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主要虫害及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9
柿子树病虫害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法柿子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所以它也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
了解柿子树常见病虫害的症状以及处理方法对于保护柿子树的生长非常重要。
在这篇范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柿子树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并提供一些处理方法。
1. 柿锈病- 症状:柿锈病是柿子树的常见病害之一。
感染柿锈病的树叶上会出现黄白色的斑点,并且逐渐变大,最终叶子变黄脱落。
感染较严重时,果实上也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点,影响果实的品质。
- 处理方法:及时除去感染病叶,避免病菌传播。
可以喷洒含有苯醚菌酯等有效成分的农药来控制柿锈病的发生。
2. 黑星病- 症状:黑星病是柿子树另一种常见病害。
受感染的树叶上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点,并且逐渐扩大。
严重感染时,树叶将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树木的生长。
- 处理方法:定期检查柿子树叶片,发现感染黑星病的树叶要及时清除,避免病菌传播。
喷洒含有多菌灵等有效成分的农药也可用来控制黑星病。
3. 干腐病- 症状:干腐病是柿子树的一种严重病害,会引起树干的腐烂。
感染干腐病的柿子树表现为树皮产生裂纹并溃烂,树皮下的木质部出现黑褐色腐烂,最终导致树木死亡。
- 处理方法:对于感染严重的柿子树,需要及时砍伐并销毁,以防病菌传播。
同时可以喷洒含有苯醚菌酯等有效成分的农药来控制干腐病。
4. 黄化病- 症状:柿子树感染黄化病后,树叶会出现黄化的现象,逐渐变黄并落叶。
感染严重时,树木的生长受阻,枝叶变得干瘪。
- 处理方法:黄化病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引起的。
可以通过施肥来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以促进柿子树的生长和恢复。
同时,需注意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使其适合柿子树的生长。
5. 蚜虫- 症状:蚜虫是柿子树的常见害虫之一。
受蚜虫侵害的柿子树叶片上会出现黄化和卷曲的现象,同时蚜虫还会吸取树叶的汁液,导致树叶干枯。
- 处理方法:可以喷洒含有苯醚菌酯等有效成分的杀虫剂来控制蚜虫。
另外,可以引入天敌如瓢虫等来捕食蚜虫,起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柿子树种植常见病虫害问题柿子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然而,在种植过程中,柿子树常常面临各种病虫害问题。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柿子树种植常见病虫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1. 斑点病:柿子树的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严重感染时会导致叶片失绿、凋落。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理落叶、喷洒农药,并保持良好的通风通气。
2. 锈病:柿子树叶片上呈现出橙红色的斑块,严重感染时会导致叶片萎缩、干枯。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理病叶、喷洒杀菌剂,并保持树冠良好的透光性。
3. 黑斑病:柿子树果实上会形成水浸状的黑色斑点,严重感染会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菌剂,保持果园的干燥和通风。
4. 害虫-介壳虫:介壳虫会寄生在柿子树的枝干和叶片上,吸取树木的汁液,导致柿子树生长缓慢甚至枯萎。
防治措施包括修剪感染的枝干叶片、清理树皮上的介壳虫,并喷洒杀虫剂。
5. 害虫-柿红蜘蛛:柿红蜘蛛会使柿子树的叶片出现黄化、脱落等现象。
防治措施包括喷洒杀虫剂,保持树木的湿润以减少蜘蛛的滋生。
6. 害虫-柿小食心虫:柿小食心虫会寄生在柿子果实内部,使果实变软、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采摘感染的果实、清理果园内的落果,定期喷洒杀虫剂。
7. 害虫-柿天牛:柿天牛的幼虫会在柿子树的茎和枝干内挖洞,导致树木失去养分而枯萎。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锯除感染的枝干、清理树皮上的天牛幼虫,并喷洒杀虫剂。
8. 害虫-野兔:野兔会啃食柿子树的嫩叶和新梢,影响柿子树的正常生长。
防治措施包括设置栅栏、喷洒兔类排斥剂,或使用捕兔夹等方式阻止野兔的入侵。
在柿子树种植过程中,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是预防病虫害问题的关键。
此外,保持果园的清洁、通风和透光,合理施肥和灌溉,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也都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我们可以保持柿子树的健康和生产的稳定,并获得丰收的果实。
