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单位表
- 格式:docx
- 大小:218.33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物理单位符号大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有很都物理量,它们有各自的单位,其物理单位符号也不同,为了高中生能够学好物理,记牢这些高中物理单位符号,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高中物理单位符号大全,供参考。
高考物理选择题无耻得分法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图片版)高三了,物理零基础该怎幺学?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单位符号
物理量单位单位定义名称符号面积平方米m²
体积立方米m³
摩尔体积立方米每摩尔m³/mol
比容立方米每千克m³/Kg
频率赫兹Hz(1/s)周期为1秒的周期现象的频率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³摩尔质量千克每摩尔kg/mol
速度米每秒m/s
角速度弧度每秒rad/s
力牛顿N(Kg·m/s²)使1千克质量产生1米/秒²加速度的力压强帕斯卡
Pa(N/m²)每平方米面积上1牛的压力表面张力牛顿每米N/m
冲量、动量牛顿秒N·s
功、能量、热量焦耳J(N·m)1牛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距离所做的功摩尔内能、摩尔焓焦耳每摩尔J/mol
功率瓦特W(J/s)1秒内给出1焦能量的功率热容量、熵焦耳每开尔文J/K。
力学单位制知识集结知识元力学单位制知识讲解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了单位制.(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秒.(2)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有力(N)、速度(m/s)、加速度(m/s2)等.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米m质量m千克kg时间t秒s电流I安(培)A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物质的量n摩(尔)mol发光强度I坎(德拉)cd特别提醒:(1)有些物理单位属于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如厘米、克、小时等.(2)有些单位属于国际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如米/秒(m/s)、帕斯卡(Pa)、牛(顿)(N)等.3.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1)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2)检验结果的正误:物理公式既反映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在解题中可用单位制来粗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单位制不对,结果一定错误.例题精讲力学单位制A.米尺、弹簧秤、秒表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C.量筒、天平、秒表D.米尺、天平、秒表例2.在下面是力学中的几个物理量和单位:①秒②牛顿③厘米④千克⑤长度⑥力⑦质量有关上述物理量和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⑤⑥⑦B.属于基本单位的是①④⑤C.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①②④D.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①②③例3.在解一道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中,一个同学解得位移结果的表达式为:x=,其中F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下列各组单位符号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A.kg、m、J B.N、kg、mC.kg、m、s D.s、g、m练习2.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仪器是下列哪一组()A.米尺、弹簧秤、秒表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C.量筒、天平、秒表D.米尺、天平、秒表练习3.实验研究表明降落伞所受的阻力与速度v、伞的半径r,空气密度ρ等因素有关,下面几个有关阻力的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式中K为比例常数,无单位)()A.Kv2r3ρB.Kv2r2ρC.Kv2r4ρD.Kvr2ρ练习4.在下面是力学中的几个物理量和单位:①秒②牛顿③厘米④千克⑤长度⑥力⑦质量有关上述物理量和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⑤⑥⑦B.属于基本单位的是①④⑤C.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①②④D.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①②③练习5.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练习6.由位移和时间求速度时,所用的关系式为v=,如果位移用米做单位,时间用秒做单位,得出的速度单位就是米每秒.因此,我们说“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的关系”时,也指它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国际单位为()练习7.在解一道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中,一个同学解得位移结果的表达式为:x=,其中F表示力,t表示时间,m表示质量,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高中物理单位换算公式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单位换算公式:
1.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1 米 = 10 分米 = 100 厘米 = 1000 毫米 = 1e6 微米 = 1e9 纳米 = 1e1
2 皮米。
2. 时间单位换算公式:
1 秒 = 1000 毫秒 = 1e6 微秒 = 1e9 纳秒 = 1e1
2 皮秒。
3. 速度单位换算公式:
1 米/秒 = 3.6 千米/小时。
4. 质量单位换算公式:
1 千克 = 1000 克 = 1e3 毫克 = 1e6 微克 = 1e9 纳克。
5. 功、能单位换算公式:
1 焦耳 = 1 牛·米 = 1 瓦秒 = 1 库仑·伏 = 1 电子伏特。
6. 功率单位换算公式:
1 瓦 = 1 焦/秒 = 1 牛·米/秒。
7. 强度单位换算公式:
1 瓦/平方米 = 1 焦/(秒·平方米) = 1 牛/(秒·平方米)。
8. 电荷单位换算公式:
1 库仑 = 1 安=3e9F。
9. 电势差换算公式:
1 伏特 = 1 焦尔/库仑 = 1 牛·米/库仑 = 1 瓦/安。
10. 电阻单位换算公式:
1 欧姆 = 1 焦尔/库仑 = 1 瓦/安的平方。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单位进制物理量的单位进制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其实不然,还有许多和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习惯用法不一样的地方。物理量的单位进制显然也是十进制,比基本单位大的有十、百、千,比基本单位小的是分、厘、毫。比如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比米大的单位是十米(dam)、百米(hm)、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在物理量中这“十、百、千”、“分、厘、毫”被称之为基本单位的“词头”或“词冠”。在国际单位制中,比千再大的应该是“万”,但是很少使用。而经常使用的是使用十千、百千、千千又称之为兆(M)。比兆再大千倍的单位被称之为吉(G)。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比千大的单位采用的是千进位。他们的词冠分别是兆(M)、吉(G)、太(T)、拍(P)……,他们的数量关系都是10的三次方。这不禁让我想到,会计们在写一连串数字的时候为什么要三位一分隔。例如一亿元写成100,000,000元。实际上还是沿用了国际单位制中常用的千进位的习惯。千进位和我们习惯的用法不太一样,我们的习惯是万进位,比万再大一万倍的数就被定义为亿了。经常使用比千大十倍的单位“万”。例如我们常说“万元户”、“百万富翁”、“两万五千里”、我国的人口有“十四亿”等。很少有人说“十千元户”、“兆元富翁”。其实百万就是一千个千,也就是一兆。然而这种状况在现代科技中逐渐被取代。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手机、电脑的内存或容量,还是网络的带宽等,常用多少兆(M),多少吉(G)来描述。例如常听说“我的手机内存是256G”而不是说“我的手机内存是256百万”,这是一个容量为128G的U盘”等就是使用了国际单位制中的词头。另外,我们还经常听现在年轻人说“月薪10K以上”其实就是要求月薪在万元以上,也是类似状况。同样,比基本单位小的词冠除了“分、厘、毫”之外,毫小千分之一的就是“微(μ)”了,比微(μ)小千分之一的应该是“纳(n)”。所谓的纳米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它只有微米的千分之一。用我们习惯的说法就是百万分之一毫米。所谓的纳米技术,实际上就是百万分之一毫米技术。这样解释可能更接近于我们的习惯,可实际上还是用了“纳米技术”这一通用表达,给这新科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至于那些再大或再小的词冠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有关资料,扩展自己的认知范围。。
高中物理各物理量单位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物理量和其相应的单位。
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的各种性质和变化的特征的,而单位则是用来衡量这些物理量的大小的。
