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陪床间质性肺炎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如今随着间质性肺病患者的增多,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这类疾病,包括形成原因,疾病的特点,以及如何治疗,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疾病。
更有许多患者及家属想了解它的日常护理。
陪床间质性肺炎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对于此病的陪护注意事项我们做了如下总结:一、陪床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1 鼓励患者,面对疾病坚定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2 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适当的锻炼,保证有氧运动,建议此病的患者佩戴一个血氧仪,保证血氧在90%以上,运动方式不易剧烈,可以练习气功等较舒缓的运动方式3 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4 季节变换时,注意增减衣服,防寒保暖,以防变换季节后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防止患者的症状加重。
5 房间内保持室温18-22摄氏度,相对湿度50-60.每日通风,房间内不应有异味,不易放置花草,不能铺设地毯,夜晚蚊子较多,在使用蚊香器时,不可用带气味的,女士不应使用香水,及气味较重的洗漱用品,以防引起患者的过敏以及对呼吸道的刺激。
6 中医方面每日按摩涌泉,天突,膻中神阙等穴位。
疏通经络,激发机体阳气,提高免疫力。
二、间质性肺炎的饮食间质性肺病的饮食,也是陪护注意事项中重要的一部分。
从一日三餐中保护我们的肺。
1 猪、牛肺(尤以小牛或小猪为佳)。
做法:炒、炖或者做馅食用。
每日100-300克。
2 避免辛、酸、辣以及油炸食品。
3 多食水果:苹果、橙子、猕猴桃、香蕉、葡萄、杏子、梨(血糖高者适量)。
4 蔬菜:白萝卜、银耳、山药、百合、蘑菇、木耳、黄瓜、白扁豆、薏苡仁。
小结:以上是对间质性肺病陪护注意事项的总结,希望通过此篇总结,大家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病有所了解,提早预防疾病或者避免病情加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原创作者:康益德-王玉娟医师参考文档:《康益德期刊》202期主编:董瑞参考资料:/3909.html。
肺部疾病病人护理一、疾病预防和宣教:1.提供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普及肺部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鼓励他们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再次感染。
2.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污染空气和室内湿度过高等。
3.通过宣传和教育,在社区或医院开展肺部疾病的筛查和检测工作,及早发现患者,为他们提供早期干预和治疗。
二、疾病治疗和监护:1.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计划的制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2.严格执行医嘱,监测和记录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3.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和进行呼吸康复训练,鼓励他们参与个人疾病管理计划,提高治疗依从性。
4.确保患者的呼吸器械或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三、病情观察和护理干预:1.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音等,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其他异常情况。
2.提供适宜的姿势支持,如半坐位,减轻患者的呼吸负担。
3.保持合理的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感染或加重病情的因素。
4.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如适当的步行和呼气训练,帮助改善肺功能和促进病情康复。
5.提供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积极引导他们面对疾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6.注重营养支持,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鼓励患者均衡摄入各类食物,保障机体的营养需求。
四、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1.通过理疗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呼吸肌肉力量,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免疫力。
2.鼓励患者参与自我呼吸康复训练,如深呼吸、咳痰和胸部保健操等,帮助他们增加肺活量和改善呼吸模式。
3.提供有关康复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康复活动,促进病情的康复。
4.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跟踪。
综上所述,肺部疾病病人护理包括疾病预防和宣教、疾病治疗和监护、病情观察和护理干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肺间质性肺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关于《肺间质性肺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针对间质肺炎有很多特别注意的事宜,并且这种事宜务必去留意,这不但是以便使病情好转,更关键的是以便自身之后的身心健康,下边我和大伙说一下肺间质性肺炎应当留意的事宜,期待大家都记一下。
1.要确保有充足的歇息也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防止各种各样感染。
留意气候问题,非常是春冬时节,平均气温转变强烈,立即调整衣服,防止受凉后加剧病况。
2.要有舒服的定居自然环境屋子要清静,维持日常保洁,气体要清爽、潮湿、商品流通,防止浓烟、淡香水、清新剂等含有浓郁味道的刺激性要素,还要防止吸进低温、过干、过湿的气体。
3.饮食搭配层面饮食搭配上应口味淡、易于消化,以流食或半流食主导,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防止服用辛、酸、麻、辣、煎炸的食材及蛋、鱼、虾等易引起哮喘的食材。
不必吃刺激的食材。
总体而言饮食搭配特性应是:饮食搭配务必保证多元化,有效配搭、颇具营养成分、占比适合,而且宜在消化。
4.精神应该维持开心开朗的心态避免精神刺激性和精神紧张焦虑。
