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364.39 KB
- 文档页数:6
肾病的饮食调养主原则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而饮食不当又是致病因素之一,因而合理适度的饮食可以增进健康,加速疾病的痊愈。
根据肾脏病患者的特点,其饮食调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这样可减少血中的氮质滞留,减轻肾脏的负担,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一般主张摄入蛋白质每日0.4-0.6g/kg体重,应选用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动物蛋白,其中含必需氨基酸较高,而且在体内分解后产生的含氮物质较少,植物蛋白质如豆制品、玉米、面粉、大米等含必需氨基酸较少,非必需氨基酸较多,生物效价低,故称为"低质蛋白",应予适当限量。
对于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既不可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又不可过分强调高蛋白饮食,因为血浆蛋白持续低下可使抵抗力下降,易发感染,水肿反复,加重病情,而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肾小球的高滤过,久之则促进肾小球硬化。
目前主张肾功能正常的肾病综合症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以1g/公斤体重为宜,而且要以优质蛋白为主。
二、盐的摄入量如果肾脏病患者没有水肿或高血压的情况不必限盐,可与正常人一样每日进盐10克,限制盐的摄入量主要针对水肿和高血压的患者,因为不限制盐可加重水钠潴留,使水肿难以消退,引起血压升高。
一般每天,控制盐在2-3克,尿少,血钾升高者应限制钾盐摄入量。
三、水的摄入量肾脏病患者如果没有尿少水肿的情况是不需控制水的摄入量的,水肿的患者主要应根据尿量及水肿的程度来掌握水的摄入量,一般而言,若水肿明显时,初进食以外,水的摄入量最好限制在500-800ml/日较为适宜。
患尿路感染之后,为避免和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与繁殖,患者应多饮水,勤排尿,以达到经常冲洗膀胱和尿道的目的。
尿路结石的患者也应大量饮水,因为尿量减少是尿路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饮水可以冲淡尿晶体浓度,避免尿液过度浓缩,减少沉淀机会,一般要求每日饮水2400-3000ml,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2400ml以上。
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1、平衡膳食
在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以防止营养不良发生。
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2、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蛋白质分配
定时定量进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可占总能量20%~30%、30%~35%、30%~35%。
均匀分配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
为保证摄取能量充足,可在三餐间增加点心,占总能量的5%~10%。
3、膳食计划个体化及营养教育
应根据患者生活方式、CKD分期及营养状况、经济条件等进行个体化膳食安排和相应的营养教育。
4、食物选择
(1)限制米类、面类等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采用小麦淀粉(或其他淀粉)作为主食部分代替普通米类、面类,将适量的奶类、蛋类或各种肉类、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2)可选用的食品包括马铃薯、白薯、藕、荸荠、澄粉、山药、芋头、南瓜、粉条、菱角粉等富含淀粉的食物替代普通主食。
也可选用低磷、低钾、低蛋白质的米类、面类食品替代普通主食。
(3)当病情需要限制含磷高的食品时,应慎选动物肝脏、坚果类、干豆类、各种含磷的加工食品等。
(4)当病情需要限制含钾高的食品时,应慎选水果、马铃薯及其淀粉、绿叶蔬菜等。
(5)当患者能量摄入不足时,可在食物中增加部分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油摄入以达到所需能量。
慢性肾病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补充慢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患者来说,饮食调整是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补充不仅能够减轻肾脏的负担,还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慢性肾病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补充。
首先,我们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
一般来说,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来确定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
如果患者的肾功能轻度受损,可适当减少蛋白质的摄入;若肾功能严重受损,则需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优质蛋白质是首选,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
这些蛋白质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
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的植物蛋白,如豆类及豆制品。
其次,要限制钠盐的摄入。
过多的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和水肿症状。
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火腿等。
烹饪时也要少放盐,可用其他调味料替代盐来增加食物的风味,比如柠檬汁、醋、姜蒜等。
控制钾的摄入也很关键。
当肾功能下降时,肾脏排钾能力减弱,容易导致高钾血症。
因此,慢性肾病患者要注意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如香蕉、橙子、菠菜、土豆等。
但如果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钾。
此外,对于磷的摄入也要加以限制。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骨骼健康。
患者应少吃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乳制品等。
水分的摄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患者有水肿、少尿等症状,应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包括饮用水、汤、水果等所含的水分。
在饮食中,还应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
慢性肾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身体消耗增加,如果能量摄入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
可以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谷类、薯类等。
脂肪的摄入也要适量,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
