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619.72 KB
- 文档页数:13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是什么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是什么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指令执行各种运算和处理任务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它通常由多个不同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即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控制器。
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所有的计算和控制操作。
它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挥其它部件的操作,并根据指令顺序执行各种功能。
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操作。
2. 存储器计算机的存储器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以及程序。
根据存取速度和容量的不同,存储器可以分为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而辅助存储器则用于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如硬盘驱动器和固态硬盘。
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和指令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通过输入设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交互,并向计算机提供所需的数据和指令。
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进行显示或输出。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音响等。
通过输出设备,计算机可以向用户展示运算结果、图像、视频和声音等信息。
5. 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它通过解析指令和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适当的部件,以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
控制器还负责处理计算机系统的时序问题,并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同步配合。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控制器。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计算机的各种任务和功能。
对于我们正常的计算机使用和学习来说,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1. 硬件部分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执行指令、进行运算和控制数据的流动。
2)内存内存用于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它具有高速读写的特点,可快速提供数据给CPU进行运算。
3)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例如键盘、鼠标和触摸屏等。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从计算机输出数据,例如显示器、打印机和音响等。
2. 软件部分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实用工具等,它们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提供基本的运行环境。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娱乐软件和专业软件等,它们用于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二、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四个基本环节。
1. 输入输入是指将外部的数据或命令传递给计算机系统,数据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摄像头等输入设备输入,命令可以通过程序或操作系统传递。
2. 处理处理是指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核心部件,它执行指令、进行运算并控制数据的3. 输出输出是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呈现给用户,数据可以通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输出设备输出,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获取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
4. 存储存储是指将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和已处理的结果存储到内存或存储设备中,以便后续的读取和使用。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这些环节,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运算,从而实现各种应用需求。
以上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简要概述,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机系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个人使用到商业运营,无处不在。
但是,你是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利用计算机。
一、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
CPU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控制单元负责指挥计算机的操作,而算术逻辑单元则执行各种计算和逻辑运算。
2.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的地方。
计算机的主要存储器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而ROM则用于存储不易更改的数据和程序。
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这些设备允许用户通过输入数据来操作计算机。
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呈现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这些设备使用户能够看到计算机的输出结果。
5. 辅助设备除了核心的硬件组件外,计算机还可以通过辅助设备进行扩展和增强功能。
这些设备包括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USB接口等。
它们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多的外部连接选项。
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软件组成是指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2.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指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程序。
例如,办公软件、图形设计软件、游戏等都属于应用软件。
这些软件通过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进行交互,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
3.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为操作系统本身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软件。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其硬件组成包括多个关键部件,共同协作完成各种计算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帮助读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核心数、线程数、主频和缓存等。
核心数和线程数决定了CPU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主频则表示CPU每秒钟可以执行的指令数,缓存则是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可以提高数据读写速度。
二、内存内存(Memory)是计算机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的部件。
内存的速度远高于硬盘,但容量较小,断电后数据会丢失。
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容量、频率和时序等。
容量越大,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的数据量越多;频率和时序则影响内存的读写速度。
三、硬盘硬盘(HardDiskDrive,HDD)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的容量远大于内存,但速度较慢。
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容量、转速和缓存等。
容量越大,可以存储的数据越多;转速越快,硬盘的读写速度越快;缓存则是硬盘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可以提高数据读写速度。
四、显卡显卡(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是计算机用于处理图像和视频的部件。
显卡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除了用于图形渲染外,还可以用于科学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域。
