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岩石力学第四讲
- 格式:ppt
- 大小:6.92 MB
- 文档页数:61
矿山岩体力学分析中的系统方法摘要:首先用系统思想认识矿山岩体这一复杂力学分析对象,考察复杂岩体系统的特性。
然后在矿山岩体的力学分析中引入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并论述了相关的问题。
提出:发展系统方法与力学方法、岩石工程实际三者相结合,是解决复杂矿山岩体力学分析问题的有效逢径。
关键词:力学分析矿山岩休系统模拟1 问题的提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自然界,自然界中的实际对象往往很复杂。
事物的客观规律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客观存在的大量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采矿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地层,称为岩体。
它是长期遭受到地质运动而被破坏过的岩石。
也是具有多种层次的结构体,包括(地壳)板块、断层、裂隙、层理及节理等,因此说,矿山岩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体。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及岩石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的理论和应用学科,它以岩石为研究对象。
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反应的力学分支。
问世几十年来,解决了大量的工程问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随着岩石工程结构的日益复杂,岩石力学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尤其是对复杂岩体的力学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相去甚远,使得工程界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一直以经验为主来指导复杂岩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科学研究是从同题着手的,面对十分复杂的岩体结构,如何进行较为精确的力学分析。
使力学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对于这个问愿的解决,许多岩石力学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仍未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计算技术和数值方法的发展曾使人们产生极大的希望,但在多年的研究之后,问题并无大的改观。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系统科学方法的作用,开始用系统观点来观察和认识事物。
用系统科学方法来指导问题的解决。
本文想依此观点和方法对矿山岩体的力学分析做些探讨。
2 认识矿山岩体中的系统思想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突出的特点是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有机整体。
现代系统思维继承和发展了辩证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目录第一章岩石力学的研究进展 (3)第二章工程岩石的地质特性 (4)§2.1 基本概念 (4)§2.2 岩石的矿物学特性 (4)§2.3 岩体结构 (5)§2.4 岩体的天然应力 (5)§2.5 风化作用对岩体力学特征的影响 (6)§2.6 水对岩体特性的影响 (6)第三章工程岩体分级 (6)§3.1 概述 (6)§3.2 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 (7)§3.3 岩体质量描述及其表达式 (8)第四章室内岩块试验分析 (11)§4.1 岩块的空隙性和水理性 (11)§4.2 岩块的单轴抗压试验 (12)§4.3 岩块三轴压缩试验 (13)第五章岩体天然应力及其测试原理与技术 (15)§5.1 概述 (15)§5.2 岩体天然地应力状态及高地应力现象 (15)§5.3 岩体天然地应力测试原理和方法 (16)第六章岩石的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18)§6.1岩石的变形和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18)§6.2岩石的流变特性 (23)第七章岩体变形及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岩体变形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岩体的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
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
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等。
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a.Coulomb-Navier准则Coulomb-Navier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
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
即:ϕτtanσ=C+式中ϕ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σ为正应力,C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破坏准则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
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