慢性肾病患者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指导与生活方式干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情进展缓慢,但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可能会逐渐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指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一)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来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
一般来说,未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约 06-08 克;而透析患者则需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公斤体重约 12 克。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和豆类等,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上。
(二)控制钠盐的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的负担。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5 克。
避免食用咸菜、腌肉、火腿等高盐食物,减少酱油、味精等含钠调味品的使用。
(三)控制钾的摄入当肾脏功能受损时,排钾能力下降,容易导致高钾血症。
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根据血钾水平来调整钾的摄入量。
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土豆等应适量食用,尤其是在血钾升高时要严格限制。
(四)控制磷的摄入磷的代谢紊乱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高磷血症会导致皮肤瘙痒、骨骼病变等。
患者应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乳制品等。
(五)保证充足的热量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食欲下降、代谢紊乱等原因,容易出现热量摄入不足。
为了避免营养不良,应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以维持体重和身体的正常代谢。
可以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六)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饮食限制和肾脏功能受损,容易出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
应适当补充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D 以及铁、锌等矿物质。
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一样,是一种与生活方式、膳食有关的疾病。
对于患者而言,除了接受正确的药物治疗,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也至关重要。
有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干预可延缓肾病进展,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
那临床医生该如何指导慢性肾脏病患者做好饮食管理呢?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总则:平衡膳食,在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
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蛋白质的分配。
并根据患者生活方式、疾病分期、营养状况及经济条件等进行个体化膳食安排和相应的营养教育。
图片来源:pixabay摄入足够的能量•1~3 期患者的能量摄入以达到和维持目标体重为准,当体重下降或出现营养不良表现时,还应增加能量供给。
•4~5 期患者,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的同时,仍需摄入足够的能量。
年龄≤ 60 岁的患者,能量摄入需维持在146 kJ(35 kcal)/(kg·d),年龄>60 岁的患者,能量摄入需维持在126~146 kJ(30~35 kcal)/(kg·d)。
此外,还需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活动量、饮食史、合并疾病及应激状况进行调整。
优质低蛋白饮食为延缓疾病进展,推迟进入透析,并保证良好的营养状态,2~5 期(未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遵循低蛋白饮食,在保证足够能量摄入的情况下,适当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
且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至少占 50% 以上,如奶类、蛋类、各种肉类及大豆蛋白。
而开始透析后,蛋白质需求量大大增加,应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到1.0~1.2 g/(kg·d),也可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075~0.12 g/(kg·d)。
CKD 分期蛋白质摄入推荐量1~2 期0.8~1.0 g/(kg·d)3~5 期(未透析)0.6~0.8 g/(kg·d)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1.0~1.2 g/(kg·d)合并高分解代谢疾病1.2~1.3 g/(kg·d)限钠、限磷、限钾已有研究发现,限钠饮食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减少了尿蛋白,并可增强 ACEI 和 ARB 减少尿蛋白的作用,因此限钠饮食也被称为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措施之一。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治疗原则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除了医疗治疗外,饮食也是慢性肾脏病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饮食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治疗原则之一是限制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肾脏排泄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肾脏排泄功能受损,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重病情。
因此,合理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对于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不超过每天0.8克/公斤体重。
其次,在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治疗中,还需要注意限制盐分的摄入。
盐分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并增加血压,加重肾脏负担。
因此,减少盐分摄入对于保护肾脏功能,控制水分潴留非常重要。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含有过多盐分的食物,如腌制品、罐头食品等,同时在烹饪过程中也应减少盐的使用量。
此外,慢性肾脏病饮食治疗中还应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
由于肾脏功能减退,患者往往存在水分潴留的问题,因此,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对于减轻患者的水分负担非常必要。
