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
- 格式:doc
- 大小:326.00 KB
- 文档页数:5
世界500强钢铁企业清单世界500强钢铁企业清单- 掌握全球市场的巨头!钢铁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作为基础工业材料,钢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能源等众多领域。
而在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中,有一些企业始终占据着领导地位,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世界500强钢铁企业清单,了解这些公司如何一步一步成为行业巨头。
1. 宝钢集团(China Baowu Steel Group)宝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销售规模。
该公司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子公司和合资企业。
宝钢集团的成功得益于其卓越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支持。
2. POSCO(韩国浦项制铁)作为韩国最大和全球第三大钢铁生产商,POSCO以其高品质的钢材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公司于1968年成立,总部位于韩国仁川。
POSCO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产品涵盖了建筑、汽车、能源等多个行业。
3. ArcelorMittal(阿塞洛米塔尔)ArcelorMittal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总部位于卢森堡。
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由Arcelor和Mittal两家钢铁公司合并而成。
ArcelorMittal 在全球拥有超过60个国家的业务,其规模和影响力令人惊叹。
其领导地位得益于其全球化的战略布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
4. Nippon Steel(日本新日铁)Nippon Steel是日本最大的钢铁制造商,总部位于东京。
该公司成立于1970年,是原始的三菱重工业和日本钢铁公司的合并企业。
Nippon Steel 主要专注于高品质的特殊钢材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机床等领域。
5. Baosteel(中国宝钢)Baosteel是宝钢集团的主要子公司,也是全球知名的钢铁生产商之一。
该公司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上海。
浦项: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财团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下称:浦项)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也是韩国十大财团之一。
凭借其在国外市场的扩张能力和技术优势,浦项在世界钢动态(WSD)组织进行的全球钢铁制造商竞争力评比中,2010-2013年连续4次位居榜首。
一、POSCO集团发展概况(一)发展历程从浦项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65-1969年)是浦项的创业期。
1968年4月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创立大会召开,标志综合制铁所建设大长征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1970-1981年)是浦项的建设期。
自1973年韩国浦项首次建成百万吨粗钢规模的一期设备以来,通过四期建设,最终在1981年建成850万吨粗钢规模的浦项制铁所(1983年四期二次工程建成粗钢910万吨规模)。
第三阶段(1982-1992年)是浦项光阳建设期。
为满足韩国国内钢铁需求,1982年开始筹建光阳制铁所,从1985年一期建设到1992年光阳综合竣工仪式期间,公司通过填埋近海建设了炼铁-炼钢-轧延工程一条线的光阳制铁所。
第四阶段(1993-至今)是浦项的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浦项在纽约和伦敦上市,完成了浦项新炼铁厂和光阳第五座高炉的建设,并在2000年实现民营化后,加速在中国、墨西哥、越南、印尼、印度等海外市场的经营。
(二)集团概况目前浦项集团旗下共有27个国内下属企业(机构)和57个海外机构,其中27个国内企业(机构)涉及钢铁、能源、建筑工程、贸易、信息与通信、材料化工及支持服务共7个领域(见附表1),57个海外机构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24个国家(见附表2),其中中国有15家,除2家在香港以外,其它13家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辽宁等地区。
近几年,浦项钢材产销量逐年增长。
2012年钢材产量和销量分别为3552万吨和3505万吨,较2009年的2824万吨和2844万吨相比,分别增长25.8%和23.2%。
世界十大不锈钢钢厂简介1.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是于1995年由德国克虏伯公司和蒂森公司不锈钢扁平材生产合并而组建的,1997年成立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
随之先后购买了意大利特尔尼特殊钢公司(AST)90%的股权,又控股墨西哥不锈钢公司(Mexinox),1997年,与中国上海浦东钢铁集团公司合资,兴建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公(SKS)。
目前,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在意大利AST公司的年产能力为130万吨,其他四个主要子公司年产粗钢的总能力为190万吨,冷轧不锈钢扁平材的总能力为165万吨,这使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其扁平材产品约占欧洲市场份额的37%,世界市场份额的15%。
在全球钢铁公司合并重组浪潮的冲击下,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为维护其世界不锈钢扁平材霸主的地位,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与诸如新合并重组的于齐诺尔公司、阿维斯塔•波拉里特公司、阿塞里诺克斯公司等竞争对手相抗衡,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如扩大产能、采用先进技术、注重产品结构重组,改善为用户服务。
在意大利的90%控股的子公司AST是一个具有冶炼、连铸、热轧和冷轧等全流程的不锈钢和电工钢生产企业,第二座AOD装置已投产,一台薄板坯连铸机也已投入运行,第五套森吉米尔轧机和一条新的光亮退火线相继开工投产。
这些都使AST公司特尔尼厂不锈钢的产能明显提高,不锈钢热轧带钢的年产能力将增至65万吨,预计2003年总产量可达150万吨。
此外,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正在谋求在美国建厂或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求与该公司的子公司墨西哥不锈钢公司一起保证整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供应。
目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销售量占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总销售量的15%。
墨西哥不锈钢公司冷轧厂的年产能力为22万吨,现正以一半以上的产量供应美国。
北美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
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以同样的策略三年前进人中国,与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公司成立了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合资公司,该公司是一座年产50万吨粗钢的全流程的不锈钢扁平材生产企业,2001年11月一期工程投产,年产光亮板能力达7.2万吨。
世界十大顶级特种钢排名,世界特种钢巨头?
