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摄影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7.38 KB
- 文档页数:3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 光圈、快门和ISO- 光圈是镜头的光圈大小,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同时也影响了景深的大小。
- 快门速度是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同时也影响了拍摄运动物体时的清晰度。
- ISO是传感器的感光度,决定了相机在低光环境下的曝光能力。
2. 景深- 景深是指摄影中影像的清晰范围,它受到光圈大小、焦距和对焦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 大光圈(小F值)可以创造浅景深,使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小光圈(大F值)可以创造深景深,使整个画面清晰。
3. 曝光- 曝光是指相机在拍摄时所接收到的光线量,它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共同决定。
- 欠曝光会使画面过暗,而过曝光会使画面过亮,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环境和主题来调整曝光参数。
4. 白平衡- 白平衡是指相机校正图片中的白色部分的色温,使其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出真实的色彩。
- 不同的光源(如白炽灯、日光、荧光灯)具有不同的色温,需要进行相应的白平衡调整。
二、构图与透视1.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是指将画面分割为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二的比例,使主题位于这些分割线上,使画面更具美感和动态感。
2. 对称与平衡- 对称构图是指画面中的元素左右对称排列,使画面更加稳定和平衡。
- 平衡构图是指通过分布均匀的元素来达到画面的平衡感。
3. 透视- 透视是指摄影中的透视关系,通过线条和远近关系来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深度感。
三、色彩与光影1. 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和引人注目。
2. 光影处理- 光影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光线的角度、方向和强度都会对画面造成不同的影响,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光影。
四、后期处理1. 基本后期工具- 后期处理是摄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见的后期软件有Photoshop、Lightroom 等,它们可以进行曝光、对比度、饱和度、色调等调整。
2. 色彩处理- 后期处理可以对照片的色彩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如调整色温、色调、饱和度等,使照片呈现出更加鲜明的色彩。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一、摄影基础知识入门1.1 摄影的定义和历史摄影是通过光线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过程。
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但真正的摄影技术始于19世纪初。
1.2 摄影机构成和原理摄影机由镜头、快门、感光元件等组成。
镜头负责调节光线,快门控制曝光时间,感光元件记录图像。
1.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镜头口径大小的表示,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即相机感应器接收到光线的时间;ISO是感应器对于光线敏感度的设置。
1.4 曝光三要素曝光三要素是指在不同环境下合理地设置曝光参数,以保证照片质量。
三要素包括:ISO、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二、摄影技术2.1 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将画面中各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视觉上达到一定效果。
常用构图技巧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2.2 焦距和景深焦距是指镜头中心点到感应器的距离,控制拍摄主体大小;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区域范围,受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等因素影响。
2.3 光线控制技巧光线控制技巧包括:反光板、闪光灯、补光灯等。
反光板可用于反射阳光或其他强光源,以达到柔和的效果;闪光灯可用于低照度环境,提供额外的补充照明;补光灯则可用于室内或暗处拍摄。
2.4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后期处理技术包括:色彩调整、剪裁、修饰等。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可以使照片更加完美。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入门和一些常见的摄影技术。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并创造出更加优美的照片作品。
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一、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相机相机的价格差非常大,简单的数码相机低到几百元,一般的微单、单反也只要几千元不等,便宜的二三千,好的上万甚至十万,挑选相机要根据自己需要的配置,比如长焦距、短焦距、像素、价格等因素,在现如今玩摄影的朋友基本都是微单和单反,而以摄影为职业的朋友都是单反相机,挑选自己喜欢的款式就行。
二、日常如何保护相机有的相机价格几百上千,专业的相机基本过万元,爱好摄影的朋友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好自己的相机,相机是十分精密的'成像工具,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容易受损,具体保护相机的方法如下:1、防尘,防尘是影响相机寿命的关键点之一,灰尘进入了相机内部可能损坏相机的镜头,大大缩短寿命,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戴UV镜,避免在灰尘很多的地方暴露。
2、防水,防水还是比较简单,在瀑布、喷泉、海边等地方拍照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同时注意风向防止水滴。
3、防潮,相机在不用的时候最好是用相机套装好,露置在比较潮湿的空气中会引起镜头发霉,元电件的损坏,腐蚀相机内部的成分导致相机损坏。
4、防暴晒和高温,现在的相机大多数都有TTL内侧光系统,如果长时间对准阳光会损坏相机测光系统,是的相机内的原件老化、侧光度、精密度下降,5、防震,相机是坚硬的硬物,如果不戴相机套那么在碰触的时候要尽量小心,防止跌坏相机。
