C、马陵D、桂陵25、( C )之战魏军的惨败,为他国弱魏提供了机会。
A、廪丘B、浊泽C、马陵D、桂陵26、随着东齐、西秦的崛起,( A )再也没有重振雄风。
A、魏国B、齐国C、楚国D、韩国27、( A )是晋国赵氏宗族的创始人,赵城是赵氏宗族的发祥地和第一个治邑。
A、叔带B、魏文侯C、晋文侯D、晋武侯28、( B )、赵盾父子是赵氏发展的奠基人。
A、晋文侯B、赵衰C、赵高D、赵简子29、随着三家分晋的成功,( A )也由赵氏的一个城邑而变为赵国的第一个都城。
A、晋阳B、阳泉C、邯郸D、大梁30、至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入灭赵的158年时间里,( C )一直都是赵国的都城。
A、晋阳B、阳泉C、邯郸D、大梁三、简答题(20分)1、简述侯马盟书。
答:侯马盟书是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于1965—1966年发掘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时发现的,盟书数量很大,有5千余件,有文字可辨识的约650多件。
盟辞写在圭形或璜形的玉石片上,字迹多为朱红色,少数为黑墨色,盟辞内容不同,篇幅长短不一,字数最少的仅10余字,长的多达220余字。
经过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整理与研究,已于1976年出版了《侯马盟书》一书,这是侯马盟书研究的专著,也是阶段性的成果。
侯马盟书是20世纪中国十项重大考古成果之一,不仅为研究中国春秋战国之交的历史,特别是晋国末期的历史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侯马盟书的文字学价值,在于它是我们看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批古人手书真迹,其书法艺术特色形体古雅,变化繁多,属大篆体系。
笔法特点为侧锋用笔,笔划呈钉状,头重尾轻,起笔如钉头呈圆状,落笔如钉尾呈尖状,起承转合圆润自然,点划生动,简约烂漫,既不同于甲骨文的纯直线方折没有使转,又不同于钟鼎文的雕琢修饰一派匠气,书写方式已明显地表现出柔软毛笔在运笔中特有的弹性韵律,行笔轻重有度,既潇洒苍劲,又古朴典雅1。
侯马盟书还有四千余件字迹漫漶不清,这得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补充、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研究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昭然若揭。
2、简述师旷与音乐。
答:师旷,字子野,晋国的音乐大师,传说他的故里在山西洪洞县的师村。
师旷双目失明,辨音能力很强,善于鼓琴,有“聪圣”之1 杨秋梅:《晋文化暨侯马盟书出土40周年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5期。
称。
他能演奏多种乐器,有高超的演奏技艺。
师旷在音乐上的造诣很深,《阳春》、《白雪》、《玄默》等琴曲为师旷所创。
师旷还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他将音乐分为“清商”、“清徵”、“清角”三个类型,清商是亡国的靡靡之音,不可弹奏;清徵是祥瑞之声,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听;清角是最佳之音,只有像黄帝那样的人在祭神时才能听。
师旷不仅是个音乐家,还是一个政治家。
晋悼公曾问政于师旷。
齐景公朝晋,曾三次问政于师旷。
师旷主张国君修德养民,辅佐悼公、平公两君,在晋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简述李悝的变法。
答:李悝主持了经济和政治两大领域的变法,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废除官爵世袭制,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原则。
李悝的变法首先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用任人唯贤的官僚制度取代任人唯亲的世卿世禄制度,剥夺旧贵族世代所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根据功劳和才能选拔任用官吏,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