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的组织成长
- 格式:ppt
- 大小:668.00 KB
- 文档页数:21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在经历了几代联想人不懈的努力后,联想品牌逐步实现了从最早的产品名称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个价值为200亿元的优秀品牌。
从1984年到2003年的十九年当中,联想品牌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品牌时期,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所"品牌时期,这一阶段从1984年联想成立,到联想拥有"Legend"这一品牌;第二个阶段是"Legend"时期,从香港联想的成立到2003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漫长、且联想高速发展的品牌历史时期;"lenovo "新标识的发布,揭开了联想新品牌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计算所"时期联想在创业初期还没有"联想"一这品牌的概念。
1984年11月,柳传志带领11名科技人员,以20万元的资金创立联想时,那是个坚苦创业时期,以技术服务作为积累资金的主要手段,而公司的名称"联想"则来自其第一个拳头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
计算所公司通过为电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以及汉卡的推出,为联想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而"计算所公司"这一品牌在中关村逐渐小有名气。
"联想式汉卡"也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1988年,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业初期,联想人通过办展会、作平面广告、门牌广告等多种方式对"计算所"品牌进行了塑造,而"诚信"成为当时的联想人所一贯坚持的理念。
柳传志常说:"一个好的技术力量、好的适应价格、好的销售服务、去争取和赢得一个好的用户市场,这就是我们信誉的全部内容。
"而这一时期"研究员站柜台"、"诚信对客户"等故事成为打造"计算所"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988年4月16日,计算所公司"开创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动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之所以选择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则表明了联想人树立自己品牌的坚定信心。
联想:中国第一个学习型组织?一、联想集团:14年健康成长联想集团创建于1984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9家国内分公司,21家海外分支机构,近千个销售网点,职工6000余人,净资产16亿元,以联想电脑、电脑主板、系统集成、代理销售、工业投资和科技园区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技工贸一体、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信息产业集团。
1997年销售总额达125亿元人民币,并在各主要业务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联想电脑闯入亚太十强排名第五,联想QDI主板跻身世界板卡供应第三位,联想系统集成公司成为国内优秀系统集成企业之一。
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二,全国高新技术百强企业排名第一,是国家电子工业部重点支持的六大集团之一,是1997年国家120家试点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诞生14年以来,联想集团一直以稳健的速度成长(见附图)。
目前公司已摆脱了大多数民营企业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向大集团、正规化、协同作战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迈进。
二、极富特色的组织学习活动联想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联想具有极富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使得联想能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从而健康成长。
经过深入了解和认真分析,笔者认为,联想集团存在以下几种组织学习方式:1.从合作中学习早期,联想从与惠普(HP)的合作中学习到了市场运作、渠道建设与管理方法,学到了企业管理经验,对于联想成功地跨越成长中的管理障碍大有裨益;现在,联想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与计算机界众多知名公司,如英特尔(Intel)、微软、惠普、东芝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从与众多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中受益匪浅。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联想是一个非常善于从合作中学习的公司。
首先,联想把向合作伙伴学习作为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
其次,虽然联想进行合作的着眼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快捷地以最便宜的价格提供给中国用户”,但更深层次的含义则在于弥补自身的不足。
01 Chapter联想集团概况创业初期:1984-1994年高速发展期:1995-2000年国际化转型期:2001-2004年•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发展和积累,联想集团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实力。
在稳步发展期,联想集团继续加强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技术。
同时,它还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此外,联想集团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承担,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稳步发展期:2005年至今02 Chapter国际化战略背景中国市场饱和技术驱动全球化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国际化战略目标与规划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国际化战略的挑战与风险03020103 Chapter创新研发能力建设创新研发成果展示推出新产品联想集团在创新研发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专利,这些专利为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获得专利提升市场竞争力人才流失由于竞争激烈,联想集团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才。
技术更新换代快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联想集团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保持技术的领先性。
资金投入大创新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联想集团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
创新研发的挑战与对策04 Chapter1全球市场布局战略23联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多元化战略,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
多元化战略联想集团在21世纪初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进入全球市场。
国际化战略联想集团对全球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策略,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市场细分收购IBM PC业务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PC业务,包括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电脑,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之一。
收购Motorola智能手机业务201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Motorola智能手机业务,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柳传志是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人物,他成功将联想集团从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巨头。
他的创业历程展示了勇气、智慧和坚韧的品质。
本文将介绍柳传志的创业历程,并探讨他的成功之道。
第一步:从电子器件起家柳传志于1984年创办了联想集团,当时的公司只是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制造商。
柳传志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才智,带领联想渡过了困难时期。
他对中国市场的准确判断和迅速应对,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他也意识到了全球化的重要性,将联想逐渐推向国际市场。
第二步:进入电脑行业柳传志很快认识到电脑行业的巨大潜力,并于1990年代将联想重点发展为电脑制造商。
他以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联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品牌之一。
柳传志通过投资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卓越的产品,这进一步巩固了联想的市场地位。
第三步: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5年的一次重大收购中,柳传志领导联想成功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柳传志通过将联想与IBM的技术和资源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第四步:推动多元化发展柳传志深知科技行业的竞争激烈,为了保持联想的竞争力,他着手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他将眼光投向了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
柳传志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将联想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使得公司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取得成功。
第五步: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柳传志一直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他致力于推动联想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等领域的积极参与。
柳传志将社会责任融入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并确保公司在做出商业决策时考虑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展示了他的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迅速应对和全球化战略的意识。
联想发展史
联想公司是中国著名的科技企业之一,其发展史始于1984年。
当时,中国电子工业部门开始采取改革开放政策,联想公司从中获得了机会。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联想公司开始逐步壮大。
1990年代初,联想公司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计算机厂商之一。
随后,该公司开始扩展至国际市场,并于2005年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联想公司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他们开始涉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领域,并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和京东方科技等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除了产品方面的发展,联想公司还非常注重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
他们成立了“联想基金会”,为教育、文化、环境等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联想公司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之一,为中国的科技行业树立了榜样。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