这就规定你需要有一个胸襟开阔的生活观念,换句话说要维持精神开心,就需要塑造“知足者常乐”的观念,但是分追求名利和享有要感受“比下有余,比上不足”的大道理,那样能够觉得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上的考虑。
维持精神开心,也要把生活起居分配得多种多样。
5.杜绝外源过敏源诸如:一些花草植物(特别是在对柳絮过敏者)、用翎毛或老旧棉花等易造成皮肤过敏的物件添充的被子、枕芯、飞禽、小动物(小宠物或试验饲养者)、木料(红杉尘、软木板生产加工)、绵白糖生产加工、蘑菇养殖、乳酪、制酒生产加工、长霉麦草曝露、水资源(暖气管道、中央空调,湿化器,桑那浴)及其农牧业灭虫剂或除莠剂等。
大伙儿一定要记牢以上所说的,这不是开玩笑的语句,只是有关本你身心健康问题的一些常见问题,假如你连这种问题都没法保证,这不仅表明你的自身抑制力差,更关键的还表明你没把自己的身心健康当一回事。
间质性肺病的最佳治疗方法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是一类以肺间质炎症或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会导致肺泡面积减小、肺弹性减弱等,进而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目前,对于间质性肺病的治疗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间质性肺病的最佳治疗方法:1. 病因治疗: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是间质性肺病的关键。
病因包括药物、化学物质、射线等暴露,感染、结缔组织病、遗传因素等。
在确定病因后,应尽可能避免暴露源,并进行相应治疗。
例如,伴有结缔组织病的ILD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免疫调节治疗。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间质性肺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炎、免疫调节和纤维化控制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药物等。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最常用的抗炎药物,在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期常用于短期内大剂量,长期治疗则需逐渐减量。
对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考虑使用。
针对纤维化控制,抗纤维化药物常见的有胺基葡萄糖银、卡法替尼等。
3. 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和减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
包括给氧、支气管舒张剂、镇静剂等药物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氧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和减轻呼吸困难。
4. 肺移植: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间质性肺病患者,肺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肺移植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但由于供体有限以及手术和术后的并发症风险较高,选择适宜的患者进行肺移植是关键。
5.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不仅有助于患者恢复肺功能,还能提高肌力、促进营养、改善气促、宣散功能等。
康复治疗通常包括肺功能锻炼、肌力锻炼、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间质性肺病的治疗需由专科医生进行严密监测和管理,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制定,并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种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病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的疾病群,其临床表现包括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等。
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症状有呼吸困难、气促、干咳、疲乏、体重减轻、肌肉关节疼痛等。
预防为主的措施包括注意保暖、避免感染、注射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体重等。
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对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和超重都会加重病情,因此患者应该注意保持理想体重,并保持良好的营养。
同时,病房的空气要清新、湿润、流通,避免刺激因素的影响,房间要经常打扫,但要避免干扫,以免尘土飞扬。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规律运动对于患有慢性肺疾病的患者非常重要。
尽管气短和疲劳会让他们感到不适,但是限制活动会使肌肉变得虚弱无力,甚至连日常轻微的活动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相反,通过规律运动,如简单的散步等,肌肉会变得更有力,更能对抗疲劳。
这样,完成同样的工作所需的氧气量就会减少,气短也会减轻。
例如,可以做深呼吸、散步、练太极拳、练气功等。
五、氧疗: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并告知患者吸氧的重要性。
如果肺部缺氧,肺脏血管会收缩变窄,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补充氧气可以减少血管和右心的张力,减轻气短感受,改善睡眠等。
患者需要遵从医生的建议。
六、心理疏导:患有间质性肺病的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悲观。
气短、活动力下降以及悲观情绪可能会使患者脱离家人和朋友。
学会放松有助于控制因气短而产生的恐惧。
身体和精神放松可以避免因肌肉紧张而消耗过多的氧气。
因此,帮助患者研究和练放松是非常重要的。
七、用药护理:患者需要遵从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八、戒烟:对于患有肺疾病的患者来说,戒烟非常重要。
告诉患者吸烟的具体危害,并采用图画等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其制定戒烟计划。
间质性肺疾病病人健康教育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具有相似临床表现、X线胸片改变及肺功能损害的异质性疾病的总称,以弥漫性的肺泡炎、肺实质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点。
