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竞赛题:图形与坐标
- 格式:doc
- 大小:728.44 KB
- 文档页数:6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a > b,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 a^2 > b^2B. a^3 > b^3C. a^2 < b^2D. a^3 < b^3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2,-3)B.(2,-3)C.(-2,3)D.(3,-2)3. 若m^2 - 5m + 6 = 0,则m的值为()A. 2B. 3C. 4D. 2或34.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若∠B = 40°,则∠C的度数是()A. 40°B. 50°C. 60°D. 70°5.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A. 4B. -4C. ±4D. 06. 在下列函数中,y = 2x - 1是一次函数的是()A. y = x^2 - 3B. y = 3x + 2C. y = √xD. y = 2/x7. 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且a1 = 3,a3 = 9,则d的值为()A. 2B. 3C. 4D. 6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到直线y = -x的距离是()A. 5B. 3C. 2D. 19.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A. 8B. -8C. ±8D. 010. 在下列图形中,是圆的是()A. 正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梯形D. 半圆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 已知方程2x - 3 = 7,则x = _______。
12.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若AB = AC = 6,BC = 8,则∠B的度数是 _______。
13. 若x + y = 5,x - y = 1,则x = _______,y = _______。
1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3,-2)到点B(-1,4)的距离是 _______。
八年级数学竞赛专题训练13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阅读与思考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研究复杂几何图形的基础,许多几何问题都可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来解.三角形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三角形基本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等,它们在线段和角度的计算、图形的计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解与三角形的基本知识相关的问题时,常用到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法,即用代数方法解几何计算题及简单的证明题,对三角形按边或按角进行恰当分类.应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图4图3图2图1CDBAD CBADCBA DCOBA例题与求解【例1】 在△ABC 中,∠A =50°,高BE ,CF 交于O ,则∠BOC =________.(“东方航空杯”——上海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因三角形的高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故应注意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多样性.【例2】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 和21cm 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 )A .17cmB .5cmC .5cm 或17cmD .无法确定(北京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中线所分两部分不等的原因在于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不等,应分情况讨论.【例3】 如图,BE 是∠ABD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BE 与CF 交于G ,若∠BDC =140°,∠BGC =110°,求∠A 的大小.(“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运用凹四边形的性质计算.GC DBEF A【例4】 在△ABC 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正数,且∠A <∠B <∠C ,4∠C =7∠A ,求∠B 的度数.(北京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把∠A ,∠C 用∠B 的代数式表示,建立关于∠B 的不等式组,这是解本题的突破口.【例5】 (1)周长为30,各边长互不相等且都是整数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2)现有长为150cm 的铁丝,要截成)2(>n n 小段,每段的长不小于1cm 的整数,如果其中任意3小段都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求n 的最大值.此时有几种方法将该铁丝截成满足条件的n 段.(江苏省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对于(1),不妨设三角形三边为a ,b ,c ,且c b a <<,由条件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确定c 的取值范围,从而可以确定整数c 的值. 对于(2),因n 段之和为定值150cm ,故欲使n 尽可能的大,必须使每段的长度尽可能的小.这样依题意可构造一个数列.【例6】 在三角形纸片内有2 008个点,连同三角形纸片的3个顶点,共有2 011个点,在这些点中,没有三点在一条直线上.问:以这2 011个点为顶点能把三角形纸片分割成多少个没有重叠部分的小三角形?(天津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到规律:三角形内角每增加1个内点,就增加了2个三角形和3条边.能力训练A 级1.设a ,b ,c 是△ABC 的三边,化简c b a c b a --+++=____________.2.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a 21-,8,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3.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外角度数比为2:3:4,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按角分类)三角形.4.如图,∠A +∠B +∠C +∠D +∠E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缙云杯“试题)EDCBAHDCMG BAEC BA(第4题) (第5题) (第6题)5.如图,已知AB ∥CD ,GM ,HM 分别是∠AGH ,∠CHG 的角平分线,那么∠GMH =_________.T ED GHCBA F21AC EDB(第7题) (第9题) 6.如图,△ABC 中,两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 ,则∠BEC 等于( )A .)90(21A ∠-︒ B .A ∠+︒2190 C .)180(21A ∠-︒ D .A ∠-︒21180 7.如图,在△ABC 中,BD ,BE 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 在CA 的延长线上,FH ⊥BE 交BD 于G ,交BC 于H .下列结论:①∠DBE =∠F ;②2∠BEF =∠BAF +∠C ;③∠F =21(∠BAC -∠C );④∠BGH =∠ABE +∠C .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已知三角形的每条边长的数值都是2 001的质因数,那么这样的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个 9.如图,将纸片△ABC 沿着DE 折叠压平,则( ) A .∠A =∠1+∠2 B .∠A =21(∠1+∠2)C .∠A =31(∠1+∠2) D .∠A =41(∠1+∠2)(北京市竞赛试题)10.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其中的两条边分别是4和1 997,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1个 B .3个 C .5个 D .7个(北京市竞赛试题)11.如图,已知∠3=∠1+∠2,求证:∠A +∠B +∠C +∠D =180°.(河南省竞赛试题)321EG FDCBA12.平面内,四条线段AB ,BC ,CD ,DA 首尾顺次连接,∠ABC =24°,∠ADC =42°. (1)∠BAD 和∠BC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 (如图1),求∠AMC 的大小.(2)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DAE 的平分线和∠BCD 平分线交于点N (如图2),求∠ANC .CDBAEND CBA图1 图213.三角形不等式是指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在下图中,E 位于线段CA 上,D 位于线段BE 上.(1)证明:AB +AE >DB +DE ; (2)证明:AB +AC >DB +DC ;(3)AB +BC +CA 与2(DA +DB +DC )哪一个更大?证明你的结论; (4)AB +BC +CA 与DA +DB +DC 哪一个更大?证明你的结论.(加拿大埃蒙德顿市竞赛试题)E DCBAB 级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均为整数,其中有一条边长是4,但不是最短边,这样的三角形的 个数有_______个.(“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2.以三角形的3个顶点和它内部的9个点共12个点为顶点能把原三角形分割成______个没有公共部分的小三角形.3.△ABC 中,∠A 是最小角,∠B 是最大角,且有2∠B =5∠A ,若∠B 的最大值是m ,最小值是n ,则=+n m ___________.(上海市竞赛试题)4.