显卡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核心数、显存容量和显存类型等。
核心数越多,显卡的处理能力越强;显存容量越大,显卡可以处理的数据量越多;显存类型则影响显卡的数据传输速度。
五、主板主板(Motherboard)是计算机各个部件连接的桥梁,负责协调各部件的工作。
主板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芯片组、扩展槽和接口等。
芯片组决定了主板的性能和兼容性;扩展槽用于插入各种扩展卡,如显卡、声卡等;接口则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USB、HDMI 等。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一、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
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组成。
二、内存储器内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它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
三、外存储器外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它包括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四、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输入装置,用于将用户输入的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
它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五、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的输出装置,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换成用户可以识别的形式。
它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计算机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使得计算机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和芯片组等部分组成。
1、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和命令到计算机中的设备,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2、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来显示或输出数据到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设备,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3、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
4、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它用于存储当前正在处理的数据和程序。
5、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它用于存储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6、芯片组:芯片组是计算机的核心芯片,它由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和其他设备控制器组成,负责协调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
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有不同的硬件组成,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
组成计算机的各零部件计算机是由众多不同的零部件组成的,这些零部件协同工作,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各种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零部件。
1. 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逻辑操作。
CPU包含许多小的电子元件,如晶体管和电容器,以及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
CPU的速度和性能对计算机的整体表现非常重要。
2. 内存(RAM):内存是计算机用于临时存储和读取数据的地方。
RAM可以迅速存取数据,但在断电后会丢失其中的信息。
内存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的数据量。
3.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硬盘通常具有较大的容量,并且可以持久保存信息,即使在断电后也能保持数据。
4. 显卡:显卡负责将计算机中的数据转换为图像,以便在显示器上显示。
高性能的显卡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形处理和游戏体验。
5. 主板:主板是计算机中所有其他零部件的连接点。
它上面安装了CPU、内存、硬盘以及各种扩展卡。
主板还提供了电源和数据传输接口。
6. 电源:电源为整个计算机系统提供电能。
它将电能转换为计算机所需的各种电压,包括供给主板、CPU、显卡等各部件的电源。
7. 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和图像。
现在常见的显示器有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8. 键盘和鼠标: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提供指令和输入数据。
键盘用于输入文本和执行各种命令,而鼠标可以控制光标和进行精确的操作。
9. 光驱和存储设备:光驱可以读取和写入光盘,例如CD、DVD和蓝光盘。
此外,还有各种存储设备如USB闪存驱动器和固态硬盘(SSD),它们提供了便携式和高速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10. 网卡:网卡使计算机能够通过以太网或无线网络与其他计算机和设备进行通信。
它负责将数据传输到互联网或局域网中。
以上是计算机中一些常见的零部件,它们的协同工作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各种任务。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它的功能包括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计算机,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基本组成。
1、硬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它的物理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和硬盘)、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和总线(用于连接各个部件)。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并处理数据。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硬盘。
内存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ROM用于存储固件和操作系统。
硬盘是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外部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允许用户与计算机交互。
键盘和鼠标是最常见的输入设备,而显示器和打印机是最常见的输出设备。
总线是用于连接各个部件的通信通道。
2、软件系统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它的程序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它们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运行环境。
应用软件是为特定任务设计的程序,例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游戏等。
3、网络系统现代计算机通常通过互联网与其他计算机连接,形成一个网络。
网络系统包括硬件(如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和软件(如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这些部件可以帮助用户连接到其他计算机并共享资源。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网络系统。
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计算机成为一种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可以满足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需求。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电子系统,它由多个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各种任务。
以下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1、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电源,主板,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这些硬件组件通过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部分,它由各种不同的元件和设备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这些硬件部件相互协作,使得计算机能够完成各种任务和操作。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CPU通常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解析和执行指令,控制各个硬件部件的操作。
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包括加减乘除、比较和逻辑判断等。