其中包括5大类病变特征,即结缔组织病的肺表现、各种药物及治疗所致的肺部病变、职业与环境所致的肺部病变、伴有原发病的肺部病变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上述不同的肺间质疾病的共同结局,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由于细支气管周围和肺泡壁纤维化使肺顺应性降低,弥漫功能减退是早期的改变,继而出现肺容量减少和限制性通气障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肺间质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护理要点为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等。
【疾病特点】1、目前对此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我国也无调查研究性报道。
发病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40-70岁的中老年人多发。
由于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一经诊断生存期仅为3.2-5年。
2、ILD以进行性呼吸困难症状为主,其进展速度可因人而异,一般病程大于3个月,1-3年可发展至影响活动、呼吸困难加重或出现呼吸功能不全。
其次,常有咳嗽,为刺激性干咳为多见,合并感染可有咳痰。
此外,随病情程度不同,病人可有乏力、厌食消瘦和发热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可有高热,个别病人可有胸痛或关节痛。
3、由于此病的原因不明,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性呼吸困难,加之大量、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人思想负担大、心情郁闷,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健康教育要点】1、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说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预防感染的意义及配合治疗的要点。
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留取痰培养标本,自行观察痰量、性状和颜色变化。
2、深呼吸训练让病人取立位或卧位,半卧位,双手放在肋部,全身放松,嘱病人用鼻深吸气使膈肌尽量下移,吸至不能再吸时屏气1-2s,再用口呼气,双手往下轻压帮助呼气,以利于腹肌收缩,使气尽量排出。
根据个体差异决定每一次训练时间,一般可反复做深呼吸6-8/min,持续5-10min为宜。
间质性肺炎患者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间质性肺炎(IP)为非细菌性、非霉菌性肺部炎症。
病理上主要包括单核细胞的非间质浸润和液体潴留,肺泡空间相对减少。
症状主要是气短、干咳。
二、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2.教育需求。
三、护理措施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紫绀、呼吸困难、咳嗽的变化,取半坐卧位。
2.给予鼻导管、面罩吸氧,根据血气分析调节氧浓度、氧流量。
3.输注抗病毒药速度不要过快,“可耐”不低于3小时,以免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
4.耐心细致开导患者,减轻患者烦躁情绪,减少耗氧量,集中进行治疗与护理,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
四、健康教育
1.根据季节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防感冒,外出戴口罩。
2.室内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每日照射房间1小时。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养宠物,不铺地毯,减少细菌繁殖。
4.帮助患者及家属制定活动计划,逐步恢复肺功能。
间质性肺病的健康宣教一、什么是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PF) 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 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
二、间质性肺病的症状?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三、间质性肺病的体征?呼吸急促、发绀、双肺中下部可闻及Velcro 啰音(连续、高调的爆裂音)有杵状指趾,其中Velcro 啰音最具特征性。
四、间质性肺病的病因?1、吸入无机粉尘:二氧化硅、石棉、滑石、锑、铍、煤、铝、锡、铁。
2、吸入有机粉尘:霉草尘、蔗尘、蘑菇肺、饲鸽者病、棉尘、合成纤维、电木放射线损伤。
3、微生物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虫病、寄生虫。
4、药物:细胞毒化疗药物、白消胺、环磷酰胺。
5、癌性淋巴管炎;肺水肿。
6、吸入气体:氧、二氧化硫、氯、氧化氮、烟尘、脂类、汞蒸气五、间质性肺病的主要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动脉血气分析2、支气管肺泡灌注检查3、胸部X线检查4、肺功能检查六、什么是支气管肺泡灌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左肺舌叶或右肺中叶,以生理盐水冲入灌洗,获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七、间质性肺病的治疗要点是什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八、如何正确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病?起始剂量为强的松30~40mg/日,分3~4次服用。
待病情稳定,约持续4~6周后每次减5mg,待减至20mg/日,每次减2.5mg,如患者感病情不稳定,减量更应缓慢,甚至每次仅减1mg。
维持量不小于10mg/日,疗程不应少于1年。
如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复,应再重新加大剂量控制病情,仍然有效。
如病情需要,可终身服用。
九、间质性肺病的康复治疗?1、营养支持疗法:给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保证机体细胞的代谢,维持器官组织的结构,参与机体的生理、免疫机能的调控与组织的修复,促进患者康复。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病因大多不明,已知的抗原吸入如无机粉尘与石棉肺、尘肺(肺尘埃沉着病)相关,有机粉尘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相关等,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结节病等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
ILD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渐进性劳力性气促、干咳、双下肺吸气末捻发音或湿啰音,杵状指,胸片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影。