如图,若∠CGE =α,则∠A +∠B +∠C +∠D +∠E +∠F =_______.(山东省竞赛试题)αGFEDCBADA 2A 1CBA(第4题) (第5题)5.如图,在△ABC 中,∠A =96°,延长BC 到D ,∠ABC 与∠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1A 点,BC A 1∠与CD A 1∠的平分线相交于2A 点,依此类推,BC A 4∠与CD A 4∠的平分线相交于5A 点,则5A ∠的大小是( )A .3°B .5°C .8°D .19.2°6.四边形ABCD 两组对边AD ,BC 与AB ,DC 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 ,F ,∠AEB ,∠AFD 的平分线交于点P .∠A =64°,∠BCD =136°,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EPF =100°; ②∠ADC +∠ABC =160°; ③∠PEB +∠PFC +∠EPF =136°; ④∠PEB +∠PFC =136°.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FEDPCBA7.三角形的三角内角分别为α,β,γ,且γβα≥≥,βα2=,则β的取值范围是( ) A .4536≤≤β B .6045≤≤β C .9060≤≤β D .3245≤≤β(重庆市竞赛试题)8.已知周长小于15的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是质数,且其中一边的长为3,这样的三角形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山东省竞赛试题)9.不等边△ABC 的两条高的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的长也是整数,试求它的长.(第三十二届美国邀请赛试题)10.设m ,n ,p 均为自然数,满足p n m ≤≤且15=++p n m ,试问以m ,n ,p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有多少个?11.锐角三角形用度数来表示时,所有角的度数为正整数,最小角的度数是最大角的度数的41,求满足此条件的所有锐角三角形的度数.(汉城国际数学邀请赛试题)12.如图1,A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C (0,-2),D (-2,-2). (1)求△BCD 的面积;(2)如图2,若∠BCO =∠BAC ,作AQ 平分∠BAC 交y 轴于P ,交BC 于Q .求证:∠CPQ =∠CQP ;(3)如图3,若∠ADC =∠DAC ,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ACB 的平分线交直线AD 于E ,DF ∥AC交y 轴于F ,FM 平分∠DFC 交DE 于M ,EDMFBCF ∠∠-∠2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证明你的结论.x图313.如图1,),0(m A ,)0,(n B .且m ,n 满足0)42(32≤-+-n m.图1 图2(1)求A ,B 的坐标;(2)C 为y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D 为△BCO 中∠BCO 的外角平分线与∠COB 的平分线的交点,问是否存在点C ,使∠D =41∠COB .若存在,求C 点坐标; (3)如图2,C 为y 轴正半轴上A 的上方一动点,P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连CP 延长交x 轴于E ,∠CAB 和∠CEB 平分线交于F ,点C 在运动过程中FECOABO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范围.专题13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例1130°或50°例2 B 例380°提示:∠A=2∠BGC-∠BDC例4设∠C=x°,则∠A=(47 x)°,∠B=180°-∠C-∠A=180°-117x°由∠A<∠B<∠C,得47x<180-117x<x.解得70<x<84.∵47x是整数,∴x=77.故∠C=77°,则∠A=44°,∠B=180°-77°-44°=59°.例5(1)不妨设a<b<c,则由30a b ca b c+=-⎧⎨+>⎩,得10<c<15.∵c是整数,∴c=11,12,13,14.当c=11时,b=10,a=9.当c=12时,b=11,a=7;b=10,a=8.当c=13时,b=12,a=5;b=11,a=6;b=10,a=7;b=19,a=8.当c=14时,b=13,a=3;b=12,a=4;b=11,a=5;b=10,a=6;b=9,a=7.(2)这些小段的长度只可能分别是1,1,2,3,5,8,13,21,34,55,89…但1+1+2+5+8+13+21+34+55=143<150,1+1+2+3+5+8+13+21+34+55+89>150,故n的最大值为10.共有以下7种方式:(1,1,2,3,5,8,13,21,34,62);(1,1,2,3,5,8,13,21,35,61);(1,1,2,3,5,8,13,21,36,60);(1,1,2,3,5,8,13,21,37,59);(1,1,2,3,5,8,13,22,35,60);(1,1,2,3,5,8,13,22,36,59);(1,1,2,3,5,8,14,22,36,58).例6 解法1一个小三角形内,它与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得到三个小三角形,从而增加了两个小三角形,于是可以推出,当三角形内有2008个点是,连线可得到小三角形的个数为:3+2×(2008-1)=4017(个).解法2 整体核算法设连线后把原三角形分割成n个小三角形,则它们的内角和为180°·n,又因为原三角形内每一个点为小三角形顶点时,能为小三角形提供360°的内角,2008个点共提供内角2008×360°,于是得方程180n=360×2008+180,解得n=4017,即这2008个点能将原三角形纸片分割成4017个小三角形.A 级1. 2(b +c )2. -5<a <-23. 钝角4. 180°5. 90°6. C7. D8. B9. B 10. B 11. 提示:过G 作GH ∥EB ,可推得BE ∥CF . 12. (1)∠AMC =12(∠ABC +∠ADC )=12×(24°+42°)=33° (2)∵AN 、CN 分别平分∠DAE ,∠BCD ,∴可设∠EAN =∠DAB =x ,∠BCN =∠DCN =y ,∴∠BAN =180°-x ,设BC 与AN 交于S ,∴∠BSA =∠CSN ,∴180°-x +∠B =y +∠ANC ,① 同理:180°-2x +∠B =2y +∠D ,②由①×2-②得:2∠ANC =180°+∠B +∠D . ∴∠ANC =12(180°+24°+42°)=123°. 13. (1)(2)略 提示:(3)DA +DB >AB ,DB +DC >DC ,DC +DA >CA ,将三个不等式相加,得2(DA +DB +DC )>AB +CB +CA .(4)由(2)知AB +AC >DB +DC ,同理BC +BA >DC +DA ,CA +CB >DA +DB , 故AB +BC +CA >DA +DB +DCB 级1. 82. 193. 175 提示:设∠A =(2x )°,∠B =(5x )°,则∠C =180°-(7x )°,由∠A ≤∠C ≤∠B 得15≤x ≤204. 2a5. A6. D7. D8. B9. 提示:设长度为4和12的高分别是边a ,b 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为S , 则24S a =,212S b =,2S c h =,由22222412412S S S S S h -<<+得36h <<,故5h =. 10. 711. 设锐角三角形最小角的度数为x ,最大角的度数为4x ,另一角为y ,则41804490x x y x y xx ++=︒⎧⎪⎨⎪<︒⎩,解得20≤x ≤22.5,故x =20或21或22. 所有锐角三角形的度数为:(20°,80°,80°),(21°,75°,84°),(22°,70°,88°). 12. (1)S △BCD =2 (2)略(3)设∠ABC =x ,则∠BCF =90°+x ,可证:∠E =12x ,∠DMF =45°. ∴2(90)245212BCF DMF x E x ∠-∠︒+-⨯︒==∠。
第13第15(1)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4 cm,—边长9 cm,则它的周长为17血或22 cm-,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3)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5)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刀)(1) (2) (3) (B) (4) (5) (C) (2) (4) (5)(〃)(1) (3) (5)9、 在AABC 中,ZB=ZC,与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 ,那么在△ ABC 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 A. ZA B. ZB C. ZC D. ZB 或NC 10、 如图,将RtJABC 折叠,使顶点刀、8重合,折痕为必 则 c下列结论中丕.正确的是( ) ,'卜 A 、\BCD^」BED B, △枷丝△砌 /'C 、E 为线段的中点D 、/DAdDBE弟1U 规囱二、细心填一填(6X3分=18分) A IL,如图,已知ZA=80° ,BD, CD 分别是的/ABC 外角平分线, 则ZBDC=o / \ 12、 点户(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关于直线 -------------------- y=-l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①13、 如图,Z1=Z2,由AAS 判定△ ABD^AACD,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___________14、 已知点Pi (a-1, 5)和P2 (2, b-1)关于x 轴对称,则(a+b)如此的值为.15、 如图,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E, AE=3cm, A ADC 的周 长为9cm,则ZSABC 的周长是B C16、如果用四则运算的加、减、除法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对于任意实数x 、y 有 _ x+yX* V =7^7 则(11*12)*(19*31) =22一,0.3131131113••-(每两个3 N 间依次多一个1)中, 7 桐川初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数学竞赛试题一、精心选一选(10X3分=30分)1、在实数扼,0.3, 而,无理数的个数是(A 、1的平方根是±1B 、- 1的立方根是一 18、以下各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n|p A. 1 B 、2 号:2、下列美丽的图案中,C 、3是轴对称图形的是(B.D 、43、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4、V16=±4 B 、07 =-3 4、 已知a=26七比344, c 二必,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C 、7^9 =-3 D 、A. b>c>aB. a >b>cC. c>a >bD. a<b<c5、 如图,ABAC = 90°, BD IDE, CEL DE,添加下列条件 Dfa后仍不能使AA8D £ \CAE 的条件是( 绑A. AD = AE B 、AB = ACa BD = AEA AD = CE6、如图AA8C 与AABC'关于直线洌对称,P 为MN 上任意一点,下列说法丕正确的是( A. AP = A r P7、 a 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5题MB'N第6题图D 、直线,月,AB 的交点不一定在洌上. )B 、MN 垂直平分44', CCC- 3是J (-3尸的平方根 D 、扼是2的平方根第(1)21、(本题8分二4分X2)如图,四边形刀列是长方形.