普通成年人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应控制在1500-2000毫升之间,具体摄入量还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
此外,慢性肾脏病患者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磷的摄入控制。
磷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由于肾脏排泄功能减退,血磷浓度常常升高,这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骨骼病变、血管钙化等。
因此,在饮食中应避免高磷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肉类等,选择低含磷的食物,如白菜、西红柿等。
除了上述的饮食原则,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还需要合理搭配其他营养素。
例如,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帮助保护肾脏功能;摄入足够的优质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同时还能减少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负担。
总之,在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治疗中,限制蛋白质、盐分和液体摄入,合理控制磷的摄入,以及合理搭配其他营养素是必不可少的。
38快乐养生 2018.06慢性肾病的2大饮食原则尽管大多数肾病患者都知道要控制饮食,但对于如何能控制好,可能不太了解。
根据国家卫计委出台的《慢性肾病饮食指导》(以下简称《指导》),其中两大原则最为关键,有需要的人不妨看看。
限制蛋白质饮食:“5个1”法《指导》:慢性肾病1~2期患者,不论是否患有糖尿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8~1.0克/千克体重/天(含0.8克/千克体重/天)。
慢性肾病3~5期没有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6~0.8克/千克体重/天。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1.0~1.2克/千克体重/天。
其中至少50%来自优质蛋白质。
3~5期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应定期监测患者营养状态,如已有营养不良应每月监测1次。
解读:上海同济医院肾内科主治医生张昆说,低蛋白饮食不是不能食用蛋白,而是既要保证蛋白摄入适量,不引起营养不良,又不给肾脏造成太多负担,只是要比正常摄入标准偏低。
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肾功能及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来确定。
“食品交换份法”防营养不良《指导》:(男性)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0.9(千克);(女性)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0.9(千克)-2.5(千克)。
当体重下降或出现其他营养不良表现时,应增加能量供给。
对慢性肾病4~5期患者,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的同时,能量摄入需维持在146千焦(35千卡)/千克体重/天(年龄≤60岁)或126千焦~146千焦(30千卡~35千卡)/千克体重/天(年龄>60岁)。
按交换份为单位分配不同类别的食物。
解读:“凡产生90千卡热量的食物称为一个食品交换份。
简单地说,半两粮、1斤菜、1个鸡蛋、1两肉、1杯奶、4片面包均是1个食品交换份。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肾科赵卫红主任医师说,使用“食品交换份法”有利于预防营养不良。
她介绍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标准体重。
②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标准体重(公斤)×每日摄入能量标准(35千卡/千克)=全天所需总能量。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管理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指导与管理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控制疾病进展,减轻肾脏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管理方法。
首先,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合理控制膳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非常重要。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排除废物和代谢产物的能力下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控制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并选择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来源,如禽类、鱼类和豆类等。
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植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谷物、坚果和豆类等。
其次,限制盐分摄入对于控制血压和保护肾脏功能也至关重要。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咸的菜肴和加工食品。
为了增加食物的风味,可以使用一些香草、香料和柠檬汁等代替盐。
继续,控制液体摄入也是慢性肾脏病饮食管理的关键。
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容易出现排尿困难和多尿等现象,因此需要控制日常的液体摄入量。
具体摄入量可以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来进行调整,并注意密切观察身体是否存在水肿等症状。
此外,钾、磷是与肾脏健康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元素。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钾、磷超标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饮食中需要注意选择低钾、低磷含量的食物,并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食材,使得每日所摄入元素平衡稳定。
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饮食调整。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肾脏病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饮食规律:定时进食,尽量不要暴饮暴食或过多餐后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
2. 合理控制烹饪方法:选择清淡、少油少盐的烹饪方式。
建议采用蒸、煮、炖等方式烹制食物,避免油炸和高温烧烤等做法。
3. 远离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咖啡因、浓茶等都是激发尿频的诱因,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适量减少摄入。
4. 减少饮酒和戒烟:长期大量的喝酒和吸烟对于肾脏健康具有严重损害作用,建议尽量戒除这些不良习惯。
5. 定期监测身体指标: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饮食计划。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指南与监测建议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逐渐发展的疾病,肾脏功能逐渐下降。
