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含图表
- 格式:doc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15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报告目录1.内容综述................................................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3 1.1.1 当前社会背景下的手机使用情况.........................4 1.1.2 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的手机依赖现象分析.................5 1.1.3 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6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8 1.2.1 明确本研究的主旨和目标...............................81.2.2 提出待解决的关键研究问题.............................92.文献综述...............................................10 2.1 国内外手机依赖研究现状................................10 2.1.1 国外研究进展........................................11 2.1.2 国内研究进展........................................13 2.2 相关理论框架..........................................15 2.2.1 心理学视角下的依赖理论..............................16 2.2.2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行为理论..........................17 2.2.3 教育学视角下的学习理论..............................18 2.3 研究差距与创新点......................................19 2.3.1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212.3.2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其重要性............................22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3 3.1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23 3.1.1 样本的选择标准与过程................................24 3.1.2 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26 3.2 研究工具与技术路线....................................27 3.2.1 采用的研究工具介绍..................................28 3.2.2 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技术路线............................29 3.3 数据分析方法..........................................30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32 3.3.2 推论性统计分析方法..................................333.3.3 质性分析方法........................................344.研究发现与讨论.........................................35 4.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分析..............................36 4.1.1 手机使用的普及程度..................................37 4.1.2 手机依赖的普遍性及特点..............................38 4.2 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分析................................39 4.2.1 个人因素............................................40 4.2.2 环境因素............................................41 4.2.3 教育因素............................................42 4.3 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评估..................43 4.3.1 学习效果的影响......................................454.3.2 生活质量的影响......................................464.3.3 心理健康的影响......................................464.4 案例分析..............................................484.4.1 典型案例介绍........................................494.4.2 案例分析结果解读....................................505.结论与建议.............................................505.1 研究结论总结..........................................525.2 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启示............................535.3 对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建议................................545.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551. 内容综述本报告旨在探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依赖的现象及其对个人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导语一、调查背景二、调查目的三、调查方式四、调查对象、时间正文1调查结果分析2产生手机依赖原因分析2.1从众心理的影响22心理诉求的需要2.3人格特质的差异2.4不良情绪的排遣3手机依赖症危害4建议及意见4.1建立良好的群体氛围,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4.2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4.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4.4采用科学的方法,鼓励大学生自我教育总结附件一: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调查问卷附件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语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几乎每个大学生,手上都有一个手机。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我们可以用手机进行沟通、进行学习、进行购物……甚至我们平时出门什么东西都不带, 带一个手机究竟可以解决我们的所需。
但是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性日渐丰富,使得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变深。
我们曾多次看到网络报道,身边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人们的沟通越来越少。
前不久的报道,一位女大学生因为周末在宿舍连续在手机上看视频,除了吃饭和上卫生间,其余时间都捧着手机看视频最终导致她患了急性青光眼。
造成这些个现象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大家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在如今的社会,手机这种沟通工具随处可见。
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它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在当代的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链接:2、纸质调查,发出200份回收200份四、调查对象、时间线上针对广大的大学生群体,线下针对本校学生及周边学校的大学生时间:2016年2月23日一一2016年3月5日正文1调查结果分析学生拿着手机打电话、听歌、玩游戏…无论是课上课下,无论在寝室还是食堂, 手机频频亮相。
现在大家的一些聚会场面,都会“没收”手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究其原因还是对手机的依赖太深,甚至已经影响到我们平时的正常交流。
网上时常有张啼笑皆非的图片,以前毒害我们的是鸦片,大家都躺着吸鸦片;现在毒害我们的是手机,大家都躺着玩手机。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手机使用情况目录•手机依赖程度•依赖症影响因素•手机依赖症对生活的影响•解决措施与建议•结论01引言调查背景02手机依赖现象逐渐成为社会问题03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手机使用的影响调查目的探究手机依赖症的现状及程度分析手机依赖症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的应对策略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02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年龄分布35岁以上:15%31-35岁:10%25-30岁:25%18岁以下:15%18-24岁:35%职业分布学生:25%白领:30%蓝领:20%教师:10%其他职业:15%学历分布高中/中专:25%大专/本科:40%初中及以下:10%硕士及以上:25%03手机使用情况大多数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5小时,少数受访者使用时间不足1小时。
白天使用时间大多数受访者在工作日白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其中部分受访者还会在晚上使用手机。
每天使用时间VS每天使用次数大多数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的次数超过10次,部分受访者每天使用次数甚至超过20次。
使用时间间隔大多数受访者使用手机的时间间隔较短,集中在1-2小时左右。
社交媒体大多数受访者经常使用社交媒体应用,如微信、QQ、微博等。
游戏部分受访者喜欢在手机上玩游戏,包括休闲游戏和大型游戏。
通讯工具尽管现代通讯方式多样化,但手机仍然是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之一。
影音娱乐影音娱乐是受访者使用手机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包括看电影、听音乐、看短视频等。
04手机依赖程度1手机使用时长与依赖程度关系23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降低用户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并增加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削弱用户的社交意愿,影响人际关系。
手机使用频率与依赖程度关系高频率使用手机会导致用户缺乏思考和创造力。
高频率使用手机会影响用户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的调查报告调查小组:二班6组组长:徐浩然学号:145014210组员:王菁 145014208王帅 145014212罗宇 145014216焦硕 145014215 指导教师:贾作璋目录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与方法三、调查内容及分析四、成因五、对策与建议六、调查心得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
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听歌聊天的同学们。
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