(1) 作此'关于直线4C 对称的图形;(2)试判断(1)中所作的图形与△刀22、(本题10分二5分X2)如图,在等腰Rt/\ABC 中,ZACB=90°f AC=CB,尸是 曲的中点,点〃、占分别在,此'边上运动,且始终保持应人必,连求证:⑴△西; (2) △娅是等腰直20、(本题10分二5分X2)如图,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张庄、李庄送水, 修在河边什么地方,(1)到张庄、李庄的距离相等。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八年级(上)竞赛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 B. C. 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若点位于第四象限,则m、n的取值范围分别是()A.,B.,C.,D.,4.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若输入x的值是8,则输出y的值是,若输入x的值是,则输出y的值是()A.10B.14C.18D.225.记者乘汽车赴420m外的农村采访,前一段路为高速公路.后一段路为乡村公路,汽车在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上分别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记者从出发到采访地一共需要时间为()A.4小时B.小时C.5小时D.6小时6.无论m为什么实数时,直线总经过点()A. B. C. D.7.已知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那么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A. B. C. D.8.一次函数与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②;③当时,中,正确的个数是()A.3B.2C.1D.09.如图,,点A在DE上,,,则的大小为()A. B. C. D.10.三角形的3边长分别是xcm、、,它的周长不超过则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不过第一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2.如图,点A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的动点,作轴与C,交一次函数的图象于设点A的横坐标为m,当______时,13.如图,则______.14.小聪从甲地匀速步行前往乙地,同时小明从乙地沿同一路线匀速步行前往甲地,两人之间的距离与步行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中折线段所示.小聪与小明出发______相遇;在步行过程中,若小明先到达甲地,小明的速度是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90分。
AB ECD F 图 6C 1A 1B2C B 1B A八年级数学竞赛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8l 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__2、已知点 P 在第二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则点 P 的坐标是________. (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0 ,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_____.4、已知b a82=(b a ,是正整数)且,52=+b a 那么28a b +的值是5、如图,在Rt △ABC 中,∠C=90°,∠A=35°,以直角顶点C为旋转中心,将△ABC 旋转到△A ’B ’C 的位置,其中A ’、B ’分别是A 、B 的对应点,且点B 在斜边A ’B ’上,直角边CA ’交AB 于点D ,则∠DCA 的度数_____。
6、小王与同学约好下午4:30在学校门口见,不见不散,为此,他们在早上8:00钟两人均把自己的表对准,小王于4:30正点走到学校门口,可是同学没来,原来同学的手表比正确时间每小时慢4分钟,如果同学按他自己的手表4:30到达,则小王还要等 分钟(正确时间)7、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
某日早晨7∶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
上午10∶00,甲、乙二人的距离的平方是_____。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底边上的高是4,则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如图2,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 CD 上的点,AE 、AF 分别与对角线BD 相交于M 、N ,若∠EAF=500,则∠CME +∠CNF = ________。
10、如图3,将面积为2a 的正方形与面积为2b 的正方形(b>a)放在一起,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
湖州市初二年级数学竞赛试卷答题时注意: 1. 用圆珠笔或钢笔作答.2. 解答书写时不要超过装订线.D旳四个选项, 其中有且只有一种选项是对旳旳. 请将对旳选项旳代号填入题后旳括号里. 不填、多填或错填均得零分)1. 旳末位数字是().A. 1B. 3C. 5D. 72.设a、b是方程旳两个实数根, 则旳值是()A. B. C. D.3.桌上放着6张扑克牌,所有正面朝下。
你已被告知其中有两张且只有两张是老K,不过你不懂得老K在哪个位置。
你随便取了两张并把它们翻开,会出现下面两种状况:(1)两张牌中至少有l张是老K;(2)两张牌中没有l张是老K。
比较这两种状况旳也许性, 可知 ( )A. (1)旳也许性大B. (2)旳也许性大C. 两者同样.D. 不能确定4.如图, △ABC中, AD是∠BAC内旳一条射线, BE⊥AD, M是BC上旳点, 把△BEM绕点M旋转1800得到△CHM, 延长CH交AD于F, 则下列结论错误旳是()A. BM=CMB. FM= EHC. CF⊥ADD. F M⊥BC5. 如图所示,是矩形内一点,已知PA=6 PB=8 PC=10,则PD旳值为()A. B. 8 C. D. 96.一种人步行从A 地出发, 匀速向B 地走去.同步另一种人骑摩托车从B 地出发, 匀速向A 地驶去.二人在途中相遇, 骑车者立即把步行者送到B 地, 再向A 地驶去, 这样他在途中所用旳时间是他从B 地直接驶往A 地原计划所用时间旳2.5倍, 那么骑摩托车者旳速度与步行者旳速度之比是( ) A. 2:1 B. 3:1 C. 4:1 D. 5:17.某人月初用x 元人民币投资股票,由于行情很好,他旳资金每月都增长 ,虽然他每月末都取出1000元用于平常开销,他旳资金仍然在三个月后增长了一倍,那么x 旳值是( ) A. 9000 B. 10000 C. 11000 D. 111008. 一堂“探索与实践”活动课上, 小明借助学过旳数学知识, 运用三角形和矩形为班里旳班报设计了一种报徽, 设计图案如下: 如图, 两条线段EF 、MN 将大长方形ABCD 提成四个小矩形, 已知DE=a, AE=b, AN=c, BN=d, 且S1旳面积为8, S2旳面积为6, S3旳面积为5, 则阴影三角形旳面积为( ) A . B .3 C .4 D.二、填空题(共6小题, 每题5分, 满分30分) 9. 若m= ,a 是m 旳小数部分, 则a=____________.10. 若有关 旳不等式组 无实数解, 则 旳取值范围是11. 你玩过“数字黑洞”旳游戏吗? 下面我们就来玩一种数字游戏, 它可以产生“黑洞数”, 操作环节如下: 第一步, 任意写出一种自然数(如下称为原数);第二步, 再写出一种新旳三位数, 它旳百位数字是原数中偶数数字旳个数, 十位数字是原数中奇数数字旳个数, 个位数字是原数旳位数;如下每一步, 都对上一步得到旳数按照第二步旳规则继续操作, 直至这个数不再变化为止. 不管你开始写旳是一种什么数, 几步之后变成旳自然数总是相似旳, 最终这个总相似旳数就称为“黑洞数”. 请你认为例进行尝试: 这个数字游戏旳“黑洞数”是(零作为偶数)得 分 评卷人610第5题 ABCD8第4题12.如图, △ABC中, ∠A=30°以BE为边, 将此三角形对折, 另一方面, 又以BA为边, 再一次对折, C点落在BE上, 此时∠CDB=84°, 则原三角形旳∠B =____________度。
奥林匹克数学题型坐标几何入门坐标几何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通过运用代数和几何的知识,使用坐标系进行建模和求解问题。
本文将介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常见的坐标几何题型以及解题思路。
一、直线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程通常通过求解斜率和截距来表示。
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可以使用数学方法来求解直线方程。
假设已知点A(x1, y1)和点B(x2, y2),则直线AB的斜率k可以通过公式k=(y2-y1)/(x2-x1)计算得出。
进一步,可以使用点斜式方程y-y1=k(x-x1)来表示直线AB的方程。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截距式方程y=kx+b来表示直线方程,其中b表示截距。
通过确定斜率和截距,可以得到直线方程,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求解。
二、圆的方程圆是坐标几何中重要的一部分。
圆的方程通常使用圆心的坐标和半径的平方来表示。
假设已知圆心的坐标为(x0, y0),半径的平方为r^2,则圆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x0)^2+(y-y0)^2=r^2。
在进行题目求解时,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解圆心和半径,从而得到圆的方程。
三、距离公式坐标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距离。
