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及其使用知识(精)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组工干部工具书一、引言组工干部是党的重要干部之一,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推动者。
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组工干部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工具书,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本常用的组工干部工具书,并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二、《党务知识手册》《党务知识手册》是一本系统介绍党务知识的参考书。
它包含了党章、党纪、党规等基本内容,帮助组工干部全面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该手册还介绍了党内制度、组织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使组工干部能够准确把握和运用这些制度。
在使用《党务知识手册》时,组工干部应注意以下几点: - 系统学习:由于该手册内容繁多,组工干部应按照章节顺序进行学习,逐步深入理解。
-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过程中,组工干部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三、《党建指南》《党建指南》是一本关于党建工作的指导手册。
它涵盖了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为组工干部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实用经验。
在使用《党建指南》时,组工干部应注意以下几点: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手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组工干部应注重理论学习,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 善于创新:该手册提供了一些常规操作方法,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组工干部需要根据自己所在单位的特点进行创新,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群众工作手册》《群众工作手册》是一本关于群众工作的参考书。
它包含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调查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帮助组工干部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
在使用《群众工作手册》时,组工干部应注意以下几点: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服务人民、倾听人民的声音。
组工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关注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 灵活运用方法:该手册介绍了一些调查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组工干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并善于灵活运用。
第一章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工具书:把所选定的领域里的知识或资料,按一定的编排方法汇集在一起,供人们查检使用。
工具书能够解答疑难问题,指引治学门径,能够告诉我们研究一个问题需要看那些书,并给我们提供一些研究线索。
提供研究资料。
但工具书中存在错误和时代局限性。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一)编排方式:1.部首法:按部首进行编排,部首以笔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在同一部首中,字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确定,笔画少的排在前面,笔画多的排在后面。
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部首不容易确定,而且查检的速度比较慢。
另外,要注意两点:(1)部首与汉字的偏旁不能相混:部首是统率汉字的一部之首,而偏旁是汉字结构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左为偏,右为旁,上下左右合称为偏旁。
所以,部首和偏旁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各个字典的部首并不一样。
《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个,而《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是200个,《康熙字典》的部首是214个。
2.笔画法:按照汉字的笔画的多少进行编排。
汉字笔画相同的,又根据横、竖、撇、折、点的顺序进行排列。
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不熟悉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的容易出错,另外,查检的速度也不快。
3.音序法: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平水韵等)的顺序进行编排。
这种检字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
只要您懂得汉语拼音,掌握起来是非常容易的,查检速度也比较快。
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也有按照平、上、去、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
