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纺织行业“十一五”科学与技术进步指导性意见(上)
- 格式:pdf
- 大小:251.65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等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4.29•【文号】发改运行[2006]762号•【施行日期】2006.04.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7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财政、科技、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商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省府)城市中心支行、国税、地税、质检、环保厅(局):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但资源、环境和贸易摩擦等制约因素加剧,行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为保持我国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关意见通知如下。
一、纺织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意义重大“十五”时期是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的五年。
2005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2690万吨,比“九五”末增长近一倍,占全球纤维加工量的36%以上。
纺织品服装出口1175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1.3倍,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左右。
同时,纺织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和效益逐年提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已经形成。
纺织行业在增加就业、工业反哺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渐突出。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全行业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高新技术和高端纺织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品牌设计和自主营销能力薄弱,产品出口主要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刚刚起步。
牛仔产业特色与发展 牛仔布是我国色织布行业的重要产品,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出口竞争力大幅提升,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产业集聚与竞争力密切关联牛仔布行业由于其特殊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在产业集聚方面比其他品类更为明显。
据调查全国大约有十几个牛仔服装面料生产集聚地,其中广东的新塘、均安、大涌、三埠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命名的牛仔基地市、县,牛仔布年产量达10亿米,占全国产量的45%。
另外还有江苏常州、山东淄博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牛仔布产业基地,江苏的张家港、福建的晋江、浙江的平湖、温州、以及四川成都周边地区也有相当强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
这些集群不仅对上下游的产业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也推动了各级政府出台有利于集群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品牌培育,优化了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有力的促进产业发展,增强了产业后劲。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山东省邹平县已建成以魏桥创业集团为主的最大的牛仔布生产企业和淄博周村以兰雁集团为主的牛仔布生产企业,两地区产量已达到3.5亿米。
山东、常州等地区的牛仔布生产企业已形成自主设计开发、销售的的品牌,如黑牡丹、兰雁、魏桥等自主品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广东棉纺织品中,色织、牛仔布占30%,其中又以牛仔布为主。
牛仔布品种齐全,已经形成3.5O Z-16O Z 系列化产品。
开平奔达牛仔布取得Bel c or o 质量认证,出口欧洲免检;深圳捷德高档牛仔布产品质量好,档次高,开平富琳“园点”品牌牛仔布及服装、中山佳达牛仔布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具有完整的产业链,设备精良,质量上乘。
低档产品比重大自主研发能力弱研发能力弱,缺少自主品牌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包括广东新塘、均安、大涌等地,加工贸易发达,主要从事贴牌生产,自主品牌较少,主开发能力薄弱。
多数企业服装、面料档次低。
许多出口服装仍大量使用进口面料。
行业主编:王丽媛责编:袁英石丽霞郭春花美编:刘洋电话:85229148邮箱:W angl y@m l.ct e .c n棉纺织行业视界行业6年月日第期总期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文英本期精彩导读:棉纺:出口有涨有跌效益大幅增长化纤:逆境中仍有很多亮点印染:成就可圈可点问题不容忽视针织:05看点多06新举措丝绸:总体良好特点凸现还有一些牛仔布企业仍停留在使用低等级棉配搭配回花,只能纺低档纱,成纱条干差、疵点多,致使牛仔布产品质量差、档次低、售价低、不具竞争力。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省政府领导在公司上市仪式发言稿?(精选多篇)第一篇:省政府领导在公司上市仪式发言稿文章标题:省政府领导在公司上市仪式发言稿省政府领导上市仪式发言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本次河南xx纺织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仪式。
在此,我代表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向xx纺织,向xxx董事长致以衷心的祝贺。
并祝xx纺织a 股上市开市大吉。
xx纺织是我省的支柱企业,生产规模位居河南省纺织行业第一名,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三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经营水平良好,为繁荣地区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实现了跨式的发展,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成进步,主要经济指标连年攀升,已然踏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快速路”。
