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原创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化学(考试版)_最新修正版
- 格式:doc
- 大小:587.35 KB
- 文档页数:4
绝密★启封前2019年江苏省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祝考生在本次考试和高考中取得最满意的成绩!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笔羊毫真伪B.造纸的主要原料是纤维素和大量低聚糖C.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减少雾霾发生的有效措施D.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可有效减少“白色污染”2.用化学用语表示4Fe +C2HCl3+5H+ = C2H6+4Fe2++3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30,质量数为56的铁原子:Fe B.Cl-的结构示意图:C.C2H6的结构式: D.C2HCl3的电子式: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和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B. 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耐高温材料C.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 苏打溶液呈弱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Ba2+、NO3-、Cl-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NH4+、C1-、SO42-C. c(Al3+)=0.1mol/L的溶液中:K+、Mg2+、SO42-、AlO2-D. 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Na+、CH3COO-、NO3-- 1 - / 23。
2019 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化学·全解全析1.【答案】B【解析】A.将煤气化与液化,得到的产品燃烧热值高,无污染,可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A 不选;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会带走产生的热量,不能提高燃料效率,故B 可选;C.将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C 不选;D.将煤粉粉碎,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D 不选,故选B。
2.【答案】A【解析】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由原子相对大小表示空间结构的模型为比例模型,则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 A 正确;B、结构简式能体现有机物原子间的成键情况,故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C2H6O 为乙醇的分子式,故B 错误;C、铝是13 号元素,铝离子核外有10 个电子,Al3+ 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 错误;D、CaCl2是盐,属于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故D 错误;故选A。
3.【答案】D【解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度大小无关,故A 错误;B、二氧化硫能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氧化性无关,故B 错误;C、Fe2O3是红棕色难溶性的固体,Fe2O3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与它的化学性质无关,故C 错误;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具有弱碱性,能和酸反应,可用于制作胃酸中和剂,故D 正确。
4.【答案】B【解析】A. 氨水显碱性,与Al3+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 项错误;B. Na+、K+、Cl−、NO3−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CaCl2溶液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 项正确;C.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还原性的亚硫酸根离子,故 C 项错误; D.NaHCO3溶液中的HCO3−与OH−会反应生成CO32−与H2O 而不能共存,故D 项错误;答案选B。
绝密★启用前2019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化学(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Cl 35.5Ti 48Br 80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A .煤的气化与液化B .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C .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D .将煤块粉碎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 .CH 4分子的比例模型:B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 C .Al 3+的结构示意图:D .氯化钙的电离方程式:CaCl 2Ca 2++Cl 2−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B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C .Fe 2O 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D .Al(OH)3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作胃酸中和剂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mol·L −1的氨水:Al 3+、Na +、SO 42−、NO 3−B .0.1mol·L −1的CaCl 2溶液:Na +、K +、Cl −、NO 3−C .0.1mol·L −1的Na 2SO 3溶液:K +、H +、SO 42−、NO 3−D .0.1mol·L −1的NaHCO 3溶液:K +、Na +、NO 3−、OH −5.水合肼(N 2H 4·H 2O)为无色透明的油状发烟液体,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 +2NH 3N2H 4·H 2O +NaCl 。
2019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化学(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Ti 48 Br 80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A.煤的气化与液化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C.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D.将煤块粉碎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Al3+的结构示意图:D.氯化钙的电离方程式:CaCl2Ca2++Cl2−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B.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C.Fe2O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D.Al(OH)3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作胃酸中和剂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的氨水:Al3+、Na+、SO42−、NO3−B.0.1 mol·L−1的CaCl2溶液:Na+、K+、Cl−、NO3−C.0.1 mol·L−1的Na2SO3溶液:K+、H+、SO42−、NO3−D.0.1 mol·L−1的NaHCO3溶液:K+、Na+、NO3−、OH−5.水合肼(N2H4·H2O)为无色透明的油状发烟液体,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 +2NH3N2H4·H2O+NaCl。