这种检字法的缺点是如果不知道汉字的拼音,就会无法查检,而且,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给查检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查检汉字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查检的速度。
4.号码法:按照四角号码(或者三角号码等其他号码)的顺序进行编排。
工具书的功能特点和类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神奇的工具书,就像是知识世界里的哆啦A梦口袋一样。
工具书啊,那功能特点可太酷了。
首先,它就像一个超级耐心的老师,不管你什么时候去问问题,它都不会发火。
不像咱以前上学时遇到的那些老师,偶尔还会因为你问太多简单问题翻白眼。
工具书呢,你翻到对应的页面,答案就乖乖地躺在那儿,就像宝藏在等着你挖掘。
比如说字典,那简直就是文字的大管家,每一个字的读音、含义、用法,就像被它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小宠物,你只要说要找哪个字,它立马就给你拎出来。
再说说它的类型吧,那简直是五花八门,比天上的星星种类还多。
词典就像是文字的“人口普查员”,详细地记录着每个字、词的各种信息。
成语词典呢,那是成语们的“豪华公寓”,所有的成语都住在里面,还标明了谁跟谁关系好(近义词),谁跟谁不合(反义词)。
百科全书就不得了啦,那是知识的“宇宙大爆炸中心”,从天文地理到人文历史,从动物植物到科学发明,啥都有。
感觉就像你拿着一本百科全书,就像握住了全世界的知识,你就是那个知识王国的国王,想了解啥就了解啥。
还有地图册呢,这就是大地的“缩小版写真集”。
你打开它,就像开启了一场缩小版的环球旅行。
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就像被定格在纸上的小世界。
不管你是想去现实里探索还是就在脑海里幻想旅行,它都是绝佳的伙伴。
而语法书就像是句子的“整容医生”,如果你的句子长得歪瓜裂枣,语法混乱,它就会帮你把句子整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
索引类工具书就像是知识大厦的“电梯”,能快速地把你送到你想去的楼层,也就是找到你想要的知识内容所在的位置。
手册类工具书则像是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小秘书”,告诉你一些便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比如维修手册,你家东西坏了,它就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旁边指导你。
这些工具书虽然没有生命,但它们就像一群默默奉献的小天使,随时等待着我们去求助。
而且它们从不会嫌我们笨,不管你是聪明的学霸还是像我这样偶尔迷糊的家伙,它们都一视同仁,只要你打开它们,就能获得知识的力量。
6.1 工具书及其使用的基本知识
6.1.1 工具书的概念
工具书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6.1.2 工具书的特征
(1概括性和信息性
工具书是对大量文献进行提炼加工后形成的信息密集型文献,在内容上广采博收、高度浓缩,能提供完整、系统、概括的基本知识和高密度的信息资料。
(2检索性和查考性
工具书以科学的编排形式,严谨的机构体系,将原本松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整合为有序的利用的知识,并且可供人们检索使用。
(3正确性和客观性
工具书一般摒弃不成熟的、有争议的、含糊不清的概念和知识,收录、客观介绍比较成熟的、可靠的、公认的、权威性的内容和观点。
6.1.3 工具书的类型
人们通常将工具书分为两大类别,即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
检索工具书专门提供查找相关文献信息的线索,包括目录(书目、索引和文摘。
参考工具书是与检索工具书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把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或浓缩,并按照一定的方法排检,能够迅速并直接提供有关基本知识或数值(数据、事实的参考答案的图书。
参考工具书一般包括字
典、词典、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指南、表谱、图录、总集、汇编等。
6.1.4 工具书的结构
工具书的结构大体上由前言、凡例(说明、目录、正文、辅助索引和附录补遗等几部分组成。
前言。
前言一般在工具书的最前面,主要说明工具书的编纂宗旨、编纂经过、收录范围、内容特点、使用价值等。
凡例(说明。
置于前言之后,主要介绍编纂体例、编排方法及细则、特定符号等,并辅之典型举例。
通过凡例,可以了解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目录。
也称目次,置于凡例之后,主要反映工具书正文的编排方法,是查询正文的途径。
一般包括分类(主题类目表、词目笔画(或音序表、时间或地域表等。
正文。
是工具书的主体部分,是查阅的主要内容。
正文一般按目录表以连续号码编排。
辅助索引。
排列于正文之后,是供查阅正文部分的检索途径。
一般来说,辅助索引越多,检索途径就越广,检索效率也就越高。
附录。
附于工具书之后,包括与工具书有关的文章、图表、资料、索引等,或补充正文遗漏处须订正的事项。
其功能是扩大工具书查考功能,帮助理解正文。
6.1.5 工具书检索的特点
工具书检索(又称手工检索是检索人员采用人工匹配的方法进行检索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检索过程灵活
手工检索过程通过检索者手查、眼看、思考、比较、选择等步骤来完成,在检索过程中可以边查边考虑,如有不符合检索条件的可以及时改变检索策略。
(2检索结果准确
手工检索如果准备充分、策略得当,就能较为准确的命中检索结果,最终提供明确的文献线索或确切的知识内容,如数据、定义、公式、结论等。
(3检索不易查全
由于手工检索文献的标引深度较低,检索点较少,使得文献不容易被检索出来,检索的全面性就难得到保证。
另外,手工检索结果与检索者的检索策略和对检索工具的熟悉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检索者选择的检索策略不当,信息也很难查全。
(4检索速度不快
手工检索是通过人手翻阅检索工具书来检索,其速度比机器检索慢得多,尤其在检索较复杂的课题时,更是费时费力,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