已知两点A(x1, y1)和B(x2, y2),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勾股定理表述为a^2+b^2=c^2,其中c表示斜边的长度,a和b分别表示直角边的长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公式d=sqrt((x2-x1)^2+(y2-y1)^2)计算得出。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以利用这个距离公式解决问题。
四、图形平移、旋转和翻折在解决坐标几何问题时,经常需要进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等操作。
平移是将图形沿着横纵坐标轴移动一定距离,而旋转是将图形绕着一个点进行旋转。
翻折则是将图形关于某条轴进行翻转。
这些操作可以通过对坐标进行相应的变换来实现。
为了简化问题求解过程,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图形的变换,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求解。
初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DE =EC ,EF ∥AB 交BC 于点F ,EF =EC ,连结DF 。
(1)试说明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2)若AD=1,BC =3,DC DCF 的形状;(3)在条件(2)下,射线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CD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B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 中,动点M 从点A 出发,沿A →B →C 向终点C 运动,连接DM 交AC 于点N .(1)如图25-1,当点M 在AB 边上时,连接BN .①求证:△ABN ≌△ADN ;②若∠ABC = 60°,AM = 4,求点M 到AD 的距离;(2)如图25-2,若∠ABC = 90°,记点M 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x (6≤x ≤12)试问:x 为何值时,△ADN 为等腰三角形.3、对于点O 、M ,点M 沿MO 的方向运动到O 左转弯继续运动到N ,使OM =ON ,且OM ⊥ON ,这一过程称为M 点关于O 点完成一次“左转弯运动”.正方形ABCD 和点P ,P 点关于A 左转弯运动到P 1,P 1关于B 左转弯运动到P 2,P 2关于C 左转弯运动到P 3,P 3关于D 左转弯运动到P 4,P 4关于A 左转弯运动到P 5,…….(1)请你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确定点P 1的位置;(2)连接P 1A 、P 1B ,判断 △ABP 1与△ADP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以D 为原点、直线AD 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并且已知点B 在第二象限,A 、P 两点的坐标为(0,4)、(1,1),请你推断:P 4、P 2009、P 2010三点的坐标.4、如图1和2,在20×20的等距网格(每格的宽和高均是1个单位长)中,Rt △ABC 从点A 与点M 重合的位置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先向下平移,当BC 边与网的底部重合时,继续同样的速度向右平移,当点C 与点P 重合时,Rt △ABC 停止移动.设运动时间为x 秒,△QAC 的面积为y .(1)如图1,当Rt △ABC 向下平移到Rt △A 1B 1C 1的位置时,请你在网PDCBAO NM图1图2格中画出Rt△A1B1C1关于直线QN成轴对称的图形;(2)如图2,在Rt△ABC向下平移的过程中,请你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当x分别取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3)在Rt△ABC向右平移的过程中,请你说明当x取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值分别是多少?为什么?5、如图①,△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1)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猜想: 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3)如图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 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CF关系又如何?说明你的理由。
第8题 初二数学竞赛试题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1.计算12-22+32-42+52-62+…+992-1002的值是( )A .5050B .-5050C .100D .-1002.一个凸n 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n-1个内角的和为2008°,则n 的值是( )A . 12B .13C .14D .153.文具店的老板均以60元的价格卖出了两个计算器,其中一个赚了20﹪,另一个亏了20﹪,则该老板( ) A. 赚了5元B. 亏了25元C. 赚了25元D. 亏了5元4. 一次函数y =x 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对应函数表达式是( )A.y =2x -8B.y =12x C.y =x +2 D. y =x -55.若14+x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x 可取值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方程13153520052007x x x x +++=⨯的解是 x =( ) A.20072006 B.20062007 C. 10032007 D.100320077.如图是一个4×4的正方形网格,图中所标示的7个角的角度之和等于( ) A. 585° B. 540° C. 270° D. 03158.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 则S 1+2S 2+2S 3+S 4= ( )A.5B.4C. 6D.10密封线姓名学校考号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 共16分)2008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________。
9. 200810.如果同时满足不等式5x-a≥ 0和7x-b<0的整数仅为1、2、3,那么整数a、b的有序对(a,b)有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竞赛试题(考试时间: 10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一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 3和5,则第三边为A 、4B 、 34C 、4或 34D 、22、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下列哪种图形 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等腰梯形3、菱形的面积为2,其对角线分别为x 、y ,则y 与x 的图象大致为ABCD4、△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①∠A=∠B -∠C ;②∠A :∠B :∠C=3:4:5;③a2 (bc)(b c);④a:b:c 5:12:13 ,其中能判断△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ABC A .1个B.2个C .3个D .4个5、王英在荷塘边观看荷花,突然想测试池塘的水深,她把一株竖直的荷花(如右图)拉到岸边,花柄正好与水面成 600夹角,测得AB 长60cm ,则荷花处水深OA 为A 、120cmB 、603cmC 、60cmD 、cm203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6、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EF 过点O 与AD 、BC 分别相交于E 、F ,若AB=4,BC=5,OE=1.5,那么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A 、16B 、14C 、12D 、10,则∠EDC、如图,把菱形 ABCD 沿AH 折叠,使 B 点落在 BC 上的E 点处,若∠B=707的大小为0 00 A 、10 B 、15C 、20D 、30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同一边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B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如果顺次连结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原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yA 9、如图,已知点A 是函数y=x 与y=4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xBO点B 在x 轴负半轴上,且OA=OB ,则△AOB 的面积为A .2B.2C.22D.410、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 D C 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 ABCD 的面积比是A.3:4B.5:8C.9:16D.1:2二、填空题(共 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A B 11、若方程x3 m 无解,则m= 。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C. 0D. 12. 已知 a > b,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2 > b + 2B. a - 2 > b - 2C. a + 2 < b + 2D. a - 2 < b - 23. 若方程 x^2 - 4x + 3 = 0 的解为 x1 和 x2,则 x1 + x2 的值为()A. 2B. 3C. 4D. 54.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A. y = √(x - 1)B. y = 2/xC. y = x^2D. y = 1/x5.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若∠B = 50°,则∠A的度数是()A. 50°B. 60°C. 70°D. 80°6. 已知 a、b、c 是等差数列,且 a + b + c = 12,则 a^2 + b^2 + c^2 的值为()A. 36B. 48C. 60D. 727.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圆D. 长方形8. 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 a, ar, ar^2,其中 a > 0,r ≠ 1,则数列的公比 r 的取值范围是()A. r > 1B. 0 < r < 1C. r > 0 且r ≠ 1D. r < 09. 已知函数 y = kx + b(k ≠ 0),若点 (1, 3) 和 (2, 5) 在函数的图像上,则函数的解析式为()A. y = 2x + 1B. y = 2x - 1C. y = 1x + 3D. y = 1x + 510.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是()A. (2, -3)B. (-2, 3)C. (-2, -3)D. (2, 6)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1. 已知 a、b、c 是等差数列,且 a + b + c = 12,若 a = 2,则 b + c =_______。