文章目录[隐藏]
•世界十大顶级特种钢排名?
•世界特种钢巨头?
世界十大顶级特种钢排名?
1、钨钢、锰钢:硬度很大,制造金属加工工具、拖拉机履带和车轴等。
2、锰硅钢:韧性非常强,制造弹簧片、弹簧圈等。
3、钼钢:抗高温制造飞机的曲轴、非常硬的工具等。
4、钨铬钢:硬度大,韧性很强做机床刀具和模具等。
5、镍铬钢(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制造化工生产上的耐酸塔、医疗器械和平日用品等。
世界特种钢巨头?
世界特种钢材排名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神户制钢,日本第三大钢铁联合企业,世界500强。
2.山阳特钢(山陽特殊製鋼株式会社),位于日本的山阳特钢在轴承钢等特钢生产方面行业领先。
通过SNRP工艺生产的超纯净轴承钢的接触疲劳寿命较传统工艺生产的轴承钢延长了5倍。
3.Dillingen(德国,板材等),迪林根钢铁公司为德国本土钢铁业强5强之一。
4.Ovako(瑞典,轴承钢等),作为欧洲轴承钢的主要供应者,占其市场份额的百分之40是现在世界上淬透轴承钢的最大生产者。
大冶特钢。
历时七个月的重组,大冶特钢成功过会,并以1300万吨级的体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特钢企业,同时,通过此次重组,中信集团旗下特钢板块将达到整体上市。
新打造的中信集团特钢品牌将成为囊括3,000多个钢种,5,000多个规格,门类齐全且具备年产1,300万吨特钢生产能力的特大型境内特钢品牌。
世界最大的钢铁厂排名情况介绍钢铁是这个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钢铁厂,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最大的钢铁厂排名,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最大的钢铁厂排名(单位:百万吨)鞍本区: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厂。
鞍钢是我国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所在地鞍山又"钢都"之称。
钢产量占全国比重较大,而本溪钢铁厂以炼铁为主,是我国铸造生铁的基地。
今后将发展成为钢铁联合企业。
京津唐地区:包括首都钢铁公司、天津钢厂和唐山钢厂。
以首钢规模最大,生产铁为主。
1958年建立炼钢车间。
天津钢厂规模小而分散,产品多属小型钢材。
唐山钢厂是我国小型钢材基地。
考虑到奥运会期间的环保要求,首都钢铁公司已搬迁至离唐山钢不远处的海岛"曹妃甸"上,同时并将建设新的港口。
上海区: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但是除宝山钢铁公司外,其余钢厂规模小。
但是一直以来,钢材品种居全国首位。
宝钢同时是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
武汉钢铁公司: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钢铁产量仅次于宝钢、鞍钢,局全国第三位。
目前是我国生产板材的重要基地。
攀枝花钢铁公司: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原渡口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
1965年兴建,1970年开始出铁。
该厂已成为我国优质合金钢的生产基地。
太原钢铁公司:由老厂扩建而成,以生产钢板为主。
包头钢铁公司:1956年兴建,1958年投产。
以生产钢铁和轧制大型型钢、钢轨、无缝钢管为主,还生产稀土和铌等稀有金属。
马鞍山钢铁公司:一生产铁为主,绝大部分运往上海炼钢,是江南的重要生铁基地。
1958年后发展成为钢铁联合企业。
重庆地区:包括重庆钢铁公司和重庆特殊钢厂,原有生产能力低。
建国后扩建为钢铁联合企业。
产品种类较齐全。
但愿进一步解决新的矿石供应基地。
钢铁厂的补充说明内容尽管我国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钢材的质量不够过硬,每年还需进口大量优质钢材,因此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钢铁行业竞争分析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和竞争策略钢铁行业是全球经济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于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国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钢铁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了解该行业的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和竞争策略对于投资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都至关重要。
一、市场份额分析1. 阿塞洛-米塔尔(ArcelorMittal)阿塞洛-米塔尔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总部位于卢森堡。
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根据最新的数据,阿塞洛-米塔尔市场份额约占全球钢铁市场的8%,主要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运营。
2. 沙钢集团(HBIS Group)沙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河北省。
该集团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根据数据,沙钢集团在中国钢铁市场的市场份额超过10%,在国际市场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3. 万事达钢铁(Nippon Steel Corporation)万事达钢铁是日本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东京。
该公司在亚洲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
根据最新数据,万事达钢铁在全球钢铁市场的市场份额约占5%左右。
4. 俄罗斯钢铁公司(Severstal)俄罗斯钢铁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总部位于莫斯科。
