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石拱桥》优质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并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难点(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上世纪 30 年代,他主持设计并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2、说明文相关知识(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等。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洨河()桥墩()推崇()弧形()陡坡()匀称()河堤()惟妙惟肖()2、解释下列词语。
(1)古朴:(2)巧妙绝伦:(3)惟妙惟肖:(4)独一无二:3、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五、合作探究1、文中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说明的?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顺序?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3、找出文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六、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洨河(xiáo)桥墩(dūn)推崇(cóng)弧形(hú)B 陡坡(dǒu)匀称(chèn)河堤(dī)惟妙惟肖(xiào)C 记载(zài)石砌(qì)合拢(lǒng)张嘉贞(zhēn)D 张鷟(zhuó)相间(jiàn)镂空(lòu)洨河(j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雄姿杰出巧妙绝仑长虹卧波B 倾听古朴交头接耳千态万状C 横跨残损独一无二就地取才D 支撑侵略自出新裁重峦叠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十一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
2.了解中国石拱桥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学习重点】1. 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学习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中国石拱桥》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色,展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一篇说明文体。
“中国石拱桥”这一题目,从语法结构上分析是一个典型的偏正短语,这个短语按层次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中国”修饰“石拱桥”,第二层为“石”修饰“拱桥”,第三层为“拱”修饰“桥”。
从上所看,这个短语的核心是“桥”字,而“中国”“石”“拱”为它的层层定语,起限制作用。
2. 走近作者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
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
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
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推崇.()②和谐.()③惟妙惟肖.()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②xiáo()河③饮jiàn()④ɡǒnɡ()桥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______,结构_______,强度_______。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匀称雄姿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
3.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4.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5.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目标1.2.3学习难点:目标3.4学习安排:两课时学法指导:认真阅读“预习·导学”,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然后朗读课文两遍,感知课文内容,初辨文中的说明文的特征。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学生粗读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
文章如下:荷情万种(一)拙政园,撷山川之灵秀,为世人所钟情,不愧为苏州园林之冠。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世人所敬仰,不愧为花中之君子。
你能想像在拙政园赏荷是多么高雅美妙的事吗?所以,当我听说拙政园要举办首届荷花艺术节的消息时,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饱眼福了。
立秋过后,天还是一样的炎热。
走在路上,我还猜度着荷花是否经得起骄阳的虐待,可踏进园门,才隐约听说荷花还没有到盛放的时节。
我略带失望地走在小石子铺成的曲径上,走向了那有名的荷风四面亭。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
炎夏惬幽寻。
”这是周瘦鹃在吟唱。
我站在亭边,愣愣地看着四周大片大片的荷叶。
层层叠叠的绿,绿得耀眼,绿得洒脱,从四面八方把我包围融合,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化成一抹绿。
我感受到一种清爽直逼我的肺腑,仿佛要洗去心灵的陈年的灰尘。
这是荷风!我已经感受到了!可荷花呢?我为何找不到它的影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周敦颐在吟唱。
我印象中的荷花应该是玲珑剔透的,花瓣像用淡色的红玉雕刻而成,袅袅伫立在碧波中,纤长而高傲。
它不热烈如牡丹,也不忧伤如秋菊,它只是冷静地思索着、展望着。
如今,面对这么多游人的期待,荷花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难道这就是它的傲气?它是君子啊,它不会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它只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编写人:陈晓莉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10—24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_ 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
3、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文题解通】◎导读这篇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
在介绍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后,作者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文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
◎作者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学法导引】这是一篇说明文,学习时应注意以下五点:1、了解对象:说明了什么事物?2、抓住特征: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点?3、理清顺序: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4、找准方法: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品味语言:语言有什么特点?【自主学习】A级[复习旧知]1说明文的分类按说明对象分,可分为和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3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边练边记]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然后具体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联系句意说说说明方法的作用。
(1)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未出过事。
(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提示: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可参考阳光课堂34页)①举例子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以便读者理解。
第11课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说明文有关知识,能够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掌握说明文阅读方法,并能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感受我国桥梁建设取得的光辉成就,体会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熟记基础知识。
通过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条分缕析地进行学习。
3、独立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教材助读一、走进作者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教育家。
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
1933年,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1955年,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1982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二、文体知识1、说明文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分总、总分)、并列式、递进式,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总体到部分……(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逻辑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4、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某个词该不该删,为什么要。
(加上……就说明……,不加……就说明……,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加上更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看题目;(2)看段首;(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
三、整体感知1、熟练地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反复诵读品味,初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茅以升【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2、(能力目标)把握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情感目标)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学习重点】把握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学习难点】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学习方法】品读法、勾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师生备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的汉字注音残sǔn()推chóng() xiáo()河匀称()弧()形拱()桥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在当地取得所需要的材料。
3、填空常见说明方法:常见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结构:石拱桥是的桥。
中国石拱桥是的桥。