八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竞赛1.根据指令[s ,A ] (s ≥0, 00<A <1800), 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 先原地逆时针旋转角度A , 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s . 现机器人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 且面对x 轴正方向. (1) 若给机器人下了一个指令[4,600],则机器人应移动到点 ____; (2) 请你给机器人下一个指令 ____ , 使其移动到点 (-5,5).A.(232-,),(52,135°)B. (2,32-),(52,225°)C. (-2,32-)),(25,45°)D.(23,2),(25,225°) 2. 如图2,一束光线从y 轴点A (0,2)出发,经过x 轴上点C 反射后经过点B (6,6),则光线从点A 到点B 所经过的路程是( )A 、10B 、8C 、6D 、4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红准备用2种不同颜色的布料缝制一个正方形座垫,座垫的图案如左图所示,应该选下图中的哪一块布料才能使其与右图拼接符合原来的图案模式( )4.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体纸盒,在它的3个侧面分别画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现用一把剪刀沿着它的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则展开图可以是( )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1到2005年, 我国GDP 增长率分别为8.3%,9.1%,CO x yA (0,2)B (6,6)图210.0%,10.1%,9.9%.经济学家评论说:这五年的GDP 增长率之间相当平稳.从统计学角度看,“增长率之间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的( )比较小.A.中位数B.方差C.平均数D.众数6. 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若干名同学星期天去公园游览,•公园售票窗口标明票价:每人10元,团体票25人以上(含25人)8折优惠,他们经过核算,•买团体票比买单人票便宜,则他们至少有________人.A.26人B.21人C.20人D.22人7.不等式组11,3x x ->⎧⎨≤⎩的解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注明:D 项中的点2所在的位置是空心,点3所在的位置是实心,C 项中点2所在的位置是实心,点3所在的位置是实心)8.如图,两名滑冰运动员陈洁和李丽分别在平坦冰面上的点A 和点B ,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是100米,陈洁离开点A 以8米/秒的速度沿着一条与AB 成60°的直线滑行,在陈洁离开点A 的同时,李丽以7米/秒的速度也沿着一条直线滑行离开点B ,这条直线能使这两名滑冰运动员在给定的速度下最早相遇,则最早相遇的时间是( )A.18秒B.20秒C.22秒D.25秒 9.一个容器里盛满了纯药液63千克,从这容器里倒出若干千克药液后,注水加满容器,再倒出同样千克数的溶液,然后再注水加满容器,这时容器中的纯药液还有28千克,每次倒出药液的千克数是( )A.21B.35C.32D.1210.罗马数字有7个基本符号,它们分别是Ⅰ,Ⅴ,Ⅹ,L ,C ,D ,M 分别代表1,5,10,50,100,500,1000.罗马数依靠这7个符号变换组合来表示的,如:Ⅰ,Ⅱ,Ⅲ,Ⅳ,Ⅴ,Ⅵ,Ⅶ,分别表示1,2,3,4,5,6,7,;用Ⅸ,Ⅹ,Ⅺ,Ⅻ,分别表示9,10,11,12;根据以上规律,你认为L Ⅱ表述的数应该是( )A.52B.34C.12D.4811.规定[]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5.2=2,[]14.3-=-4,若[]x =3,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第8题)BC AA.43<<xB.43≤<xC.43≤≤xD.43<≤x12.已知实数a ,b 满足0132=+-a a ,0132=+-b b ,则a bb a +的值( )A.8B.7C.5D.313.平面上3条直线最多可以分平面为( )个部分A.4B.5C.6D.714.已知线段AB 的长为10厘米,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为6厘米和4厘米,符合条件l 的条数为( )A.1B.2C.3D.415.如图所示,已知在Rt △ABC 中,∠C =90°,∠A =30°,在直线BC或AC 上取一点P ,使得△PAB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 点有( )A.2个B.4个C.6个D.8个16.如图所示,若梯子AB 斜靠在墙面上,AC ⊥BC ,AC =BC ,当梯子的顶端A 沿AC 方向下滑x 米时,梯足B 沿CB 方向滑动y 米,则x 与y的大小关系是( )A.x =yB.x >yC.x <yD.不确定17.小明和小梅兄妹两人同时从家去上学,都是每分钟走50米,小梅从家到学校走直线用了10分钟,而小明从家出发先去找小城再到学校,小明到小成家里用了6分钟,从小成家到学校用了9分钟,小明上学拐了个( )A.锐角弯B.钝角弯C.直角弯D.不能确定18.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 ,则x 的可能值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9.如果一个正三角形与一个正六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周长之比是( )A.1:2B.2:2C.6:2D.6:320.时钟的表面为圆形,在它的圆周上有12个用于表示整点的等分点。
赵集校区八年级数学竞赛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把选项填入下面对应题号里)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以下面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 B .8cm ,6cm ,4cm C .12cm ,5cm ,6cm D .2cm,3cm ,6cm3、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4°,那么它是()A 正六边形B 正八边形C 正十边形D 正十二边形4、如图,△ABC 中,∠A=50°,点E 、F 在AB 、AC 上,沿EF 向内折叠△AEF ,得△DEF , 则图中∠1+∠2等于( )A 130°B 100°C 65°D 120°5、与[(− 2a 2)3]5的值相等的是( )A .− 25a 30B . 215a 30C .(− 2a 2)15D .( 2a)306、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B (-1,-2)C (1,-2)D (2,-1)7、在△ABC 和△A B C '''中,AB=A B '',∠B=∠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ABC ≌△A B 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A .BC=BC '' B .∠A=∠A ' C .AC=A C ''D .∠C=∠C '8、如图上,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9、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则斜边的长为( ) A 2 ㎝ B 4 ㎝ C 6 ㎝ D 8㎝10、若x 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 ( )A.3B.-5C.7.D.7或-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从十边形的一个顶点画所有的对角线,一共能画 条。
八年级(上)竞赛数学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5°,腰长为10,则其腰上的高为.2.已知点A(a,2)、B(﹣3,b)关于x轴对称,求a+b=.3.如图,D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D=BD,BP=AB,∠DBP=∠DBC,则∠BPD=度.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5.已知一次函数y=kx+2过点(﹣2,﹣1),则k为6.合泰童装厂在其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抽取300件进行质量检测,发现有6件产品质量不合格,则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7.新运算规定:a◇b=,且1◇2=1,则2◇3=.8.在列频率分布表时,得到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据的频数是12,频率是0.2,那么这个数据组中共有个数据.9.若(x+2)2=64,则x=.10.若△ABC≌△A′B′C′且∠A=35°25′,∠B′=49°45′,则∠C=.11.已知|x﹣13|+|y﹣12|+(z﹣5)2=0,则由此为三边的三角形是三角形.12.观察下列规律:3=3,32=9,33=27,34=81,35=243,36=729…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32010个位数字为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3.的算术平方根是()A.﹣3 B.3 C.±3 D.8114.如图所示,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交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A.1处B.2处C.3处D.4处15.