(新课标Ⅲ卷)2019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化学(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酒精纯度越高杀菌消毒效果越好B.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C.传统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小苏打和硫酸铝D.金属焊接前常用NH4Cl溶液处理焊接处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00 ℃时,1 L pH6纯水中含H数目为10−6NA B.0.1 mol·L−1 Na2CO3溶液中,Na的数目为0.2NA C.常温常压下,17 g羟基(18OH)所含中子数为9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所含CCl 键的数目为3NA 9.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环戊烯不是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3 mol H2 D.与丙炔互为同系物1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B.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C.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D.若A为浓H2SO4,B为Cu,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11.X、Y、Z、W、M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 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考古时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Z的气态氢化物可以与Cl2反应产生白烟,用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江苏模式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姓名等级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N:14 P:31 Cl:35.5 S:3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08年重庆理综·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C.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2.(08年海南化学·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3.(08年广东化学·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4.(07年高考理综山东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C(石墨,s) = 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5. (08年全国理综Ⅱ·7)实验室现有三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0.100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做指示剂。
参考答案1.BA项.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特殊的气味,假的羊毫是化学纤维,所以用灼烧法可鉴别毛笔羊毫的真伪,故A正确;B项.造纸的原料是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是低聚糖,故B错误;C项.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减少雾霾发生的有效措施,故C正确;D项.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可以在自然界中自行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用以替代聚乙烯等塑料,实现“碳循环”,可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2.CA项.根据原子构成,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即该核素为5626Fe,故A错误;B项.原子失去电子,只是失去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不变,Cl-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故B错误;C项.C2H6的结构简式为CH3CH3,其结构式为,故C正确;D项.没有表示C和Cl最外层所有的电子,故D错误;故选C。
3.BA. 晶体硅能导电,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和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与其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关系,A错误;B. 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耐高温材料,B正确;C.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错误;D. 苏打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胃酸中和剂,D错误,答案选B。
4.AFe3+、Ba2+、NO3-、Cl-四种离子互相之间都不反应,所以可以大量共存,选项A正确。
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应该显碱性,不能存在大量的铵根离子,选项B错误。
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
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了,而CH3COO-对于水的电离应该起到促进作用,所以选项D错误。
5.C氨气不能用氯化钙干燥,因为会得到CaCl2·8NH3,选项A错误。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才能得到氯气,选项B错误。
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二元中强酸,酸性强于碳酸,所以二氧化硫会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达到除去二氧化硫杂质的目的,选项C正确。