该公司在俄罗斯国内市场具有卓越的市场地位,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据统计,俄罗斯钢铁公司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超过20%。
二、竞争策略分析1. 品牌建设主要钢铁企业竞争中,品牌建设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通过不断强化品牌形象,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钢铁企业通过建立品牌差异化,实现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份额增长。
2. 科技创新钢铁行业的科技创新对于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
主要钢铁企业积极投入研发,并引导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世界知名钢结构公司排名榜
世界知名的钢结构公司有很多,它们在设计、制造和建造钢结构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一些世界知名的钢结构公司排名榜:
1. Skanska.
Skanska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典的知名建筑和开发公司,其在钢结构领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术。
2. Balfour Beatty.
Balfour Beatty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知名建筑和基础设施公司,其在钢结构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表现和声誉。
3. ArcelorMittal.
ArcelorMittal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其在钢结构领域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4. Kiewit.
Kiewit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知名建筑和工程公司,其在钢结
构设计和施工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和专业能力。
5. 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 Corporation (MCC)。
中国冶金集团公司是中国知名的钢结构制造和施工公司,在国
际市场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些公司都在钢结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声誉,它们在全
球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知
名的钢结构公司,它们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
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着重要的贡献。
2023年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表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保护压力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为了了解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状况,本文将依据2023年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表,对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2023年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表概述1.评级依据与方法本次评级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公开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估。
评级内容包括企业规模、市场份额、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产业链布局、国际化程度等多个方面。
2.钢铁行业现状及挑战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呈现出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钢铁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
3.企业竞争力评级结果根据2023年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表,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如下:(此处列出排名前几的企业名称)三、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1.企业规模与市场份额企业规模与市场份额是衡量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大型企业凭借规模经济优势,在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适度分散的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间竞争,促使企业加大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2.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是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培育创新型人才,提高产品附加值。
3.绿色低碳发展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钢铁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水平。
