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多彩的窗帘1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12
教案标题:多彩的窗帘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上册教材版本:沪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帘的组成部分,掌握窗帘的设计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育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窗帘的组成部分及设计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窗帘的设计方法。
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窗帘实物、设计图例。
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窗帘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窗帘的组成部分。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窗帘的组成部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风格的窗帘,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窗帘风格,教师总结窗帘的设计方法。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窗帘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窗帘设计与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窗帘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窗帘设计与制作的经验。
二、深入探究(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窗帘更具创意。
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创意窗帘的设计方法。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创意窗帘的设计与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窗帘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拓展(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为家里的窗户设计一款窗帘。
2.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窗帘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窗帘的组成部分和设计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多彩的窗帘》沪教版(1)一. 教材分析《第5课多彩的窗帘》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窗帘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窗帘的历史、种类和特点的介绍,也有窗帘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还有窗帘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图案和设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窗帘的历史、种类和特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窗帘的历史、种类和特点,掌握窗帘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设计一幅多彩的窗帘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生活美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窗帘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和评价激励法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窗帘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窗帘的种类和特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窗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窗帘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10分钟):讲解窗帘的历史、种类和特点,教授窗帘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示范(5分钟):教师示范窗帘设计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方法和技巧。
4.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设计一幅多彩的窗帘作品。
5.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激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窗帘的种类、特点、设计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窗帘的设计过程和要点。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2课《多彩的窗户》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彩的窗户》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2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彩绘窗户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彩绘窗户的图案和色彩搭配,便于学生参考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彩绘活动充满兴趣。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彩绘窗户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彩绘窗户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彩绘窗户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激发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绘窗户的图案和色彩搭配示例。
2.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彩绘窗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窗户的色彩和图案,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彩绘窗户的图案和色彩搭配示例,讲解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邻近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总结彩绘窗户的创作要点。
5.拓展(5分钟)教师提供更多彩绘窗户的图案和色彩搭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尝试不同风格的窗户设计。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彩绘窗户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第12课多彩的窗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美术三年级下册的学生,教学内容为“多彩的窗户”。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窗户的构造、颜色和形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现窗户的美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户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窗户的形状、颜色和美感。
3.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窗户的美感。
4.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难点:1. 窗户的透视表现。
2. 窗户细节的描绘。
3.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用品。
2. 窗户的图片或实物。
3.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窗户的构造和绘画步骤。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窗户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窗户的构造、颜色和形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窗户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窗户的组成部分,如窗框、窗扇、玻璃等。
3. 示范:示范如何绘画窗户,包括窗户的透视表现、细节描绘和色彩的搭配。
同时,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绘画窗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窗户绘画的要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板书设计:1. 第12课多彩的窗户2. 重点内容:窗户的构造、绘画步骤、透视表现、色彩搭配3. 板书布局:清晰、简洁,突出重点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绘画一幅窗户的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注意透视表现和色彩搭配。
2.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窗户绘画的基本技巧。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是否及时解答了学生的问题。
3. 学生作品的质量如何,是否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多彩的窗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彩的窗帘》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的第5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窗帘的绘制方法和色彩搭配,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观的窗帘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窗帘的图案和色彩搭配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和图案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窗帘的绘制方法和色彩搭配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窗帘的绘制方法和色彩搭配。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窗帘的绘制方法。
2.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讲解窗帘的绘制方法和色彩搭配。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窗帘的图案和色彩,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窗帘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彩的窗帘》。
2.窗帘图案和色彩搭配案例。
3.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4.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窗帘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窗帘的美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窗帘图案和色彩搭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窗帘的绘制方法和色彩搭配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中的示例,尝试绘制窗帘。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喜欢的窗帘图案。
教师继续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学生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窗帘的绘制方法和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完整的窗帘作品,并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多彩的窗帘-沪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窗帘的基本结构,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绘制一幅多彩的窗帘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窗帘的基本结构:介绍窗帘的组成部分,如帘头、帘身、帘尾等,以及窗帘的不同款式和风格。
2. 色彩搭配原则:讲解色彩的三原色、间色、互补色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统一、平衡等。
3. 窗帘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多彩窗帘作品,注重色彩搭配和整体美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窗帘的基本结构、色彩搭配原则、窗帘设计。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使作品既符合色彩搭配原则又具有独特个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款式的窗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窗帘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窗帘的基本结构和色彩搭配原则,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幅多彩的窗帘作品,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及时反馈和帮助。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创作。
板书设计1. 课题:多彩的窗帘2. 基本结构:帘头、帘身、帘尾等3.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统一、平衡等4. 设计要求:创意、美观、实用作业设计1. 必做题:设计一幅多彩的窗帘作品,要求符合色彩搭配原则,具有独特个性。
沪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多彩的窗帘》教学设计一等奖《沪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多彩的窗帘》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沪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多彩的窗帘》教学设计一等奖知识要素窗帘的功能、常用式样与色彩创意技能要求:用综合方法制作窗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窗帘的功能和常用式样,学会用画、折、剪、贴等综合方法制作窗帘。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制作窗帘过程中,学会选择与运用材料,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意地制作不同类型的窗帘。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制作窗帘,交流和欣赏他人及自己的作品,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培养审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材料、方法绘制窗帘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设计窗帘式样教学过程一.记忆与联想1.请学生讨论窗帘的功能:①遮阳;②保留室内的私密性;③装饰、美化室内环境。
2.通过回忆,请学生交流窗帘的材料、特点等:①有布、纱、竹、塑料、金属等多种材料;②有对称的和不对称的;③有百叶窗、垂直帘、卷帘等多种形式。
3.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愿望。
4、揭示课题:二.感受与尝试1.请学生尝试设计窗帘的式样和花纹。
2.展示、简评,提出要求:式样要新颖、花纹简洁、整体。
3.分小组讨论:除了绘画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方法进行绘制与装饰?4.学生交流。
5.教师依据学生的.提议,进行演示。
6.提出绘画与制作要求。
三.设计与制作1.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材料,设计绘制方案。
2.可采取以下程序制作:①先根据功能设计出窗帘的款式、花纹。
款式要新颖,花纹可具象可抽象,注意排列的生动性。
②综合运用画、剪贴、折等方法进行制作。
注意色彩搭配,及实用效果。
③添加窗户或简单背景。
四.展示与评论1.作品展示。
2.自评: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3.互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出理由。
①在材料使用、款式的设计上是否有创意?②窗帘的花纹是否简洁、生动?③色彩搭配是否和谐?4.教师点评,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美术教案-多彩的窗帘-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帘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学会运用各种颜色表现窗帘的美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窗帘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2. 色彩知识及运用3. 窗帘的设计与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窗帘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色彩知识及运用;窗帘的设计与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之美感表现出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窗帘的基本知识、色彩知识等。
2. 示范法:示范窗帘的设计与创作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心得。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设计与创作窗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类型的窗帘,引导学生观察窗帘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激发学生对窗帘的兴趣。
2. 窗帘的基本知识(10分钟)讲解窗帘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窗帘的组成部分,如帘身、帘头、帘杆等。
3. 色彩知识及运用(10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冷暖色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颜色表现窗帘的美感。
4. 窗帘的设计与创作(10分钟)示范窗帘的设计与创作过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窗帘。
5. 学生实践(15分钟)让学生动手设计与创作窗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窗帘的设计与创作要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观察学生作品,评价其设计是否具有创意,色彩运用是否得当。
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其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