柿子树病虫害防治的精准施药策略作为一种重要的果树品种,柿子树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确保柿子树能够健康生长并产出高质量的水果,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柿子树病虫害的常见类型,以及采取的精准施药策略,旨在帮助果树种植者有效地控制柿子树病虫害。
1. 病害防治策略1.1 炭疽病炭疽病是柿子树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果实表面出现坑洼、溃烂的病斑。
为了精准防治炭疽病,建议在柿子树果实初期即开始喷洒多菌灵等防治药剂,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3-4次,严格控制疫病的发展。
1.2 李斑病李斑病是柿子树的致命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果实表面出现大面积黑斑。
针对李斑病,可以采用喷洒苯醚菌酯等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防止病害的扩散。
2. 虫害防治策略2.1 叶螨虫叶螨虫是柿子树的常见虫害之一,其会导致柿子树叶片出现黄斑、干枯等症状。
对于叶螨虫的防治,可以使用乙酰甲胺、尼螨净等杀虫剂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有效抑制虫害的发生。
2.2 蛀果蠹虫蛀果蠹虫是柿子树果实的常见害虫之一,其会在柿子内部挖洞并孵化。
为了预防蛀果蠹虫,推荐在柿子果实长到15毫米左右时喷洒杀虫剂,喷洒时应注意将药物喷洒到果实表面和果蒂处,以防止害虫的入侵。
3. 施药注意事项3.1 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施药应当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时候进行施药,避免药物被风吹散,影响防治效果。
同时要注意避免在高温或强日光下进行施药,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3.2 定期更换药剂为了避免病虫害对药剂的抗药性,应定期更换药剂,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进行施药。
3.3 注意使用安全防护措施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药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精准施药是柿子树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策略之一。
通过对柿子树常见病虫害的深入了解,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药时机,果树种植者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柿子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
柿子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与方法柿子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然而,柿子也广泛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柿子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柿子病虫害的常见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柿树病害防治1. 炭疽病炭疽病是柿子主要的病害之一,它会导致果实枯萎、腐烂。
为了预防和控制炭疽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如"巨柿"、"中晚"等。
(2)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3)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发现感染病害的果实,要及时剪除并销毁,避免病害扩散。
(4)喷洒杀菌剂:在发病严重的季节,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杀菌剂。
2. 立枯病立枯病是柿子树枝干上常见的病害,它会导致树枝枯死。
下面是一些防治立枯病的措施:(1)修剪病枝:及时发现患病树枝,要将其剪除并销毁,避免病害传播。
(2)营养调理:合理施肥、浇水,并保持根部通风,增强柿树的免疫力。
(3)喷洒杀菌剂:在发病严重的季节,每隔15-20天喷洒一次杀菌剂。
二、柿子虫害防治1. 柿蛾柿蛾是柿子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会在柿子上产卵并孵化,导致果实虫害。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防治柿蛾的方法:(1)诱捕剂:在柿树附近设置柿蛾诱捕剂,吸引柿蛾,减少种群数量。
(2)发热剂:在进入柿蛾的产卵期,使用合适的发热剂,加速柿蛾孵化,并及时采集和销毁它们。
(3)化学防治:在柿子发育初期,可以喷洒低毒性杀虫剂来控制柿蛾。
2. 菜青虫菜青虫也会对柿子产生危害,如不加以控制,会导致柿叶被大量食害,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的发育。