二、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主要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
RAM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它的内容可以读取和写入。
ROM用于存储永久性的数据和程序,它的内容只能读取而不能写入。
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的数据或指令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
键盘用于输入文字和命令,鼠标用于控制光标和选择操作,扫描仪和摄像头用于将纸质文档或图像转换为数字形式。
四、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或结果显示或输出出来。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和音响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信息,打印机用于将数字信息打印成纸质文档,音响用于播放音频和音乐。
五、总线总线是各个硬件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通道。
它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用于指定存储器或设备的地址,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控制总线用于控制各个硬件部件的操作。
总线的质量和速度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
六、其他硬件组件除了上述的基本构成部件外,计算机系统还可能包括其他硬件组件,如硬盘、光驱、显卡和声卡等。
硬盘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光驱用于读取光盘或DVD,显卡用于控制显示器的图像输出,声卡用于处理音频信号。
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执行运算的机器,它由多个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计算机的功能。
下面,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控制和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等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负责进行各种运算操作,控制单元负责指挥各部件的工作,而寄存器则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
2. 内存(Memory)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它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部分。
主存储器通常指的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它能够快速地读写数据。
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和U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3.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s)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计算机。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
键盘用于输入文本和命令,鼠标用于控制光标和进行操作,扫描仪和摄像头用于将纸质文档或图像转换成数字化的数据。
4.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喇叭和投影仪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打印机可以将数据打印成纸质文档,喇叭用于播放声音,投影仪用于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
5. 存储设备(Storage Devices)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
除了辅助存储器外,还包括光盘、磁带和固态硬盘等。
光盘和磁带适用于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固态硬盘则以其高速读写和抗震抗摔的特点备受青睐。
6. 总线(Bus)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的通道。
它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指定数据的存储位置,控制总线则用于控制各部件的工作。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和总线等几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的组成
一、主板:
1、作用:电脑各硬件工作的平台,决定电脑稳定性。
2、品牌:
3、型号:
4、结构:
二、硬盘:
1、作用:电脑的仓库。
2、品牌:
3、型号:
三、内存:
1、作用:与速度、运行条件有关。
2、品牌:
3、型号:
四、CPU(中央处理器):
1、作用:决定电脑的速度。
2、品牌:
3、型号:
五、显卡:
1、作用:与显示器相连决定显示效果。
2、品牌:
3、型号:
六、声卡:
1、作用:一般集成在主板。
2、品牌:
3、型号:
七、光驱:
1、作用:
2、品牌:
3、型号:
八、软驱:
九、机箱+电源:
1、作用:
2、品牌:
3、型号:
十、音箱:
十一、显示器:
1、作用:
2、品牌:
3、型号:
十二、键盘、鼠标:
★电脑保养要注意:防尘、防震、防磁、防晒、防潮、防雷击。
东莞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题目具有访存及有条件转移功能的
复杂模型机设计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班
学生姓名何花学号 201141402411 组员陈佳
指导教师黄仁泰
时间 2012.06.20-2012.06.23
[1] 设计要求及目的
要求:具有访存及有条件转移功能的复杂模型机的设计•机器指令程序如下:
•START: IN 01,R1 ;(R1)=13H / 09H设计时同学们可以给R1送入其它数值
•LDA 00,20H,R2 ;将[20H]存储单元的数据15H送R2
•SBC R1,R2
•OUT 10,R2
•COM R1
•OUT 10,R1
•BZC 00,START
•HALT
目的:
通过实验课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认识,掌握设计计算机系统的原理与方法,能更好的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的能力,同时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一个比较深的认识和理解。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计算机。
[2] 机器指令设计文档
根据指令格式、功能、助记符编写机器指令,具体如下:
1.指令格式
模型机设计四大类指令共16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访问及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1)算术逻辑指令
设计九条算是逻辑指令并用单字节表示,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其格式如下: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S为原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并规定:
(2)访问指令及转移指令。
模型机设计两条访问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A),两条转移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结果为零或有进位转移(BZC),格式指令如下: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d为目的寄存器地址(LDA/STA指令使用)。
D为位移量(正负均可),M为寻址模式,其定义如下:
本模型机规定变址寄存器RI指定为寄存器R2。
(3)I/O指令。
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其中,addr=01时,选中“INPUT DEVICE”中的开关组作为输入设备,addr=10时,选中“OUTPUT DEVICE”中的数码块作为输出设备。
(4)停机指令。
停机指令格式如下:
HALT指令,用于实现停机操作。
2.指令系统
本模型机共有16条基本指令,其中算术逻辑指令七条,移位指令两条,访问内存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四条,输入/输出指令两条,其他指令一条。
表1列出了
各条指令的格式、助记符和功能。
根据题目给出的机器指令程序及表1,写出机器指令:
程序助记符
$P0045 START:IN 01, R1 (R1)=13H
$P0102 LDA: 00, 20,R2
$P0220
$P03A6 SBC: R1, R2
$P045A OUT: 10, R2
$P05D5 COM: R1
$P0659 OUT: 10, R1
$P070C BZC: 00, START
$P0800
$P0960 HALT
$P2015
(2).解释如下:
$P0045 0100 0101 将13H送R1
$P0102 0000 0010 以直接寻址方式取出30H地址中的数据11H存入寄存器R2中。
$P0230 0011 0000
$P03A6 1010 0110 R1-R2+CY->R2(R1减去R2再加CY然后送到R2)
$P045A 0101 1010 输出显示R2
$P05D5 1101 0101 R1 R1
$P0659 0101 1010 输出显示R1
$P070C 0000 1100 转移条件,不足的返回START
$P0800
$P0960 0110 0000 停机
$P2015 0001 0001 将15H存入地址20H 中
[3] 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
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微地址在图中用八进制表示:
本模型机的数据通路图如图所示
数据通路框图
按照系统建议的微指令格式,参照微指令流程图,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译成二进制代码表,并将二进制代码表换为联机操作时的十六进制格式文件,见表2:
表2
对表2的解释:
S3、S2、S1、S0、M、Cn:微运算器74LS181芯片的控制信号及移位控制信号,详见表3.
