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养殖新品种——芦台大白鱼
- 格式:pdf
- 大小:93.10 KB
- 文档页数:2
大白鱼池塘养殖技术摘要: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
鱼苗入池前10―15天,采用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
池塘注水0.5―0.6米深,注入池塘的水要用60目筛绢严格过滤。
鱼苗孵化出膜3―4天即可下塘,鱼苗放养密度为5―15万尾/亩。
全池泼洒豆浆,每亩水面用黄豆3―5公斤。
日常管理与鲤鱼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
鱼苗入池前10―15天,采用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
池塘注水0.5―0.6米深,注入池塘的水要用60目筛绢严格过滤。
鱼苗孵化出膜3―4天即可下塘,鱼苗放养密度为5―15万尾/亩。
全池泼洒豆浆,每亩水面用黄豆3―5公斤。
日常管理与鲤鱼、鲢草、草鱼等常规鱼类夏花培育方法相同。
经过20―30天培育,大白鱼规格达到2―3厘米时即分池饲养。
鱼种培育在黑龙江省,大白鱼鱼种培育要经过2年,第一年进行1龄鱼种培育,第二年进行2龄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及准备:池塘面积以3―10亩为宜,池深2―3米。
鱼种入池前10天采用干法清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5―10公斤。
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粪肥200―300公斤。
池塘注水0.6―0.8米深。
(2)鱼种放养①1龄鱼种培育:4月下旬至5月初,每亩放养规格2―3厘米的大白鱼鱼种0.8―1万尾。
5月下旬至6月初,每亩再放养规格1.5―2厘米的鲢鳙鱼乌仔800―1000尾,鲢鳙鱼之间的比例为2:1―3:1。
②2龄鱼种培育:4月下旬至5月初,每亩放养规格8―10厘米的大白鱼鱼种3000―4000尾。
5月下旬至6月初,再放养鲢鳙鱼乌仔,放养量及鲢鳙鱼之间的比例与1龄鱼种培育相同。
(3)饲养管理1龄鱼种:投喂鲜鱼或配合饲料。
如果投喂鲜鱼,将鲜鱼绞成鱼糜,全池洒喂。
每天投喂1次,上午9时投喂。
日投饲率为5%―15%。
如果投喂配合饲料,鱼种体长达3.5厘米时即开始驯食,初期将配合饲料制成细小的软颗粒投喂,逐步过渡到投喂干硬颗粒饲料,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40%以上。
优质养殖新品种——芦台鲌鱼郝文珠【期刊名称】《新农业》【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2页(P44-45)【作者】郝文珠【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区畜牧水产局乡镇兽医总站,天津 301500【正文语种】中文芦台鲌鱼,原名芦台大白鱼,因其形似东北兴凯湖大白鱼,又问世于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因此得名,学名芦台鲌鱼。
它是经常规育种与生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远缘杂交培育而成,在2012年经农业部批准推广的水产养殖新品种。
该鱼体体型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体厚丰满。
头小,眼大,吻尖,口亚上位,口裂斜,下颌突出,比上颌略长。
胸鳍长稍超过腹鳍基部或与其等长,尾鳍深叉、上下叶等长。
体色背部呈灰蓝色,侧腹部呈银白色。
全身鳞片整齐晶莹,体色鲜艳。
侧线完全,略有弯曲。
1.1 营养价值高该鱼体型丰满,肉质鲜美,口味芳香,营养价值极高。
该品种的2龄鱼鱼肉经权威部门实验检验具有以下特点。
含肉率高,该鱼含肉率高达84.38%,比团头鲂、丁桂鱼高出10%以上,比翘嘴红鲌高近20%。
蛋白质含量高,该鱼蛋白质含量为19.99%,普遍高于普通优质鱼类,特别是比东北野生大白鱼高1.96%,比黄颡鱼还高3.42%。
氨基酸含量高,该鱼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含量占鲜肉量的18.59%;其中10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9.22%,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必需物质。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该鱼富含20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8种,不饱和脂肪酸12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67.81%;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压,提高生物膜液态性,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含量占32.88%;具有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含量占34.93%。
该鱼肉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中DHA(二十二碳六稀酸,俗称脑黄金)和EPA(二十碳五稀酸)。
DHA和EPA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