4、《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文体),向读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二、(解读教材) 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5、石拱桥有什么特点?6、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7、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分别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8、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在介绍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9、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方法说明角度比较卢沟桥与赵州桥的异同。
10、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11、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是什么?12、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三、深入研讨:下边句子加线的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1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1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编号:主备教师:杨燕萍审核:班级:班小组姓名学号一、导学目标1、掌握作家作品,积累课文重点字词2.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3.能记住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二、导学重难点1、掌握作家作品,积累课文重点字词2、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3.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知识:1、了解10种说明方法,并掌握其中的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六种。
2.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2)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3)逻辑顺序: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为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为总-分式5.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周密6、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1959年参与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工作。
半个世纪以来,他为我国桥梁设计、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致力于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并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必修导学案)八年级(上)语文《中国石拱桥》导学稿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执笔潘红霞审核语文教研组日期11.3课题《中国石拱桥》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2、继续了解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以及这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体味语言,总结全文。
重点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 说说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间的关系。
2. 说说卢沟桥的特点。
二、预习导学 1、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已经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2、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指名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3、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
齐读第10段。
思考: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三、合作研讨。
一、研讨文章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2)《中国石拱桥》?(3)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4)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①由一般到个别:②先整体,后局部:③依照时间的先后:二、文章为了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往往要运用各种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据举例子摹状貌作诠释引典籍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四、课内精读(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五、写作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严密。
编号:课题:《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备课人:姓名:当堂得分: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了解其作用。
3.品味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点文中的生字词弧.形() 拱.桥() 洨.河() 陡.坡() 和谐.() 饮涧.() 桥墩.() 郦.道元() 张鷟.() 匀称.() 惟妙惟肖.()2.理解下面的词语巧妙绝伦:就地取材:惟妙惟肖:3.文体链接(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物说明文;阐明事理,叫做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2)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①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
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
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定义作用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
通过具体事例,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征。
作比较选择有内部或外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
11中国石拱桥课题中国石拱桥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 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照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响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分配课时进行课文详尽感知的交流展现及当堂检测。
可合适调治。
知识与技术: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认识本文作者茅以升的基本情况。
2.认识并归纳有关石拱桥的知识,理解怎样去抓住事物特色进行说明。
教过程与方法:学1.认识本文由一般到特别、由归纳到详尽、由整体到局部以及准时间先后说明事物的序次。
目标2.学会举例子、打比方、分种类等说明的方法。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感觉我国古代劳感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骄傲感。
2.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理想和务实的精神。
茅以升 (1896 — 1989)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
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作者简介—钱塘江大桥。
他还参加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课前预习写作背景本文原载 1962 年 3 月 4 日《人民日报》,后经作者补充、更正。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这一系统,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优异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河山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从中能够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妄图,即流传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弧形( hú).读准字音洨河( Xi áo).拱桥(ɡǒnɡ).桥墩(dūn).尊敬( chónɡ).河堤( dī).均匀( chèn).混凝土( hùn).漳州( Zhānɡ)饮涧(ji àn)绘声绘色(xi ào)...洨( Xi áo)洨河漳( Zhāng)漳州皎( ji ǎo)洁白彰( zhāng)表彰辨清字形绞( ji ǎo)绞杀樟( zhāng)樟树弧( hú)弧形崇( chóng)尊敬孤( gū)孤独祟( suì)鬼头鬼脑长虹卧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相同横卧在波涛上。
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作家作品,积累课文重点字词
2.能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3.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4.能记住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作家作品,积累课文重点字词
2、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3.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知识衔接
1.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2.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引用)等10种。
3.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4.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2)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3)逻辑顺序: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为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5.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总式: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为总-分式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一层层剖析事理
6.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周密
7、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1959年参与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工作。
半个世纪以来,他为我国桥梁设计、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致力于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并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
著有《中国桥梁史》等论著200余篇。
第一课时
一、【字词积累】给下面画线字词注音。
拱()桥洨()河残()损拉()拢匀()称
张鷟()山()涧桥()墩河()堤和()谐
推崇()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就地取材()
二、初步感知,梳理文章结构
要求一: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与下列问题有关的信息
1、本文课题是中国石拱桥,那么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桥?
