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工作中手机物证的提取与固定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工作中手机物证的提取与固定摘要电子物证作为刑事技术新兴的专业,在越来越多的执法实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虽然电子证据检验分析的工作主战场在实验室中,但现场勘查却是电子证据检验最重要的前端环节。
在新刑诉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对电子物证送检流转流程要求愈加严格,因此在现场勘查中对电子物证的规范提取和固定成为电子物证检验技术人员新的要求。
基于电子物证有别于其他传统证据类型的特点,在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务实中需要更加严格遵守规范流程和方法。
关键词电子物证;手机取证;现场勘查;一长四必1 前言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取证是指受办案部门委托,在犯罪嫌疑人办公场所、住所等地点,对可能含有与犯罪案件相关电子物证的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等进行现场勘查取证。
电子物证取证现场勘查取证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并遵循相关技术规范[1]。
在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取证过程中,应当保证电子物证的安全性、可溯源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若采取的现场勘查措施不可避免会对电子物证产生影响的,应当告知委托人员,并在电子物证现场勘查笔录中进行记录并说明原因[2]。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达58%,并且在实际办案务实中,手机类检材也要远远多于计算机类检材。
随着智能手机地不断发展,在现场勘查工作中有更多的规范技术方法也需要随之改进。
2 手机类检材现场勘查准备工作在进行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取证前期准备时,应了解以下几方面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案件的基本案情;(2)观察并记录现场所在位置及相关环境;(3)听取痕迹检验技术员对现场勘查情况的介绍;(4)其他应事先掌握的与现场勘验相关的情况。
在赶赴现场勘查前,应准备好现场勘验取证设备及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屏蔽物证袋、信号屏蔽器、手机取证检验工具、专用安全访问接口、专用案件数据存储介质、充电宝、数据线包等。
3 手机类检材现场勘查工作到达现场后,应采取措施保护现场,以保证电子物证的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进入现场前,应带好有防静电功能的手套、鞋套;(2)立即制止在场人员一切操作电子设备的行为;(3)启用小型信号屏蔽器阻断手机通信信号;(4)针对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拍照和信息记录(5)检查手机的开关机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记录;(6)如手机类检材处于开机状态的,不得进行关机操作。
简论网络犯罪现场电子证据提取的技术要点分析论文摘要网络犯罪案件发案率高、侦破难度大,是近几年困扰公安机关的难题。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电子证据提取的难度大、不容易固定和保存,特别是网络犯罪现场的电子数据。
网络犯罪现场情况复杂、范围不容易固定、证据类型多,并且现场电子数据尤其容易被破坏和丢失。
本文就目前常见的网络犯罪案件现场勘查流程为线索,分析其中常被忽略的细节,提出可以采取的技术手段和有效处理相关问题的方式方法。
论文关键词网络犯罪电子证据提取现场勘查随着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与之有关的犯罪案件逐年增多。
作为一类新型的高科技犯罪,网络犯罪的表现形态五花八门,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电子证据的易失性也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破难度。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现实,要求相关人员提高网络犯罪侦查的能力。
其中,犯罪现场电子证据的提取是网络犯罪侦查中至关重要而又不容易掌握的一项技能。
现场是案事件发生的地点,往往遗留有较多的痕迹物证。
合理有效的处置现场,尽最大可能保护线索、提取证据对整个案事件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网络的互联性使得遗留有电子证据的场所分布广泛,既包括传统现场即物理空间,又包括非传统意义的场所即虚拟空间,也就是网络犯罪现场的空间跨度性较大。
另外,现场的空间跨度也导致了时间的连续性,会存在第一时间现场、第二时间现场等,多个现场在时间上有严格的连续性。
同时,网络犯罪现场处理中还要考虑电子证据的复杂性、脆弱性、时效性等特点。
本文就勘验、提取、固定现场留存的电子证据为线索,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
一、网络犯罪现场勘查的步骤与普通的案件处理类似,网络犯罪现场勘查也有一定的规范、原则和方法步骤。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事前准备、现场保护、现场勘查取证、扣押等步骤。
(一)事前准备鉴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一般来说针对电子数据的现场勘查和取证要一次完成,这就要求在进入现场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指挥人员必须提前确定由哪些人员进入现场、需要携带哪些设备、如何制定预案、有哪些注意事项等一系列问题。
试论涉网案件现场勘查与电子物证的提取鉴定秦宾【摘要】随着信息网络的普遍运用,涉网犯罪也从最初的仅针对钱财物的犯罪,发展为针对政治、经济、军事和知识产权等多领域的犯罪,而各类电子产品和网络中提取的电子物证成为诸多涉网案件认定事实过程、完善证据链进而突破全案的关键,同样在案件诉讼过程中,电子物证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突显.文章对公安机关在涉网案件现场勘查中的相关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并就如何做好电子物证的固定、提取和鉴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期刊名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6)004【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现场勘查;电子物证;鉴定【作者】秦宾【作者单位】泰州市公安局, 江苏泰州 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925.113近年来,中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各个方面的高速发展,各类资源、人力和资金配置的不断变化,整个社会人财物流动加剧,作为社会矛盾集中反映的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多元、智能和暴力化程度不断加剧。