最新修正版绝密★启用前|2019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化学(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K 39 Mn 55 Fe 56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家庭垃圾中适合于用堆肥法处理的是A .破旧的衣物B .旧报纸C .瓜果壳D .塑料瓶 2.用化学用语表示Na 2CO 3+2Cl 2===2NaCl+Cl 2O+CO 2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Na +的结构示意图: B .Cl 2O 的结构式:Cl−O−ClC .中子数比质子数多3的氯原子:3517ClD .CO 2的电子式:3.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错误的是A .明矾易水解生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芯片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D .Na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 NaAlO 2溶液中:OH −、Na +、Cl −、SO 42−B .与Al 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a +、Ca 2+、Cl −、HCO 3−C .0.1 mol·L −1 FeCl 3溶液中:Fe 2+、NH 4+、SCN −、SO 42−D .强酸性溶液中:NH 4+、Al 3+、S 2−、Cl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收集 NOB .制备 NH 3C .制备 Fe(OH)2D .稀释浓 H 2SO 4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放电时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B .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增强C .常温下,铁片不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D .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CuSO 4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B .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32−+H 2OC .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 +===Fe 2++H 2↑D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CO 2+AlO 2−+2H 2O===Al(OH)3↓+HCO 3−8.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3 3 2 2 2019 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 03【江苏卷】化学·参考答案16.(12 分,每空 2 分)(1)SiO 2(2)2Fe 2++MnO 2+4H +2Fe 3++Mn 2++2H 2O(3)90℃(4) 防止 NH 4HCO 3 受热分解,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5) Mn 2++2HCO −MnCO ↓+CO ↑+H O(6) 取 1~2 mL 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洗涤干净 17.(15 分)(1)羧基(1 分) 醚键(1 分) (2)(3 分)(3)取代反应(2 分)(4)(3 分)(5)(5 分)18.(12 分)(1)3Br 2+6KOH+CO(NH 2)2 6KBr+CO 2↑+N 2↑+5H 2O (2 分)(2)①淀粉(2 分)②(8 分)Br 2+2I −2Br −+I 2,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化学第 1 页(共 4 页)4 2 2 3 2 33 2 3 24 4 2 4 23 3 定量关系Br 2~I 2~2S O 2−,与 I −反应的Br 2:n 1(Br 2)=1/2n (S O 2−)=1/2×16.20×10 −3 L×0.100 0 mol·L −1=8.1×10 −4 mol , KBrO 3+5KBr+6HCl3Br 2+6KCl+3H 2O ,定量关系BrO −~5Br −~3Br ,KBrO 与 KBr 生成的 Br : n (Br 2)=3n (KBrO 3)=3×25.00×10 −3 L×0.030 00 mol·L −1=2.25×10 −3 mol ,与 C 6H 5OH 反应的Br 2:n 2(Br 2)=n (Br 2)−n 1(Br 2)=2.25×10 −3 mol−8.1×10−4 mol =1.44×10 −3 mol , 根据C 6H 5OH ~3Br 2 知,苯酚的物质的量:n (C 6H 5OH)=1/3n 2(Br 2)=1/3×1.44×10 −3 mol =4.8×10 −4 mol ,苯酚的纯度为 4.8×10 −4mol×94 g·mol −1×250 mL/(0.5000×25 mL)×100% =90.24%。
绝密★启用前|2019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化学(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Ti 48 Br 80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A.煤的气化与液化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C.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D.将煤块粉碎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Al3+的结构示意图:D.氯化钙的电离方程式:CaCl2Ca2++Cl2−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B.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C.Fe2O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D.Al(OH)3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作胃酸中和剂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的氨水:Al3+、Na+、SO42−、NO3−B.0.1 mol·L−1的CaCl2溶液:Na+、K+、Cl−、NO3−C.0.1 mol·L−1的Na2SO3溶液:K+、H+、SO42−、NO3−D.0.1 mol·L−1的NaHCO3溶液:K+、Na+、NO3−、OH−5.水合肼(N2H4·H2O)为无色透明的油状发烟液体,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 +2NH3N2H4·H2O+NaCl。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水合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装置甲中试剂X可以选择生石灰B.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C.装置丙制备水合肼时氨气从b口进入D.装置丁可用于吸收多余的尾气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过量氨气通入CuSO4溶液中可得深蓝色溶液B.蛋白质溶于水所得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硅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硅酸胶体D.过量铁粉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B.向NaN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5NO2−+2MnO4−+3H2O5NO3−+2Mn2++6OH−C.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4+D.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是粮仓中常用的保护气;Y的+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Y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Z原子核外电子数是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Y)<r(X)<r(W)<r(Z)B.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强C.电解Y、W形成的化合物可制取Y单质D.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9.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须将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B.