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湿地名山_建设休闲新城_浙江超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思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6
杭州市余杭区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一、余杭区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概况(一)主要职能1.履行国务院、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赋予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等职责,负责制定超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2.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党的领导和监督工作。
3.参与编制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负责超山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工作,承担超山风景名胜区内建设项目初审;负责改善超山风景名胜区内交通、服务、游览等设施。
5.负责超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承担超山风景名胜区内名胜古迹、名木古树、重要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6.负责超山风景名胜区资源整合利用、产业培育发展工作;负责超山风景名胜区内旅游业发展、景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
7.负责预算内资金收支计划的执行和管理。
8.受托管理杭州余杭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有限公司。
9.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从预算单位构成看,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部门预算包括:局本级预算。
二、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一)关于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收支预算情况的总体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收支总预算763.71万元。
(二)关于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收入预算763.7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763.71万元。
(三)关于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支出预算763.71万元。
1.按支出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2.2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48万元。
余杭新区公园规划方案简介余杭新区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新区,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了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余杭新区开始了公园规划的工作。
公园规划方案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教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系统。
本文将通过介绍余杭新区公园规划方案,展示余杭新区公园系统的发展。
规划目标余杭新区公园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的公园系统,其中包括34个公园区域和16个绿地区域。
公园系统将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满足本地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余杭新区公园系统将建设各种类型的公园和绿地,例如儿童公园、运动公园、休闲公园、文化公园、艺术公园和生态公园等。
2.增强城市形象:人们会在优美的环境中更加舒适和愉快,共公园系统能够提高城市的美感,展示余杭新区良好的城市形象。
3.促进社区和家庭联结:余新杭区公园系统是体现园林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社区互动的一个载体。
公园系统建成之后,将多方面满足市民的需求,让人们在这里更好地享受互动,增进邻里之间的亲密程度。
具体规划余杭新区公园规划方案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心公园、国际花卉展览园、城市森林公园和区域公园。
中心公园中心公园将成为余杭新区的地标性公园,建设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位于余杭新区的核心地带,毗邻市政府,公园的设计旨在营造一种自然、欣赏和富有趣味的城市环境,提供高品质的绿色旅游和城市休闲体验,是人们放松、娱乐、文化艺术交流和运动的最佳场所。
国际花卉展览园余杭新区国际花卉展览园计划建设在新区中心地带的“国际花卉城”,占地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展览总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
花卉展览园集观光、休闲、科研、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国内外交流的平台,展示区域特色和国际尖端,成为余杭新区开展对外交流的新窗口。
城市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建设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起伏不平的地形、天然河流、灌木丛、湿地等自然景观环绕公园全区域,走在公园小路上,你可以品味大自然的奇妙,感受绿色的生命力。
青山谋共富浙里新明珠作者:来源:《浙江林业》2022年第05期编者按:名山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体”,是浙江省自然和文化资源典型代表,也是景村融合和绿色经济发展高地。
自2019年启动首批“十大名山公园”建设以来,浙江省名山公园资源更加丰富,生态更加优质,环境更加优美,产业更加兴旺,品牌更加彰显,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为进一步推广名山公园建设经验,扩大名山公园培育范围,浙江省林业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有关部门共同启动了浙江省第二批“名山公园”网络评选活动。
十座名山公园以领先之姿、创新之力、升级之势,引领“自然保护地+”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