4.产业链布局与协同效应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有助于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5.国际化程度与市场拓展提高国际化程度,拓展海外市场,是钢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钢铁企业前100及具体排名引言钢铁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和分析中国钢铁企业的前100名及其具体排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列举中国钢铁企业前100名,并对排名前十名的企业进行简要介绍。
中国钢铁企业前100名以下是中国钢铁企业前100名及其具体排名:1. 宝钢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宝钢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宝钢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宝钢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 武钢集团:武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秀的技术团队。
武钢集团:武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秀的技术团队。
3. 鞍钢集团:鞍钢集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钢铁企业之一,产品质量稳定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鞍钢集团:鞍钢集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钢铁企业之一,产品质量稳定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 沙钢集团:沙钢集团是中国著名的钢铁生产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和机械等领域。
沙钢集团:沙钢集团是中国著名的钢铁生产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和机械等领域。
5. 本钢集团:本钢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钢铁生产工艺和技术,产品远销国际市场。
本钢集团:本钢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钢铁生产工艺和技术,产品远销国际市场。
6. 新钢集团:新钢集团致力于钢铁产业的绿色发展,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钢集团:新钢集团致力于钢铁产业的绿色发展,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7. 韶钢集团:韶钢集团具有较强的工艺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钢铁产品。
韶钢集团:韶钢集团具有较强的工艺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钢铁产品。
8. 首钢集团:首钢集团是中国知名的钢铁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和机械等领域。
首钢集团:首钢集团是中国知名的钢铁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和机械等领域。
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分析主要参与者和市场份额钢铁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地位。
在这个行业中,主要的参与者包括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参与者以及他们在市场中的份额。
一、钢铁行业的主要参与者1. 钢铁生产商钢铁生产商是整个行业的核心参与者,他们负责从铁矿石中提取铁,并进一步加工成钢材。
全球范围内,钢铁生产商众多,其中规模最大的包括中国的宝钢集团、欧洲的ArcelorMittal、日本的日本制铁所等。
这些大型钢铁企业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2. 钢铁供应商钢铁供应商是负责向钢铁生产商提供原材料和设备的企业。
他们包括铁矿石开采企业、炼铁设备制造商等。
全球范围内,钢铁供应商也众多,其中一些重要的企业有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等。
这些供应商的能力和资源也直接关系到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3. 钢铁分销商钢铁分销商是连接钢铁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重要环节,他们负责将钢材市场。
全球范围内,钢铁分销商众多,包括大型国际贸易公司、大型建材市场等,同时还有一些专业的钢材经销商。
这些分销商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钢材产品。
4. 钢铁消费者钢铁行业的消费者主要分布在建筑、汽车、船舶、机械等领域。
全球范围内,钢铁消费者涉及众多行业,包括国际知名的汽车制造商、航空航天公司等。
他们对于钢铁产品的需求量大,也要求钢材的质量和性能优良。
二、市场份额分析钢铁行业是一个具有激烈竞争的市场,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市场份额不尽相同。
以下是一些重要参与者的市场份额示例:1. 宝钢集团宝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钢铁集团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宝钢集团在全球钢铁市场中的份额约为10%左右,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2. ArcelorMittalArcelorMittal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总部位于卢森堡。
全世界⼗⼤钢铁集团⼀览: 1、卢森堡:安...全世界⼗⼤钢铁集团⼀览:1、卢森堡:安赛乐⽶塔尔,9731万吨2、中国:宝武钢铁,9547万吨3、⽇本:⽇本制铁株式会社,5168万吨4、中国:河钢集团,4656万吨5、韩国:浦项,4312万吨6、中国:沙钢,4110万吨7、中国:鞍钢集团,3920万吨8、中国:建龙集团,3119万吨9、印度:塔塔钢铁集团,3015万吨10、中国:⾸钢集团,2934万吨从这个榜单⾥可以看出全球最⼤型的钢铁集团⼗个⾥有六个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很多⼈说中国只是⼀个钢铁⼤国,⽽不是⼀个钢铁强国,这⼜是为什么呢?第⼀、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连续10多年稳居世界第⼀,但是钢材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仅为2%左右,现在中国钢材⽣产依然偏重于⾼能耗、低附加值产品,部分⾼附加值钢材甚⾄还需要进⼝。