下面是几种防治菜青虫的方法:(1)手工捕捉:在发现菜青虫时,可以采用手工捕捉的方式将其捕捉并销毁。
(2)生物防治:可引入天敌如蜘蛛和解剖昆虫,控制菜青虫的种群数量。
(3)化学防治:菜青虫较难控制时,可以喷洒低毒杀虫剂,但需注意使用剂量。
三、综合防治方法除了以上介绍的针对柿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性防治措施:1. 种植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如"华柿"、"郎柿"等。
柿子病虫害防治日期:•柿子病虫害概述•柿子病害防治•柿子虫害防治•柿子病虫害综合防治•柿子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S01柿子病虫害概述炭疽病柿叶枯病柿蒂虫柿绒粉蚧01020304这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柿子的叶片和果实,造成果实腐烂和叶片枯萎。
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柿子的叶片,造成叶片枯萎和脱落。
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柿子的果实,造成果实脱落和品质下降。
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柿子的叶片和枝条,造成叶片枯萎和枝条枯死。
柿子病虫害会导致果实腐烂、叶片枯萎,从而降低产量。
降低产量降低品质传播疾病柿子病虫害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影响口感和外观。
柿子病虫害会传播其他疾病,如炭疽病和柿叶枯病等,从而加重病情。
030201柿子病虫害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孢子、虫卵等传播。
空气传播雨水可以携带病菌和虫卵,从而传播柿子病虫害。
雨水传播一些昆虫可以携带柿子病虫害的病菌和虫卵,从而传播疾病。
昆虫传播柿子病虫害的传播途径02柿子病害防治柿树如果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元素,会出现黄叶、落叶等生理性病害。
营养失调过度浇水或长期干旱会导致柿树根部受损,影响水分吸收,进而引发生理性病害。
水分失调高温或低温环境会影响柿树的正常生长,容易引发生理性病害。
温度不适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如软腐病等。
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如柿树黑斑病、炭疽病等。
病毒病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如花叶病等。
由病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等。
病原菌感染由昆虫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如蚜虫、螨虫等。
虫害感染03柿子虫害防治幼虫在柿蒂中蛀食,造成落果,甚至造成绝产。
柿子蒂虫幼虫钻蛀到柿蒂内,落果严重。
柿子超小卷蛾幼虫从柿蒂外部蛀入,造成落果。
柿子小卷蛾若虫和成虫吸食柿叶和嫩枝的汁液,使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幼虫吸食叶片汁液,造成叶片残缺不全。
柿毛虫柿绵蚧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吃光叶片,仅留叶脉。
柿星尺蠖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
柿子病虫害防治柿子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但是在种植过程中,柿子也会遭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柿子的生长和品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本文将从病虫害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柿子种植者更好地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一、柿子的常见病虫害柿子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柿疮病、柿子炭疽病、柿子斑病、柿子叶斑病、柿针孔虫等。
1. 柿疮病柿疮病是柿子树上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疮口感染柿果。
受感染的柿果表面出现大面积的黑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柿果腐烂。
柿疮病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及时采摘病果、清理果树周围的落叶和病果、合理浇水和施肥,以提高柿树的抗病能力。
2. 柿子炭疽病柿子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病枝、病果等方式传播。
柿子炭疽病的症状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和融合,导致果实腐烂。
预防和控制柿子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合理修剪枝条、疏除病枝、病果,及时清理果树周围的落叶和病果,并使用药剂进行病害防治。