清凉峰名山公园一园助六镇区镇共发展清凉峰保护区位于浙江西北部,杭州市临安区境内,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清凉峰,海拔1787.4米,是浙西第一高峰,也是浙西重要的生态屏障。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花园建设、将“十大名山公园”列入重点工作的背景下,保护区紧抓机遇、统筹谋划,积极争创名山公园。
2021年12月,经部门评选、公众投票、专家打分等环节,清凉峰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名山公园。
拓展创建范围,加强区域联动。
为充分发挥名山公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两山”转化,清凉峰名山公园拓展创建区域,拟由保护区+两昌地区6个镇为地域范围,以“一核六翼”为总体布局,总面积1320平方公里。
明确总体目标,打造名山样板。
清凉峰名山公园建设以构绘一幅“生态优良、文化兴盛、产业兴旺、和谐富美”的共同富裕山居图为发展蓝本,将清凉峰名山公园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和山区共富的样板地、休闲度假和山地运动的首选地、森林康养和自然教育的目的地、镇村和保护区融合发展的示范地。
其中,具体分为四部分小目标。
一是平衡区域发展。
加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六镇的内外联动,缩小临安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均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传统优势产业体系,培育自然教育、户外休闲、高端康养等新兴特色产业体系,改善周边同质化竞争问题,带动当地居民就业。
第一章、超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综合分析第一节、超山风景区的资源条件一、旅游资源概况超山,源出天目,位于杭州东北之余杭,千年古镇塘栖镇境内,幅员6.03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65米,因主峰突兀于附近诸山间,成超然独立之势,故又名超然山。
以观赏“古、广、奇”三绝的梅花而著名。
超山五代时便是观梅胜地,抗战前,绕山20余里遍植梅树,故谓“十里梅花香雪海”,此即超山梅花之“广”;超山以拥有中国五大古梅之二——唐梅和宋梅为最,此即为超山梅花之“古”;超山之梅,花生六瓣,为世间所罕,此即超山梅花之“奇”。
超山梅花品种繁多,如绿萼、铁骨红梅等奇特品种,有数十种之多。
1993年超山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获2009年度最佳旅游景区。
二、旅游开发条件从整体上看,超山的旅游资源具有以下条件:(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省级风景名胜区超山位于杭州市东北29公里处,连接104国道和320国道的09省道(乔莫线)从景区经过,距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的余杭区塘栖镇只有6公里之遥。
(二)、生态环境良好,景点资源丰富超山,源出天目,位于杭州东北之余杭,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超过98%,资源、景点十分丰富。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5 ℃,适宜养生。
超山名泉颇多,如山上的也冷泉、洗心泉、卧龙渊、梅子洲处无名泉等,泉水清冽,赋予超山以灵性,滋养了一方。
有吴昌硕先生墓、以及上圣殿、中圣殿、半山娘娘庙等古代寺庙建筑。
超山景点,以大明堂为中心,前有仿造千里京杭大运河硕果仅存的广济桥的大门楼、仿塘栖古街原貌的长廊、具有乡村公园特色的“四季花海”,附近有宋梅亭、浮香阁、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之墓及纪念馆等古建筑。
山上有妙喜寺、玉喜寺,途中有翠筠亭、疏影亭、云岩奇泉、虎岩等多处名胜。
在超峰绝顶处,有石林,如猛虎,如巨人,如翠屏,如春笋,令人遐想万千。
(三)、景区规划合理,各区域各有特色,适合开展各式休闲活动根据超山旅游综合体发展规划,我们把超山景区分成东、南、西、北和登山区域五大部分。
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杭州日报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挂牌成立2019-11-18本报讯(余杭记者站沈维通讯员倪夜明)11月15日,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超山及丁山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超山风景名胜区是余杭唯一的一家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自2019年超山启动综合保护和利用工程以来,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景区面积由原来的100余亩(原大明堂区域)扩大至近千亩,“十里梅花香雪海”胜景再度呈现。
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杭州超山梅花节”,更是让超山——“中国观梅第一山”的声名远播,超山成了余杭的一张沉甸甸的金名片。
眼下,随着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成立,超山旅游综合体的规划更为具体,版图更为清晰。
超山国际旅游综合体包括超山、丁山湖两大区块,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为6.01平方公里。
东至304省道(原09省道)、南至320国道、西至规划秋石快速路余杭段、北至规划康泰路。
管辖范围包括了塘栖镇所辖超山村、泰山村、超丁村、丁河村、丁山河村5个建制村和临平街道所辖陈家木桥、屯里2个社区。
下一步,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将围绕建设“美丽余杭”的目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做好景区总体规划、临平副城超山片区概念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纲领性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加大对社会经济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柔性规划的编制力度,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助推旅游经济、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将做好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合理划分禁建区、控制区和自建区的功能布局,明确危房修缮、立户分户建房等条件,统一调控房屋建筑风貌等。
努力把超山——丁山湖板块打造成长三角范围内人气指数高、示范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休闲度假、文化旅游”新地标。
计划通过5-8年的努力,超山将形成“一轴一圈一核七片多景”的旅游格局以及“十里梅花、十里农家、十里蔬果”三大特色片区。
其中“一轴”是指超山至塘栖古镇的景观轴,“一圈”为环超山旅游圈,“一核”指大明堂核心景区,“七片”是超山东、南、西、北、顶五大片区以及丁山湖和山湖中间地带两大片区,“多景”即为分布于山、湖之间的众多景点,真正建成“山青、水秀、景美、村靓”的新超山,向着环境优、景区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一体三区”目标大步迈进。