产能过剩的同时还要进⼝⾼精尖钢材产品,说明中国的钢铁⾏业只是⼤⽽不强。
第⼆、世界上钢铁⼯业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是没有铁矿资源的⽇本,⽇本也是钢铁⽣产发展最快和出⼝钢材最多的国家。
中国就算能⽣产⼀些附加值⾼的产品,质量也不如国外集团⽣产的,像⾼级轿车⾯板、⽯油管道等材料我们都⽆法做到质量达到标准⽽只能进⼝。
第三、⾃主创新的核⼼竞争⼒,才是⼀个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准。
与世界上⼀些先进的钢铁集团相⽐,中国钢铁企业科技⼈才⽐例、研究和发展经费投⼊⽐、科技成果转化为⽣产⼒的⽐例⽅⾯都是偏低的。
所以⽬前中国只能说是纯粹的产量⼤国,还不是钢铁⼯业强国,必须增加科研投⼊,向特、精、⾼的⽅向发展才⾏。
⽬前中国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钢为了加强技术研发建设了⾃⼰的技术中⼼,还成⽴了技术研究院,相信中国离钢铁强国也并不远了。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世界钢动态公司(WSD)是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钢铁信息服务机构,2002年以来,不定期发布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
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中,韩国浦项再次蝉联第一,这已是韩国浦项连续第九年获此殊荣。
从榜单中各企业加权平均得分看(满分10分),浦项为8.37分,第2~10名得分区间在7.97~7.42分,浦项的竞争力优势明显。
1 WSD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1.1 指标体系WSD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共包括23个影响因素,分别赋予2%~6%不等的权重,具体见表1[1]。
表1 WSD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包括韩国浦项得分)序号影响因素权重/% 韩国浦项得分(满分10分)1 规模 5 92 产能扩张 5 83 位于高速增长市场 3 64 靠近下游用户 3 85 国内市场定价能力6 86 高附加值产品 5 107 转换成本与收益 5 108 能源成本 3 69 削减成本能力 6 1010 技术创新能力 6 1011 铁矿资源 5 612 焦煤资源 4 613 与原材料距离 4 714 劳动力成本 2 715 熟练技术工人 2 1016 退休工人福利 2 617 盈利能力(EBITDA) 6 818 资产负债表 5 819 来自邻近竞争对手威胁 5 820 环境与安全 4 921 下游和非钢业务 6 1022 并购/联盟与合资 6 1023 所在地风险因素 2 10 1.2 影响因素特征从企业规模、资源能源保障、产品市场、运营管理及技术创新等角度,将评价体系中23个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归类[1-2]。
1)规模类。
钢铁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现有市场的竞争中往往占据一定的优势,规模类影响因素分配有较大权重。
涉及影响因素包括:规模(5%)、产能扩张(5%)、下游和非钢业务(6%)、并购/联盟与合资(6%)2)资源能源保障类。
宝武、河钢、鞍钢、首钢、山钢、华菱、马钢、本钢、包钢、太钢核心竞争力分析汇总1、宝武集团(宝钢股份)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后,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国内碳钢板材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制造能力、成本控制、用户服务、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1. 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实施以技术领先为特征的精品开发战略。
2017年,宝钢股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2017年,公司R&D投入率1.85%,发明专利申请占比74%。
2. 制造能力方面聚焦品种拓展和质量改善,提升稳定制造能力,为新产品的用户认证、批量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以重点产品、重点工序、重点缺陷为抓手,加大质量攻关和质量提升力度,推进无缺陷板坯生产,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公司大力开展湛江钢铁品种能力拓展、梅钢技术支撑和宝武整合协同制造项目实施等工作,加速提升各基地制造能力。
冷轧汽车板国内份额均达到60%以上;取向硅钢B23R075、B30R090等产品成功应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高端起重机吊臂用超高强结构钢BS1100E完成国内首单试制;抗止裂钢、船舶行业化学品船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管线行业镍基复合板、电力行业超宽不锈钢复合管板、核电及车辆行业同质复合板(超宽、特厚、大单重)等分别实现国内首家供货;BG155P高强度高韧性射孔枪管试制完成;开发出页岩气专用的110-125ksi钢级高强高韧系列套管,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3. 成本控制方面加大成本对标分析力度,提高多基地成本信息可比性,及时揭示成本改善潜力点,全年(定比2015年)实现成本削减61.1亿元。
宝山基地持续从采购降本、制造成本下降、付现费用削减、降低现货损失等方面深挖降本潜力;梅山基地在优化资源配置上求突破,推进跨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协同降本,探索产销研协同降本新模式;东山基地以“四个一百”为标杆,通过原燃料结构优化、降低进厂物流、维修费用源头控制等手段,体现成本优势;青山基地转变成本管控理念,建立成本变革规划推进体系,实现由成本局部改善向系统改善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