3. 柿子斑病柿子斑病是由柿斑果木霉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病菌侵入柿子果实并感染。
柿子斑病的症状表现为果皮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或暗褐色小斑点。
预防和控制柿子斑病的方法包括清理病枝、病果、病叶,使用抗菌剂进行喷雾防治,并加强柿树的管理,提高柿树的抗病能力。
4. 柿子叶斑病柿子叶斑病是由柿子叶斑病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病叶和种子传播。
柿子叶斑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会枯黄脱落。
预防和控制柿子叶斑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落叶、杀灭病源,定期喷洒抗菌剂进行病害防治。
5. 柿针孔虫柿针孔虫是柿子的一种主要害虫,主要以幼虫形态寄生在柿子的果实内,导致柿子的质量下降。
防治柿针孔虫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落叶和柿果,及时采摘幼虫寄生的柿果,喷洒杀虫剂等。
二、柿子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针对柿子的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来保护柿子的生长和品质:1. 果园管理合理进行果实疏果,控制果实密度,有利于空气流通和阳光照射,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柿子病虫害防治柿子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营养。
然而,柿子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确保柿子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1. 炭疽病防治:炭疽病是柿子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病菌孢子传播。
为了防治炭疽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避免病菌扩散。
- 药物喷洒:可以使用多菌灵等农药进行喷洒,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操作。
- 合理施肥:保持柿树的健康生长状态,提高抵抗力。
2. 黑斑病防治:黑斑病是柿子叶片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
为了防治黑斑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清除病害叶片,避免传播。
- 硫磺熏蒸:选用合适的硫磺制剂进行熏蒸处理。
- 喷洒农药:可使用敌草快等农药进行喷洒,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二、虫害防治1. 柿子蚜防治:柿子蚜是柿子上的一种常见有害昆虫,它会吸取柿树上的汁液,导致柿树生长受阻。
为了防治柿子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等粘虫卡进行捕捉,减少柿子蚜数量。
- 生物防治:引入柿子蚜的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 农药喷洒:选用安全环保的农药对柿子蚜进行喷洒。
2. 蛀果蛾防治:蛀果蛾是柿子的重要害虫,它在柿子果实内产卵并孵化,导致果实被蛀食。
为了防治蛀果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捕虫夹防治:在柿树上设置黄色粘虫板等捕虫夹,以吸引和捕捉蛀果蛾。
- 手工摘除受害果实:定期检查柿子果实,及时摘除被蛀食的果实,减少虫害扩散。
- 农药喷洒:选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按照使用说明准确喷洒。
综上所述,柿子病虫害的防治是柿树种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保护柿子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柿子产品。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环保和健康,选择安全合规的农药和防治方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只有科学防治,才能更好地保障柿子的生长和生产。
柿子树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相信大家都很爱吃柿子,在家里种一棵柿子树,丰收时硕果累累,特别喜人。
可是柿子树特别爱生虫子,如果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到最后一个柿子也吃不到。
那柿子树到底生的是哪些虫子,我们又怎么防治呢?以下是我搜集到的一些害虫种类以及防治措施。
一、柿蒂虫,又名柿实蛾,是柿树主要害虫之一。
此虫一年发生两代,以成熟幼虫在粗皮缝隙和根颈结茧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中旬进入羽化盛期,6月上旬至7月初第一代幼虫为害幼果;7月中、下旬是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8月初到9月第二代幼虫开始为害。
在湿度较高的柿园,树皮下结茧的幼虫可被白僵菌寄生。