而同时,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遍运用,涉网犯罪发展为针对政治、经济、军事和知识产权等多领域的犯罪,网上斗争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各类移动智能设备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违法犯罪过程中遗留的电子物证日益增多,公安机关在各类涉网案件的立案、侦查、取证的程序中,如何做好电子物证的固定、提取和鉴定工作就成为的重要环节。
电子物证的固定与提取就是在涉网犯罪现场,对各类存储介质中保存、恢复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检查和分析,这项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公安部门发现线索、获取证据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被广泛地用来解决大量的涉网犯罪案件,包括网络入侵、盗用知识产权、网络诈骗、网络洗钱、网络色情、网络赌博等刑事案件。
笔者拟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对涉网案件现场勘查和电子物证的固定提取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出初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思路。
手机电子物证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各类信息技术手段开始融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在侦查破案的过程中,也经常涉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手机电子物证已经成为侦查破案的重要支撑,其中涵盖着诸多的关键信息和数据,故此,笔者主要针对手机电子物证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手机电子物证;侦查破案;应用;分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电子产品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存储的方式已经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人们使用手机、计算机结合有线和无线网络进行娱乐、沟通也逐步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我们渐渐的发现,越来越多的个体活动行为的证据或线索除了以传统物证的方式存在之外,更多的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手机、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中。
因此,在侦查破案的过程中,手机已经成为新的取证对象,而手机电子物证的应用方式也应着重把控,体现出合理性、科学性,以下笔者针对手机电子物证在侦查破案中的重要作用予以总结。
一、手机电子物证在侦查破案中的重要性分析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在日渐提升,智能手机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甚至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备品。
根据腾讯2017年第1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总数达到了9.38亿,同时QQ用户总数也达到了8.61亿。
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使用手机打电话、上网人群数量的急速增加,二零一七年有关智能手机用户的调查统计显示:截止到二零一七年六月,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总数量已经成功突破13亿,手机网络作为主要的通信载体,其覆盖率也达到90%以上。
目前存在的一个不争事实是,一般案件现场不使用计算机的人可能存在,但不使用手机的人几乎没有。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使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查询各种信息、发微博、聊QQ、收邮件已经越来越普遍。
手机除了储存机主的身份和联系关系之外,还更多的承担了原先PC承担的在互联网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的角色。
浅谈刑事案件现场手机物证的提取与检验作者:周俊臣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12期摘要:21世纪,手机作为重要的通讯工具,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时常遇到它,但由于侦查人员对电子物证知识的不了解,对手机提取和检验规范和流程不熟悉,现场提取粗糙,检验简单,导致证据灭失,侦查过程陷入困境。
为摆脱这一窘境,结合实际工作,查阅相关文档,以现场为基点,探讨手机的提取与检验规范,为增强打击犯罪能力添砖加瓦。
关键词:手机;电子物证;提取;检验中图分类号:D9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169-02作者简介:周俊臣(1986-),男,汉族,重庆人,本科双学位,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刑警支队,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数据提取与检验。
一、现场手机与电子物证关系电子物证,是指以存储于介质载体中的电磁记录或光电记录对案件事实起证明作用的电子信息数据及其附属物。
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已将“电子数据”纳入法定证据种类之一,与视听资料同列为第八种刑事诉讼证据。
手机作为最普遍的电子物证种类之一,记录着个人使用特征,利用相应技术能够提取到与案件有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手机里面,为侦查提供线索、为起诉提供证据,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现场手机物证的提取物证的提取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司法工作人员运用法律许可的方法和手段发现、采集、提取证据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材料的活动。
借鉴我国法律规定的证据取证程序,现场手机的提取工作应分为以下几个过程:(一)保护现场阶段不管是派出所民警,还是侦查人员,在保护现场的时候应当架设警戒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二)了解案情阶段了解犯罪的动机,准备好所需的手机取证调查工具,建立调查小组,分配成员角色(案件主管,犯罪现场素描编制人,记录员等),了解相关的法律条例以及组织、企业等的规章制度等,为接下来的现场提取工作做好铺垫。