了解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概念、定义以及常用的基本单位制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至关重要。
一、物理量及单位的概念物理量是描述自然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功率、速度等。
物理量可以是标量,也可以是矢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质量、温度等;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速度、加速度等。
单位是用来表示某一种物理量大小的度量单位,通常是已知的某一特定数量的某种物理量。
国际单位制是世界上目前通用的单位制度,它包括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1. 长度: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1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时间内所走的距离的1/299792458部分。
2. 质量: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1千克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3. 时间: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1秒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的跃迁辐射出的133个次谐波的时长的9,192,631,770部分。
4. 电流: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A),1安培定义为使得两根长为1米的无限长直线上的导体内在真空中的涡流产生1牛的力的电流。
5. 光强度:国际单位制中光强度的基本单位是坎德拉(cd),1坎德拉定义为1个辐射度为1/683瓦特每平方弧度的点光源的光强度。
6. 物质的量: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是摩尔(mol),1摩尔定义为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位的物质的量。
7. 温度: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基本单位是开尔文(K),1开尔文定义为1/273.16摄氏度的温度。
8. 光能(发光通量):国际单位制中光能(发光通量)的基本单位是流明(lm),1流明定义为1/683瓦特的辐射光通量。
附录1㊀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附录2㊀物理学史部分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必修)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力就会静止下来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物体下落时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先从逻辑上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理得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研究方法上伽利略由斜面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建立了平均速度㊁瞬时速度㊁加速度等运动学概念㊂在科学研究方法上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发现了摆的等时性,为钟表的发明㊁时间的准确计量奠定基础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必修)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所有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运转的 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 地上物理学 和 天上物理学 的统一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在实验室内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利用了放大的科学思想,开辟了测量微小量值的新时代关于电磁学(选修3-1㊁3-2)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分别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法国学者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库仑定律英国物理学家㊁化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五类情况:变化着的电流㊁变化着的磁场㊁运动着的磁场㊁运动着的恒定电流㊁在磁场中运动着的导体,反映了磁与电的联系提出场的概念解释电㊁磁作用本质,并首次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引入电流㊁电动势㊁电阻的概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测定了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开创了电磁研究的新时代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总结了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的规律 安培(右手螺旋)定则依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著名的 分子电流假说研究了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规律 安培力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研究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规律 洛伦兹力热学部分(选修3-3)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了布朗运动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机表述建立了热力学温标热力学第三定律振动与波(选修3-4)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提出了解释机械波波动规律的方法 惠更斯原理提出光是一种波与牛顿的 微粒 说对应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发现了多普勒效应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定了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发现了光电效应开启了光的量子性研究时代光学(选修3-4)荷兰数学家斯涅耳发现了折射定律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㊃杨首先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观察了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有力支持了光的波动学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与泊松计算并观测到光的圆板衍射 泊松亮斑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拍摄了世界第一张人身透视照片 其夫人手骨照片关于波粒二象性(选修3-5)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关于原子与原子核(选修3-5)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对阴极射线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射线粒子的比荷,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提出了原子的 枣糕式 模型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e=1.6ˑ10-19C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否定了汤姆孙的 枣糕式 原子模型提出原子核式结构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及原子的稳定性问题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发现了质子,预言了中子的存在质子的发现是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瑞士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发光的波长规律 巴耳末系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量子化原子结构模型只可解释氢原子及类氢离子发光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波兰籍女科学家玛丽㊃居里与法籍物理学家皮埃尔㊃居里夫妇深入研究了天然放射现象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提出了一些概念如放射性㊁放射性元素等提出链式反应模式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㊃居里与伊丽芙㊃居里夫妇发现了正电子这是人类制造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开端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铀核裂变找到了核能利用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家钱三强与何泽慧发现了铀核裂变的三分裂与四分裂现象附录3㊀物理学中常见科学方法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