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化第 29期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6
信息化:森林工业的希望——访国家林业局信心中心副主任
王庆杰
赵水忠
【期刊名称】《互联网周刊》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林业系统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始应用计算机进行多种数据处理,到七十年代地球资源卫星遥感应用、办公自动化的兴起以及科技情报检索的数据库建设更与信息化紧密相关。
然而,有领导有组织的林业信息化工作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1987年4月林业部成立以副部长为首的林业经济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筹建林业部经济信息中心。
1997年国务院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后,林业部相应成立林业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责成部信息中心按国家要求制订《全国林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强调一定要进一步认识林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信息化工作逐步成为林业宏观决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逐步成为林业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赵水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相关文献】
1.小树苗大技术访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谢耀坚 [J], 万慧
2.万物并育不相害桉树生材又固碳——访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耀坚 [J], 马兵
3.射频消融轻松消除房颤——访中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厚普生国际心脏中心特约专家程杰博士、中心副主任闫素华教授 [J],
4.以信息化推动"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工程--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 [J], 邓波
5.林业“e人为本”——访林业局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庆杰 [J], 康增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测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5.05•【文号】办信字[2011]70号•【施行日期】2011.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测报告》的通知(办信字〔2011〕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从整体上把握全国各地林业信息化发展变化情况,指导“十二五”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以评促建和以评促用,推动林业信息化快速协调发展,支撑现代林业建设,我局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测工作。
现将《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测报告》(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林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全国林业信息化快速协调发展,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测报告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附件: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测报告一、评测目的意义林业信息化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林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
“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和各地各单位对林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积极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已成为当前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
国家林业局将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考核范畴,充分体现了林业信息化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全国各地林业信息化发展变化情况,指导“十二五”时期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以评促建和以评促用,推动现代林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测工作,对2008年和2009年各地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测。
“数字林业〞信息化建设概述1概念1998年1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以后,国内外对此都做出了积极的响应。
专家们针对我国的情况又具体地提出了“数字中国〞、“数字海洋〞、“数字都市〞以及“数字林业〞等相关概念。
1.1“数字林业〞的定义国家林业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的决定中提出,要全面建设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六项林业科学技术工程〔即:①集中力量组织实施生态建设与生态平安、②林业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③森林生物种质资源保卫与利用、④林业生物产业开展、⑤数字林业、⑥林业创新能力建设〕。
这六个科技工程中,其中一项为哪一项数字林业科技工程。
“数字林业〞是在“数字化〞理念的根底上于2001年由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其概念被明确为“系统地猎取、融合、分析和应用数字信息来支持可持续森林经营治理的科学、技术和艺术〞。
1.2“数字林业〞的内涵“数字林业〞要紧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基于3S〔远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林业信息数字化;二是对这些数字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应用;三确实是根基林业部门政务信息化的实现。
2“数字林业〞总体框架依据2021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修订稿〔2021-2021年〕〕的内容描述,提出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内、外网都采纳“四横两纵〞的总体框架结构,“四横〞为根底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和应用系统,“两纵〞为支撑“四横〞的标准标准体系、平安与综合治理体系,如以以如下面图:2.1框架讲明(1)内外网:通过门户实现内容治理、内容展示,实现个性化界面;(2)应用系统:是实现各种效劳的要害,分为应用效劳和业务应用两个局部;(3)应用支撑:是实现应用系统各种效劳功能的技术要害,为应用系统之间无缝集成提供信息交换效劳和业务协同支持;(4)数据库:是实现各种效劳的数据依据和来源;(5)根底设施:是实现资源共享、政务协同、辅助决策和公共效劳的物理平台;(6)标准标准体系:要紧是为信息资源共享和效劳、政务协同等工作提供技术准那么;(7)平安与综合治理体系:要紧是通过授权治理、数据保密等功能提供平安效劳,以及通过信息化组织机构、人才队伍、运行机制建设等提供组织保障。
林业信息化情况汇报林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林业生产、管理、监测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以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国林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就我国林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林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林业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同时,各级林业部门也加大了对信息化设备的投入,林业信息化硬件设施逐步得到提升和更新。
其次,林业信息化的管理平台逐步建立。
