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考试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610.50 KB
- 文档页数:3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一.考点地质构造1.各种地质作用及其内涵解: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旋转能、动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内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2.矿物结晶及其形态及其代表矿物解:在液态或气态物质中的离子或原子互相结合形成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常见的单晶体矿物的形态有:片状、鳞片状(云母、绿泥石)板状(斜长石)柱状(长柱状的角闪石、短柱状的辉石)立方体状(黄铁矿)菱面体状(方解石)菱形十二面体状(石榴子石)常见的矿物集合体形态有:晶簇(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粒状(黄铁矿)块状纤维状(蛇纹石、石膏)土状(高岭石)3.矿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内涵A.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对自然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
(1)颜色:取决于矿物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晶构造取决于矿物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晶构造自色:矿物自身所固有的颜色。
比较固定他色:由于含外来带色杂质而引起的颜色,与矿物本身性质无关。
假色:由矿物中的裂隙或矿物表面氧化膜对光的折射、散射引起。
(2)条痕(粉末色):是指矿物在条痕板上擦划后所留下的痕迹,即矿物粉末颜色。
(3)光泽:矿物表面呈现的光亮程度。
根据光泽由强而弱的次序,可分为:金属光泽一半半金属光泽一非金属光泽造岩矿物绝大部分为非金属光泽:玻璃光泽一油脂光泽一丝绢光泽一珍珠光泽一土状光泽(4)透明度透明度:是指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矿物对光对光的吸收率。
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
B.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敲打、刻划、拉、压等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性质称为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1)解理:晶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始终沿着一定的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现象,称为解理。
一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
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工程地质评价)(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矿物: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与化合物。
岩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有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岩浆岩1、概念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2、特征结构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3、特征构造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4、成因类型侵入岩:深成岩(花岗岩、橄榄岩、辉岩、正长岩)、浅成岩(花岗斑岩、辉绿岩、玢岩)。
喷出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5、常见的岩浆岩超基性岩类:辉岩、橄榄岩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类:正长岩、安山岩、正长斑岩、粗面岩、闪长岩、闪长玢岩酸性岩类: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沉积岩1、概念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2、特征结构碎屑结构(碎屑与胶结)、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3、特征构造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波形层理)层面构造(泥裂、雨痕、生物构造)、化石构造。
4、常见沉积岩分碎屑岩和化学岩两类。
碎屑岩根据粒度细分: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如火山角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化学岩根据成分,主要分出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和其他一些化学岩,如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1、定义:岩石在地壳中受高温、高压或化学成分的加入或析出影响,发生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2、变质岩基本特征:出现变质矿物和特殊的变质构造不同的变质矿物表明不同的变质环境3、变质岩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
4、变质岩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
5、常见的变质特征矿物与岩石石榴子石、滑石、蛇纹石、红柱石、十字石等片麻岩、千枚岩、板岩、片岩、大理岩、石英岩。
综合测试试题一一、名词解释(20分)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販新发生活动的新层(即潜在活斷层).2.砂土液化:饱水砂上在地歳、动力荷我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強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伏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彖。
3.混合溶独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辿能力仃所增強的效应。
4.电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簾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宸波冇选择放人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足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人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十•体的卓越周期。
5.工程地质条件:与T程建筑物仃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拈:岩I: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二、填空题(20分)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冇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2.丁程地质学的肤木研究方法冇白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T•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冇\拉裂(冋弹)囁滑\弯曲倾倒三种4.按淆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多余的约束。
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全错1•水用莆水询,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莆水后将不会产牛库水向邻谷的滲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十•体稳定牲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十•体强度等难以梢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亜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件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吊地震本功大小的尺度,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吊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十•液化时.若某计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十•层液化。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娱害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1)岩土类型及性质:软上〉硕土,土体〉基岩松散沉枳物用度越大,缶害越大上层结构对震害的影响:软弱土层埋藏愈浅、用度愈大,震害愈人.(2)地质构造浦发鳶断裂越近,卓害越大,上盘尤匝于下盘。