梅景观空间营造探析——以杭州超山梅园为例刘妮娜;耿昊;王小德【摘要】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杭州超山梅园是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为了当代梅园的建设更好地满足人类对景观的空间需求,文章以杭州超山梅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归纳出梅植物景观空间存在着内向和外向、主从和重点、藏与露、虚与实、仰视与俯视、疏与密的空间关系,并得出梅景观空间营造的启示,以期对梅园的建设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2页(P109-110)【关键词】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超山梅园【作者】刘妮娜;耿昊;王小德【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省林业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前言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景观空间的营造,可以说是“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
在现代园林中,景观空间的营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园林植物不仅具有丰富的季相变化,还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
将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等造园要素结合,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
梅花Prunus mume 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以其疏影横斜的造型、清逸高雅的气质和不畏严寒的精神受到国人的喜爱[1-6],梅园的建设丰富了我国梅花风景旅游资源,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传承与发扬中华梅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杭州超山梅园为例,从梅花景观空间营造的角度对梅园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研究意义超山梅园作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首,历史悠久,发展日趋成熟,至今超山梅园的梅花植物景观还没有被梳理和总结。
通过对超山梅园梅景观空间进行探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梅景观空间营造水平,更好地满足于社会大众对超山梅园较高的期望值;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总结梅景观空间营造的理论和经验,为梅园改造、新建提供参考。
2 调查地与样地选取2.1 调查地概况超山梅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北郊,千年古镇塘栖镇境内,距离杭州市区20 km,北纬30°43′至30°45′,东经120°21′至120°24′,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26 hm2,以观赏“古、广、奇”三绝的梅花而著名,是杭州市风景名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
杭州超山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二期工程——北园景观规划初探摘要:超山植梅历史达千余年,超山风景区与无锡梅园、苏州邓尉并称江南三大探梅胜地,饮誉江浙。
与碧波涟漪的丁山湖湿地、塘栖古镇共同形成超山旅游综合体。
随着城市发展,超山将来不仅仅是一处旅游区、休闲区,还是一个城市未来的“绿心”,也是一处“环境最优、休闲最宜、人居最雅、创业最佳”的公共地块。
本文结合项目实例,对杭州超山风景区北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探索梅花特色植物景观及其文化内涵体现,深度挖掘梅花文化,塑造全国一流、世界著名的特色梅花文化品牌。
关键词:梅,园林景观,文化,杭州1项目背景与场地分析1.1项目简介超山,古称“超然山”,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
位于杭州市北郊,千年古镇塘栖镇境内,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首,以“古、广、奇”著称,享有“十里梅花香雪海”和“超山天下梅”之美誉。
随着城市发展,超山将来不仅仅是一处旅游区、休闲区,还是一个城市未来的“绿心”,也是一处“环境最优、休闲最宜、人居最雅、创业最佳”的公共地块。
随着超山风景区综保工程的推进。
超山景区的综合开发,最终达到做大梅花特色、做精金石书画文化、做强宗教文化旅游的目的,使超山景区成为赏梅胜地、创作佳地、佛教圣地、休闲旅游佳地、人居福地。
1.2场地分析超山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二期工程--北园项目占地面积约11.6公顷,规划现状红线范围北临龙超路,南面以香樟大道为界,场地西面有山体围合,东面为农民房,场地呈长方形,南北纵深512米,东西向280米。
场地地形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东面山坡处9.22米,最低点位于场地北面边界1.98米,呈坡地形态。
1.2.1场地资源(1)大明堂宋梅、唐梅--清末明初林纾著《超山梅花记》。
记称由塘栖乘舟“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见梅花里许”。
当时便记载着大明堂前有古梅“十余树”.后人概括超山梅花“广、古、奇”三大特点,其中古、奇即因宋梅而获此美誉。
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二章保护规划 (2)第三章游赏规划 (7)第四章设施规划 (11)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 (15)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 (17)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 (19)附表附表1-1风景名胜资源类型表 (20)附表2-1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21)附表3-1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表 (21)规划图纸图0-1区位关系图图0-2综合现状图(包括0-2-1、0-2-2、0-2-3三幅分图)图0-3规划总图图1-1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图2-1分级保护规划图图3-1游赏规划图(包括3-1-1、3-1-2两幅分图)图4-1道路交通规划图图4-2游览设施规划图图5-1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图图6-1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加强超山风景名胜区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等规定,特修编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面积超山风景名胜区以超山路、超梅路等环超山道路和接坝桥港等环超山河道为界,划定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6.01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20°11'30"-120°13'31",北纬30°25'31"-30°26'60"。