人体试验证实,每天食入2~4克EPA和DHA,能显著降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芦台鲌鱼生物学特性及其鱼种池塘培育技术作者:王艳波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5年第6期王艳波(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黑龙江肇源 166500)芦台鲌鱼(原名芦台大白鱼)是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相结合的技术,经多年试验培育成的一个新品种。
2014年,我县肇源镇兴安村兴安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陈功林,带头示范,5月22日从天津引进的芦台鲌鱼10万尾,规格为300尾/公斤。
鱼种池面积15亩,水深1.8米,同时套养少量花白鲢、鲫鱼夏花。
5月25日至9月18日共投喂鲤鱼苗种料(粗蛋白38%)15吨,秋季共生产芦台鲌鱼6750公斤,平均亩产450公斤/亩,规格为150克/尾,成活率45%。
售价每公斤18元,销售额12.15万元。
总投资6.5万元,纯盈利5.6万元,平均亩盈利3700元。
芦台鲌鱼的养殖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一、芦台鲌鱼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该鱼体型侧扁,头后背部稍有隆起,体高适中,体厚丰满。
体长为体高的3.10倍,体长为体厚的8.18倍。
头小,眼较大,吻钝而稍尖,口亚上位,口裂稍斜,下颌突出,比上颌略长,无须。
侧线完全清晰,略有弯曲。
各鳍末端稍尖。
背部呈灰蓝色,两侧和腹部呈银白色。
(二)生活习性芦台鲌鱼适温范围0℃~36℃,适宜生长水温为18℃~30℃,最佳生长水温为19℃~29℃。
在冰下水位1.5m,水温2℃以上,溶氧含量3.5mg/L以上,只要水质良好,采取生物增氧越冬技术,都能保证芦台鲌鱼安全越冬。
开始摄食水温8℃以上,停止摄食水温6℃以下。
该鱼在池塘饲养条件下栖息于池水的中上层水域,在适温的情况下,喜集群游动于池水的上层水域。
其嗅觉灵敏,游动非常迅速,全池均有分布,但近岸多于池中。
当低温时转到池塘深水处活动集群越冬。
芦台鲌鱼是一种耐低氧的鱼类。
当饲养池水体中溶氧在3mg/L以下时,鱼摄食量减少,生长受阻;当池水溶氧量在2.2mg/L以下时,池鱼摄食量比溶氧量在4.0mg/L以上时减少80%左右或不摄食;当池水溶氧量降至1.5mg/L以下时,鱼开始浮头;当池水溶氧量降至1.0mg/L以下时,鱼开始窒息死亡。
天津换新水产良种场培育的“芦台鲂鲌”通过国家审定
付连君;杨建新
【期刊名称】《水产科技情报》
【年(卷),期】2013(40)3
【摘要】日前,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经过8年努力培育成的杂交新品种“芦台鲂鲔”,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农业部批准在全国推广。
因培育地在宁河县芦台镇,故名“芦台鲂鲐”。
经多年的养殖实践,该品种的主要优势为:一是生长快。
该品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生长速度快。
一龄鱼比父母本快64.52%,二龄鱼比父母本快16.20%;一龄鱼种可长至50g以上,亩产1300kg以上;二龄成鱼可长至600g以上,亩产2200kg以上。
二是食性广。
【总页数】1页(P161-161)
【关键词】审定委员会;良种场;天津市;水产;培育;换新;鲂;一龄鱼种
【作者】付连君;杨建新
【作者单位】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12
【相关文献】
1.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承担的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J], 赵建英;高永平
2.水产战线上的一位老兵——访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场长金万昆 [J], 李
振龙
3.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J],
4.天津换新水产良种场培育的“芦台鲂鲌”通过国家审定 [J], 付连君;杨建新
5.天津换新水产良种场培育的“芦台鲂”通过国家审定 [J], 安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源期刊网
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承担的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作者:
来源:《河北渔业》2015年第03期
2月4日,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对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承担的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太湖白鱼引进、新品种培育及繁育技术研究》和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进计划项目《芦台鮊鱼新品种快速扩繁技术推广与示范》进行结题验收。
