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外观设计中设计要点和色彩的地位和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外观设计中设计要点和色彩的地位和作用

文/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王艳江

【摘要】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仅起到辅助确定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的作用,其在相同相近似的判断中并不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而是应当从属于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总原则之下。外观设计中的色彩属于外观设计中的附加设计要素,会缩小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中不包含色彩,而被控侵权产品中包含色彩的情形,应当在相同相近似的比对过程中忽略被控侵权产品中的色彩要素,进行相对意义上的整体观察和综合判断。

【关键词】设计要点、色彩、整体观察、综合判断

根据新专利法[1]第27条的规定,“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也就是说简要说明成为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必备文件。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2]第28条的规定,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应当写明外观设计的名称、用途,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并指定一副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省略视图或者请求保护色彩的,应当在简要说明中写明。对于外观设计的名称和用途,其作用主要用于确定外观设计产品的类别;而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是用于出版专利公报。但是对于本次专利法修改新要求的设计要点这一项,海内外申请人非常关注其如何撰写,以及其在无效程序和侵权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采取有利于其自身的申请策略。另外,对于外观设计简要说明中请求保护色彩的声明,专利理论和实务界一直对其作用和地位颇有争论,请求保护色彩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有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设计要点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设计要点的撰写,最新公布的根据新专利法适应性修改的2010年版审查指南[3]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设计要点是指与现有技术相区别的产品的形状、图案及其结合,或者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或者部位。对设计要点的描述应当简明扼要。根据上述规定,申请人可以指明其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设计三要素:形状、图案、色彩或其任意结合,或者是指明其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某一部位,例如前部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单一色彩并不构成外观设计,因此设计要点也不可以是外观设计中的单一的色彩。

至于如此写明的设计要点有何作用,新专利法第59条第二款规定了其在确定保护范围中的作用,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在新的实施细则中并没有任何有关设计要点在无效和侵权诉讼程序中的进一步规定,在2010年版审查指南[3]中仅在判定外观设计相同和实质上相同需要考虑的因素时提到,“应当注意的是,外观设计简要说明中设计要点所指设计并不必然对外观设计整体视觉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必然导致涉案专利与现有设计相比具有明显区别。例如,对于汽车的外观设计,简要说明中指出其设计要点在于汽车底面,但汽车底面的设计对汽车的整体视觉效果并不具有显著影响”。上述规定仅仅是侧面地规定了设计要点在什么情况下不起作用,但是并没有正面地规定设计要点如何起作用。因此设计要点的在无效和侵权诉讼中的具体作用仍然迷雾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院曾试图就设计要点在侵权判定中的作用问题有所作为,在其2009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6]中的第十二条规定,“被诉侵权设计不包含授权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的,应当认为被诉侵权设计与授权外观设计在整体视觉效果上不会造成相关公众混淆。前款所称设计要点,是指授权外观设计相对于现有设计能够对相关公众产生显著视觉影响的设计特征。人民

法院可以参考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认定设计要点”。也就是说,无论被诉侵权设计与专利设计通过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得出的结论是多么相似,只要其不包括专利设计的设计要点,就不能认定为侵权。这就赋予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相当高的重要性,在侵权判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设计要点在一定程度上凌驾于“整体观察、综合判断”这一最基本的判断原则之上。很明显,如果法官所依赖的设计要点是专利设计相对于现有设计的真正的设计要点,并且该设计要点并不位于例如上文提到的汽车底部等不被消费者注意的部位,同时该设计要点并不是局部细微的设计变化,这样的规定对于明确和简化判定原则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可以想见,专利权人在申请阶段提交的设计要点仅仅是专利权人在申请时基于自身对现有设计的了解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设计要点。而此时,根据上述规定法官负有确定真正设计要点的义务。而实际上法官在不进行充分检索的情况下是无法确定真正的设计要点的。因此上述规定首先很难进行操作。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上述规定使人不由得联想到2001年版和2004版中有关外观设计相同相近似判断中有关“要部判断”的规定。其中,“要部判断”被规定为与“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并列的判断方式。并规定“如果被比外观设计的要部的外观与在先设计的相应部位的外观不相近似,则被比外观设计与在先设计不相近似”,从而试图简化外观设计相同相近似的判定。然而在实践中由于采用“要部判断”与“整体观察、综合判断”两种不同的判断方法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在何时适用“要部判断”,何时适用“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问题上,专利复审委员会与法院产生了很多分歧,同时在社会上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5]。因此在2006年版的审查指南中,去掉了“要部判断”的判断方法,将“整体观察、综合判断”设定为唯一的判断原则,该原则在随后的几年中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考虑到这段历史,目前的设计要点同样不应有与“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同样的地位,甚至凌驾于其上,而应从属于其下,否则同样会带来实践中的混乱。令人欣慰的是,2009年12月底正式公布的司法解释定稿中,已将上述规定删除。

实际上,探寻此次修改专利法中要求提交设计要点的初衷,根据专利局条法司的官方解释[4],设计要点如同产品的用途一样,是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例如对于用照片来表示的外观设计来说,由于其中往往反映了产品外观的诸多细节,通过指定设计要点,就可以在与侵权产品进行对比时忽略一些不属于设计要点的细节。因此,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仅仅是表明了这些设计特征或部位相比于其他设计特征更重要,在相同相近似的比对过程中,即使这些设计特征属于局部细微的特征,也不应当被忽略。而对于没有被指定为设计要点的特征,如果其属于局部的、细微的和功能性的特征,则可选择予以忽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明确地扩大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显然,这并不意味者设计要点的不同必然导致外观设计的不相近似,还需经过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只有这种不同对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判定为不相近似。而如果该设计要点处于例如汽车的底面等不常见的部位,或者是非常微小的设计差异,该设计要点的不同不会对整体的视觉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不能导致不相近似的结论。

综上,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仅仅起到了标示该特征不能被忽略的作用,其在相同相近似的判断中并不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而是应当从属于整体观察综合判断之下。这也是细则和指南中未从正面描述设计要点的作用的原因。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分析,申请人在提交简要说明中的设计要点时,可以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只要基于实际情况说明即可。但是也要避免撰写诸如“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整个外观设计”,因为这样实际上是自己排除了在后续侵权诉讼中忽略部分设计特征的可能,限缩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