在CKD患者中,饮食和营养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饮食指南和监测建议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提供饮食指南与监测建议。
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是我们身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但在CKD患者中,肾脏对蛋白质代谢的能力会降低,因此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通常来说,对于无透析治疗的CKD患者,每天的总蛋白摄入应该控制在0.6-0.8克/千克体重范围内。
为了保证营养平衡,可以选择高生物价值的优质蛋白来源,如鱼、禽肉等。
而豆类及坚果这些富含植物性优质蛋白的食物也可适量摄入。
此外,避免食用高蛋白含量的食物,如红肉、咸肉等。
二、合理控制钠摄入慢性肾脏病患者通常容易患有高血压等并发症,钠过量会加重水分潴留,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因此,限制钠盐的摄入对于控制血压和减少水分潴留非常重要。
CKD患者应该避免过多食用含盐过高的加工食品和快餐等,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并用低盐或无盐调料进行烹饪。
此外,在选择调料时可以优先选取天然香辛料,如姜、大蒜、洋葱等,以提升菜肴口感。
三、限制液体摄入在CKD晚期或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时,由于肾功能损害严重,机体排尿能力下降,可能出现水分滞留现象。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注意限制液体摄入。
通过合理安排饮食时间、避免饮用高盐和咖啡因含量过高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可以减少口渴感。
此外,适量控制吃水果的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水分也会通过摄入水果而进入体内。
四、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由于慢性肾脏病可能会导致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或代谢紊乱,需要通过合理饮食来补充这些营养物质。
例如,CKD患者往往容易发生钙和维生素D缺乏,这可能导致骨骼健康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应增加钙摄入,并考虑适当补充维生素D。
此外,在控制蛋白质摄入时可以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或适当考虑补充维生素B群。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损伤或GFR<60ml/(min.1.72m2)持续3个月。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口有异味、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及出血倾向等。
合理的营养治疗可减轻肾脏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营养治疗原则:一、保证热能供给。
以标准体重计[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60岁以下35kcal/(kg.d);60岁以上30kcal/(kg.d);肥胖或超重者20~25kcal/(kg.d);血液透析时30~40 kcal/(kg.d);腹膜透析时35~45 kcal/(kg.d)。
二、供给适量高生物价蛋白质(热氮比为300-400:1),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蛋白质0.6g/(kg.d),优质蛋白质占50%以上,选择禽畜肉、鱼、蛋、奶类,不用豆类及其制品、硬果类(如花生、杏仁、核桃等),部分主食可用麦淀粉代替,以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
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如开同)0.12 g/(kg.d)。
三、脂肪占热能25~30%,每日胆固醇应低于300mg。
烹调油应选用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花生油,20~25g/d。
少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猪脑、蛋黄、蟹黄、鱼子、淡菜、干贝、鱿鱼、墨鱼、蚬等。
四、限制水与钠盐的摄入。
无水肿且尿量较多,每天入水量在1500ml以上,少量多次饮用,食盐每天3~5g(1g盐相当于5ml酱油)。
尿量较少且有水肿者,以量出为入的原则尿量加500ml计算入水量,食盐限制在2g/d内,严重者不摄入盐且要限制钠的摄入。
含钠较高的食物:盐腌制食品、加碱的面食、苏打饼干、火腿、香肠、皮蛋、大白菜、牛皮菜、蕹菜、芹菜、萝卜、茼蒿、菠菜、大白菜、草头等。
五、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特别是血磷和钾。
应根据血钾、血磷选用食物。
1、血磷偏高时应限制:笋,藕,茨菇,莴苣,蘑菇,香菇,酵母,坚果类,酱油等。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合理控制饮食与药物慢性肾脏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肾脏疾病,若不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恶化。
日常护理中,合理控制饮食和药物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合理控制饮食1.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尿素等有害物质难以排除,因此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一般建议患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克/公斤体重。
患者可适当增加高生物价值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瘦肉等,同时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肉类、禽类和奶制品等。
2. 限制钠盐摄入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水钠潴留,导致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加重。
因此,患者应限制摄入过多的盐分。
一般建议每日摄入盐分不超过6克。
可以使用低钠盐替代常规食盐,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罐装食品等高盐饮食。
3. 控制磷摄入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难以排除体内过多的磷,摄入过多的磷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因此,患者应限制食物中磷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和碳酸饮料等。
二、合理用药1. 降压药物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高血压,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降压药物,帮助控制血压稳定。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但用药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2. 利尿药物利尿药物可帮助慢性肾脏病患者排除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减轻水钠潴留和水肿症状。