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审核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单位按计划成功引进太湖白鱼,进行了亲鱼培育、苗种人工繁育、池塘养殖等综合养殖技术研究,培育出国家审定的芦台鲂鮊(芦台鮊鱼)新品种;引种成活率、亲本育成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乌仔成活发塘率均达到或超过任务指标,还研发出太湖白鱼、芦台鲂鮊人工配合饲料;项目执行期间,累计生产太湖白鱼水花1 780万尾,芦台鲂鮊水花1.06亿尾,推广到天津、河北、重庆等5省市,实现销售收入123.2万元,圆满完成课题任务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通过验收。
依托上述项目开展的各项研究与推广实践,结题后,换新场培育的新品种—芦台鲂鮊(芦台鮊鱼)将进一步扩大苗种生产规模,2015年计划将生产繁育芦台鲂鮊苗种2~3亿尾,以满足全国广大养殖场者对这一新品种的需求。
(赵建英高永平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301500)。
11适合黑龙江省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面增殖的冷水性鱼类主要有池沼公鱼、大银鱼、高白鲑等。
高白鲑对水质要求较高,目前黑龙江省仅山口水库增殖成功。
池沼公鱼、大银鱼适应性较高白鲑强,在许多水域增殖成功,可根据水域特点,经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论证,选择合适的鱼类进行增殖。
芦台鲌鱼生物学特性及其鱼种池塘培育技术王艳波(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黑龙江肇源166500)芦台鲌鱼(原名芦台大白鱼)是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相结合的技术,经多年试验培育成的一个新品种。
2014年,我县肇源镇兴安村兴安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陈功林,带头示范,5月22日从天津引进的芦台鲌鱼10万尾,规格为300尾/公斤。
鱼种池面积15亩,水深1.8米,同时套养少量花白鲢、鲫鱼夏花。
5月25日至9月18日共投喂鲤鱼苗种料(粗蛋白38%)15吨,秋季共生产芦台鲌鱼6750公斤,平均亩产450公斤/亩,规格为150克/尾,成活率45%。
售价每公斤18元,销售额12.15万元。
总投资6.5万元,纯盈利5.6万元,平均亩盈利3700元。
芦台鲌鱼的养殖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一、芦台鲌鱼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该鱼体型侧扁,头后背部稍有隆起,体高适中,体厚丰满。
体长为体高的3.10倍,体长为体厚的8.18倍。
头小,眼较大,吻钝而稍尖,口亚上位,口裂稍斜,下颌突出,比上颌略长,无须。
侧线完全清晰,略有弯曲。
各鳍末端稍尖。
背部呈灰蓝色,两侧和腹部呈银白色。
(二)生活习性芦台鲌鱼适温范围0℃~36℃,适宜生长水温为18℃~30℃,最佳生长水温为19℃~29℃。
在冰下水位1.5m ,水温2℃以上,溶氧含量3.5m g/L 以上,只要水质良好,采取生物增氧越冬技术,都能保证芦台鲌鱼安全越冬。
开始摄食水温8℃以上,停止摄食水温6℃以下。
该鱼在池塘饲养条件下栖息于池水的中上层水域,在适温的情况下,喜集群游动于池水的上层水域。
其嗅觉灵敏,游动非常迅速,全池均有分布,但近岸多于池中。
北京水产养殖品种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和养殖品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北京常见的水产养殖品种。
首先是鲤鱼。
鲤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之一,也是北京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鲤鱼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而且鲤鱼的养殖技术相对简单,适应性强,所以在北京的许多水产养殖场都有鲤鱼的养殖。
其次是鳜鱼。
鳜鱼是一种高档水产品种,也是北京水产养殖业中的重点品种之一。
鳜鱼肉质细腻,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
由于鳜鱼的养殖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在北京的一些大型水产养殖场会选择养殖鳜鱼。
草鱼也是北京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
草鱼养殖历史悠久,广泛分布于北京的水域中。
草鱼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草鱼的养殖技术相对简单,适应性强,所以在北京的许多水产养殖场都有草鱼的养殖。
北京还有一些其他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鲢鱼、鲈鱼、鲳鱼等。
这些品种在北京的水产养殖业中也有一定的养殖规模。
总的来说,北京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和养殖品种。
从传统的鲤鱼、草鱼到高档的鳜鱼,这些品种给北京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发展前景。
同时,北京的水产养殖业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
的水产品,满足了人们对美味的需求。