WE:对RAM和OUT进行写操作信号,高电平有效。
A9A8:为外部设备(RAM、OUTPUT、INPUT)地址进行译码,A9A8=00时,INPUT 选中,A9A8=01时,RAM选中,A9A8=10时,OUTPUT选中, A9A8=11时,外部设备不选中。
表3:
A 字段
LDRi:寄存器输入选中。
LDDR1:暂存器DR1选中。
LDDR2:暂存器DR2选中。
LDIR:指令寄存器IR选中。
LOAD:总线数据直接装载到PC计数器。
LDAR:地址寄存器AR选中。
B字段
RS-B:为源寄存器输出选中。
RD-B:为目的寄存器输出选中。
RI-B:为变址寄存器选中。
299-B:移位寄存器输出选中。
ALU-B:逻辑运算单元输出选中。
PC-B:PC计数器输出。
C字段
P(1)、P(2)、P(3)、P(4):分支判断1、2、3、4。
AR:进行算术运算时是否影响进位和判零标志的控制位。
选中时进行带进位运算。
LDPC:为PC计数信号选中。
根据数据通路和微指令格式,编写二进制微代码如下,然后译成微指令:
根据上表,写出微程序如下:$M00018108
$M0101ED82
$M0200C050
$M0300A004
$M0400E0A0
$M0801ED8A
$M0901ED8C
$M0A00A03B
$M0B018001
$M0C00203C
$M1001ED83
$M14001001
$M15030401
$M1A01B22C
$M1D01A236
$M20009001
$M230180E4
$M24018001
$M2C01A42D
$M2D65AB6E
$M2E0D9A01
$M3405DB81
$M360D9A01
$M3B070A08
$M3C068A09
[5] 画接线图
复杂模型机课程设计的实验接线图如下:
[6] 完整的调试步骤和结论
1按照接线路图连接实验线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联机写程序。
把编写的机器指令和微指令保存到题目11+33.TXT文件中。
打开实验软件,装载已经写好的机器指令和微指令文件题目11+33.TXT,装载机器指令及微指令后,选择【运行】→【通路图】→【复杂模型机】功能菜单打开相应动态数据通路图。
拨动实验箱的总清零开关CLR清零(1-0-1)。
3检测完成后,拨动实验箱的总清开关CLR清零(1→0→1)后,使程序首地址及微程序地址为00H。
程序可从头开始运行。
4选择单步运行微指令选项,按动一次,则运行一条微指令。
以下是指令运行的过程:
自己验证程序的运算结果:
IN 01,R1: R1=05H
LDA 00,20,R2: R2=0AH
SBC R1,R2: R1=05H R2=FBH
OUT 10,R2: R2=FBH
COM R1: R1=FAH
OUT 10,R1: R1=FAH
BZC 00,START: R1=FAH
[7]心得体会:
都说万事开头难,我们一开始不知道要从何处入手。
后来通过问同学知道需要我们自己做的东西。
就是平时做实验老师已经给我们的机器指令和微程序代码、流程图等需要我们自己写。
我们以为很难,真正做就会发现其实不难,按照老师给的样板对应的进行计算就可以做出来了。
然后我们去实验进行连线,一开始我们连完电路在进行调试的时候发现pc出现错误,后来我们又重新插了那一部分的线,然后我们成功了。
然后开始装载,运行复杂通路图,理解每一步的功能和作用。
经历重重考验,我们终于完成了该课程设计。
看图,连接电路,调试电路,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设计微程序,提高了我们的设计思考水平,观察运行过程,让我们拓展思维。
课程设计给了我们锻炼自己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平台,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学习并设计了计算机,在设计中更好地理解了计算机运行的核心原理。
课程设计不仅教会我们怎么去学习计算机组成,更教会我们怎样去做人,怎样互助,怎样去沟通,怎样培养一种团体合作精神。
我们不仅要为自己负责,更要为团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