防治方法:1.刮树皮:冬季刮除枝干上的老粗皮,消灭越冬幼虫。
要求把树干、主枝及分杈处的粗皮刮净,一次刮彻底,可以数年不刮。
2.摘虫果:在幼虫为害期,将被害果实连同柿蒂一起摘下,集中处理。
第二代为害时,果已接近成熟,摘下的虫果可以加工利用。
摘虫果要及时、彻底,每年连摘2-3次。
3.药剂防治:成虫发生盛期喷布40%乐果,或90%敌百虫、50%敌敌畏、50%马拉松等各1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柿绵蚧,又名柿毛毡蚧。
以若虫和雌成虫为害果实和新梢,影响柿子的产量和品质。
一年发生四代,在3-4年生枝的皮层裂缝或树干的粗皮缝隙、干柿蒂上越冬。
次年4月中、下旬离开越冬场所爬到嫩芽、新梢、叶柄、叶背等处吸食汁液,以后在柿蒂和果实表面固着为害。
一年中各代若虫出现盛期分别为:第一代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中、下旬。
各代发生不整齐,互相交错,但基本上是每月发生一代,前二代主要为害叶及1-2年生小枝,后两代主要为害柿果。
防治方法:1.越冬期防治:早春柿树发芽前,喷布一次5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防治越冬若虫.2.出蛰期防治:使用40%乐果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周密喷布在柿树周围,效果良好。
三、草履蚧,又名草鞋介壳虫。
柿子树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综合防控措施柿子树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在我国广泛种植。
然而,由于柿子树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证柿子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综合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柿子树常见的病虫害,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方法与综合防控措施。
一、柿子树的常见病害1. 柿子黄萎病:柿子黄萎病是柿子树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多发生在多雨多湿的环境中。
柿子叶片出现黄化、枯萎、卷曲等症状,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
2. 柿树褐斑病:柿树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分布在柿子果实上。
果实表面出现深褐色病斑,导致果实腐烂,产量减少。
3. 柿子霜霉病:柿子霜霉病是柿树叶片上的一种真菌病害,一般在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
柿树叶片上出现灰白色霉斑,导致叶片凋落,影响柿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4. 柿树蚜虫:柿树蚜虫是柿子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吸食柿树汁液为食,大量繁殖并分泌粘液,导致叶片黄化、卷曲,严重影响柿子的生长和产量。
5. 柿子象甲:柿子象甲是柿树幼果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果和叶片为食,导致果实畸形,降低产量和品质。
二、柿子树病虫害防治方法1. 农艺措施:合理的农艺措施是预防柿子树病虫害的基础。
首先,选择适宜的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
其次,做好土壤管理,及时施肥、翻耕,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风。
此外,定期修剪树冠,清除枯枝败叶,促进光照和空气流通。
2.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例如,引入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生物调控,控制柿子树上的害虫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柿子树对某些草药的敏感性,研究开发天然植物提取物,用于柿子树病害的防治。
3. 化学防治:在柿子树发生严重病虫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控制。
在使用农药前,要仔细了解农药的使用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并按照标准进行使用。
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期和天气条件进行喷洒,以提高防治效果。
柿子主要虫害及防治一、柿蒂虫1、学名:Stathmopoda massinissa Meyrick鳞翅目,举肢蛾科。
别名:柿实蛾、柿举肢蛾、柿食心虫。
寄主:柿、黑枣。
2、为害特点幼虫蛀果为主,亦蛀嫩梢,蛀果多从果梗或果蒂基部蛀入,幼果干枯,大果提前变黄早落俗称“红脸柿”、“旦柿”。
柿蒂虫主要危害果实。
以幼虫从柿蒂处蛀入柿果,使果实变软成为“柿烘”,而后脱落。
该虫在津、京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及柿蒂内结茧越冬。
越冬代成虫产卵期在5月底,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左右。
