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ppt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6
《防灾减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灾害与防护》中的《防灾减灾》。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的分类、灾害的成因、防灾减灾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灾害的基本知识,学会预防和减轻灾害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灾害的分类和成因,知道防灾减灾的基本方法。
2. 学会正确应对灾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灾害的分类、成因和防灾减灾的方法。
难点:灾害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发生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灾害的严重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灾减灾》。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让学生翻到课本第93页,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灾害的分类和成因。
讲解完毕后,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实例分析(10分钟)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灾害为例,分析灾害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措施,让学生学会防灾减灾的方法。
4. 小组讨论(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灾害的分类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的成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防灾减灾的方法提前预警、正确应对、恢复重建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你了解到的灾害类型,并简要介绍其成因。
2. 根据你所学的防灾减灾方法,为你的家庭设计一份应急预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视频、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灾害的分类、成因和防灾减灾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馆、洪水防御示范点等,让学生深入了解防灾减灾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的分类、灾害的成因、防灾减灾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