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宣事业演变态势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8.88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的国际传播变化趋势
中国的国际传播变化趋势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首先,中国不断加强对外交流的意愿和能力。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不断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进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倡议和方案,如“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其次,中国加大了对外媒体传播的力度。
中国成立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机构,加强了对外媒体的管理和规范。
中国的媒体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媒体平台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和观点。
第三,中国正在加强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
中国不断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广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中国还积极发展和推广中国的电影、音乐、时尚等文化产品,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中国加强了网络传播和社交媒体的国际传播。
中国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发展迅猛,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积极开展国际传播活动。
中国的网民对国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和观点。
综上所述,中国的国际传播变化趋势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趋势,中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意愿和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和观点。
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和展望摘要:在古时中国丝绸之路代表着东方文化对外的输出,中国通过丝绸之路成功的进行了对外传播,展现了最初对于对外传播的重视。
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业在不断的变革中使得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快捷,而当代中国的对外传播在影响力方面却仍然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面对传媒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的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进行对外传播,使得中国的形象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尊重,并使得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是当下我们面对的一个大课题。
关键词:对外传播现代传媒新媒体文化传播Abstract:Silk Road represent the export of eastern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through which have successful realize the externa communication,and shown the emphsis of it.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ic the modern media industry make information spreading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However,there is still gap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world in external communication.Fa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industry and Rapidly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It has been a important task how China makes and thus help China’s image being recognized and respected ,and chinese culture spreading all over the world external communication.Keywor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modern media new media cultural transmission从古至今的中国对外传播什么是对外传播?现代对于这个名词的解释是指的由传播机构和专业人员通过传播媒介,对居住在本国国境以外的广大人群进行物质、文化、信息传播的行为。
新闻报道外宣工作总结报告
近日,外宣工作总结报告发布,对过去一年的外宣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报告指出,外宣工作在宣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增进国际理解和友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首先对外宣工作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
在国际舆论战中,中国外宣部门
积极应对各种负面舆情,有效传播了中国的正面形象和价值观念。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成功推动了中国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增添了新的动力。
报告还对外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国际传播中,中国
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需要积极应对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总结报告中,外宣部门提出了未来外宣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报告指出,未来外宣工作将继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战略性和针对性,加大对国际社会的理解和交流力度,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外宣工作总结报告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各界人士纷纷表示,
外宣工作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希望外宣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点话题INTERNA TIONAL COMMUNICA TIONS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外传播的变迁与发展索格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郭 可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传播事业得到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后稳步推进,新世纪以来取得了跨跃式进步。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新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变迁与发展,可以窥见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伴随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国家发展道路,广播、杂志、报纸和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依次登上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舞台,我国对外传播也从一开始的“单向宣传式”传播模式逐步转向“全方位主动式”国际传播格局。
本文以新中国70年对外传播事业的标志性事件为主线,以媒体技术的演进为脉络,分析了我国对外传播三个阶段的特征和趋势,并结合时代特征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发展的新趋势。
一、通讯社-电台-杂志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势力千方百计妄图封锁与孤立中国;而国内百废待兴,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
在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让世界了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全力启动了对外传播事业,掀开了对外传播的历史新篇章。
(一)初创对外传播事业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发展人民的广播事业”“发展人民的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
这些政策顺利启动了新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
为了加强中央对新闻事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1949年我国成立了新闻总署。
随后专门负责对外传播事业的国际新闻局诞生,这标志着新中国对外传播事业正式创建。
新华通讯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这一时期发挥了独特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逐步统一和调整全国各地机构,形成统一的国家通讯社。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华社开始着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
1955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新华社“应该大发展,尽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记者,发出自己的消息。
2023年10月政府外宣工作总结:推动我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发展推动我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发展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际关系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2023年10月的政府外宣工作中,我们积极推动我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发展,努力展示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提升国家形象和吸引外部资源的能力。
二、政府外宣工作的重要性政府外宣工作是推动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精心策划、务实有效的外宣工作,我们可以树立中国良好的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同时,政府外宣工作也有助于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声音,澄清国家政策的误解,确保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与实际情况相符。
三、 2023年10月外宣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成效1.经济方面在经济方面,我们积极宣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发展动力。
特别是在应对疫情冲击的同时,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恢复速度,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我们通过发布有关中国经济数据的报告、举办国际论坛等方式,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信号,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2.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我们积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外人民的互学互鉴。
在2023年10月,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通过演出、展览、讲座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优秀成果,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宣传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我们既调动了本国人民的创新热情,又吸引了国际科技人才和资源的关注。
我们积极报道中国在、生物技术、航天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和成功案例,为国际科技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国际援助中国始终坚持与各国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履行大国责任。
浅谈对外宣工作的发展
随着国际关系的日益紧密,对外交流与宣传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外宣工作的发展是一个历经漫长而且不断变化的历程,从最早的“开放宣传”到如今的“文明互鉴”,都是在推动
着对外宣工作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最早的对外宣传方式,也就是“开放
宣传”。
开放宣传的产生是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这种宣传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世界都了解到新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
开放宣传最主要的是通过新闻、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发展情况、文化特色以及对外交往等信息。
虽然当时的对外宣传工作及其活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对外宣传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毛入。
然后,我们接下来讲到的是“改革宣传”。
80年代后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开始快速增加,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于是对外宣传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时的对外宣传主要是传递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者前来投资。
同时政治也得以改革和民主化,这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源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现代的对外宣传,也就是“文化互鉴”。
这种对外宣传的方式,主要是吸取世界各国文化精髓,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进而让中国文化得以融入到世界文化的大家庭中。
通过借鉴、融合和再创造,向全球传递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心
灵力量。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让对外宣传达到的效果远超以往。
可以看出,对外宣工作的发展是层层递进、渐进式的过程。
今天的对外宣传工作已然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
未来的对外宣传工作,将有望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当前的研究现状,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回顾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起源,探讨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
我们将关注研究主题的演变,从最初的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到后来的跨文化交流、传播策略等。
同时,我们还将关注研究方法的进步,包括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的运用。
在现状分析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应用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将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理论体系的不足等。
我们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化跨文化传播研究,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通过本文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深入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门逐渐打开,西方文化和传播理论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
在这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以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主,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学者们开始更加关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应用,探讨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与国际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我国对外传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在全球化传播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军事建设。
正如“软实力”概念的首创者约瑟夫·奈所说:“胜负还取决于谁讲的故事能够赢得人心。
”我国对外传播的研究也正是基于其意义重大而逐渐壮大,如果从大家公认的我国第一本研究对外传播的学术性专著——1988年段连城出版的《对外传播学初探》算起,我国对外传播的理论研究已经走过了24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传播的作用日渐凸显。
在2009年《求是》杂志上,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刊文再次强调了我国加强对外传播的迫切性:“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
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①同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以2009年为界限,对2006~2008年与2009~2011年的对外传播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对外传播”为主题,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来观察对外传播研究的发展状况。
成就与问题总体而言,近年来学界对外传播研究在文献数量、研究主题、资金支持上不断增加。
文献数量逐年增多通过以“对外传播”为主题,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与对外传播研究相关的论文2006~2008三年共计505篇;2009年266篇,2010年329篇,2011年375篇,共计970篇,是2006~2008年三年载文量的192%,对外传播研究的文献数量增长显著。
研究主题不断丰富2006~2008年,主要以传播内容研究为主,仅国家形象研究、软实力研究、文化与传播研究、翻译策略研究就有129篇论文,占到此时段研究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