工程地质复习提纲(参考)(2009.9)一、绪论1、工程地质的研究对象2、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及其包含内容二、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的概念2、内外力地质作用的概念、作用方式及结果3、风化作用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岩石性质的影响4、残积层及其特点5、剥蚀与风化的区别6、沉积、搬运、成岩作用及其作用方式7、变质作用,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8、土的形成原因三、矿物与岩石1、岩石的结构与构造2、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常见的岩浆岩;喷出岩与侵入岩的特征3、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常见的沉积岩4、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常见的变质岩5、变晶结构与重结晶结构6、影响岩石性质的主要因素7、造岩矿物的概念;常见的变质矿物四、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地质年代的概念;地层的新老顺序2、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3、根据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确定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4、岩层产状的概念、要素及其表示方法5、褶曲、褶皱构造的概念与特征6、背斜褶曲与向斜褶曲的区别、出露特征及表示方法7、节理、断层的概念、分类及其对岩石工程的影响(评价)五、第四纪地质与地貌1、地貌的概念2、形成地貌的主要原因,影响地貌的因素3、构造、剥蚀平原的特征4、中国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物分带分布规律5、人类化石的意义六、地下水1、地下水对岩石、土木工程的主要影响2、地下水的不良作用3、地下水的埋藏类型及其特征4、潜水、承压水的概念与特点5、承压水对工程的影响6、潜蚀的作用及其产生条件7、坡积层、洪积层与冲积层的特征八、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1、岩体、结构面、岩体结构、岩体稳定的概念2、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3、层状、散体岩体结构对土木工程稳定性的影响九、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1、崩塌的概念2、防治滑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措施3、泥石流的概念、形成条件4、岩溶的概念、形成条件5、土木工程防震的基本原则。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篇: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外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工程地质三个基本部分: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矿物: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原生、次生、变质矿物)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硬度:矿物抵抗摩擦和刻划的能力称硬度。
(由一种矿物和已知硬度的矿物相互刻画)解理:矿物受到敲击后,能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解理与断口的关系: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相互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解理不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按岩石中矿物的晶粒大小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按岩石中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的分类:沉积岩的分类:按其不同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以砂岩,页岩,石灰岩分布最广。
常见沉积岩: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大小及联通情况地壳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变化,使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和变位的运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绝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到现在的实际年数。
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地层层位法,古生物法,岩性对比法,岩层接触关系。
沉积岩的不整合:分为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层之间缺失部分地层,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角度差异。
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层基本平行,但扔缺失了部分地层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接触关系,穿插构造。
工程地质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 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第二章地壳及其物质组成一、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二、矿物1. 颜色和条痕2. 节理与端口3. 硬度4. 常见矿物三、岩石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2. 火成岩的分类及构造特征3. 沉积岩的特有矿物、构造特征4. 沉积岩胶结物的性质5 .变质岩的特有矿物和构造特征6. 常见的三大类岩石第三章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一、地质年代1. 相对年代的确定2. 地质年代表中第四纪的划分二、第四纪地质1.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第四章地质构造一、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1. 产状三要素2. 地层接触关系二、褶皱1. 褶皱的基本类型及判别2. 褶皱形成时代的判别3. 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三、节理1. 节理的类型2. 张节理、剪节理的各自特征四、断层1. 断层类型2. 断层存在的标志3. 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第五章地下水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及其不同2. 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的分类及其不同3.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概念4. 潜蚀和流砂的发生5. 基坑突涌验算和处理(计算)6. 地下水的腐蚀性第六章地表地质作用一、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的类型2.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二、河流地质作用1. 河流侵蚀作用:下蚀和侧蚀2. 横向环流3.河流地貌:河漫滩、阶地、牛轭湖三、岩溶作用1. 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2. 岩溶区工程地质问题四、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1. 崩塌形成条件2. 泥石流形成条件3、滑坡特征及影响因素4. 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第七章工程岩体分级1. 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2. GB 50218-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工程地质条件:是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各种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大方面.2.★地球内部层圈的构造:地壳地幔地核3.★矿物;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固体),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