(三)动态提取阶段技术人员在进入现场后按照传统的现场勘查方法进行照相、摄影,发现有手机设备,应及时查看手机状态,若关机状态则无需开机,用专用物证袋提取、封存,若开机状态则应将手机放在屏蔽箱或屏蔽袋内,保持手机电量充足,同时不让其他人触摸,减少设备和证据的污染。
【新手向】手机电子证据固定教程一、准备工作在平时的取证过程中,我们很容易会忽视掉准备取证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主要是一下几点:1、飞行模式很多时候,手机在现场被扣留后,没有在现场及时开启飞行模式。
在后续我们做证据固定的时候,打开手机可能手机流量是打开的。
由于目前很多手机品牌都有自己的云空间、云服务这类远程功能,有可能被还没抓住的犯罪分子利用,造成现有检材的数据丢失。
(有条件的话,我们需要打开信号屏蔽器后再进行开机操作)2、手机电量通常在扣留了手机检材后,为了保证数据安全通常都是关机处理,到了需要固定的时候才打开手机,这里我们会很容易忽视掉手机电量的问题。
通过需要保持电量在50%以上,如果电量过低,在取证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导致手机强制关机、没有任何反应,更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电子数据固定失败。
面对这种情况,我建议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准备进行数据固定前,先把手机关机充电,等手机电充满了再进行后续操作。
3、配套工具平时我们取证时,最关注的是我们的电脑,因为一台性能可靠的电脑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但是其他小的工具我们也不能忽视,常用的像:①数据线②SD卡③SIM卡读卡器④OTG 等等。
•数据线:正常我们需要准备三种数据线,苹果Lightning接口数据线、安卓MicroUSB接口、Type-C接口数据线,其他还有些冷门的可以先不用考虑。
数据线是经常被大家所忽略了,但是它真真实实的会影响到我们的固定速度和稳定性。
举个例子:苹果Lightning接口数据线在某宝的价格有很多便宜的,但是它们都是没有经过苹果MFi认证的,有可能只支持充电而无法读取手机中的数据。
•SD卡:我建议最好准备两张,一张4GB/8GB的,一张64GB以上的,因为有些老款的手机,它们虽然支持SD卡扩展,但是没办法支持到大容量的SD卡。
•OTG:上面提到的SD卡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但是目前市面上很多中高端手机,他们是不支持SD卡扩展的,所以一个好用的OTG也是我们取证所必须的。
探究手机取证在基层公安机关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摘要世界是信息技术化得时代,伴随着电子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的快速推广,新旧更替日新月异的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与此同时,运用手机等通讯设备进行的犯罪的行为已屡见不鲜如利用手机从事诈骗、售假、造谣等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撅,手机取证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手机取证是指在案件侦查诉讼审理过程中,法律规定其取证资格的主体按照合乎规范的取证原则手段和方法技术,通过对手机自身相关设备存储的和移动信息运营商以及信息服务提供商给予的电子数据进行检查提取核对保存分析,最终获取有价值的诉讼证据或案件线索的一种取证方法。
手机取证严格遵循合法合理程序三大原则,解决手机数据载体中数据状态和内容提取分析问题,进而梳理出案件时间过程及案件相关人员的相关联性。
【关键词】:手机电子证据手机取证侦查工作AbstractIn the world i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ra, along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apid promotion, new and old replacement the ever-changing mobile phone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 life, for the life of people brought conveni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such as criminal behavior (such as mobile phone use have been engaged in fraud, counterfeits, disinformation increasingly cabin and illegal and criminal activities such as mobile phone forensics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So-called mobile phone forensics is to point to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of case investigation and law the main body of the qualification of evide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ation in forensics principle means and method, through to the phone itself related equipment storage and mobile information carrier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 for electronic data extraction check save analysis, finally obtain valuable a forensics method of litigation evidence or case clues. Mobile phone forensics strictly follow three principles, legal and reasonable procedure with cellular data in the data carrier state and content extraction analysis problems, and create the case time process and relevant personnel of the phase correlation case.Keywords: mobile electronic evidence Mobile phone forensics Detective work目录摘要............................................................................... - 0 -Abstract ............................................................................ - 1 -一、引言........................................................................... - 3 -二、手机取证的概念和特点........................................................... - 3 -二、在侦查过程中涉及手机取证的犯罪及其形式 ......................................... - 4 -3.1利用手机信息的私密隐秘性. ................................................... - 4 -3.2利用手机的信息的可虚拟性.................................................... - 4 -3.3利用手机的移动不确定性...................................................... - 4 -3.4其他........................................................................ - 4 -四、在侦查过程中手机取证的证据来源................................................. - 5 -4.1作为电子证据数据载体的手机自身本体.......................................... - 5 -4.2手机本体所存储的信息........................................................ - 5 -4.3 SIM卡所包含的信息.......................................................... - 6 -4.4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系统信息.................................................... - 7 -4.5短信服务提供商的系统及1.3闪存卡信息........................................ - 7 -五、侦查工作中手机取证的各个阶段分析研究 ........................................... - 7 -5.1手机取证的准备阶段.......................................................... - 8 -5.2证据识别和采集阶段.......................................................... - 8 -5.3证据的整理分析.............................................................. - 8 -5.4证据存管和提交.............................................................. - 8 -六、手机取证在侦查应用中面临的难点和挑战 ........................................... - 9 -七、对于手机取证在公安机关侦查工作中应用的思考 ..................................... - 9 -八、结语.......................................................................... - 10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12 -一、引言当今社会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带来的浪潮席卷全球,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推动着各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浅谈计算机电子证据的采集与固定----付雪松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犯罪作为新出现的一种犯罪形式也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随着我们对网络犯罪研究的深入,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种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公安基层科所队,目前也经常遇到计算机取证现场。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办案人员除面对传统案件要素外,难免会遇到计算机取证等问题。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就“电子证据的采集与固定”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一、电子证据的特征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如同传统犯罪一样,必然会留下犯罪痕迹,其犯罪过程和事实的证明形式除传统方式外还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所记录的各项数据,而在一些案件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这些通过电子信息所记录的数据成为证据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电子信息就是我们所称的电子证据。
电子证据有自己特有的特性。
1、隐蔽性和高科技性。
我们知道,一般的犯罪都会在犯罪现场多少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利用信息通讯技术针对或者借助于信息网络实施的网络犯罪则不同。
由于网络的“电子化”和“虚拟化”的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看见和听见的图像、色彩、声音等,在网上全部变成数字0和1的终端显现或者电磁、声波等,甚至人也是以某一符号或代码在活动,从而变的符号化和电子化。
网络犯罪的行为人正是通过对声波、电磁波、程序、数据等信息的操作来实现犯罪目的,其作案的目标也往往是无形的频率、磁场、电子数据和程序等,而对无线电发射装置、硬件、信息载体等有形物体并不造成任何损害。
而且,由于电脑等信息工具处理的资料数量非常庞大,难以人工进行检查,犯罪证据又多存于信息记录器如程序、数据等无形信息中,不仅便于行为人携带,也容易更改或销毁,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
因此,网络犯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难以发现。
这样以来,计算机犯罪嫌疑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甚至"专家级"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可能实施计算机犯罪,与之相应的即是电子证据的采集、审查、认定和案件的侦破要求办案人员具备专门的训练和技能。
浅谈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工作中手机物证的提取与固定
作者:施强邱殿聪夏朝晓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01期
摘要电子物证作为刑事技术新兴的专业,在越来越多的执法实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虽然电子证据检验分析的工作主战场在实验室中,但现场勘查却是电子证据检验最重要的前端环节。
在新刑诉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对电子物证送检流转流程要求愈加严格,因此在现场勘查中对电子物证的规范提取和固定成为电子物证检验技术人员新的要求。
基于电子物证有别于其他传统证据类型的特点,在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务实中需要更加严格遵守规范流程和方法。