核心景区面积0.64平方公里,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65%(见图1-1)。
第三条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超山风景名胜区以十里梅花香雪海为特色,融金石文化于一体,适宜开展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等活动的城市园林类省级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共有2大类,8中类,20小类,共53处景源,其中自然景源19处,人文景源34处(见附表1-1)。
第四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近期规划为2017-2025年。
第二章保护规划第五条资源分级保护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三个层次,实施分级控制保护,并对一、二级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控制(见图2-1)。
关于西径山风景区推广思路建议一、背景分析:据我们对浙江旅游业的了解,目前旅游业开展呈现以下特点:〔1〕旅游业作为一项投资省、回报长的无烟工业,被各地方政府纷纷看好,我省景点更新迅速,几乎每周都有新的景点推出,但同时大局部新景点都只是匆匆过场。
作为一个新景区闯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2〕纯粹的观光旅游对群众,尤其是本地客户群而言,吸引力日减。
与之相反,休闲式的旅游日受欢送,而佛教文化旅游更是长盛不衰。
〔3〕从西径山景区周边景点开发状况看,除钱王陵外,均以自然景观为主,与这些景点相比,本景点在人文内涵上更胜一筹。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西径山风景区在市场推广中将面临以下课题:〔1〕如何在短时间完成个性化打造,使景点在众多新老景点的夹击中脱颖而出;〔2〕如何把握旅游业开展趋势,尽可能地做到新游客与回头客皆大欢喜。
二、定位设定:西径山位于临安市区锦城以北3公里,是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之精华。
景区湖泉潭瀑自然天成,人文景观丰富,既有千年古刹宝灵寺、以十八进士闻名的集贤村,更有东晋名相谢安“东山再起〞之典故,是一处极富开发价值的风水宝地。
从景点前期包装来看,以宣传页为例,尽管许多景点,许多名胜古迹都点了出来,但缺乏一个明晰的、能充分表现景区特色,又能启动市场的定位,虽面面俱到但又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东西可以与西子湖,与普陀山,甚至与桐庐红灯笼抗衡。
我们认为在当前西径山景区的知名度、景观的内涵度均处于假如势之时,惟有打出特色旅游的旗帜才能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你是很好,但我有的,你就没有〞,浙西大峡谷的成功推出,也正是剑出偏锋的功绩——你杭州及周边就是没有大峡谷。
等到浙西大峡谷的名声响了,即使周边又发现几个峡谷,那再想取代浙西大峡谷的位置也就不是做点广告就能解决的了。
所以西径山就必须寻找自己的王牌,西径山就没有王牌吗?当然不是。
杭州有西湖,有灵隐寺、有云栖竹径、有孤山,我们西径山也有双林湖、宝灵寺、西径古道、谢傅东山,而我们西径山有的泻玉岩瀑、伏虎岩瀑、龙潭岩瀑、珠帘瀑——“飞流直下三千尺〞,杭州就是没有,最多只能到公园里看看那些假的玩意。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2.07•【字号】浙政函〔2018〕19号•【施行日期】2018.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浙政函〔2018〕19号杭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批修编的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请示(杭政〔2016〕2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超山风景名胜区是以“十里梅花香雪海”为特色,融金石文化于一体,适宜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的城市园林类省级风景名胜区。
你市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保护好风景名胜区的自然、人文资源,实现对风景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景城融合发展,使超山风景名胜区成为在风景资源特色、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管理水平、游赏组织服务等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三、超山风景名胜区范围以超山路、超梅路等环超山道路和接坝桥港等环超山河道为界,面积约6.0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约0.64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约3.05平方公里。
要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范围坐标勘界立桩,加强管理。
四、《总体规划》是超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要按照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
抓紧编制景区的详细规划,做好重要景点的设计,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严格保护核心景区和重要景源景点,严禁任何破坏或者随意改变景观和自然环境的活动。
要进一步理顺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实现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浙江省人民政府2018年2月7日。
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说明书(一)默认分类2008-09-30 10:25:15 阅读19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基础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西溪湿地保护区位于杭州市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16公里。
西湖区位于杭州市西南,北与余杭区接壤,西与富阳市交界,东连杭州城区,南临钱塘江与滨江区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位置介于东径120°0'26"至120°9'27",北纬30°3'35"至30°21'28"。
地形为东西向短、南北向长,东西向最长距离约20公里,南北向最长距离约30公里左右。
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天目山山脉余脉末端,是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带,属平原、丘陵地貌;整个区域的中部为丘陵、南北部为平原。