4.★解理:晶体受到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破裂面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现象。
5.★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通过已知硬度的某种矿物或物体对另一种未知硬度的矿物刻划来鉴别硬度的相对高低的.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断裂方向是任意的.★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7.什么情况下可以形成岩浆?(1)地壳升温(构造运动强烈或地幔物质上升)(2)压力降低(断裂切割)(3)含水增加(沉积岩或大陆缘)8.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所形成的岩石。
9.岩浆岩按照SI O2O2的含量分类(由大到小):可以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岩石10.★小————(SiO2含量)————大超基性(很低)—基性(低)—中性(中)—酸性(高)11.定义:由沉积(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12.特点:低温低压环境下形成,具有成层性。
13.★层理:岩石不同部分的颜色、矿物成份碎屑特征及结构(分选性、胶结类型等)所表现的差异而引起的在垂向上的变化。
14.★变质作用:岩石基本上是在固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或结构构造的变化的地质作用。
15.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16.特点:在固态下形成,原来的岩石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或变质岩。
17.★变质作用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形成的环境:高温高压、高温低压、低温高压,等等。
18.★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的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定义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的内容①岩土类型与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物理地质现象⑤地形地貌⑥建筑工程材料3.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和地下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型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第二章矿物和岩石2.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与条痕、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密度、及弹性、挠曲与延展性4.岩浆岩的成因与产状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压力降低,最后冷凝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
(1)岩基(2)岩株(3)岩盘(4)岩床( 5)岩脉5.岩浆岩如何根据矿物成分进行分类岩浆岩的矿物成分,是岩浆化学成分的反映,影响岩石的矿物成分最大的是SiO2,根据其含量,岩浆岩可分为下面几类:1)酸性岩类(SiO2含量>65%):矿物成分以石英、正长石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黑云母和角闪石;岩石的颜色浅,比重轻。
(2)中性岩类(SiO2含量52~65%):矿物成分以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黑云母及辉石;岩石的颜色比较深,比重比较大。
(3)基性岩类(SiO2含量45~52%):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含有少量的角闪石及橄榄石;岩石的颜色深,比重也比较大。
(4)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45%):矿物成分以橄榄石、辉石为主,其次有角闪石,一般不含硅铝矿物;岩石的颜色很深,比重很大。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完整版)一、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及方法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工程地质问题指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 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5.工程地质学的任务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5、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7.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工程地质学中的大量计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所研究课题,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地质学概念中,甚至将岩石力学、土力学也包含进去,土力学和岩石力学是从力学的观点研究土体和岩体。
第一章绪论1工程地质条件的含义?P.2工程建筑地区地质环境全部要素的总含。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地球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哪些?举出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P。
17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石膏2岩石的定义?按成因分类?P.22组成地壳的岩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岩浆岩按冷凝环境分类如何?P.23上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三大类。
4层理构造的定义。
常见的层理构造有哪些?P.29由于季节性气候的变化,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5举出几种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成分?P.33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
6实际应用题:一块含有大量石英,颜色浅红,具全晶质中粒结构和块状结构的岩石,肉眼鉴定该岩石为何岩石?花岗岩(推理p23P24)7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P.20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8了解野外岩层的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
P.50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化石法。
(p26)9常见地质年代符号含义?P.49冥古代HD太古代AR元古代PT:南华纪(Nh)、震旦纪Z古生代PZ:早古生代PZ1——寒武纪Є、奥陶纪O、志留纪S;晚古生代PZ2——泥盆纪S、石炭纪C、二叠纪P中生代Mz: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新生代Cz:第三纪R(古近纪E、新近纪N)、第四纪(Q)10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的单位为何?P.48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底层年代单位:界,系,统11选择题:侏罗纪Jurassicperiod属于(B)P.49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生代12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B)注:宙、代、纪、世是国际性的地质时间单位,期和时是区域性的A代、纪、时B代、纪、世C代、纪、期D代、系、统第三章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1产状三要素的含义?P.51图见P51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称为岩层的走向。
一、概念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及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以及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3、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工程建设地区现今地壳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稳定程度4、活断层: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5、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称为地震。