如果点A(﹣3,a)是点B(3,﹣4)关于y轴的对称点,那么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3,﹣4)B.(﹣3,4)C.(3,4)D.(﹣3,4)16.一次考试后对6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频率分布统计,以10分为一分数段,共分10组,若学生得分均为整数,且在69.5~79.5之间这组的频率是0.3,那么得分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A.30人B.18人C.20人D.15人17.已知一组数据含有三个不同的数12,17,25,它们的频率分别是,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19 B.16.5 C.18.4 D.2218.如图所示,∠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等于()A.4 B.3 C.2 D.119.如图,已知AD=AE,BE=CD,∠1=∠2=110°,∠BAC=80°,则∠CAE的度数是()A.20°B.30°C.40°D.50°20.若x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A.﹣1 B.7 C.7或﹣1 D.5或1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1.如图,已知直线l1:y=2x+1、直线l2:y=﹣x+7,直线l1、l2分别交x轴于B、C两点,l1、l2相交于点A.(1)求A、B、C三点坐标;(2)求△ABC的面积.22.如图,AB=DC,AC=BD,AC、BD交于点E,过E点作EF∥BC交CD于F.求证:∠1=∠2.23.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BD=CE.(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24.如表石山中学八年级某班25名男生100m跑成绩(精确到0.1秒)的频数分布表:组别(秒)频数频数12.55~13.55 313.55~14.55 614.55~15.55 815.55~16.55 516.55~17.55 3(1)求各组频率,并填入上表;(2)求其中100m跑的成绩不低于15.55秒的人数和所占的比例.25.三江职业中学要印刷招生宣传材料,现有两家印刷厂可供选择:甲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0.2元的印刷费,另收500元的制版费;乙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0.4元的印刷费,不收制版费.(1)分别写出两印刷厂的收费y(元)与印刷数量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三江职业中学拿出2000元材料印刷费,你会选择哪家印刷厂,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5°,腰长为10,则其腰上的高为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求出三角形的顶角等于150°,所以顶角的邻补角等于3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解答】解:如图,△ABC中,∠B=∠ACB=15°,∴∠BAC=180°﹣15°×2=150°,∴∠CAD=180°﹣150°=30°,∵CD是腰AB边上的高,∴CD=AC=×10=5cm.故答案为:5.2.已知点A(a,2)、B(﹣3,b)关于x轴对称,求a+b=﹣5.【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先根据“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b的值再求代数式的值.【解答】解:∵点A(a,2)、B(﹣3,b)关于x轴对称,∴a=﹣3,b=﹣2,∴a+b=﹣5.3.如图,D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D=BD,BP=AB,∠DBP=∠DBC,则∠BPD=30度.【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作AB的垂直平分线,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作AB的垂直平分线,∵△ABC为等边三角形,△ABD为等腰三角形;∴AB的垂直平分线必过C、D两点,∠BCE=30°;∵AB=BP=BC,∠DBP=∠DBC,BD=BD;∴△BDC≌△BDP,所以∠BPD=30°.故应填30°.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30°或150°.【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本题要分两种情况解答:当BD在三角形内部以及当BD在三角形外部.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本题分两种情况讨论:(1)如图1,当BD在三角形内部时,∵BD=AB,∠ADB=90°,∴∠A=30°;(2)当如图2,BD在三角形外部时,∵BD=AB,∠ADB=90°,∴∠DAB=30°,∠ABC=180°﹣∠DAB=30°=150°.故答案是:30°或150°.5.已知一次函数y=kx+2过点(﹣2,﹣1),则k为【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析】将点(﹣2,﹣1)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将点(﹣2,﹣1)代入得:﹣1=﹣2k+2,解得:k=.故填.6.合泰童装厂在其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抽取300件进行质量检测,发现有6件产品质量不合格,则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考点】有理数的除法.【分析】合泰童装厂在其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抽取300件进行质量检测,发现有6件产品质量不合格,即有294件合格,根据合格率=合格产品÷总产品,得出结果.【解答】解:这批产品的合格率=÷300=294÷300=0.98.答: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7.新运算规定:a◇b=,且1◇2=1,则2◇3=.【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令a=1,b=2,代入a◇b=,可求得k的值,进而根据运算法则可得出2◇3的值.【解答】解:令a=1,b=2,∴=1,k=7,∴2◇3==.故填:.8.在列频率分布表时,得到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据的频数是12,频率是0.2,那么这个数据组中共有60个数据.【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可得数据总和=频数÷频率.【解答】解:∵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据的频数是12,频率是0.2,∴这个数据组中共有数据的个数=12÷0.2=60.9.若(x+2)2=64,则x=6或﹣10.【考点】平方根.【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可求得x+2的值,然后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x+2)2=64,∴x+2=±8.解得:x=6或x=﹣10.故答案为:6或﹣10.10.若△ABC≌△A′B′C′且∠A=35°25′,∠B′=49°45′,则∠C=94°1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所以∠C=180°﹣∠A﹣∠B,且∠C1=∠C,∠B=∠B′.【解答】解:∵△ABC≌△A1B1C1,∴∠C1=∠C,∠B=∠B′,又∵∠C=180°﹣∠A﹣∠B=180°﹣∠A﹣∠B′=180°﹣35°25′﹣49°45′=94°50′.11.已知|x﹣13|+|y﹣12|+(z﹣5)2=0,则由此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本题可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这几个非负数的值都为0”解出x、y、z的值,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解答】解:依题意得:x﹣13=0,y﹣12=0,z﹣5=0,∴x=13,y=12,z=5,∵x2=y2+z2,∴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填直角.12.观察下列规律:3=3,32=9,33=27,34=81,35=243,36=729…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32010个位数字为9【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根据3的指数从1到4,末位数字从3,9,7,1进行循环,再用2010除以4得出余数,再写出32010个位数字.【解答】解:2010÷4=502…2,则32010个位数字为9,故答案为9.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3.的算术平方根是()A.﹣3 B.3 C.±3 D.81【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所以结果必须为正数,由此即可求出=9的算术平方根.【解答】解:∵=32=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选:B.14.如图所示,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交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A.1处B.2处C.3处D.4处【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到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距离相等的地点应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把三条公路的中心部位看作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以及三个外角两两平分线的交点都满足要求.【解答】解:满足条件的有:(1)三角形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共一处;(2)三个外角平分线两两相交的交点,共三处.故选:D.15.如果点A(﹣3,a)是点B(3,﹣4)关于y轴的对称点,那么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3,﹣4)B.(﹣3,4)C.(3,4)D.