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货,理性爱国
- 格式:docx
- 大小:13.12 KB
- 文档页数:1
抵制日货,理性爱国
在历史上,抵制日货的行为曾经对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过重要作用。
每当中日关系紧张,中国民间就容易爆发或大或小“支持国货,抵制日货”的活动。
最近在钓鱼岛问题阴霾的笼罩之下,中国全国各地出现了较为大型的抵制日货的民众自发组织的示威游行活动.同时以网络为主要平台,各种倡导“支持国货,抵制日货”的声音此起彼伏,逐渐引导民众走向极端的仇日情绪,实在堪忧。
作为国家的先进队伍、未来栋梁的大学生着实应该深思该不该参与到这场浩浩荡荡的“群众运动”中去呢?
就目前的情况看,抵制日货有点儿盲目,特别是出现的打砸日系汽车的现象。
这种行为我不赞同。
首先,它是违反国家法律的,民众在法律允许的范畴中游行,表达自己的态度,这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因此破坏公共或者私人的财物,那些汽车确实都是日本的牌子,但是它们大多是中国人购买的,是中国公民的财产。
所以,以破坏中国公民的财产为代价,其实是把爱国理解偏了,甚至走向了反面。
其次,目前国内看到的日本车,大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是我国招商引资的成果,引进外国资金,对于我们自己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就日本牌汽车生产来说,大部分是中日合资,因此,打砸也意味着在破坏和损害我们自己的经济。
那么是否意味着不应该抵齤制日货?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中日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全面恶化,甚至断绝关系时,抵制日货也并非不行,但是应该是有理性的、有条件限制的抵制,而不应该盲目地去抵制,以至出现伤害中国公民财产的现象。
所谓有理性,首先要分清楚到底哪些是纯粹的日货,其次不要采取暴力行为。
此外还应该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因为政府可以分清楚哪些是中国人自己的财产,哪些是纯粹的日货。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其实抵制日货是一种不明智的反抗方法。
第一,以前日本商品基本上都是纯粹的日本企业生产,所以抵齤制确实对日本经济会造成伤害,其次,因为战争年代,特殊的国际环境下,它对于民族精神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而在今天,大部分人很难分清楚哪个是纯粹的日货,哪个是中日合资,因此,抵齤制之下,可能也给我们自己造成损失,这个损失甚至比日本更大。
其次,今天是一个全球化时代,抵齤制日货,不仅对中日两国有影响,还会在国际上造成影响,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或者正负面共存的情况下,哪个方面更大,需要我们考虑。
全球化时代也是商品自由流动的时代,竞争不过,就去打砸,与暴徒何异?当然,抵齤制日货不仅是商品竞争的问题,还有其他原因,但是也要考虑得失。
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国,既然是大国,就要承担一个大国的责任,给其他国家做出表率。
而作为中国国民,也应该逐渐树立起大国心态,不要把中日矛盾仅仅看做是两国的矛盾,更要放在国际环境中去看,所以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而不应该盲目的抵制日货.我们应该做到理性的表达爱国,理性的传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