成虫产卵盛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
第二代幼虫危害从8月上旬直到柿果采收。
3、形态特征成虫雌体长7毫米左右,翅展15~17毫米,雄略小,头部黄褐色,有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
体紫褐色,胸前中央黄褐色,翅狭长,缘毛较长,后翅缘毛尤长,前翅近顶角有1条斜向外缘的黄色带状纹。
足和腹部末端黄褐色。
后足长,静止时向后上方伸举,胫节密生长毛丛。
卵近椭圆形,乳白色,长约0.5毫米,表面有细微纵纹,上部有白色短毛。
幼虫体长10毫米左右,头部黄褐,前胸盾和臀板暗褐色,胴部各节背面呈淡紫色,中后胸背有“×”形皱纹,中部有1横列毛瘤,各腹节背面有1横皱,毛瘤上各生1根白色细毛。
胸足浅黄。
蛹长约7毫米,褐色。
茧椭圆形长7.5毫米左右,污白色。
4、生活史及习性年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或树干基部附近土中结茧越冬。
越冬幼虫在4月中、下旬开始经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为盛期。
成虫白天静伏于叶背,夜间活动。
卵多产于果梗或果蒂缝隙,每雌蛾产卵10~40粒,卵期5~7天。
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6月中、下为盛期,多由果柄蛀入幼果内、粪便排于孔外,1头幼虫能为害4~6个果,幼虫于果蒂和果实基部吐丝缠绕,被害果不易脱落,被害果由青变灰白,最后变黑干枯,6~7月老熟,一部分在果内,一部分在树皮裂缝内结茧化蛹。
蛹期10余天,第1代成虫盛发期7月中旬前后。
2代幼虫7月中下旬开始为害,8~9月台票为害最烈,在柿蒂下蛀害果肉,被害果提前变红、变软面脱落。
9月中旬开始陆续老熟越冬。
天敌有姬蜂。
5、防治方法(1)越冬幼虫脱果前于树干束草诱集,发芽前刮除老翘皮,连同束草一并处理消灭越冬幼虫。
(2)及时摘除虫果。
(3)各代成虫盛发期药剂防治,参考核桃举肢蛾。
二、柿卷叶象1、学名:Paroplapoderus sp.鞘翅目,卷象科。
别名:柿卷叶象甲。
寄主:柿、黑枣。
2、为害特点成虫食叶,雌切叶卷成筒状产卵于内,幼虫栖居筒巢内并以筒巢为食料。
3、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8毫米,宽3.5~4毫米,头喙棕色,体淡黄至淡黄褐色,貌视鞘翅大部分为黑褐色,因鞘翅半透明透视灰黑色的后翅所致。
头较长复眼处最宽,向后渐细基部细缩呈倒三瓶状;喙短约为头长的2/5,基部细,向端逐宽,口器着生处最宽;触角棒状11节,棒状部由5节组成,端部3节较粗大,触角着生在喙基部背面中央,复眼前内侧中间相距盾片倒梯形,端缘中间内凹。
鞘翅上刻点粗大成8条纵沟,在第2、3沟间近翅基部1/3处有1明显瘤状凸起,凸起部刻点沟间的隆脊较粗大,显得支怖粗糙;后足腿节端部黑色。
腹部短小,臀板黑褐色。
卵椭圆形长1毫米,宽0.6毫米,淡黄色。
幼虫体长8毫米,体中部粗大,两端稍尖细,弯曲是C字形。
体淡黄白至淡黄色,体背面和胸部稍黄,可透见消化道暗黑色。
蛹长5毫米左右,初鲜黄渐变淡黄白色,复眼黑色,翅芽灰黑。
4、生活史及习性国内新纪录种。
缺乏系统观察,山西5月下旬至6月上旬柿,黑枣花期是成虫产卵期,成虫白天活动,雌虫产卵较分散,一般1枝上只选1叶产卵,偶有2叶者,选好产卵叶便从叶片基部1/3~1/4处的叶缘斜向主脉基部方向咬开,直至超过主脉,将咬开的部分向叶背面对折,然后将对折部分从叶尖向背面往上卷成筒,卵产于卷叶的3~4周处,筒的中部,每筒内中产1粒卵,然后继续卷至切口处共可卷8~10周。
幼虫孵化后即取食筒巢内叶片,粪便黑色线条状排于其中,老熟后即在筒巢中化蛹,5月中旬开始有化蛹者。
蛹期6~7天。
羽化后在筒巢中停留3~5天方爬出。
此后没观察。
发生期不整齐,6月下5、防治方法发生数量不多,无需防治三、柿长绵粉蚧1、学名;Phenacoccus pergandei Cockrell同翅目,粉蚧科。
别名:长绵粉蚧。
寄主:柿、苹果、梨、枇杷、无花果等2、为害特点雌成虫、若虫吸食叶片、枝梢的汁液,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
3、形态特征成虫雌体长约3毫米,椭圆形扁平,黄绿色至浓褐色,触角9节丝状,3对足,体表成布白蜡粉,体缘具圆锥形蜡突10多对,有的多达18对。
成熟时后端分泌出白色绵状长卵囊,形状似袋,长20~30毫米。
雄体长2毫米,淡黄色似小蚊。
触角近念珠状上生茸毛。
3对足。
前翅白色透明较发达,具1条翅脉分成2叉。
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腹部末端两侧各具细和白色蜡丝1对。
卵淡黄色,近圆形。
若虫椭圆形,与雌成虫相近,足、触角发达。
雄蛹长约2毫米,淡黄色。
4、生活史及习性年生1代,以3龄若虫在枝条上结大米粒状的白茧越立。
翌春寄主萌芽时开始活动。
雄虫脱皮成前蛹,再脱1次皮变为蛹;雌虫不断取食发育,4月下旬羽化为成虫。
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爬至嫩梢和叶片上为害,逐渐长出卵囊,至6月陆续成熟卵产在卵囊中,每雌可产卵500~1500粒,卵期15~20天。
6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初孵若虫爬向嫩叶,多固着在叶背主脉附近吸食汁液,到9月上旬脱第1次皮,10月脱2次皮后转移至枝干上,多在阴面群集结茧越冬,常相互重叠堆集成团。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害重。
天敌有黑缘红瓢虫、大红瓢虫、二星瓢虫、寄生蜂等。
5、防治方法(1)越冬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刮树皮,用硬刷刷除越冬若虫。