(﹣3,4)【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分别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解答】解: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已知点A(﹣3,a)是点B(3,﹣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那么a=﹣4;则点A的坐标是(﹣3,﹣4),所以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4).故选B.16.一次考试后对6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频率分布统计,以10分为一分数段,共分10组,若学生得分均为整数,且在69.5~79.5之间这组的频率是0.3,那么得分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A.30人B.18人C.20人D.15人【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可得频数=频率×数据总和.【解答】解:根据题意,得0.3×60=18(人).故选B.17.已知一组数据含有三个不同的数12,17,25,它们的频率分别是,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19 B.16.5 C.18.4 D.22【考点】加权平均数.【分析】本题是加权平均数,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平均数=12×+17×+25×=16.5.故选B.18.如图所示,∠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等于()A.4 B.3 C.2 D.1【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过点P做PM∥CO交AO于M,可得∠CPO=∠POD,再结合题目推出四边形COMP为菱形,即可得PM=4,又由CO∥PM可得∠PMD=30°,由直角三角形性质即可得PD.【解答】解:如图:过点P做PM∥CO交AO于M,PM∥CO∴∠CPO=∠POD,∠AOP=∠BOP=15°,PC∥OA∴四边形COMP为菱形,PM=4PM∥CO⇒∠PMD=∠AOP+∠BOP=30°,又∵PD⊥OA∴PD=PC=2.令解:作CN⊥OA.∴CN=OC=2,又∵∠CNO=∠PDO,∴CN∥PD,∵PC∥OD,∴四边形CNDP是长方形,∴PD=CN=2故选:C.19.如图,已知AD=AE,BE=CD,∠1=∠2=110°,∠BAC=80°,则∠CAE的度数是()A.20°B.30°C.40°D.5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题意知,△ABD和△ABC是等腰三角形,可求得顶角∠DAE的度数,及∠BAD=∠EAC,进而求得∠CAE的度数.【解答】解:∵AD=AE,BE=CD,∴△ABE和△ABC是等腰三角形.∴∠B=∠C,∠ADE=∠AED.∵∠1=∠2=110°,∴∠ADE=∠AED=70°.∴∠DAE=180°﹣2×70°=40°.∵∠1=∠2=110°,∠B=∠C,∴∠BAD=∠EAC.∵∠BAC=80°.∴∠BAD=∠EAC=(∠BAC﹣∠DAE)÷2=20°.故选A.20.若x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A.﹣1 B.7 C.7或﹣1 D.5或1【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4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4积的2倍,故2(m﹣3)=±8,∴m=7或﹣1.【解答】解:∵(x±4)2=x2±8x+16,∴在x2+2(m﹣3)x+16中,2(m﹣3)=±8,解得:m=7或﹣1.故选:C.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1.如图,已知直线l1:y=2x+1、直线l2:y=﹣x+7,直线l1、l2分别交x轴于B、C两点,l1、l2相交于点A.(1)求A、B、C三点坐标;(2)求△ABC的面积.【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1)联立两直线解析式,解方程即可得到点A的坐标,两直线的解析式令y=0,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点A、B的坐标;(2)根据三点的坐标求出BC的长度以及点A到BC的距离,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直线l1:y=2x+1、直线l2:y=﹣x+7联立得,,解得,∴交点为A(2,5),令y=0,则2x+1=0,﹣x+7=0,解得x=﹣0.5,x=7,∴点B、C的坐标分别是:B(﹣0.5,0),C(7,0);(2)BC=7﹣(﹣0.5)=7.5,=×7.5×5=.∴S△ABC22.如图,AB=DC,AC=BD,AC、BD交于点E,过E点作EF∥BC交CD于F.求证:∠1=∠2.【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AB=DC,AC=BD可以联想到证明△ABC≌△DCB,可得∠DBC=∠ACB,从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得∠1=∠2.【解答】证明:∵AB=DC,AC=BD,BC=CB,∴△ABC≌△DCB.∴∠DBC=∠ACB.∵EF∥BC,∴∠1=∠DBC,∠2=∠ACB.∴∠1=∠2.23.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BD=CE.(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AB=AC,∠ABC=∠ACB,BE=CF,BD=CE.利用边角边定理证明△DBE≌△CEF,然后即可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根据∠A=40°可求出∠ABC=∠ACB=70°根据△DBE≌△CEF,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DEF的度数.【解答】证明:∵AB=AC,∴∠ABC=∠ACB,在△DBE和△CEF中,∴△DBE≌△CEF,∴DE=EF,∴△DEF是等腰三角形;(2)∵△DBE≌△CEF,∴∠1=∠3,∠2=∠4,∵∠A+∠B+∠C=180°,∴∠B==70°∴∠1+∠2=110°∴∠3+∠2=110°∴∠DEF=70°24.如表石山中学八年级某班25名男生100m跑成绩(精确到0.1秒)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秒)频数频数12.55~13.55 313.55~14.55 614.55~15.55 815.55~16.55 516.55~17.55 3(1)求各组频率,并填入上表;(2)求其中100m跑的成绩不低于15.55秒的人数和所占的比例.【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1)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可依次计算出各组的频率;(2)观察图表,可得其中100m跑的成绩不低于15.55秒的有8人,进而求得其所占的比例.【解答】解:(1)样本容量为25,且已知各组的频数,则各组的频率分别为0.12,0.24,0.32,0.2,0.12.(2)观察图表可得:有8人100m跑的成绩不低于15.55秒,所占的比例为=0.32.25.三江职业中学要印刷招生宣传材料,现有两家印刷厂可供选择:甲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0.2元的印刷费,另收500元的制版费;乙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0.4元的印刷费,不收制版费.(1)分别写出两印刷厂的收费y(元)与印刷数量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三江职业中学拿出2000元材料印刷费,你会选择哪家印刷厂,试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甲厂费用=单价×数量+制版费;乙厂费用=单价×数量”,即可得出y甲、y乙关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分别令y甲、y乙=2000,求出与之对应的x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y甲=0.2x+500;y乙=0.4x.(2)选甲印刷厂,理由如下:当y甲=2000时,有0.2x+500=2000,解得:x=7500;当y乙=2000时,有0.4x=2000,解得:x=5000.∵7500>5000,∴若三江职业中学拿出2000元材料印刷费,应该选取甲印刷厂.。
2020年八年级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202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设 $a<b$,$a+b=4ab$,则 $\frac{22}{a-b}$ 的值为【】。
A。
3 B。
6 C。
2 D。
32.已知 $a=1999x+2000$,$b=1999x+2001$,$c=1999x+2002$,则多项式 $a+b+c-ab-bc-ca$ 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3.如图,点 $E$、$F$ 分别是矩形 $ABCD$ 的边 $AB$、$BC$ 的中点,连 $AF$、$CE$ 交于点 $G$,则四边形$AGCD$ 的面积等于【】。
A。
5432 B。
C。
D。
65434.设 $a$、$b$、$c$ 为实数,$x=a-2b+\frac{2}{3}\pi$,$y=b-2c+\frac{2}{3}\pi$,$z=c-2a+\frac{2}{3}\pi$,则 $x$、$y$、$z$ 中至少有一个值【】。
A。
大于 0 B。
等于 0 C。
不大于 0 D。
小于 05.设关于 $x$ 的方程 $ax+(a+2)x+9a=\frac{1}{2}$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x_1$、$x_2$,且 $x_1<1<x_2$,那么 $a$ 的取值范围是【】。
A。
$-\frac{2}{22}0$ C。
$a<-\frac{2}{22}$ D。
$-\frac{5}{77}<a<\frac{2}{22}$6.$A_1A_2A_3\cdots A_9$ 是一个正九边形,$A_1A_2=a$,$A_1A_3=b$,则 $A_1A_5$ 等于【】。
A。
$a^2+b^2$ B。
$a^2+ab+b^2$ C。
D。
$2a^2+2b^2$二、填空题7.设 $x_1$、$x_2$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x+ax+a=2$ 的两个实数根,则 $(x_1-2x_2)(x_2-2x_1)$ 的最大值为【】。
八年级数学竞赛题:图形与坐标
在平面内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于是,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x ,y )之间便有了一一对应关系,通过点的坐标把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 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是联系图形与坐标的纽带,图形与坐标的应用有下列几个方面.
