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12月月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1.68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卷)(三)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1.《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A 、赔款4.5亿两白银B 、拆毁大沽炮台C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1919年5月5日以后,在北京的许多商铺门前纷纷贴出了:“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出;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这样的对联,为的是支援A 、维新变法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洋务运动D 、五四爱国运动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A 、洋务运动B 、维新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 4.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5.右图是小明在上海参观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若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A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B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D 、抗战胜利举国欢庆6.右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它创建于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国民大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7.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A、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8.“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
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9.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诞生D、抗美援朝的胜利10.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B、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C、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D、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11.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945年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A、旅顺B、大连C、台湾D、福建12.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最能体现日军这一侵略战略的军事行动是()A . 七·七事变B . 一·二八事变C . 九•一八事变D . 八·一三事变2. 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
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
”(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A .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 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役进攻D .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3. 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史实,应推荐他阅读下列哪一本书?()A .B .C .D .4.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
下列史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第一手资料的是()A . 中国人民控制日本侵华的言论B . 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C . 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D . 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5. 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
这一天我市上空再次响起防空警报,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与徐州沦陷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 台儿庄战役B . 百团大战C . 淮海战役D . 平津战役6. 小林宽澄曾是一名侵华日本兵,被俘后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加入中国抗日军队,他参加的军队是()A . 北伐军B . 八路军C . 红军D . 解放军7. 1942年1月美国的“先驱论坛报”发表社论“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
”社论赞扬的是()A . 淞沪会战B . 徐州会战C . 武汉会战D . 第三次长沙会战8.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以下哪一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 . 中共“一大”B . 遵义会议C . 中共“七大”D . 中共“八大”9. 在14年抗战期间,下列抗战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淞沪会战②武汉会战③台儿庄战役④第三次长沙会战A . ④③②①B . ④③①②C . ③①④②D . ①③②④10.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
八年级上册12月月考历史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选择题1.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二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国共合作,抗口烽火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2.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低;帝国主义,以袅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避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五四运动D.解放战争3.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都起到领导作用的历史人物是:()%1陈独秀②胡埴③毛泽东④李大钊A.①②B.①®®C.D.②®®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变法通议》的发表B.强学会的成立C.《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5.中国历史上第•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A.《中华民国约法》B.《定国是诏》C.《钦定宪法大纲3D.《中华民国临时的法》6.某学生阅读了《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蛆数据》,他提出了四个观点.说法准确的站军A.图示反映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素C. C时间反映的事件是中国共B.在A时间,洋务派提IB r *•求富” 口号和爆发的运动都彻底批判儒B. C.(gX§)©®D.③④①增加5000多万元A.民不脚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B.中国军队的近代化程度提高C.袁世凯去世,军阀混战的局面结束D.生产和人口喊少与军阀混成有关系7.卜列沙俄割占我国的领土范围中与《北京条约》有关的是:A.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B.割占中国西北7万『米C.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D.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图示解读正确的是( )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建立 __ I___A9,下列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新育年》%1江南制造总局%1戊戌六君子%1孙中山总统府办公处。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孝南区两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1分,一共22分)1、“由于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HY事技术落后,加上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所以虽有广阔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英勇抵抗。
仍然挽救不了中国战败的命运。
〞这段文字表述的是A.鸦片贸易的危害B.虎门销烟的背景C.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D.条约的影响2、遗迹是无声的历史,通过以下列图中的遗迹,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林那么徐虎门销烟的壮举②清王室腐败奢侈的生活③列强对中华文明的摧残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辉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3、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了19世纪前期英国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的的原因,其中不包括A.开拓国外场B.推销工业品C.索取战争赔款D.掠夺原料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C.列强对华开场大规模资本输出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5、“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奔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如今A.林那么徐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战争期间6、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A.中国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D.清政府成为HY统治中国的工具7、图片承载着历史,以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HY侵华史实的是〔〕A.虎门销烟B.圆明园遗迹C.侵略者坐上清朝皇帝的宝座D.日HY在旅顺的暴行8、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实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小华:黄海HY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HY人民饱受了HY50年的奴役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HY覆没9、“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图1为两个“强盗”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这两个“强盗”指的是…()图1A.德国、美国B.法国、英国C.英国、俄国D.俄国、美国2.“它先后攻克600余城,席卷了半个中国,建立了与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之久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不朽的一页。
”“它”的发起者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C.激进的民主主义者D.农民起义军领袖3.“与恭亲王的外交现代化相媲美的,是他本人创建一支新式水师的努力及外省领袖……通过试用洋船洋炮、置办军备工业和开办新式学堂来推行军事现代化的努力。
”材料中“外省领袖”包括…()A.曾国藩和李鸿章B.左宝贵和左宗棠C.奕圻和李鸿章D.康有为和梁启超4.图2是一张1900年国外的明信片,描述了1900年古老的中国。
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图2A.清政府国力强盛周边国家来朝贡B.世界多个国家要同中国携手共进C.清政府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追捧D.八国联军侵略使清政府支离破碎5.“这是个国家蒙羞的时刻,因为日本打败了中国,并且正在马关对和谈颐指气使。
义愤填膺的康、梁起草了一份万言请愿书……来抗议和约,某些人把这次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该“运动”…()A.标志着百日维新的开始B.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机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6.“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布了中国建立共和政体和皇帝退位的诏书。
”与这件事密切相关的是…()A.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城B.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D.袁世凯复辟准备做皇帝7.“今天开这个学校的希望,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创造,要这学校的学生来做根本,成立革命军。
江西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I )卷新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艺术家们常常将革命年代那些经典的场面形象地再现出来,以启迪、激励后人。
