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762.60 KB
- 文档页数:13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tosanitary Measures,简称ISPM)是由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简称IPPC)制定的标准,旨在确保国际贸易中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不传播有害生物。
ISPM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植物检疫原则:确保植物和植物产品不传播有害生物,保护植物健康和农业生产。
2. 植物检疫措施:包括检疫证书、检疫处理、检疫区域、检疫材料等措施,用于防止有害生物传播。
3. 纪检管理:涉及检疫官员的资质认证、培训和监督,以及检疫程序的审核和评估。
4. 植物检疫技术指南:提供有关植物检疫的技术和操作指导,包括有害生物的识别、检测和监控方法。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采用和实施ISPM,确保植物和植物产品符合国际贸易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有害生物的传播,保护全球的植物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ISPM15-2006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中文版)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治理准则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植物爱护公约》秘书处2003年,罗马本出版物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都市、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或对其边界或国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
版权所有。
为教育和非商业目的复制和传播本信息产品中的材料不必事先得到版权持有者的书面准许,只需充分讲明来源即可。
未经版权持有者书面许可,不得为销售或其它商业目的复制本信息产品中的材料。
申请这种许可应致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新闻司出版治理处处长,地址:意大利罗马Viale delle Terme di Caracalla, 00100或以电子函件致copyright @。
©粮农组织2003年名目批准应用审查及修改分发引言范围参考文献定义和缩写要求概要治理要求1. 限定的依据2. 限定木质包装材料3. 关于木质包装材料的措施3.1 批准的措施3.2 待批准的措施3.3 其它措施3.4 对措施的审查业务要求4. 垫木5. 输出之前采纳的程序5.1 关于在输出之前采纳的措施的遵守情形检查5.2 过境安排6. 输入时的程序6.1 在入境口岸违规的措施6.2 处置附件I - 有关木质包装材料的批准的措施附件II - 批准的措施的标记附件III - 本标准中正在审议供批准的措施批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由《国际植物爱护公约》秘书处编纂,作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打算的一部分。
该打算为使植物检疫措施实现国际统一而向粮农组织成员和其他有关各方提供标准、准则及建议,以期促进贸易并幸免采纳诸如贸易壁垒等无理措施。
本标准已由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于2002年3月批准。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应用《国际植保公约》缔约方和非缔约方的粮农组织成员经由植检措施临时委员会通过了国际植检措施标准。
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验及检疫处理技术第一节:我国林业植物检疫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节: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其分析第三节:林业植物检疫技术法规与检疫技术规范第四节:植物检疫的生物学基础第五节:林业植物检疫抽样调查技术第六节: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验技术第七节: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处理技术第八节:我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验与检疫处理第一节我国林业植物检疫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和商品流通的加快,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率加大。
一方面要加快商品、货物的流通,取消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要保护人类的健康,保护本地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的安全,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而我们的检疫工作就是解决这一矛盾。
一、当前我国林业植物检疫现状我国仍然属于一个缺林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仅为0.12公顷和8.6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1%和12%,而且森林的质量和生产率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人工林面积较大,健康程度不高,生物灾害发生频繁。
在已有分布的8000余种林业有害生物当中,其中虫害5020种,病害2918种,鼠类160种,林业有害植物150种,造成灾害的有100多种,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超过1亿亩,影响林木生长量达1700万m3,经济损失达88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760亿元。
目前在我们重点治理的林业有害生物当中,外来有害生物占了一半左右,椐统计,我国每年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4200万亩,经济损失达560亿元。
一些危险性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主要因为引种不慎而带入的,由于贸易的发展,有害生物入境的频率在增加,国家检验检疫部门2002年截获各类有害生物1310种,涉及货物22448批次,2003年截获各类有害生物1900种,涉及货物48139批次,一些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境定居后,进一步传播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人为传播,从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情况看,多数是通过带疫的木材及其制品(包括木质包装箱、电缆盘等)进行传播的。
ISPM15-2006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中文版)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治理准则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植物爱护公约》秘书处2003年,罗马本出版物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都市、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或对其边界或国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
版权所有。
为教育和非商业目的复制和传播本信息产品中的材料不必事先得到版权持有者的书面准许,只需充分讲明来源即可。
未经版权持有者书面许可,不得为销售或其它商业目的复制本信息产品中的材料。
申请这种许可应致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新闻司出版治理处处长,地址:意大利罗马Viale delle Terme di Caracalla, 00100或以电子函件致copyright @。