1.求图形中点的坐标;
2.探讨图形经过变换(如平移、翻折、旋转)后,对应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3.研究坐标系中的图形问题.
例1一次函数b ax y l +=:1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轴对称的图象l 2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例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长方形OABC 沿OB 对折,使点A 落在点A 1处.已知
)1,3(),0,3(B A ,则点A 1的坐标是( ).
)23,23.(
A )3,23
.(B )23,23.(C )2
3,21.(D
例3如图,直线13
3
+-
=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 △ABC ,∠BAC =90°,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12
),且△AB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求a 的值:
例4 如图,以O 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 点的坐标为(0,1),直线x =1交x 轴于点B ,P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作直线PC ⊥PO ,交直线x =1于点C ,过P 点作直线MN 平行于x 轴,交y 轴于点M ,交直线x =1于点N .
(1)当点C 在第一象限时,求证:△OPM ≌△PCN ;
(2)当点C 在第一象限时,设AP 长为m ,四边形POBC 的面积为S ,请求出S 与m 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
(3)当点P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点C 也随之在直线x=1上移动,△PBC 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求出所有能使△PBC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 的坐标.;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例5 如图①,直线33:1+=x y l 与x 轴交于B 点,与直线l 2交于y 轴上一点A ,且l 2与x 轴的交点为C (1,0).
(1)求证:∠ABC =∠ACB .
(2)如图②,过x 轴上一点D (-3,0)作DE ⊥AC 于E ,DE 交y 轴于F 点,交AB 于G 点,求G 点的坐标. ’
(3)如图③,将△ABC 沿x 轴向左平移,AC 边与y 轴交于一点P (P 不同于A 、C 两点),过P 点作一直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Q 点,与x 轴交于M 点,且CP =BQ ,在△ABC 平移的过程中,线段OM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长度;若变化,确定其变化范围.
1.如图,等边△ABC ,B 点在坐标原点,C 点的坐标为(4,0),点A 关于x 轴对称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2.将图中线段AB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 ′,则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4,4),∠OAB =90°,有直角三角形与Rt △ABO 全等且以AB 为公共边,请写出这些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 4.如图,直线83
4
+-
=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M 是OB 上的一点,若将△ABM 沿AM 折叠,点B 恰好落在x 轴上的点B ′处,则直线AM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0),点B 的坐标为(0,3),点C 在 坐标平面内.若以A 、B 、C 为顶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底角为30°,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_______________个.
6.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A 点坐标为(2,-l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平方单位. 7.如图,点A 的坐标为(-1,0),点B 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为( ).
)0,0.(A )22
,22.(
-B )2
1,21.(--C )22,22.(--
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直线34
3
+=
x y 与两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O 为坐标原点,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以点P (不与点A 、B 、O 重合)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 t △ABO 全等,且这个以点P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 t △ABO 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条件的P 点个数为( ).
A .9个
B 7个
C .5个
D .3个 9.△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将△ABC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作出平移后的△A 1B 1C 1,并写出△A 1B 1C 1各顶点的坐标;
(2)若将△ABC 绕点(-1,0)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 2B 2C 2,作出旋转后的△A 2B 2C 2,并写出△A 2B 2C 2各顶点的坐标;
(3)观察△A 1B 1C 1和△A 2B 2C 2,它们是否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若是,请写出对称中心的坐标;若不是,说明理由.
10.在直角坐标平面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4),直线CM ∥x轴(如图所示).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x+b(b为常数)经过点B,且与直线CM相交于点D,连接OD.
(1)求b的值和点D的坐标;
(2)设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POD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EFGH是正八边形,点A的坐标为(2,0),
点B的坐标为(0,2),则点E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12.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 1,1)、(3,2),P为x轴上一点,且P到A、B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1.动点P从点B出发,沿路线B→C→D作匀速运动,那么△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14.如图,直线12
1
:+=
x y AB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点B ;直线CD :y =x +b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C 、点D .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P .已知S △ABD =4,则点P 的坐标是( ).
A .(3,
52) B .(8,5) C .(4,3) D .(12,5
4
) 15.如图,已知点P (2m -1,6m -5)在第一象限角平分线OC 上,一直角顶点P 在OC 上,角两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点、B 点. (1)求点P 的坐标;
(2)当∠APB 绕着P 点旋转时,OA +OB 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求出其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其值.
16.已知直线13
3
+-
=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 △ABC ,∠BAC =90°.且点P (1,a )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 (1)求△ABC 的面积S △ABC ; ,
(2)证明不论a 取任何实数,△BOP 的面积是一个常数; (3)要使得△ABC 和△ABP 的面积相等,求实数a 的值.
17.如图,P 是y 轴上一动点,是否存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x =t ,使它与直线y =x 和直线
22
1
+-=x y 分别交于点D 、E (E 在D 的上方)
,且△P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t 的值及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应用探究乐园
18.如图①,已知等腰R t△ABC的直角顶点C在x轴上,点B在y轴上.
(1)若点C的坐标为(2,0),点A的坐标为(-2,-2),求点B的坐标;
(2)在(1)的条件下,AB交x轴于F点,边AC交y轴于E点,连EF.
①求证:CE=AE;②求证:∠CEB=∠AEF.
(3)如图②,直角边BC在坐标轴上运动,使点A在第四象限,过A点作AD⊥y轴于D,
求CO AD
BO
-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