本文以在校的大学生为对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一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大学生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本文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时长,以及使用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对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质,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
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现在手机成为通讯的工具,集多种功能与一身。
除了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且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娱乐丰富我们的生活。
现在的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手机,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机,这对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可是这毕竟跟网络一样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针对现在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频繁,甚至手机不离手机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以便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并改善。
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手机依赖这个现象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现象做了研究,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研究却十分寥寥。
我课题组就杭州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题为“在杭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对近千分问卷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手机依赖现象在高校中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将随着手机使用的频繁、功能的发达,而引发出更多的问题,作为学校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办法。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在杭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地区高校的学生。
包括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手机使用的一般情况,个人生活状态和手机使用心理3个方面。
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有效率为95.5%。
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结果与分析:(1)问卷一般情况:在955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4岁,其中男性为370人,占39.7%,女性为585人,占61.3%。
手机拥有率高达98.95%,近一半的受调查者(49.74%)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2)手机使用基本情况上:57.59%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作用非常大,是离不开的;71.2%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大的吸引力“方便与他人沟通”。
关于手机依赖性调查报告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手机的极大依赖。
这种依赖已经被称为“手机依赖症”。
本节将介绍手机依赖症的定义和特点。
二、调查的原因及目的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拿着手机在煲电话粥或发短信,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因此,我们决定对XXX 的部分学生进行手机依赖程度的调查。
我们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以及探讨如何应对这种依赖。
三、调查时间、地点、对象和方法我们的调查时间为2021年5月,地点为XXX,对象为部分学生。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180份。
四、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一)每题问卷问题结果分析通过对每个问卷问题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手机使用时间较长,使用场景也比较多样化。
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手机依赖症状,他们仍然能够与外界社会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
二)针对个别问题进行分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有些学生会在上课时使用手机,这显然会影响到他们的研究效果。
此外,有些学生会在睡觉前使用手机,这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质量。
五、手机依赖症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一)手机依赖症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主要是因为手机的功能强大,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方便地进行研究和生活。
此外,手机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外界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
二)手机依赖症的特点手机依赖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无法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行为,以及对手机的过度痴迷。
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出现这种症状。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对手机依赖程度的调查,我们认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手机依赖症状。
因此,我们建议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要注意控制使用时间和场景,避免对手机过度依赖。
七、参考文献无八、附录附录一:调查问卷附录二:组员分工手机依赖症(Mobile Phone XXX。
对手机依赖调查报告对手机依赖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一)随着21世纪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新Android 手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之一。
手机功能日趋丰富,除了通话、短信传统功能外,手机增加了上网、游戏、音乐等功能。
(二)当我们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听歌聊天的同学们。
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然而手机的频繁使用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部分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烦燥、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二、调查目的手机依赖这个现象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此情况,我小组进行了题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度,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以及找出其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与统计本次调查活动的对象为淮南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科学,我们按照男女等量原则,分别在大一至大四的各个专业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
共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回收192份,有效率为100%。
共做访谈64组,访谈成功60组,有效率93.8%。
(一)调查问卷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二)访谈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四、调查时间与方法(一)时间安排:1、调查阶段:11月30日——12月23日2、图表统计制作阶段:12月24日——12月28日3、调查报告初稿完成阶段:12月29日——1月3日4、调查报告定稿阶段:1月4日——1月__日(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五、调查地点教学楼、宿舍、图书馆六、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中87%的人都感觉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对手机有依赖,82%的人上课都会携带手机。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践调查,了解手机依赖症的现状、原因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实践调查1. 调查对象:本调查选取了100名年龄在18-35岁的智能手机用户作为调查对象。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手机依赖症的现状、原因及危害。
3. 调查结果:(1)手机依赖症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存在手机依赖症,其中轻度依赖症者占30%,中度依赖症者占20%,重度依赖症者占10%。
(2)手机依赖症原因:调查发现,手机依赖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 社交需求:随着社交软件的普及,人们希望通过手机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从而满足社交需求。
② 娱乐需求:手机中的游戏、视频、音乐等娱乐资源丰富,使得人们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③ 工作需求:智能手机成为人们工作的重要工具,长时间使用手机处理工作事务,导致依赖。
④ 信息需求:人们希望通过手机获取各种信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手机依赖症危害:手机依赖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危害,主要包括:① 影响身心健康: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失眠等健康问题。
② 影响人际关系:过度依赖手机,容易忽视与亲朋好友的面对面交流,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③ 影响工作效率:长时间使用手机处理工作事务,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④ 影响生活习惯:过度依赖手机,容易导致作息不规律,影响身体健康。
三、解决策略1. 自我调节: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依赖。
2. 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手机依赖症的危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诱惑。
3. 社交互动:多参加线下活动,与亲朋好友面对面交流,丰富生活内容,降低手机依赖。
4.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将过多时间用于手机上。
5. 丰富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运动等,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