仔细观察图,其所示情景反映的是()A . 南昌起义B . 陕北红军会师C . 西安事变D . 百团大战2. (2分)“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开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 洋务运动B . 辛亥革命C . 新文化运动D . 五四运动3. (2分)老战士王镇曾用画笔记录他的亲身经历,其中以“汹涌的大渡河、寒冷的雪山、荒芜的草地”为素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 武昌起义B . 秋收起义C . 红军长征D . 井冈山会师4. (2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A . 民主共和B . 实业救国C . 民主科学D . 维新变法5. (2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在历史上,一批又一批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①文艺复兴②新文化运动③五四运动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6. (2分)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下表空白时间段的主题词应该是()A . 五四风雷,示威游行B . 星火燎原,消灭军阀C . 国共合作,全面抗日D . 开天避地,渐趋成熟7. (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A . 提倡实业救国B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 . 师夷长技以制夷D . 民主、科学8. (2分)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
这位钦差大臣是()A. 林则徐B. 邓世昌C. 左宗棠D. 关天培【答案】A【解析】林则徐不计个人得失,上书道光皇帝,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了110多万千克鸦片,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林则徐曾在被贬的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也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全球禁毒的第一人”。
故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故A符合题意;邓世昌、左宗棠、关天培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 中国市场被打开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D【解析】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国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是主要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火烧圆明园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③②①④D. ④①②③【答案】B【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1895年的《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试卷总分值是:50分考试时间是是:45分钟考试形式:开卷〕第一卷选择题〔一共25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之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一小题1分,一共25分〕1.翻开的近代史,累累伤疤让人触目惊心......近代的第一道“伤疤〞是A.条约B.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2.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石达开B.朱元璋C.洪秀全天京D.杨秀清4.他,历史上褒贬不一。
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
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HY,建企业,探究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他是5.比照是学习中经常运用的方法,请你判断中英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①都规定了割地②都有赔款③都规定了HY在华设厂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HY,偿二百兆始〞。
以下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A.允许HY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开放、、、和为通商口岸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D.割让岛给英国7.“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开展,主要表现为8.戊戌变法是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掀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以下人物不属于维新变法人士的是9.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其评论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10.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HY是A.兴中会B.同盟会C.光复会D.华兴会11.以下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完毕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HYC.使民主一共和观念深化人心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2.HY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①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二十一条〞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袁世凯就任HY临时大总统后,很快就暴露了其意图实行HY的野心。
~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十二月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注: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我国把建军节定在8月1日,是为了纪念
A.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2.红色旅游是当前旅游的热点。
假如你想考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
革命根据地,应去
A.南昌
B.武汉
C.井冈山
D.广州
3.红军长征主要是由于
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B.日本大举侵略北方
C .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4. 1931年,蒋介石给东北军将领密电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此事的发生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东北沦陷以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而扶植的傀儡皇帝是
A.溥仪
B. 光绪帝
C.张作霖
D.袁世凯
6.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借口是
A.柳条湖事件
B.为了帮助中国摆脱贫困,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C.海门事件D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
7.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
A.九一八事变以后
B.西安事变以后
C.七七事变以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9.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A.三十万人以上
B.不及三十万人
C. 二十万人左右
D. 四万人左右10.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首都迁往
A.广州
B.北京
C.武汉
D.重庆
1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①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时期②十年内战时期③抗日战争时期④解放战争时期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3.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的战果是
A.共歼敌一万多,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B.歼灭日军一千多人,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C.是中国战略反攻的表现
D.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后方是
A.井冈山
B.重庆
C.延安
D.瑞金
15.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
A.1931年9月18日
B.1937年7月7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5年9月2日
16. 1945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正目的是
A.分配抗战胜利的果实
B.赢得准备内战时间
C.争取国内和平
D.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17.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A.毛泽东、周恩来等主动撤出延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B.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C.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
D.人民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18.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是
A.北平
B.南京
C.延安
D.遵义
19.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军事方针是
A.游击战B.运动战C.伏击战 D.歼灭战
庆谈判后签订了
A.《国共合作宣言》
B.《停战协定》
C.《和平建国纲领》
D.《双十协定》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肯定有两个
..选项是正确的。
每
选对一个给2分,你最多只能选择两个
...。
)
..选项,多选则该题不给分
21.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了南昌起义的有
A.毛泽东
B.李大钊
C.贺龙
D.朱德
22.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中国人民革命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3.二战后期,为了敦促日本投降,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的两个城市分别是
A.东京
B.广岛
C.长崎D大阪
24.1947年,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是
A.邓小平
B.陈毅
C.罗荣桓
D.刘伯承
三、材料解析题
26.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们于
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实行
“兵谏”,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呢?(6分)
(2)这两位英雄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何在?(4分)
(3)这场“兵谏”的结果何如呢?(4分)有何历史意义?(6分)
27. 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同时,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
”请你仔结合自己所学的 历史知识,以下回答问题:(
(1) 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次伟大战略转移,从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瑞金出发, 一共走过了11个省,请你把6个红军长征时经过省份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6分)
(2)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历史上称为什么会议?(3分) 你知道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吗?(3分)
(3)请你简述一下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那么,
你心目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4分)
初二历史十二月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双项选择题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4分,共每选对一个给2分。
)
26.(1)张学良、杨虎城(每答对一点为3分,共6分)
(2)逼蒋(联共)抗日。
(4分)
(3)和平解决(4分);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分)27.(1)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
陕西、甘肃(每答对一个为1分,共6分)
(2)遵义会议(3分);毛泽东(3分)
(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分)
(4)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分,或其他言之有理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