©粮农组织2003年名目批准应用审查及修改分发引言范围参考文献定义和缩写要求概要治理要求1. 限定的依据2. 限定木质包装材料3. 关于木质包装材料的措施3.1 批准的措施3.2 待批准的措施3.3 其它措施3.4 对措施的审查业务要求4. 垫木5. 输出之前采纳的程序5.1 关于在输出之前采纳的措施的遵守情形检查5.2 过境安排6. 输入时的程序6.1 在入境口岸违规的措施6.2 处置附件I - 有关木质包装材料的批准的措施附件II - 批准的措施的标记附件III - 本标准中正在审议供批准的措施批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由《国际植物爱护公约》秘书处编纂,作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打算的一部分。
该打算为使植物检疫措施实现国际统一而向粮农组织成员和其他有关各方提供标准、准则及建议,以期促进贸易并幸免采纳诸如贸易壁垒等无理措施。
本标准已由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于2002年3月批准。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应用《国际植保公约》缔约方和非缔约方的粮农组织成员经由植检措施临时委员会通过了国际植检措施标准。
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及应用第二节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一、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植物保护之植物检疫原则及植物检疫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二、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框架》三、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3:《生物防治材料及其他有益生物出口、运输、进口和释放准则》四、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4:《建立非有害生物区要求》五、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5:《植物检疫术语表》六、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6:《监督准则》七、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7:《出口认证制度》八、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8:《某地区有害生物状况确定》九、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9:《有害生物根除计划准则》十、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0:《建立非有害生物生产地和生产点要求》十一、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1:《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包括对环境风险和活体改良生物的分析》十二、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2:《植物检疫证书准则》十三、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3:《违规及紧急行动通报准则》十四、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4:《系统方法之综合措施在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十五、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5:《国际贸易木质包装管理准则》十六、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6:《规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及应用》十七、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7:《有害生物报告》十八、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8:《植物检疫措施——辐照应用准则》十九、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19:《规定有害生物名录制定准则》二十、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0:《进口植物检疫管理制度准则》二十一、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1:《规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二十二、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2:《建立有害生物低流行区要求》二十三、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3:《检查准则》二十四、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4:《植物检疫措施等效性确认及认可准则》二十五、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5:《过境货物》二十六、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6:《建立实蝇非有害生物区(实蝇科)》二十七、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7:《规定有害生物诊断协议》二十八、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8:《规定有害生物植物检疫处理》二十九、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29:《非有害生物区和有害生物低流行区认可》三十、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30:《建立实蝇(1'ephritidae)有害生物低流行区》三十一、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ISPM No.31:《货物抽样方法》。
中文翻译由中国NPPO审校于2009年6月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及应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第16号出版物2002年3月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及应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2002,罗马版权所有。
未经版权所有者许可,不得以电子、机械、照相复印或其他任何形式和方法将本书任何部分加以翻印、存入检索系统或传播。
申请这种许可应致函联合国粮农组织新闻司司长,并说明翻印的目的与范围,地址:意大利罗马Viale delle Terme di Caracalla,00100 。
© 粮农组织2002年目录批准 1 应用 2 审查及修改 2 分发 3 引言 4 范围 4 参考文献 4 定义和缩写 5 要求概要8 总的要求91. 背景92. 《国际植保公约》关于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款93. 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与其它生物的比较10 3.1 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比较10 3.1.1 有害生物状况11 3.1.2途径11 3.1.3 经济影响11 3.1.4 官方防治123.2 与非限定有害生物的比较124. 确定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12 4.1 “种植用植物”12 4.2 “原定用途”13 4.3 “那些植物”13 4.4 “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134.5 “限定”145. 有关原则和义务14 5.1 技术理由14 5.2 风险评估14 5.3 受控制的风险最低影响和等同性15 5.4 无歧视155.5 透明度156. 实施15 6.1 寄主有害生物的相互作用16 6.2 证书计划16 6.3 允许程度16 6.4 违规17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及应用批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由《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编纂,作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计划的一部分。
该计划为使植物检疫措施实现国际统一而向粮农组织成员和其他有关各方提供标准、准则及建议,以期促进贸易并避免采用诸如贸易壁垒等无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