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1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要基本地理概念: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理学科的定义、研究范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等。
地球与地图知识:阐述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等基本特征,以及地图的种类、符号、比例尺等基础知识。
自然地理要素:总结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知识:概述人口、民族、文化、经济、城市等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布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地理学科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 简述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地理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阔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的知识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常识。
学好地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强调掌握关键知识点对于学好地理的基础作用。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掌握关键知识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自然、人文等广泛领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扎实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想取得良好的地理学习效果,必须要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化理解。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并深入掌握关键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基石,只有牢固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点,才能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学习中,同学们要通过不断积累、反复巩固,确保对每一个关键知识点都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从而为学好地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梳理初中地理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掌握。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与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带领我们探索地球的奥秘,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拓宽视野,培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和必考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2.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即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二、世界地理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 世界的气候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3. 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4.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三、中国地理1.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2.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0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0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0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0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0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06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0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08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0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初中地理知识大全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初中地理知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纬线是围绕地球南北方向的圆圈,纬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与地心之间的夹角。
3.经线和经度: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经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4.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公转是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
5.昼夜交替和时差: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交替时间和时差都不同。
6.四季和五带:地球上的四季是根据气温的变化划分的,五带是根据纬度的高低划分的。
7.地形和地貌:地球上有多种地形和地貌,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
8.气候和气象:气候是长期平均天气状况的总称,气象是短期的天气现象。
9.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是地球上水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的过程,洋流是海洋中的水流。
10.自然资源:地球上有很多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以上是一些初中地理知识大全中的必背知识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地理知识需要学习和掌握。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知识点主要以图形与理论相结合,需要多学会看图,一起来和本店铺看看有哪些知识点,下面本店铺为大家带来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纬线和经线。
-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相互平行。
- 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回归线(23.5°)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66.5°)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 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
3.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
- 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一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 地图的三要素。
- 比例尺:- 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表示形式:数字式(如1:100000)、线段式(如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 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中国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在中国初中地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地球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区域地理等知识。
本文将围绕中国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构成和形状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和地表四部分组成的。
地球呈椭球形,它的赤道周长要比两个南北极之间的周长略大。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的轴心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进行的旋转。
3. 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山地等形状。
中国的地形主要以西北高原、青藏高原、华北平原、西南丘陵盆地以及华南连绵山地为主。
4. 气候气候是地球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平均值。
气候的形成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大气圈和水圈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5.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温度情况,地球的气候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类型。
6.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等都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条件。
例如,人类聚居地区的选择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7.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地球自然活动造成的灾害。
地震、洪涝、旱灾、风暴、滑坡等都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8.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应该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类的聚居地人类聚居地是指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人类的聚居地有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
城市是人口聚集、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的地方,而乡村是以农业为主的居住地。
2. 人类的活动人类在地球上进行着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
生产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而社会活动包括政治、文化、教育和交通等。
3.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总数。
初中地理考点必背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地理考点必背知识点初中地理考点必背知识点大全我们进入了初中阶段,虽说地理知识又多又杂,那么初三地理辅导方法有什么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本店铺精心准备了初中地理考点必背知识点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初中地理考点必背知识点自然环境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
初中地理必背地理概念汇总1. 自然地理概念- 大地的层次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 大陆漂移:地壳上陆地板块相对移动的现象。
- 极地气候:极地地区的气候条件,寒冷、干燥、风力强大。
- 温带气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四季分明,降水适中。
- 热带气候: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高温多雨,常年热带雨林。
- 气候带:按纬度划分的不同气候区域,如寒带、温带、热带等。
- 航线:飞机、船只等交通工具的行驶路线。
- 湿地: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区,包括沼泽、河流以及湖泊等。
- 自然资源:大自然提供的有用的物质、能源和环境条件,如水、森林、矿产等。
2. 人文地理概念-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 城市化:人口从农村聚居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 农业区位:农业活动发生的地理位置。
- 都市区:包括城市以及其周边地区的总称。
- 交通枢纽:运输网络中重要的交通交汇点。
- 人口迁移: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全国生产总值除以总人口数的平均值。
- 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
- 环境保护:保护人类生活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 土地利用:根据不同需求和功能对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3. 经济地理概念- 国际贸易: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交换。
- 工业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 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 经济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过程。
- 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 城市更新:对城市进行重新发展和改造的过程。
- 经济结构:一个国家经济的产业组成和比重。
- 人均收入:全国人民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总量。
以上是初中地理必背的地理概念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预习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也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有许多必备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就是初中地理预习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自然地理部分1. 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构造特征,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构造、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
2. 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其中地壳分为洲际壳和洋壳两部分。
地幔是地球体积最大的地层,地核则是地球内部最结实的区域。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一系列灾害。
例如地震、火山灾害、水灾、风灾、雪灾等,这些灾害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人员损失。
4. 大气环境地球上存在着一层气体包裹,形成了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是保护地球和维持地球气候稳定的重要要素。
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
二、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数量。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等,需要加以重视。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上升的过程,它是工业化、城市化、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城市交通、生活、环境等问题。
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指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它研究了人类通过经济活动从地理环境中获取经济资源的过程,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4. 文化地理文化地理是人类在某个地域内的各种文化元素所形成的地理环境。
它研究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形成发展的原因,特别是地区文化的差异、多样性等问题。
三、地图与测量的基础知识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其形状上的不规则性影响了地球上的地理环境。
2. 地图及其分类地图是反映地球表面或地球某一部分的图像。
常用的地图有等经纬度网格地图、地物图、专题地图等。
3. 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指地图上一个单位长度与地球实际距离的比值的倒数。
它对地图上的比例关系表达起了关键的作用。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初中地理是知识点都有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梳理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一、地图的基本要素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
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网确定方向。
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表现形式: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
性质: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
二、地形图的判读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5、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应用学过的知识,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大洲和大洋1、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陆分布。
2、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陆的变迁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2、界线:(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3农业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4、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运动项目:溜冰5、生态环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6、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南方地区:1、位置范围以东东海,以南南海,以西青藏高原,以北秦岭、淮河2、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3、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4、风俗习惯人民主食:大米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5、生态环境及治理:红壤和水土流失。
7、主要城市上海(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1、地表景观⑴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3、灌溉农业为主。
4、主要分布地区① 内蒙古河套平原② 宁夏平原③ 河西走廊④ 新疆绿洲5、地下宝藏: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
6、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1) 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 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3) 行:马、骆驼、小毛驴。
(4) 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青藏地区:1、位置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
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2、自然环境特点:高寒3、高原农牧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4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太阳能,地热,柴达木盆地矿产5、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1) 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2) 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
(3) 行:牦牛(4) 体育项目:舞蹈,马术6、保护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一)地势和地形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P23活动14)3、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有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掌握:课本P22图22、24页图244、我国的主要山脉:⑴ 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 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⑶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7、山区面积广大(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全国普遍高温。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北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高原气候区)。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39图221)6、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7、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地区: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三)河流与湖泊1、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
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分界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占全国总面积:2/32、主要大河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优选精品欢迎下载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