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2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4
盖斯定律课题:第一章第三节:盖斯定律授课班级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掌握反应热、燃烧热的概念及计量方法 2、盖斯定律过程与方法通过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掌握科学的推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盖斯定律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重点盖斯定律的概念难点反应热的计算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他:集体备课教案个人备课教案二、盖斯定律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解释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3.应用对于进行得很慢的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的反应,产品不纯(即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测定反应热有困难,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例如:C(s)+12O2(g)===CO(g)上述反应在O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2;O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2.因此该反应的ΔH无法测定,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ΔH却可以直接测得:(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2)CO(g)+错误!O2(g)===CO2(g)ΔH2=-283.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ΔH。
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ΔH=ΔH1-ΔH2。
则C(s)与O2(g)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错误!O2(g)===CO(g)ΔH=-110.5 kJ·mol-1。
知识点二盖斯定律的应用1.已知298 K、101 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 ΔH=-2834.9kJ·mol-1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化学4.1原电池原理(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化学4.1原电池原理(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化学4.1原电池原理(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原电池原理课题: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原理授课班级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课型讲授:习题:复习: 讨论:其他:集体备课教案个人备课教案【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学生: Zn+2H+=Zn2++H2↑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还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激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显然从理论上讲,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设法使氧化与还原分开进行,让电子的不规则转移变成定向移动,便能形成电流。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符号和一般采用的单位。
3.认识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和生成物的质量。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第一讲)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一、焓变(反应热)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2.符号:ΔH3.单位:kJ/mol知识点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相对大小(关注反应前后的状态)Δ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____热反应△H>0 ____放热反应△H<0拓展:物质三态间的能量大小2.分析键能(关注反应过程)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的物质。
形成新的化学键,故必然要破坏旧的化学键。
化学反应在本质上来说也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
E 1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也表示反应的活化能。
E2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能量差E2-E 1表示反应热。
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注:(1)某化学键键能 = 断开1mol该键需要吸收的能量 = 形成1mol该键能放出的能量(2)存在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3.常见吸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所有的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的反应④大部分化合反应(2)吸热反应①大部分分解反应②2NH4Cl(s)+Ba(OH)2·8H2O BaCl2+2NH3↑+10H2O③C+H2O CO+H2 ④CO2+C2CO注: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条件无关1.已知反应A+B 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B.B的能量一定高于DC.A和B的能量总和一定高于C和D的能量总和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自动进行2.已知破坏1 mol H—H 键、Cl—Cl 键、H—Cl 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243 kJ、432 kJ 能量,则由H2与Cl2生成1 mol HCl 总的过程需要( C )A.放热185 kJ B.吸热185 kJ B.吸热185 kJC.放热92.5 kJ D.吸热92.5 kJ D.吸热92.5 kJ3.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A→B+C 和B+C→A 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 是放热反应C.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 是吸热反应,则B+C→A 必然是放热反应知识点三、反应热大小比较(1)同一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时:A(g)十B(g)=C(g);△H1<0 A(g)+B(g)=C(1);△H2<0△H2<△H1因为C(g)=C(1);△H3<0(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S(g)+O2(g)=SO2(g);△H1<0 S(s)+O2(g)=SO2(g);△H2<0△H1<△H2因为S(g)>S(s);△H3<0(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C(s)+O2(g)=CO2(g);△H1<0 C(s)+ O2(g)=CO (g);△H2<0 定有△H1 < △H2。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讲解】对,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回忆】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
那么常见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哪些?【学生】阅读本章引言回答:热能、电能、光能等【过渡】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你能列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吗?【回答】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等【质疑】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为什么说“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以物质的变化为基础的”?【回忆】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那么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提问】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回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分析】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探究】给出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引导】在化学反应H2 +Cl2 =2HCl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何?【投影】【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与能量有什么关系?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图像分析】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讲解】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广东实验中学化学科刘立雄一、教材地位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句话如何理解?在初中特别是必修2中,学生对化学健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化学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示,叫作反应热)有多种,如何正确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为什么会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如何定量地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这些热量?通过理论方法能够计算出这些热量吗?本章书比较系统的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的问题。
并由此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及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紧密关系,了解化学在解决当前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中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要求1、必修2中对相关知识的要求主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2、选修4中对相关知识的要求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1三、内容体系及特点1、教材结构分析教材立足于学生有一定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要求较高;在安排顺序上,先介绍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概念和表示的方法(第一节),再学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燃烧热(反应热)和日益危机的能源问题(第二节),最后学习反应热的有关计算(第三节),层次鲜明,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不但想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要会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而且与生活联系密切,强调以人为本,体现新课标精神。
2、教材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学生大都有初步的认识,在必修课本中学生接触到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就是热量的变化。
但是,弄清楚化学反应的实质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化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即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如何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使化学反应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学生还没有更深刻的了解。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化学1.3.1盖斯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化学1.3.1盖斯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化学1.3.1盖斯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盖斯定律课题:第一章第三节:盖斯定律授课班级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掌握反应热、燃烧热的概念及计量方法 2、盖斯定律过程与方法通过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掌握科学的推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盖斯定律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重点盖斯定律的概念难点反应热的计算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他:集体备课教案个人备课教案二、盖斯定律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解释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3.应用对于进行得很慢的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的反应,产品不纯(即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测定反应热有困难,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例如:C(s)+12O2(g)===CO(g)上述反应在O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2;O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2.因此该反应的ΔH无法测定,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ΔH却可以直接测得:(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2)CO(g)+错误!O2(g)===CO2(g)ΔH2=-283.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