为了体现这一特点,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στf=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各种曲线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Mohr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
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并得到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3211t b b σσσασ=+--αασσσ++≤1312()t b b σασσσ=-++31211 αασσσ++≥1312式中α和b 为两个材料常数,是岩石单轴抗拉强度。
在主应力空间里,上式代表一个以静水应力轴为中心轴具有不等边十二边形截面的锥体表面。
《高等岩体力学》全面阐述岩石静力学、动力学、流变学及水力学基本内容和研究前景,并把损伤力学,断裂力学、块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引入到岩石力学中,构建了岩石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分形理论、块体理论和流形单元法等典型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
1.预修课程工程地质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有限元方法等2.课程性质岩体力学是介于地学与力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一门认识和控制岩石工程系统的力学行为和功能的科学。
在地质、采矿工程、土木建筑、水利水电、铁路、公路、地震、石油、地下工程、海洋工程,以及国防工程等部门都广泛地应用这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岩石力学在这些工程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于水利工程、岩土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3.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岩石力学的简单回顾,岩石力学与工程发展展望)第二章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实验岩石力学性质的室内常规测试单轴压缩试验(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三轴压缩试验抗拉试验(直接拉伸,间接拉伸)剪切试验点荷载试验岩体力学性质试验研究(现场岩体变形试验,现场岩体强度试验-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直剪,结构面直剪,软弱结构面剪切流变,岩体抗剪强度,岩体压缩强度试验等)测试新技术,如电液伺服试验机和刚性试验机,声发射测试,红外辐射测试等。
第三章岩石的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本构关系指岩石在受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理论是考察岩石在极限破坏时的应力或应变满足的条件。
第四章岩石流变力学岩石流变理论及长期强度,岩石流变问题的解析解方法等第五章岩体天然应力状态及其测试技术应力解除法及恢复法原理,表面应力测试,孔内应力测试,水压致裂法(地壳深部应力测量),Kaisai效应等第六章岩石的动力学行为岩石与岩体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岩石动力试验技术与方法,应力波在岩石地层中的传播,岩体声发射观测原理及工程应用第七章岩石水力学(岩体裂隙渗流特点,裂隙岩体渗流理论,岩体渗流参数的确定等)第八章岩石力学的数值模拟(几种流行的方法,有限元,有限差分FLAC,边界元,离散元,流行元,无单元等)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方程,非线性问题的基本解法,非线性弹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流变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高等岩石力学》2013年复习提纲
1.何谓岩石,何谓岩体,岩石与岩体有何不同之处?
2.简述比重瓶法测量岩石颗粒的步骤及计算公式。
3.简述岩石耐崩解性指数的试验步骤及计算公式。
4.何谓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5.典型的岩石蠕变曲线有哪些特征?
6.有哪三种基本的力学介质模型?
7.试推导马克斯韦尔模型。
8.试推导凯尔文模型。
9.简述莫尔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包络线的特性。
10.简述莫尔-库伦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
11.格里菲斯准则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2.结构面有哪些特征参数?简述其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13.何谓结构面的弹性变形?结构面法向弹性变形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写出结构面法向弹性变形计算公式。
14.结构面剪切位移曲线典型的四种类型是什么?画图并简要的描述其特征。
15.分析结构面的面摩擦效应。
16.除现场岩体力学测试外岩体的变形模量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简述之。
17.何谓岩体RQD、RMR分类方法?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8.描述我国的岩体分类方法。
19.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分布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20.分析岩石力学与土力学的区别与联系。