6、里氏震级:指距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在地面所记录的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
M=logA7、烈度:是指地面及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8、基本烈度: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10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9、诱发地震: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而导致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10、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在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为为地震效应。
11、场地和地基的破坏效应:是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也就是说、地震时首先是场地和地基破坏从而产生建筑物和构筑物破损并引发其他灾害。
12、震动破坏作用地震时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给建筑物施加一个附加荷载,即地震力。
当地震力达到某一限度时,建筑物即发生破坏。
这种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作用成为震动破坏作用。
13、斜坡变形:是指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局部应力集中超过该部位岩土体的强度,引起局部剪切错动,拉裂并出现小位移但没有造成整体性的破坏。
14、斜坡破坏:当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相互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分离开来,发生较大的位移,这就是斜坡的破坏。
15、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带),产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现象。
工程地质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很全
一、地质调查
1.地质形态、地壳构造和构造应力的特征,地震地质条件;
2.土壤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如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渗透性等;
3.各种岩土工程特性的测试方法,如岩石的岩相分类、土壤的颗粒分析、液塑限度试验等;
4.岩土体的地下水条件,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位和水压测试等;
5.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二、岩土工程
1.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工程地质、土力学、岩石力学等;
2.地基基础设计和处理方法,包括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地基处理技术等;
3.地下水与岩土工程的相互关系,如地下水的压力、渗流等;
4.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如边坡稳定性分析、基坑支护等;
5.岩土工程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如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地震影响评
价等。
三、地质灾害
1.各种地质灾害的分类、特征和成因,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2.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方法,如灾害预警、工程措施等;
3.地质灾害的治理与修复方法,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灾害修复等;
4.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防灾对策,如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滑坡对道路施工的影响等;
5.地质灾害管理与规划,如地震灾害管理、山洪灾害规划等。
四、其它相关知识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要求和格式;
2.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的关系与交叉点;
3.工程地质学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实例;
4.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和解决方法;
5.地质学在资源勘探和利用中的应用。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0.5分)
1.岩石按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2.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3.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和三种类型。
4.地质年代单位有、、、。
5.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有、和三种类型。
6.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主要有:、和节理。
7.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8.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9.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和三种类型。
10.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11.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主要有:、和节理。
12.按滑动面与土体层面关系,滑坡可分为、、。
13.岩溶发育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为:可溶岩的存在、可溶岩必须是透水
的、、以及。
二、选择题(共46分,每题2分)
略
注:A卷46分,B卷40分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略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4分)
1、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5分)
2、简述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5分)
3.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 (4分)
4.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构造特征有哪些?(4分)
5.什么是断层?断层的基本要素有哪些?(4分)
6.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划分岩石的风化带?(4分)
7.野外如何识别和判断滑坡?(4分)
注意:5分的在一份卷子上(A卷),4分的在另一份卷子上(B卷)
五、综合分析题(共24分)
注:A卷24分,B卷20分
1、说明该地区有哪些构造类型,并说明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3分)
2、说明该地区有哪些地层接触关系(含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关系),并给出相应解释。
(3分)
1、说明该地区有哪些构造类型,并作出相应解释(3分)
2、说明该地区有哪些地层接触关系(含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关系),并给出相应解释。
(3分)
3、绘制A-B剖面示意图。
(5分)
4、该地区存在哪些地下水的类型?说明富水位置及类型。
(3分)
5、若黑山寨村北有一斜坡,实测解理裂隙有组:85°∠25°及235°∠35°,斜坡产状:165°∠50°,试绘制赤平投影图分析该边坡的稳定性。
并说明影响该边坡稳定性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1、说明该地区有哪些构造类型,并作出相应解释(4分)
2、说明该地区有哪些地层接触关系(含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关系),并给出相应解释。
(4分)
3、试说明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3分)
4、该地区拟建一水库,你将选择何处为坝址?说明理由(优缺点)。
施工时可能会在何处引发何种灾害?。
(6分)
5、该地区存在哪些地下水的类型?说明富水位置及类型。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