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分段赏析
- 格式:pdf
- 大小:104.76 KB
- 文档页数:1
采薇体裁:诗题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作者:名字:佚名年代:未知描述:翻译: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原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原文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译文: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
原文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译文: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小雅·采薇》是一曲士兵之歌,为出征士兵久戍归来所作,据传作于西周时期。
具体创作年代没有确切说法。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这首全诗的主题是严肃的。
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
而节选部分,依依杨柳,霏霏雨雪,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赏析三:艺术特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既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
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
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
考点:一、必背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解释:关键词: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
诗三百《采薇》原文+赏析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盬(gǔ)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①蔽:一种野菜。
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作:初生。
止: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③莫:同“暮’,晚。
④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⑤遑:空闲。
启:坐下。
居:住下。
(6)柔:软嫩。
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
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gu):止息。
(11)疚:病。
(12)尔:花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交战,作战。
(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
(17)腓(fei):隐蔽,掩护.(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
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诗经《采薇》赏析诗经《采薇》赏析《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采薇》赏析,欢迎阅读。
采薇先秦:佚名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赏析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
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
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
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
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
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
采薇古诗翻译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采薇古诗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采薇》先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注释思:语气助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昔:从前。
赏析一《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
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
《采薇》原文翻译及段落解析《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以一个返乡戍卒的口吻,唱出从军将士艰辛的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采薇》原文翻译及段落解析。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翻译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
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
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
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
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
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
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
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
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
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
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
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
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
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写作背景《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采薇》全文及赏析11 《采薇》全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11 赏析《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这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前五章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归家的原因,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诗歌以“采薇采薇”起兴,通过薇菜的生长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反复咏叹,强化了战士渴望归家却不得归的无奈与忧伤。
戍边生活的描写生动而真实,“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展现了战士们因战争而背井离乡,居无定所,忍饥挨饿,思念亲人,却又身负王命无法归家的痛苦。
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简洁而有力,“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显示了军队的威武和战士的英勇。
最后一章是全诗的精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出征时杨柳依依,归来时雨雪纷飞,道路泥泞,又饥又渴,在这鲜明的对比中,蕴含着战士无尽的悲哀。
这种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倍增其哀,将战士历经磨难后的悲伤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采薇》理解赏析(2)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
”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
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四、合作探究1、仔细品读前三章,你认为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2、仔细品读4~5章,这两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明确: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弥、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
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3、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采薇最后一段赏析1. “采薇最后一段啊,那真的是太精彩了!就像一场华丽的谢幕,充满了各种情感。
你看‘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简单的几句,把那种归家途中的艰难和内心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好比你在漫长的旅途中,又累又饿,还没人懂你的疲惫和哀伤,是不是特别有感触?”2. “哇塞,采薇的最后一段简直绝了呀!它把那种复杂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行道迟迟’,这不就是我们有时候做事慢吞吞的样子吗?而‘我心伤悲’,哎呀,谁还没有过伤心难过的时候呢。
就像你努力了很久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那种失落感,能体会吧?”3. “采薇最后一段啊,那可真是神了!‘载渴载饥’,多形象啊,就跟我们口渴又饥饿的时候一模一样。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艰辛。
这就好像在沙漠中行走,又渴又饿,前路还漫漫,是不是特别无奈?这最后一段真的值得好好品味!”4. “嘿,采薇的最后一段哟,真是厉害得很呐!‘莫知我哀’,这四个字太有力量了。
就好像你心里有很多苦,却没人能懂,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的情况吗?想想都觉得有点心酸呢。
”5. “哎呀呀,采薇最后一段简直妙不可言!‘行道迟迟’,那慢慢吞吞的样子,像不像我们有时候磨蹭的时候?而那种悲伤的情绪,简直要溢出纸面了。
就像你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心里空落落的,难受极了,对吧?”6. “哇哦,采薇最后一段真的是别有风味!‘我心伤悲’,这简单四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感啊。
好比你被误解了,满心委屈却无处诉说,是不是特别能理解这种感觉?这最后一段真的是精华呀!”7. “瞧瞧,采薇最后一段多有味道!‘载渴载饥’,多生动啊,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又渴又饿的人。
这就像我们为了目标拼命努力,却遭遇各种困难,又累又饿还得坚持,能不感慨吗?”8. “哎呀,采薇最后一段可太有意思了!‘莫知我哀’,多无奈啊。
就好像你满心欢喜地分享一件事,别人却完全不感兴趣,那种失落感,真的很强。
这一段真的值得反复玩味!”9. “哇,采薇最后一段真的是震撼到我了!‘行道迟迟’,那缓慢的步伐,不正是内心纠结的体现吗?就像你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迟迟下不了决心,是不是很有感触?”10. “采薇最后一段啊,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我心伤悲’,这直接就戳中我们的内心了呀。
《采薇》全文与赏析《<采薇>全文与赏析》《采薇》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首戍边战士在归家途中抒发感慨的诗篇。
全诗共六章,以采薇起兴,生动地描绘了战士们的戍边生活和思乡之情。
原文如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接下来,让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诗的开头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起兴,通过薇菜的生长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反复强调回家的愿望,然而一年即将过去,却仍不能归家,这反映了战士们戍边之久,归家无期的痛苦。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道出了不能归家的原因是因为要抗击猃狁的侵扰,为了国家的安宁,战士们不得不舍弃家庭,常年征战在外。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薇菜变得柔嫩,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也更加浓烈。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内心的忧思如烈火燃烧,又饥又渴的困境,加上戍守之地不定,无法传递家书,这种种痛苦交织在一起,让人深感战士们的不易。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薇菜已经长老,一年又到了小阳春。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战事频繁,没有片刻休息,内心的愧疚愈发沉重,担心自己无法归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几句描绘了战争的场景,盛开的常棣花,威武的战车,雄壮的战马,展现了军容的盛大,也说明了战士们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采薇》的赏析一.诗的结构、内容《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
全诗分为六章,每章八句,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本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吟诵,渐次深入,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主要描写军旅的劳苦生活,把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薇菜”的“作—柔—刚”,即从春到秋的由嫩而老的变化,表达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至,何时能归家的心情。
第二部分是第四、五章,写戍边生活及战事,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侧面反映了前面说的“忧心烈烈”的原因,也使“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
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更是通过描写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与戍卒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激起他们的怀乡思归的情感。
第三部分是最后一章,主要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描写的是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春天,柳丝低拂;而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濛的冬天了。
”这里,诗人以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间接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哀情。
全诗结构分明,内容深刻,采用间接的方法表达出诗人的情感以及突显主题。
二.诗的主题以及表达的技巧对于本诗的主题,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其主旨是很严肃的,认为诗人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
也有人认为是表现了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我觉得最突出的是“思归”。
首先,用比兴的手法,以“采薇”引出乡愁,由薇菜随季节的变化来体现乡愁的日益加深。
以重章叠句的手法,内容上通过反复更加深刻地表达戍卒远离家乡、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