西溪湿地保护区坐落在西湖区的西部,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是离杭州最近的旅游区之一,名列杭州市著名的“三西”(西湖、西溪、西泠)之一。
历史上的西溪风景区,指西溪河流经留下—古荡段两岸的宽阔地带。
其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灵峰山—北高峰—龙门山—小和山山脊线北侧的丘陵坡麓地带;北岸包括余杭塘河以南五常—蒋村乡一带的水网平原,面积约60平方公里。
目前的西溪湿地,大致指东起紫金港,西至五常港,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延伸段的一片鱼塘水网平原。
杭州市政府2003年一月正式批复的《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将西溪湿地保护区的空间范围,总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西溪湿地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区控制区。
其中:西溪湿地保护区的范围是:东起紫金港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
保护区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绿带西侧,北至余杭塘河,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为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湿地水网区域,总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建设浙江大花园“名山公园”走进金华山
作者:仄林
来源:《浙江林业》2023年第11期
日前,名山公园走进金华山暨浙江省名山公园联盟成立仪式在金华山举办。
活动以“仙山妙意耀眼名山”为主题,为加快浙江省“名山公园”建设,打响“诗画浙江”品牌,助推浙江省勾画诗画名山風景线,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浙江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侠出席并致辞。
胡侠指出,名山公园是具有自然和文化资源典型代表的山川名胜。
近年来,省林业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名山公园的决策部署,先后公布两批20个名山公园,制定实施名山公园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共完成投资159亿元,为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和大花园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走进名山公园系列活动是宣传推介名山公园的重要载体,要把握机遇、协同发力,聚焦打响“浙江诗画名山”品牌效应,推动名山公园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达到新高度,让名山公园成为广大游客品质旅游之选、健康生活之选、诗意栖居之选。
活动期间还成立了浙江省名山公园联盟,该联盟秉承“资源联通、市场联动、品牌联建、互促共赢”的理念,推进名山公园生态、品质、文化、休闲、科普、共富、数字品牌八大标志进一步彰显,将“浙江诗画名山”打造成“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精华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行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标杆地,林业现代化先行地,国际知名、长三角一流的森林康养目的地。
活动中还展示了《诗画名山长卷》,发布20个名山公园精品旅游线路及优惠政策,北京大学教授就科学界定生态保护红线问题作精彩演讲。
超山环线周边美丽建设项目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房屋征收补偿方案。
一、征收目的超山、丁山湖与塘栖区域,具有非常优质的山水、人文自愿,极具开发和保护价值,超山环线周边美丽建设项目建设以大超山景区为依托,以超山景区为核心区,通过美丽公路建设,将“临平山-超山-丁山湖-塘栖”串联成珠打造成旅游带、休闲带、经济带。
二、征收范围本项目征收范围具体为:超山环线沿线周边。
三、房屋征收补偿依据1、《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3、《浙江省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4、《余杭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5、《余杭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范围内未登记建筑认定实施意见的通知》;6、其他相关政策法规。
四、房屋征收补偿原则1、依法征收原则。
依法征收,严格依照房屋征收程序实施征收,切实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2、依法补偿原则。
依法公平补偿,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实施补偿,确保做到公正、公平。
3、公开透明原则。
公开房屋征收的具体政策法规、补偿标准、操作程序及安置房源。
五、房屋征收补偿(一)补偿对象超山环线周边美丽建设项目建设征收范围内国有土地上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以下简称被征收人)。
(二)评估机构确定1.评估机构由征收双方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的,通过投票选举确定。
2、投票方式仍无法确定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采取公开摇号确定,同时委托公证机构监督公证。
(三)补偿价值1、被征收房屋和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以下简称安置房屋)的价值,以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为评估时点,由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2、被征收房屋的性质、建筑面积和用途一般以房屋权属证书和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为准;房屋权属证书与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未登记建筑的房屋性质、建筑面积以塘栖镇人民政府依法认定并经公示确定的结果为准。
江南胜地人文荟萃
无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
【年(卷),期】2022()7
【摘要】超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市东北29公里,处临平区境内,北靠塘栖古镇、南接临平副城,规划面积6.01平方公里,自晋开始,这里便是江南著名的三大赏梅胜地之一。
超山风景名胜区于2011年正式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超山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