而站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更加肩负着造福一方经济,繁荣全国发展的艰巨使命,在这其中我们需要各家优秀企业的共同努力,xx纺织(转载需注明来源)在走工业与产业化发展的创新道路上为我们省内很多企业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相信,优秀企业必然会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也必定会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未来,不仅仅是xx纺织,整个河南省都会以更加积极与创新的面貌融入全国经济建设。
河南省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和推动优质企业上市,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做优做强。
xx纺织已经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一张新名片,我们也愿意为这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把xx纺织打造成河南的新纺,中国的新纺,世界的新纺,站在wto的历史机遇前,让传承千年的中国棉纺文化再次傲立世界舞台。
我相信,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依托资本市场,xx纺织必定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中国纺织业中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技术与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棉纺织业的前景将会如何发展呢?下文是棉纺织业的前景分析,欢迎阅读!(一)中国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棉纺织业就是中国纺织工业中基础最出色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关键地位。
首先就是棉纺织企业分担了60%的纤维加工量;第二就是出口创汇的关键行业,年,中国棉制纺织品及棉制服装出口.3亿美元,占到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的35%; 第三就是低劳动力行业,目前规模以上(万元以上销售收入的企业)棉纺织企业职工劳动力总数达至万人;第四就是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牵涉一亿棉农的经济利益。
年,中国棉纺织生产能力万锭,织机74万台,气流纺纱85万头,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统计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占全部纺织工业的31.5%。
棉纺织业实现利润92亿元,占纺织全行业实现利润的27.3%。
年全国棉纱产量万吨,布产量亿米,纱、布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棉纺织行业的发展对稳定国内市场、保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系社会稳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中国棉纺织产业提升、结构调整的特点及问题近几年棉纺织工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大力推进,在新增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发生了四种发展趋势:即为向沿海地区分散、向原料产区分散、向出口大户分散、向民营企业分散。
椐统计数据,沿海8省市的生产总量占到全国生产量的57.2%。
年以来,棉纺粗纱锭减少万锭,90%为民营企业。
目前,大中城市国有资本逐步选择退出棉纺织领域,规模以上户棉纺织企业中,国有企业为户,国有企业的比重从年的71.4%上升至目前的15.1%。
这种趋势的发生突破了传统的生产能力掌控的格局,彰显了市场竞争的结果,也彰显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促进作用。
棉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的政策已经从行政主导型步入至靠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新阶段。
2、我国棉纺织行业产业链优势仍未充分发挥,行业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任务仍很繁重我国棉纺织行业存有国产的棉花,存有从纺纱、官窑至服装等最终产品的服务设施条件,存有素质较好的劳动力优势,但目前仍未构成高附加值的棉纺织产业链的优势,主要充分反映在:一是棉花流通体制不完善,棉花生产和市场价格波动大,市场交易信誉差;棉花质量存在“三丝”、纤维细度和强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档纺织品的生产。
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十一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情况 (4)一、“十一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成绩 (4)(一)纤维材料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6)(二)纺织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取得明显进步 (9)(三)绿色环保技术开发和应用进展较快 (11)(四)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迅速 (14)(五)纺织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制造水平大幅提高 (16)(六)信息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19)(七)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机制建立 (21)(八)标准化建设得到较快推进 (22)二、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23)第二部分“十二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6)一、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26)二、发展目标 (27)第三部分“十二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 (28)一、重点任务 (28)二、实施内容 (31)(一)基础研究 (32)(二)纤维材料 (34)(三)纺纱、织造 (36)(四)染整 (38)(五)产业用纺织品 (40)(六)服装(机织、针织)和家用纺织品 (42)(七)节能环保技术 (43)(八)纺织机械 (46)(九)纺织信息化技术 (50)(十)纺织标准研究 (51)(十一)纺织品服装创新开发体系 (51)前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十二五”规划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同时围绕这一主线实施,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建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做出新的阐述,“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