(2)落叶后或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30倍液、5%柴油乳剂。
(3)若虫出蛰活动后和卵孵化盛期喷50%久效磷或50%对硫磷、50%三硫磷、40%氧化乐果乳油等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特别是对初孵转移的若虫效果很好。
如能混用含油量1%的柴油乳剂有明显增效作用。
(4)注意保护天敌。
四、柿绒蚧1、学名:Eriococcus kaki kuwana同翅目,粉蚧科。
别名:柿绵蚧、柿毡蚧、柿绒粉蚧。
寄主:柿、黑枣。
2、为害特点:若虫及雌成虫吸食柿叶、枝及果实汁液。
3、形态特征成虫雌椭圆形,长约1.5毫米,宽1毫米左右,紫红色,腹部边缘泌有细白弯曲的蜡毛状物,成熟时体背分泌出绒状白色蜡囊,长约3毫米,宽2毫米左右,尾端凹陷。
触角4节,3对足小,胫节、跗节近等长。
肛环发达,有成列孔及环毛8根。
尾瓣粗锥状。
雄长约1.2毫米,翅展2毫米左右,紫红色。
翅污白色。
腹末具1小性刺和长蜡丝1对。
卵紫红色椭圆形,长0.3~0.4毫米。
若虫紫红色扁椭圆形,周缘生短刺状突。
雄蛹壳椭圆形,长约1毫米,宽0.5毫米,扁平、由白色绵状物构成,体末有横裂缝将介壳分为上下两层。
4、生活史及习性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年生4代,广西5~6代,以初龄若虫在2~5年生枝的皮缝中、柿蒂上越科。
山东4月中下旬若虫出蛰,爬至嫩枝、叶上为害,5月中下旬羽化交配,而后雌体背面形成卵囊并开始产卵在其内,虫体缩向前方,每雌产卵50~170粒,卵期12~21天。
各代卵孵化盛期:1代6月中上旬,2代7月中旬,3代8月中旬,4代9月中下旬。
前期为害嫩枝、叶,后期主要害果实。
第3代为害最重,致嫩枝呈现黑斑以致枯死,叶畸形早落,果实现黄绿小点,严重的凹陷变黑或木栓化,幼果易脱落。
10月中旬以第4代若虫转移到枝、柿蒂上越冬。
主要靠接穗和苗木传播。
天敌有多种瓢虫、5、防治方法参考柿长绵粉蚧(2)~(6)。
(1)落叶后或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30倍液、5%柴油乳剂。
(2)若虫出蛰活动后和卵孵化盛期喷50%久效磷或50%对硫磷、50%三硫磷、40%氧化乐果乳油等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特别是对初孵转移的若虫效果很好。
如能混用含油量1%的柴油乳剂有明显增效作用。
(3)注意保护天敌。
五、柿星尺蠖1、学名:Percnia giraffata Guenee鳞翅目,尺蛾科。
别名:柿星尺蛾、大斑尺蠖、柿叶尺蠖、柿豹尺蠖、柿大头虫。
寄主:柿、黑枣、苹果、梨、木橑等。
2、为害特点:幼虫食叶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食光全叶。
3、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25毫米,翅展75毫米左右,体黄翅白色,复眼黑色,触角黑褐色,雌丝状,雄短羽状。
胸部背面有四上黑斑呈梯形排列。
前后翅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灰黑色斑点,外缘较密,中室处各有一个近圆形较大斑点。
腹部金黄色,各节背面两侧各有1灰褐色斑纹。
卵椭圆形,初翠绿,孵化前黑褐色,数十粒成块状。
幼虫体长55毫米左右,头黄褐色并有许多白色颗粒状突起。
背线呈暗褐色宽带,两侧为黄色宽带,上有不规则黑色曲线。
胴部第3、4节显著膨大,其背面有椭圆形黑色眼状斑2个,斑外各具1月牙形黑纹。
腹足和臀足各1对黄色,趾钩双序纵带。
蛹棕褐色至黑褐色,长25毫米左右,胸背两侧各有一耳状突起,由一横脊线相连,与胸背纵隆线呈十字形,尾端有1刺状臀棘。
4、生活史及习性:华北年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场所不同羽化时期也不同,一般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为5月下旬~7月下旬,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期为7月下旬~9月中旬,盛期8月中下旬。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成虫寿命10天左右,每雌产卵200~600粒,多者达千余粒,卵期8天左右。
第1代幼虫盛于7月中、下旬。
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在9月上中旬。
刚孵幼虫群集为害稍大分散为害。
幼虫期28天左右,多在寄主附近潮湿疏松土中化蛹,非越冬蛹期15天左右。
第2代幼虫9月上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化蛹越冬。
5、防治方法:(1)秋末或初春结合翻树盘挖蛹。
(2)幼虫发生期震落捕杀。
(3)于低龄幼虫期喷药防治,可参考枣粘虫查,幼虫死虫率也达100%。
六、柿小叶蝉1、学名:Erythroneura sp.同翅目,叶蝉科。
别名:柿斑叶蝉、柿血斑小叶蝉。
寄主:柿、枣、桃、李、葡萄、桑等。
2、为害特点成、若早在叶背刺吸汁液,叶面呈现许多小白点,头部向前成钝圆锥形突出,具淡黄绿色纵斑2个,复眼浅褐色。
前胸背板前缘有2个浅桔黄色斑,后缘具同色横纹,横纹两端及中央向前突出,致前胸背板中央现1渚色“山”字形斑纹。
小盾片基部有桔黄色“V”形斑,横刻痕明显,前翅黄白色,基部、中部、端部各具桔红色不规则斜斑纹1条,翅面散生许多红褐色小点。
卵白色,长形略弯。
若虫体长2.2~2.4毫米,与成虫相似,体略扁平,黄色,体毛白色明显,前翅芽深黄色。
初孵化若虫淡黄白色,复眼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