反应H2S(g)+ZnO(s)===H2O(g)+ZnS(s)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且ΔS<0,则ΔH>0C.常温常压,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消耗2.24 L O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6.02×1023D.常温下,K sp[Cu(OH)2]=2.6×10−19,pH=10的含Cu2+的溶液中,c(Cu2+)≥2.6×10−11mol·L−1最新修正版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化合物Z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Y与足量H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C.可用FeCl3溶液鉴别Y和ZD.1 mol Z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1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3A.图甲表示1 mL pH=2某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总体积的变化曲线,说明该酸是弱酸B.图乙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温度,反应CO2(g)+3H2(g)CH3OH(g)+H2O(g)中n(CH3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说明反应平衡常数KⅠ>KⅡC.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 c(H+)、−lg c(OH−)变化曲线,说明T1>T2D.图丁表示1 mol H2和0.5 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2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说明H2的燃烧热是241.8 kJ·mol−114.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1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P点时,c(H2A)+c(HA−)+c(A2−)+c(OH−)=c(Na+)+c(H+)B.当V(NaOH)=20 mL时,c(OH−)=c(H+)+c(HA−)+2c(H2A)C.当V(NaOH)=30 mL时,3c(Na+)=2[c(HA− )+c(A2−)+c(H2A)]D.当V(NaOH)=40 mL时,c(Na+)>c(A2−)>c(HA−)>c(H2A)>c(OH−)>c(H+)15.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表中相应的量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H4(g)+ H2O(g)CO(g) + 3H2(g)(不发生其他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H>0,图中压强P1>P2B.起始时,容器Ⅱ中v(CH4)正<v(CH4)逆C.达到平衡时,容器Ⅰ、Ⅱ中CO的物质的量满足:n(CO)Ⅱ< 2n(CO)ⅠD.达到平衡时,容器Ⅱ、Ⅲ中气体的总压强之比PⅡ∶PⅢ=4∶5非选择题最新修正版最新修正版16.(12分)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 2,含有SiO 2、Fe 2O 3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 3)。
其工业流程如下:(1)过滤Ⅰ所得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 ▲ (填化学式)。
(2)“氧化”过程中除了发生MnO 2与SO 2的反应外,还发生另一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 2O 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为减少 MnS 2O 6 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 ▲ 。
(4)向过滤Ⅱ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H 4HCO 3 溶液时温度控制在30~35℃,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 ▲ 。
(5)加入NH 4HCO 3溶液后,生成MnCO 3沉淀,同时还有CO 2气体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6)生成的MnCO 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
17.(15分)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素中抗菌有效成分,其中间体M 的合成路线如下:(1)化合物B 中含氧官能团为 ▲ 和 ▲ (填官能团名称)。
(2)C → D 过程发生取代反应同时生成HCl ,物质X 的结构简式是 ▲ 。
(3)由E → M 的反应类型是 ▲ 。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B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I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II .不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其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
(5)已知:(X 代表卤素原子),写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聚丁二酸乙二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
18.(12分)KBr 可用于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等。
(1)制备KBr 的一种方法如下:80℃时,向溶有CO(NH 2)2的KOH 溶液中缓慢加入Br 2,至pH 为6~7时反应完全,生成CO 2、N 2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KBr 可用于测定苯酚(C 6H 5OH)样品的纯度,方法如下:取0.5000 g 苯酚试样,用NaOH 溶液溶解后定容成250.00 mL 溶液;移取25.00 mL 该溶液,加入25.00 mL 0.03000 mol·L −1的KBrO 3(含过量KBr)标准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足量KI 溶液,充分反应;用0.1000 mol·L −1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用去16.20 mL 。
测定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①加入的指示剂为 ▲ 。
②计算苯酚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 。
19.(15分)磷酸二氢钾(KH 2PO 4)是一种高效复合肥。
工业上以羟磷灰石精矿[主要成分是Ca 5(PO 4)3OH ,还含有少量石英和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磷酸二氢钾的流程如下:(1)“制酸”过程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该过程若用硫酸代替盐酸,磷酸的产率明显降低,其原因是 ▲ 。
(2)“反应”中加入有机碱——三辛胺(TOA)的目的是 ▲ 。
(3)“反应”中,三辛胺的用量会影响溶液的pH 。
水溶液中H 3PO 4、H 2PO 4−、HPO 42−、PO 43−的分布分数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中,当pH = ▲ 时,停止加入三辛胺。
②使用pH 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操作是 ▲ 。
(4)查阅资料可知:①磷酸三丁酯、二(2乙基己基)磷酸都是难溶于水的液态有机物。
②磷酸三丁酯对H 3PO 4和Fe 3+有较强的萃取作用。
③二(2乙基己基)磷酸仅对Fe3+有较强的萃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