最终可导致严重的双肺纤维化(蜂窝肺),引起呼吸衰竭和肺心病。
通常没有肺外表现,但可有一些伴随症状,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无力等。
气促是最常见的首诊症状,多为隐匿性,在较剧烈活动时开始,渐进性加重,常伴浅快呼吸。
很多患者伴有明显的易疲劳感。
多数ILD患者有咳嗽症状,多以干咳为主。
个别病例有少量白痰或白泡沫痰。
胸痛较少见,个别结节病患者诉胸骨后隐痛,亦可见于ILD合并胸膜病变的患者。
喘鸣较少见,主要见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或嗜酸细胞性肺炎患者。
咯血也较少见,主要见于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肺血管病变及肺部恶性病变。
目前治疗方案以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
治疗期间注意1.休息与体位:合并低氧血症者,多休息和取合适体位,如半卧位或端坐位等,2饮食,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粗纤维饮食。
3、氧疗: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遵医嘱氧疗,必要时予以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4、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治疗,不可随意停用或者调整计量,骤然停药会加重病情,观察及处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症、浮肿、消化道大出血等,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褪。
及时发现高血压、高血糖,遵医嘱使用降压降糖药,及时处理骨质疏松。
5、症状护理:主要解除呼吸困难症状。
6、观察原有症状有无变化: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变化等。
间质性肺疾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
一、定义
间质性肺疾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病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二、常见五大症状
间质性肺炎是顽固症状,也就是说间质性肺炎是很难根治的,所以一般我们对于间质性肺炎都是预防为主,既然预防就要我们从间质性肺炎的症状方面对此病症进行一个认识。
1、开始时常无症状,甚至疾病有相当进展时仍无明显症状,而是因体检或其他疾病照胸片或胸部CT发现。
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或气促,许多病人描述是“上气不接下气”的感受。
2、许多病人忽视偶尔的气短,认为这仅是因为上年纪或体形发胖的缘故。
但当病情发展,肺破坏严重时,轻微活动后如洗澡、穿衣、打电话等后也发生气短。
3、其他间质性肺炎的症状包括频发干咳,有些人有流感症状如疲乏,体重减轻,肌肉关节疼痛。
4、疾病变化因人而异。
有些人间质性肺炎的症状出现缓慢,持续数月或数年;而有些人则进展迅速;有些人则稳定在一个时期,过程较难预测。
5、呼吸困难干咳,此后常因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和加重,且呈结合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呼吸增快。
但无喘鸣刺激性咳嗽或有咳痰少数有发烧咯血或胸背痛,严重后出现动则气喘心慌、出虚汗、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唇甲紫绀及杵状指(趾)并且作体检时在下肺野可听到湿罗音。
三、护理措施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避免感染:感染后会加重病情,当呼吸困难,咳嗽加重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尽快采取治疗。
每年注射流感疫苗,能降低因流感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次数。
另外,疫苗也可以用于预防特定细菌引起的肺炎,咨询医生是否这些疫苗适合您。
2、告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体重:良好的营养对保持理想体重很有帮助,间质性肺病的患者,因为怕吃饭时气短,所以进食减少,导致营养不良,低营养使呼吸肌乏力,从而气短加重。
另外,体重超重增加心肺供氧到全身的负担,也导致气短,超重也增加膈肌的压力而使呼吸不足。
3、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房间要安静,空气要清新、湿润、流通,避免烟雾、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带有浓烈气味的刺激因素,温湿度适宜避免吸入过冷、过干、过湿的空气。
病房要经常打扫,但要避免干扫,以免尘土飞扬。
4、告知患者要规律运动,保持体型:肺疾病和气短使患者活动力下降,易疲劳,缺氧使特间质性肺病患者产生了恐惧和心理压力,因此有慢性肺疾病的患者,有时为了避免气短而限制活动,特别是家属也劝病人少活动,否则有害(身体)。
然而,缺乏运动会使肌肉不能像以前那样有力和有效率,甚至发展到即使轻微的日常活动也变得困难;相反通过规律运动如简单的散步等,肌肉会变得更有力,更能对抗疲劳。
总之,通过规律训练使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完成工作,结果完成同样的工作需氧就会减少,气短也减轻了。
如做深呼吸、散步、练太极拳、练气功等。
5、氧疗:遵医嘱予以吸氧并告知患者吸氧的重要性,氧不充足,肺脏血管会收缩变窄,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补充氧能减少血管和右心的张力,减轻气短感受,改善睡眠等。
嘱其遵从。
6、心里疏导同时帮助患者学习和练习放松:焦虑和悲观情绪常见于间质性肺病患者,气短、活动力下降及悲观情绪可能会使患者脱离家人和朋友。
学会放松有助于控制因气短而产生的恐惧;身体和精神放松可以避免因肌肉紧张而消耗过多的氧气。
7、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呵呵不良反应。
8、戒烟的患者帮助其戒烟;停止刺激是阻止肺进一步损害的好方法,告诉患者吸烟的具体危害,采用图画更为形象的讲解,帮助其制定戒烟的计划。
同时劝告家人和朋友戒烟。
四、健康宣教
1、疾病预防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该病的病因和诱因;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避免受凉、淋雨、吸烟、酗酒。
慢性病、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者;应注意经常改变体位、翻身、拍背,咳出气道痰液。
2 、疾病知识指导遵医嘱按时服药,了解药物的作用、方法、疗程和不良反应,定期随访,出现发热、心率增快、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最好准备一个病情记录本,把身体的不适和服药情况记录下来;注意携带所有的门诊医疗记录和医疗资料,包括化验、影像资料等。
可以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