三、摄影的专用术语摄影的专用术语主要有:焦距、光圈、快门、快门速度、感光度、景深、景深预览、、白平衡、色温、曝光、相对孔径、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主要有:AE (Automatic Exposure) 自动曝光控制装置A (Aperture Priority) 快门优先AEL (Automatic Exposure Lock) 自动曝光控制锁AF (Automatic Foucusing) 自动调焦标志AUTO (Automatic) 自动曝光标志B (Bulb Setting) 手控快门,刻在快门调节钮环上,俗称B门,表示上紧快门弦后,按下快门钮开始曝光,松开快门钮停止曝光。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图解摄影是一门需要掌握许多知识点的艺术,从构图到光影的运用,从摄影设备的选择到后期处理的技巧,都需要摄影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摄影必会的知识点,包括摄影构图、摄影设备、光影运用、后期处理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对摄影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构图知识1.构图原理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更有表现力。
构图原理包括: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留白构图等。
2.主题选择在构图时,选择合适的主题非常重要。
主题的选择可以使照片更具有意境和深度,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3.线条运用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不同的线条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摄影师应该学会运用线条来加强照片的表现力。
4.色彩运用色彩也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摄影师应该学会运用色彩来增加照片的表现力。
5.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构图中的一种技巧,通过合理运用虚实对比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二、设备选择1.相机选择在选择相机时,需要考虑自己的拍摄需求和预算,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相机可供选择,如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等。
2.镜头选择不同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如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适合拍摄人像等。
3.三脚架选择三脚架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辅助设备,它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清晰度更高的照片,尤其是在暗光情况下。
4.其他配件选择如闪光灯、滤镜、机身包等配件也是摄影中需要注意选择的设备。
三、光影运用1.光线方向光线的方向对照片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摄影师应该学会观察光线的方向,并根据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曝光参数。
2.光线亮度光线的亮度也是摄影中需要注意的因素,调整曝光参数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层次感和明暗对比。
3.光线质地不同质地的光线会给照片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了解和把握不同质地的光线对摄影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4.阴影运用阴影也是光影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巧妙运用阴影可以使照片更富有韵味。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技巧。
无论是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还是创作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掌握一定的摄影技术基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相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要想拍出好照片,首先得了解手中的相机。
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快门、光圈、感光元件等部分组成。
机身是相机的主体,承载着各种控制按钮和显示屏。
镜头则像是相机的“眼睛”,负责聚焦光线并决定画面的视角和景深。
快门控制着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快门速度越快,能定格瞬间的动态;速度越慢,则能记录光线的轨迹,如拍摄夜景中的车流。
光圈则调节着进入相机的光量,同时也影响着景深,大光圈可以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小光圈则能让画面中的景物都清晰。
感光元件则如同相机的“底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最终形成图像。
二、摄影中的构图构图是摄影作品的骨架,决定了画面的布局和视觉效果。
常见的构图方法有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其重要性;对称构图,给人一种平衡、稳定的感觉;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等份,把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放置,使画面更加和谐;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构图时,要注意画面的简洁,避免过多元素造成混乱。
同时,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使主体突出,背景起到衬托作用。
三、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不同的光线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顺光下,景物受光均匀,色彩鲜艳,但立体感较弱;侧光能够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突出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逆光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轮廓光,使主体更具艺术感,但要注意避免主体过暗;顶光通常不太常用,容易在人物面部产生难看的阴影;底光则常用于营造恐怖、神秘的氛围。
此外,一天中不同的时段光线也有所不同。
早晨和傍晚的光线柔和,色彩温暖,适合拍摄风景和人像;中午的光线强烈,对比度高,需要注意控制曝光。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1、快门优先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
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2、光圈优先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3、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
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
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
摄影基础知识有哪些摄影基础知识有哪些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融入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将光学理论、色彩学理论等内容与相机功能的介绍相结合,并以对比性和说明性的照片实例进行论述。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分享摄影基本知识有哪些?什么是“景深”?A: 对焦后在焦点前后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叫做“景深”。