常见的利尿药物有噻嗪类利尿剂和利尿酮腙类药物,但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以避免影响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3. 控制血脂药物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伴随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合理使用控制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但用药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三、注意日常生活细节1. 合理调节水分摄入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排尿功能减退,容易发生水潴留和水肿。
因此,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节水分的摄入量,避免饮水过多或过少。
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1.平衡膳食
在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以防止营养不良发生。
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2.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蛋白质分配
定时定量进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可占总能量20%~30%、30%~35%、30%~35%。
均匀分配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
为保证摄取能量充足,可在三餐间增加点心,占总能量的5%~10%。
3.膳食计划个体化及营养教育
应根据患者生活方式、CKD分期及营养状况、经济条件等进行个体化膳食安排和相应的营养教育。
4.食物选择
(1)限制米类、面类等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采用小麦淀粉(或其他淀粉)作为主食部分代替普通米类、面类,将适量的奶类、蛋类或各种肉类、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2)可选用的食品包括马铃薯、白薯、藕、荸荠、澄粉、山药、芋头、南瓜、粉条、菱角粉等富含淀粉的食物替代普通主食。
也可选用低磷、低钾、低蛋白质的米类、面类食品替代普通主食。
(3)当病情需要限制含磷高的食品时,应慎选动物肝脏、坚果类、干豆类、各种含磷的加工食品等。
(4)当病情需要限制含钾高的食品时,应慎选水果、马铃薯及其淀粉、绿叶蔬菜等。
当患者能量摄入不足时,可在食物中增加部分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油摄入以达到所需能量。
慢性肾脏病患者能量和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1.能量
CKD1期~3期患者,能量摄入以达到和维持目标体重为准。
目标体重可以参考国际推荐适用于东方人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男性: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kg);
(女性)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kg)-2.5(kg)。
当体重下降或出现其他营养不良表现时,还应增加能量供给。
对于CKD4期~5期患者,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的同时,能量摄入需维持在146kJ(35kcal)/(kg·d)(年龄≤60岁)或126kJ~146kJ(30kcal~35kcal)/(kg·d)(年龄>60岁)。
再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活动量、饮食史、合并疾病及应激状况进行调整。
2.蛋白质
以食物蛋白质为基础的交换份
CKD1期~2期患者,不论是否患有糖尿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8g/(kg·d)~1.0g/(kg·d)其中包含0.8g/(kg·d)。
对于CKD3期~5期没有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6g/(kg·d)~0.8g/(kg·d)。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 1.0g/(kg·d)~1.2g/(kg·d),当合并高分解代谢急性疾病时,蛋白质摄入推荐量增加到 1.2g/(kg·d)~1.3g/(kg·d)。
其中至少50%来自优质蛋白质。
可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075g/(kg·d)~0.12g/(kg·d)。
再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饮食史、合并疾病及应激状况进行调整。
3.脂肪
CKD患者每日脂肪供能比25%~35%,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10%,反式脂肪酸不超过1%。
可适当提高Ω-3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4.碳水化合物
在合理摄入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应为
55%~65%。
有糖代谢异常者应限制精制糖摄入。
5.矿物质
各期CKD患者钠摄入量应低于2000mg/d,磷摄入量应低于800mg/d,钙摄入量不应超过2000mg/d。
当CKD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应限制钾的摄入。
当出现贫血时,应补充含铁量高的食物。
其他微量元素以维持血液中正常范围为宜,避免发生血液电解质异常。
6.维生素
长期接受治疗的CKD患者需适量补充天然维生素D,以改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必要时可选择推荐摄入量范围内的多种维生素制剂,以补充日常膳食之不足,防止维生素缺乏。
7.膳食纤维
根据每日摄入能量,推荐膳食纤维摄入量14g/4180kJ(1000kcal)。
8.液体
CKD患者出现少尿(每日尿液量小于400mL)或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水肿时需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以维持出入量平衡。
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处方的制定
采用五步法,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强度、CKD分期等,计算患者每日需要总能量及蛋白质,并计算出以食物蛋白质为基础的交换份的份数,最终分配至全日各餐。
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摄入监测与评估
1.营养状态监测
CKD3期~5期患者受疾病和营养素摄入限制的影响易发生营养不良,应定期监测患者营养状态。
在控制蛋白质摄入时,应对患者的依从性及营养状况进行密切监测,防止营养不良发生。
如果已有营养不良发生应每月监测1次。
2.饮食依从性监测
应定期检测患者24小时尿尿素排泄量以评估患者蛋白质实际入量,保持氮平衡状态。
采用三日膳食回顾法定期评估膳食摄入能量及营养素量。
3.营养评估
定期采用多种方法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并综合分析,包括人体测量,如体重、体质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以及握力、小腿围等;人体成分组成分析;常用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胆固醇等;综合评估法,如主观全面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等进行综合评估。
表1CKD饮食交换份举例(按0.6g/kg)
表2CKD饮食交换份举例(按0.8g/kg)
表3以食物蛋白质为基础的交换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