2、每一事物都有它自己的特点,那么这些桥的特点各是什么?
3、本文属于哪类说明文,纵观全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和结构?
要求二:默读课文,为段落标序号并划分层次,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第 1 至 3段)概括说明
第二部分:(第 4 至 8段)以和为例,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第三部分:(第 9 段)说明中国石拱桥
第四部分:(第 10 段)介绍中国石拱桥,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课时
★步骤一:认真阅读课文第1--3段后作答。
1、第1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在书上做笔记
2、第1段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
3、第2、3段中能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总体特点的词语是
4、你认为第3段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请在文中画出并体会其准确性★步骤二:请认真阅读课文第4--5段后作答。
1、找词填空: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2)赵州桥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2、第4段中第一句中的“横跨”一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什么?
3、第
4、5段的说明对象是,第4段主要说明赵州桥的,第5段主要说明赵州桥的
4、第5段“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这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使用此种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什么?
5、第5段中“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 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这句中的“当时可算是”这几个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6、请你根据第5段简洁归纳出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7、第5段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其说明顺序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8、第5段文字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各说明了什么?
9、第5段文字的末尾介绍桥的主要设计者说明了什么?
10、第5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步骤三:认真阅读课文第6--8段后作答。
1、第6--8段的说明对象是,第6段主要说明卢沟桥的
,第7、8段主要说明卢沟桥的
2、第6段“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里四个“有的”连用,说明了什么?
3、第6、7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在书上做笔记。
5、卢沟桥有哪些特点?请你从第6--8段加以概括
6、可不可以先介绍卢沟桥,再介绍赵州桥?说明理由。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步骤四:请各小组长指导各组同学认真阅读课文第9--10段后作答,并做好交流展示的准备
1、第9段主要是为了说明
2、第9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第10段主要是为了说明
4、第10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步骤五:认真体会下列画线词语的准确性表现在哪里然后作答。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去掉行吗?)
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一、2、就地取材:在原地找所需要的材料自出心裁:指诗文、技艺等的独特构思,出自自
己心中的构思,比喻与众不同的创新。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二、第一部分:(第 1 至 3段)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 4 至 8段)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
第三部分:(第 9 段)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 10 段)介绍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课时★步骤一:2、形式优美3、“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步骤二:二1、雄跨横跨 2、石拱桥强有力、威武地立在江河上的雄姿
3、赵州桥历史悠久构造及其结构特点
4、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5、不能,如果去掉,整句意思就变成了赵州桥到现在仍是世界最长的石拱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6、(1)全桥只有一个当时世界最长的大石拱,桥洞像一张弓(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4)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7、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形状。
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
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
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的配合。
介绍赵州桥的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不能互换
8、引用张嘉贞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引用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
9、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0、列数字、引用、作比较、打比方
★步骤三:1、卢沟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
2、描绘了石狮的生动姿态,显示了卢沟桥的艺术特色
3、推崇欣赏奇观
4、列数字、作诠释、作比较、摹状貌
5、“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
6、不可以,因为文中是按修建时间先后顺序来说明的时间
第三课时. ★步骤一:1、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2、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
3、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举例子、列数字
★步骤二:1、“比较”表现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不是“最早”也不是“很迟”,准确地说明
出现的程度,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点明了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并且强调了坚固性。
3、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四、自主检测:
6、D
7、(1)侗家风雨桥结构别致、造型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它既连接交通,
又可供人休憩娱乐,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2)程阳风雨桥 (3) D (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