各级林业部门和林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实现对林业资源、生产情况、病虫害监测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这为林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再次,林业信息化在作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步深化。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林业生产中的GPS定位、遥感监测、无人机巡视等技术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林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准度,也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我国林业信息化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化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部分地区的信息化设备滞后,影响了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其次是信息化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导致一些信息资源无法充分共享和利用。
再次是信息安全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成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挑战。
未来,我国林业信息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一是加大信息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提高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三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好林业信息资源的安全。
总的来说,我国林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林业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前言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信息化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没有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林业。
当前,从全球来看,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新时代。
纵观信息化发达国家,都在强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建设,从而引起全球范围网络文化的大变革。
信息化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业务重组相结合,实现业务流程网上再造。
从国内来看,信息化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时期。
在不远的将来,信息化就会和空气、水、食物一样,成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内容,云计算与物联网将会成为变革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新技术,信息化将为建设更高效、透明、负责任政府提供新的思路,为社会公众提供普遍和敏捷服务。
从林业来看,信息化是做好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迫切需要,林业信息化已经进入全面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要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全面维护生物多样性,依靠传统的管理手段无法准确及时了解其现状及动态,远不能满足指导现代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林业所有的“物”接入网络,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灵活和高效处理。
物联网时代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谁抓住机遇,谁就能占居战略制高点,谁失去机遇,谁将再次受制于人。
一.林业现代化的必要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
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建设现代林业是全国林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加快信息化是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出版物刊名: 林业经济
页码: 32-3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9期
主题词: 国家林业局;中国智慧;林业发展;印发;“五位一体”;数字林业;林业信息化;内涵意义
摘要:国家林业局政府网8月24日讯8月21日,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新四化”和“五位一体”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林业”步入了“智慧林业”发展的新阶段。
《意见》系统诠释了智慧林业的内涵意义、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策略。
智慧林业将在数字林业的基础上,全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林业实现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
通过智慧林业建设,。
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通知正文:----------------------------------------------------------------------------------------------------------------------------------------------------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通知(林信办字〔20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指导全国林业信息化标准建设,支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依据《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2008-2020年)》等,我办组织编制了《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11月29日附件:附件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在《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2008-2020年)》的指导下,由林业信息化建设所需各类标准规范,按照其内在联系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林业信息化标准建设的蓝图。
一、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构成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由总体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管理标准等五大类组成。
(一)总体标准。
总体标准是标准体系的基础,规范了其他标准中总体性、框架性和基础性的内容,是其他标准间互相关联、互相协调、互相适应的基础,也是标准体系中其他标准制定的基础。
总体标准由林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规范组成,包括林业信息化标准化指南、林业信息化标准一致性测试规则、林业信息术语等。
(二)信息资源标准。
信息资源标准的作用在于对各类林业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和整合改造,便于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使用者有效利用。
林业信息化
第29期
国家林业局信息化管理办公室2009年7月30日
第三方分析测评结果显示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改版效果显著
2009年3月,国家林业局政府网(国家生态网)进行了改版,从加强政府网站职能建设方面重点进行调整。
日前,专业网站测评公司对我局政府网上半年用户访问情况的分析测评结果显示,改版后网站整体访问量、用户群数量较改版前均有大幅增长。
网站改版当天,日点击数首次突破100万次,达到122万次,
同比增长69%。
网站改版当月,网站点击数、页面浏览量、访问者数、访问次数四项主要数据分别较上月增长57%、27%、34%和35%。
网站改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改版后共有栏目67个,其中60个栏目页面浏览量大幅增长,平均增幅45%。
访问量最高的“最新要闻”栏目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2万,较改版前增长77%。
“自然保护”栏目改版后增长最大,达到171%。
“公安防火”、“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竹藤花卉”、“资源管理”、“湿地保护”、“生态文明”、“天然林保护”、“森林旅游”、“国有林场”等栏目的访问量增幅均超过50%。
“政务公开”、“计划与资金”的页面浏览量分别增长24%、34%,新增的“人事任免”栏目也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另有7个栏目出现下降,平均降幅10%。
网站改版后,访问者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49个国家。
其中来自国外的月均页面浏览量达98万,较改版前增加122%。
网站的影响力明显提高。
附件:网站栏目改版前后日均页面浏览量对比表
附件:
网站栏目改版前后日均页面浏览量对比表
发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委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
国家林业局领导,各司局、直属单位(本期印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