关键词电子物证;手机取证;现场勘查;一长四必
1 前言
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取证是指受办案部门委托,在犯罪嫌疑人办公场所、住所等地点,对可能含有与犯罪案件相关电子物证的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等进行现场勘查取证。
电子物证取证现场勘查取证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并遵循相关技术规范[1]。
在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取证过程中,应当保证电子物证的安全性、可溯源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若采取的现场勘查措施不可避免会对电子物证产生影响的,应当告知委托人员,并在电子物证现场勘查笔录中进行记录并说明原因[2]。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达58%,并且在实际办案务实中,手机类检材也要远远多于计算机类检材。
随着智能手机地不断发展,在现场勘查工作中有更多的规范技术方法也需要随之改进。
2 手机类检材现场勘查准备工作
在进行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取证前期准备时,应了解以下几方面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案件的基本案情;
(2)观察并记录现场所在位置及相关环境;
(3)听取痕迹检验技术员对现场勘查情况的介绍;
(4)其他应事先掌握的与现场勘验相关的情况。
在赶赴现场勘查前,应准备好现场勘验取证设备及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屏蔽物证袋、信号屏蔽器、手机取证检验工具、专用安全访问接口、专用案件数据存储介质、充电宝、数据线包等。
3 手机类检材现场勘查工作
到达现场后,应采取措施保护现场,以保证电子物证的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1)进入现场前,应带好有防静电功能的手套、鞋套;
(2)立即制止在场人员一切操作电子设备的行为;
(3)启用小型信号屏蔽器阻断手机通信信号;
(4)针对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拍照和信息记录
(5)检查手机的开关机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6)如手机类检材处于开机状态的,不得进行关机操作。
如手机处于关机状态的,在检验前不得进行开机操作。
4 手机类检材现场勘查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关于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工作已有较多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本文不做展开叙述。
本文就新形势下现场勘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目前大部分手机类检材都是大尺寸屏幕的智能手机,因此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1)如需要针对检材手机上的传统物证(如手印、DNA检材)进行提取,为防止现场勘查操作对手机屏幕上遗留的生物检材造成破坏污染,可在开启小型信号屏蔽器后,先进行手印和其他必要的传统物证的提取固定。
(2)为了防止检材因接收新信息而造成原有数据的破坏,也可以通过启用手机飞行模式。
打开方法可以通过屏幕下拉菜单或者底部菜单快速启用飞行模式。
(3)如遇到检材设置了锁屏密码的情况,在不能确认解锁密码准确的条件下,不能贸然输入锁屏密码,因为部分智能手机具备安全设置选项,在输入错误密码达到设定值时,会自动
清除手机中的数据,对检材数据造成破坏。
此时可以将手机连接充电宝,然后一同放入信号屏蔽袋进行封存。
后期检验时可以在信号屏蔽环境中进行。
(4)如遇到没有锁屏密码,但屏幕破损失灵导致无法正常操作的,可以使用上述第二种方法进行检材封存。
(5)为避免手机重启产生的清除缓存数据操作,在检材封存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手机电池电量的供应。
(6)现场勘查工作中还需要注意检材配套附件的收集,如可能会遗留的存储卡、SIM 卡、数据线、充电器等。
此外对于相关的纸质文件的手机也尤为重要。
5 手机类检材现场勘查工作变化的讨论
本文提出的几点注意事项与传统电子物证现场勘查工作相比有所不同,就其中应用和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较新型的智能手机多带有指纹解锁功能,而在手机重启后,指纹解锁将失去作用,只能借助锁屏密码来解除屏幕锁定状态,间接提高了数据提取固定难度。
如果遇到手机机主已死亡或失踪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通过指纹解除屏幕锁不失为一种方法。
而且手机屏幕属于光滑非渗透性客体,对于屏幕上的手印提取具有良好的基础。
同时手印提取后的转印倒膜技术也相对成熟[4],可以在后期数据提取检验分析中带来帮助。
(2)以往电磁信号屏蔽器在现场勘查工作中从未提及,主要是由于手机类检材多通过打开飞行模式、关机或使用屏蔽袋封存的方式实现。
但对手机检材的操作多会破坏和污染手机检材表面的生物物证,对多个技术专业的勘查取证而言存在矛盾。
电子物证现场勘查中使用小型信号屏蔽器,可以第一时间实现非接触式信号屏蔽,确保检材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溯源性。
在完成生物物证检材的固定提取后再进行手机检材的封存和固定,可解决多专业之间的勘查需求矛盾,也符合了电子物证现场勘查的规范化要求。
(3)现场对锁定状态的手机进行操作是以往现场勘查人员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为了第一时间获取线索而直接对手机进行解锁操作或查看。
目前随着手机本身的安全设置功能越来越多,在不了解案情和检材条件的情况下贸然行动,有时反而会破坏检材数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
6 结束语
现场勘查工作中的规范要求是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溯源型的必要基础,在遵循规范化要求的同时,也需要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电子物证检材发展,现场勘查规范和理念也需要做到与
时俱进,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提高现场物证的勘验效果,为案件侦破带来真实可靠的线索和证据。
参考文献
[1] 李昌钰,蒂莫西·M·帕姆巴奇,玛丽莲·T·米勒.李昌钰博士犯罪现场勘查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44.
[2] 向大为,麦永浩.论犯罪现场及电子物证勘验[J].信息网络安全,2010,(11):12-14.
[3] 周俊臣.浅谈刑事案件现场手机物证的提取与检验[J].法制博览,2015,(35):33.
[4] 邹国强.电子物证提取和检验前的“污染”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6):75-76.
[5] 彭如香.基于指纹识别实现安全取证的系统及方法 [P].中国专利:CN103955642A,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