如果收缩镜头光圈(增大F值),对焦后清晰成像的范围就大,照片就不容易虚化,这种状态叫做“大景深”。
反之,如果开放镜头光圈(减少F值),对焦范围就狭窄,背景就容易出现虚化,这种状态叫做“浅景深”。
因为景深对于拍摄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景深根据镜头焦距及相机与被摄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广角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浅。
而且,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景深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就越浅。
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哪个效果更好?A: 一般来说,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的补正效果是相同的。
防抖组件装载在机身内时,补正作业的位置位于光学系统的后端。
而装载在镜头内时,则位于光学系统的中央。
虽然位置略有差异,但对于防抖来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补正作业时的调整方法,所以尽管位置不同,效果差异不大。
但是,从使用的方便性来说,镜内搭载的“镜头防抖”更有优势。
这是因为在取景器取景时,可从取景器内实时观察到补正效果,可以对被摄体进行仔细观察后等待拍摄时机。
这种优势尤其在焦距超过400毫米的超长焦摄影及拍摄高速运动的动物或赛车时表现明显。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装载在机身内的“机身防抖”对任何镜头均有效,可以使所有镜头具有防抖效果,可以说既方便性价比又高。
测光模式怎么选?A: 相机的测光模式一般分为三种,即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以及点测光。
矩阵测光:是把拍摄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分别计算各个区域的曝光值,再经由相机处理运算,得最适合的曝光值。
这种测光手段自动程度最高,适合绝大多数场景使用。
中央重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就是以画面中央一小块区域的测光结果为主要基准,再部分考虑画面其他的部分的曝光值平均计算。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摄影基础知识1. 光影:光影是摄影的灵魂,影响图片的质感和表现力。
了解自然光、人工光的不同效果,以及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光线对拍摄的影响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2. 曝光:曝光是照片中亮度的表现,影响照片的明暗和细节表现。
了解如何使用相机的曝光参数,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曝光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3. 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参数之一,不同焦距的镜头有不同的拍摄效果。
了解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4. 感光度:感光度是指相机底片或传感器对光的敏感程度,影响照片的噪点和细节丰富度。
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光线情况调整感光度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二、摄影构图1.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在照片中合理安排主体、背景、构图元素等,以呈现出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的效果。
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透视构图等,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2. 线条构图:线条构图是指在照片中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打造出更具视觉吸引力的画面效果。
了解线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引导线、斜线、曲线等,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3. 色彩构图:色彩构图是指在照片中利用色彩对比和和谐来创造更丰富的表现力。
了解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冷暖对比、色彩搭配等,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三、摄影器材1. 相机类型:不同类型的相机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拍摄效果,了解不同类型相机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选择器材的基础知识。
2. 镜头类型:不同类型的镜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成像效果,了解不同类型镜头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选择镜头的基本技能。
3. 滤镜:滤镜是摄影器材的重要配件,可以改变光线的成色和质感,了解不同类型滤镜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4. 三脚架:三脚架是摄影器材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在拍摄中提供更稳定、更精确的支撑,了解不同类型三脚架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四、摄影后期1. 软件应用: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了解图像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快门和ISO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它们决定了照片的曝光。
光圈控制的是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快门控制的是时间,快门速度越快,进光时间越短;ISO控制的是感光度,ISO值越高,照片越亮,但也越容易出现噪点。
2. 焦距和景深焦距决定了照片的视角和变焦程度,短焦距适合拍摄广角景观,长焦距适合拍摄远景或特写;景深决定了照片中的清晰度范围,大景深适合拍摄全景,小景深适合突出主题。
3.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校正照片中的颜色偏差,以使白色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看起来一样的过程。
通过设置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效果。
4.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用来控制照片的亮度的功能,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可以让照片更亮或更暗,适应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需求。
5. 对焦模式对焦模式包括单次对焦、连续对焦和手动对焦,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摄影师的偏好,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可以帮助拍摄更清晰的照片。