硕士研究生《岩石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和概论1.1岩石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1.2.1初始阶段1.2.2经验理论阶段1.2.3经典理论阶段1.2.4现代发展阶段1.3岩石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基本研究内容1.3.2主要研究方法1.4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4.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1.4.2采矿工程1.4.3铁道和公路建设工程1.4.4土木建筑工程1.4.5石油工程1.4.6海洋勘探与开发工程1.4.7核废料处理工程1.4.8地热开发工程1.4.9地震预报1.5岩石力学与工程发展前景展望第二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2.1岩石的物理性质2.2岩石力学性质的试验和研究2.2.1非限制压缩强度试验2.2.2点荷载强度试验2.2.3 三轴压缩强度试验2.2.4拉伸强度试验2.2.5剪切强度试验2.2.6全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后强度第三章岩石与岩体分类3.1 按地质条件分类3.1.1 具有结晶组织的岩石3.1.2 具有碎屑组织的岩石3.1.3 非常细颗粒的岩石3.1.4 有机岩石3.2 按力学效应分类3.2.1均质连续体3.2.2 弱面体3.2.3 散体3.3 按岩体结构分类3.3.1 完整块状结构3.3.2 层状结构3.3.3 碎裂结构3.3.4 散体结构3.4 CSIR Geomechanics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3.4.1 CSIR岩体质量分级指标体系3.4.2 RMR岩体质量评分标准3.5 NG1隧道岩体质量分级3.5.1 NG1岩体质量分级指标体系3.5.2 Q岩体质量评分标准第四章岩石破坏准则4.1莫尔—库仑破坏准则4.2经验破坏准则4.3格里菲斯(Griffith)强度理论4.4各向异性岩体的破坏第五章岩石流变理论5.1 岩石流变的基本概念5.2 三个流变原件模型5.3 组合体5.3.1圣维南体5.3.2马克斯威尔体5.3.3开尔文体5.3.4 广义开尔文体5.3.5饱依丁—汤姆逊体5.3.6 理想粘塑性体5.3.7 宾汉姆体5.3.8 伯格模型体第六章地应力测量原理与技术6.1 地应力的成因及其一般分布规律6.2 地应力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3 直接测量法6.3.1 扁千斤顶法6.3.2 刚性包体应力计法6.3.3 水压致裂法6.3.4 声发射法6.4 间接测量法6.4.1 套孔应力解除法6.4.2 其他间接测量法6.5 应力解除法的主要测量技术和原理计算6.5.1 孔径变形法6.5.2 孔底应变法6.5.3 孔壁应变法6.5.4 空心包体应变法6.5.5 实心包体应变计法高等岩石力学ADV ANCED ROCK MECHANICS第一章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和概论1.1岩石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岩石力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
高等岩石力学第二章岩石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引言岩石塑性力学的特点1.不仅静水压力可以引起岩石塑性体积的变化,而且偏应力也可能引起塑性体积变2.岩石屈服准则不仅考虑剪切屈服,还要考虑体积应变屈服,表现在屈服面上,岩3.4.岩石塑性力学中考虑塑性势函数和屈服函数不一致的所谓非联合流动法则,这时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和塑性势面正交,而和屈服面不正交;5.- 1 -目录第一节非线性弹性理论第二节应力空间表述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第三节应变空间表述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第四节塑性的内蕴时间理论- 2 -第一节 非线性弹性理论一.应力空间和应变空间在岩石力学中使用弹塑性理论是将岩石介质看作是一种连续介质,严格来说,岩石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都是非线性的。
本构关系是关于一个物质质点的力学性质,一般认为它是与应力和应变有关,而与应力梯度和应变梯度无关。
为了直观地描述质点的状态,引入应力空间和应变空间两个概念。
应力空间是这样一个九维空间,指定的应力状态(二阶张量)的九个分量是这个空σ用这个空间的一间中的正交笛卡儿坐标系九个轴上的分量,于是,指定的应力状态ij个点来表示。
应力状态变化的历史可用应力空间中的一条曲线表示,称为应力路径。
应变空间中的一个点对应于一个应变状态ijε,应变空间中的一条曲线称为应变路径,表示质点应变状态变化的历史。
应力空间表述:取应力状态为基本的状态变量,应变为状态函数。
- 3 -应变空间表述:取应变状态为基本的状态变量,应力为状态函数。
二.用Cauchy 方法给出的本构方程按Cauchy 方法可以这样定义弹性介质: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弹性介质的响应仅与当时的状态有关,而与应力路径或应变路径无关,假设了应力和应变都是瞬时发生的。
用全量形式表示各向同性的弹性介质的本构关系如下:1s s ij ij kk ij s sE E υυεσσδ+=− (2-1) 和2()23ij s s kk ij s ij K G G s σεδ=−+ (2-2) 式中:s E 是材料的割线杨氏模量;s υ是割线泊松比;s K 是割线体积模量;s G 是割线剪切模量;用增量形式表示各向同性的弹性介质的本构关系如下:- 4 -1t t ij ij kk ij t td d d E E υυεσσδ+=− (2―4) 和2()23ij t t kk ij t ij d K G d G ds σεδ=−+ (2-5) 式中:是材料的切线杨氏模量;t E t υ是切线泊松比;t K 是切线体积模量;是切线剪切模量;t G 三.用Green 方法给出的本构方程在应变空间中相应的点沿一闭合曲线移动一周,如果物体是弹性的,在变形过程中满足:dA du dQ =+ (2-11) 式中:d A 是外力功增量;du 是内能增量;d Q 是进入系统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