农业农村部关于2021年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的公告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51号虹鳟“水科1号”等11个水产新品种,业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且公示期满无异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有关规定,现予公告。
附件:1.2021年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2.水产新品种简介农业农村部2021年7月28日附件12021年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序号品种登记号品种名称育种单位1虹鳟“水科1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2GS-01-002-2021禾花鲤“乳源1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事务中心、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3GS-01-003-2021翘嘴鳜“广清1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4GS-01-004-2021建鲤2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5GS-01-005-2021半滑舌鳎“鳎优1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唐山市维卓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天津市水产研究所6GS-01-006-2021三角帆蚌“申浙3号”上海海洋大学、金华市浙星珍珠商贸有限公司、武义伟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7GS-01-007-2021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大连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8皱纹盘鲍“寻山1号”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9GS-02-001-2021文蛤“科浙2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10GS-02-002-2021海带“中宝1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11GS-04-001-2021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中山大学附件2水产新品种简介一、水产新品种登记说明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登记号说明如下:(一)“G”为“国”的第一个拼音字母,“S”为“审”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以示国家审定通过的品种。
水产养殖新品种——杂交鲐“先锋1号”作者:王燕青丁德明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2期鲌鱼俗称“大白刁”。
杂交鲌“先锋1号”是武汉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2013年成为国家主推品种。
“先锋1号”具有性情温驯、生长速度快、生产成本低、效益高、耐氧性好、生态安全、易运输、易暂养等特点。
一、生物学特性1.外形特征身体侧扁,口亚上位,斜裂,侧线较平直,头后背部稍隆起,体色银白色,体型近似于翘嘴红鲌。
2.食性该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
自其开始摄食外源食物起至夏花阶段,与常规鱼类一样,喜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及腐质碎屑等。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蛋黄浆、豆浆及人工配制的粉状料、软面食饵、碎小的颗粒饵。
从当龄鱼种至成鱼喜食人工配合的颗粒饵料(特别喜食浮性的颗粒饵料),但也爱摄食水生漂浮植物,如小浮萍、芜萍、柳叶苲等。
摄食性能极强,在摄食时不怕人,富有家化性。
3.适温性能该鱼适温范围广,可忍受温度为0℃~36℃,生存水温为2℃~34℃,最佳生长水温为19℃~29℃。
在冰下水位1.5米、水温2℃以上、溶氧含量3.5毫克/升以上的池塘,只要水质良好都能安全越冬。
4.栖息习性该鱼在池塘饲养条件下栖息于池水的中上层水域,在适温的情况下,喜集群游动于池水的上层水域。
其嗅觉灵敏,游动非常迅速,全池均有分布,但近岸多于池中。
当低温时转到池塘深水处集群越冬。
5.饲料营养要求该鱼对饲料营养要求不高,从鱼苗至顶寸鱼种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为38%~46%,从顶寸鱼种至秋片(鱼种)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为34%~38%,从鱼种至成鱼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为32%~34%。
但饲料配方要科学,其中动物蛋白占饲料蛋白总量的1/3以上为宜。
6.生长特性该鱼生长特性是体长增长以1~3龄生长最快,3龄后开始变慢;体重增长以2~5龄为快,5龄后开始变慢。
人工养殖的鱼苗,1年可长至0.6~1公斤,2年可长至2~3公斤。
二、养殖特点1.养殖成本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