二、摄影器材1. 相机常见的相机有单反相机、微单相机、高级手机等,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是非常重要的。
2. 镜头镜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成像效果,不同的焦段和光圈大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3. 三脚架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适用于长曝光、夜景、微距等拍摄。
4. 滤镜滤镜可以改变进光情况、减少反射、增加对比度等效果,适用于特定的拍摄条件下。
5. 闪光灯闪光灯适用于光线不足或者需要拍摄特殊效果的场景下。
6. 存储卡存储卡的速度和容量直接关系到照片的保存和传输速度,选择合适的存储卡非常重要。
7. 清洁用具保持相机和镜头的清洁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指纹等对照片质量的影响。
三、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指将画面分为九等分,将主题放在交叉点附近以及重要线条上,能够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平衡感。
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对角线,将主体放在对角线交汇点上,能够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
摄影创作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摄影设备的选择摄影设备是摄影创作的基础,摄影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相机、镜头、闪光灯等设备的特点和用途,根据实际拍摄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2.光影的认识光影是摄影创作的核心,摄影师需要了解自然光和人造光的特点,掌握光线对画面的影响,善于利用光影塑造画面的层次和氛围。
3.构图与构图原则构图是摄影创作的基本技巧,摄影师需要学会分析画面构成要素,掌握构图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透视构图等,从而将主题表现得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4.色彩学色彩是摄影创作中无法忽视的因素,摄影师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从而创作出色彩丰富、饱满的作品。
5.快门与曝光快门和曝光是摄影基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摄影师需要了解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对曝光的影响,掌握正确的曝光技巧,保证所拍摄的照片画面清晰、色彩自然。
二、摄影创作的要点1.主题选择摄影创作的首要问题是主题的选择,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拍摄对象的特点来确定主题,在拍摄过程中充分挖掘主题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所处环境的分析摄影创作需要摄影师对所处环境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包括光线情况、构图空间、景物特点等,从而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方式。
3.构思与准备在进行摄影创作之前,摄影师需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拍摄地点、准备必要的拍摄设备、选择拍摄时间等,确保一次成功的拍摄。
4.镜头语言的应用摄影创作中需要通过镜头语言来表达主题,摄影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如广角镜头、长焦镜头等,从而有效地传达主题的情感和意义。
5.抓拍与定格摄影创作中需要摄影师灵活运用抓拍和定格的方式,根据拍摄对象和场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式,以表现出所拍摄主题的特点和内涵。
6.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摄影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后期处理技巧,如颜色修正、对比度调整、局部处理等,以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三、摄影创作的实践技巧1.充分运用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摄影师需要有善于利用光线的能力,灵活应用不同的光线效果,使作品的光影效果更加生动。
这里单反的含义就是单镜头的意思。
采用这种技术的照相机只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既负责摄影也用它来取景。
这样一来就能基本上解决视差造成的照片质量下降的问题。
而且用单反相机取景时来自被摄物的光线经镜头聚焦,
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更换镜头方便。
双反的含义就是双镜头的意思,其中一个专门用来取景,另一个专门用来成像。
双反相机不能单独更换镜头,必须两个镜头同时配套更换,否则取景和成像镜头的视差会很大。
双反相机成像有一个特点就是取景器镜头中看到的图像往往与成像镜头在胶卷上记录的不同,有个视差
晚上培训要讲
1单反/双反原理
2 焦距(短/中/长)
iso
快门速度
3 构图
九宫格(目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甚至是手机都内置了九宫格辅助构图线,进入相机和手机,一般在屏幕选项中就可以将这一模式调出更加有利于构图。
九宫格构图适合于各种的拍摄题材,最常使用的就是风景、人物等拍摄题材。
在风景拍摄中使用九宫格构图法,不仅可以将摄影主体放在最合适的
位置,还可以帮助确定天空和地面的比例,一般来说,天空、地面其中一
方占据约三分之一的区域,另一方占据约三分之二的区域,如果不是特殊
场景不太建议将天空和地面做平分构图处理。
另外打开九宫格辅助构图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确认建筑、地平线等线条的平直,避免构图出现
倾斜。
)
引导线(引导线汇聚焦点
引导线构图方法,就是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
目光最终可以汇聚到画面的焦点。
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具体的线,只要
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引导线。
在现实生活中,
道路、河流、整齐排列的树木、颜色、阴影甚至是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
导线使用。
)
对角线(对角线让照片更活泼
对角线构图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将主体在照片中的位置放在尽量
靠近相对应的两个角上。
相对于横平竖直的构图方法,对角线构图更加活
泼生动,还可以让视角更加开阔。
)
框架式构图(在使用框架式构图的时候,需要注意主体和框架之间的比例,切记框架的存在是为主体服务的,千万不要喧宾夺主。
其实框架式构
图的原理也和引导线构图一样,就是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框架,将观众的
视觉引导到照片的主体上去。
在实际的拍摄中,树叶之间的空隙、虚掩的门、窗框、山石之间的缝
隙等都可以当做框架使用。
)
三角形构图(它的概念就是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三点连线
形成一个正三角、斜三角或者是倒三角形状。
正三角布局在拍摄天坛、故
宫等古典、对称建筑的时候使用,斜三角和倒三角呈现动感的效果,适合
于诸如人像、运动的等拍摄题材中。
)
黄金分割线
摄影是减法注意背景
从不同的角度
4 视频
5 拍人像(和模特的沟通)拍风光
6 相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