超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超过98%,绿视率100%,动植物种类繁多。
超山风景区古树名木甚多,有千余年的唐梅、八百年的宋梅、百余年的蜡梅王,还有百年以上的香樟树100余株,另有百年银杏等,皆属国家重点保护树种。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无
【作者单位】超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教育基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龙胜地区金车辉长岩矿物化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2.江南水乡话服务人文荟萃谱新篇——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优质服务纪实
3.绿色通道人
文荟萃旅游胜地惠及万民4.江南浪漫游乐胜地红豆山庄5.江南浪漫游乐胜地红豆山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打造湿地名山,建设休闲新城——浙江超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思路探讨Building the Wetlands and Famous Mountains, Constructing the Leisure New Town ——Discussion o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deas of Zhejiang ChaoShan Scenic Spot曹建春 何 云CAO Jian-chun, HE Yun摘 要:本文结合浙江超山风景名胜区的地域特征,从“大手笔规划,精细化建设”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案。
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与塘栖湿地联合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梳理景区的交通游览路线;山体封山育林、林相更新,山下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挖掘超山的历史文化内涵,改造提升部分景点等。
关键词:超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湿地名山;文化挖掘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ncrete plan from "big planning and refinement construction"combined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Chaoshan Scenic Spot.Integrating periphery tourism resources and develop together with Tangxi Wetland; Usingthe present resources, comb traffic and tour lines of the scenic; Facilitate afforestation, forestupdate with the mountain body, planting the trees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t the footof the mountain ; Mining the historical culture connotation of Chaoshan, reforming up someattractions and so on.Key words: Chaoshan Scenic Spot; planning; construction; wetland and famous mountains;culture mining超山为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不是徒有虚名,成因有三:其一超山处在杭州城市郊区,不近不远;其二山区的山因为山区都是山,具有同质性竞争,且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很难出名,平原的山数量也不少,而超山恰恰处于杭嘉湖平原上最美丽的地带——塘栖湿地,湿地名山确实凤毛麟角,可谓是稀缺资源;其三塘栖古镇因运河而兴,自古大凡经过塘栖的名人都要到超山赏梅登山,由此造就了超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超山文化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而运河文化是中国的主要文化之一。
超山位于杭州东北,距离市中心20 km,正是超山独特的地理位置,才使得她能在众多的小山中脱颖而出,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形成了超山“梅文化”、“金石书画文化”、“宗教文化”三大文化,超山成为历届政府保护的对象,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建设、去经验。
超山三大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运河文化,所以运河文化是超山的根和魂。
超山和塘栖古镇一样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衰。
二十一世纪初期,改革的春风吹到了超山,超山引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打造湿地名山,建设休闲之城”正是绝佳时机。
从大处着眼,这湿地指的是塘栖湿地,名山2012年 第04期5051曹建春, 何云.打造湿地名山,建设休闲新城——浙江超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思路探讨[J].现代园林,2012,(4):50-55.是指超山,休闲新城指的是要将超山建设成休闲度假旅游之城,将超山打造成杭嘉湖乃至长三角最大的休闲度假基地之一(图1、图2)。
1 求创意——大手笔规划,重实用——精细化建设1.1 超山风景名胜区大手笔规划1.1.1 利用超山及周边环境打造“湿地名山”品牌首先,作为临平副城的绿心和余杭东部平原以及杭嘉湖平原最南边缘的一座山,超山及其周边小山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都应好好地加以保护和利用。
因此超山风景名胜区要将超山及其周边的小山纳入景区范围,大山小山一比较,正是“超”字的直接体现,游客登临超山之巅——超峰,龟山、马鞍山等尽收眼底,平原水乡一览无余,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越之感。
其次,在规划中要将塘栖湿地纳入规划范围,现在的总体规划中仅仅将丁山湖纳入是不够的。
塘栖湿地包括丁山湖、北塔漾、洪人头漾(“漾”字为塘栖方言,是湖的意思)三大湖泊,以及连接其间的河流、小湖泊,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超山正是处在塘栖湿地中的一座名山,也是塘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塘栖湿地河流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这些湖泊分布在超山的北部和西部通过众多的河流与超山相连。
要是能将此开发,又将是一个西溪湿地。
但塘栖湿地与西溪湿地有很多不同之处,西溪曲折幽深、林木葱茏、芦荡成片,以杂木林居多(图3)。
塘栖湿地则水面开阔、河流宽广、果树多、杂树少(图4)。
西溪湿地的龙舟是比观赏性的(图5),塘栖湿地可以开展比速度的龙舟竞赛(图6)。
西溪湿地是一个纯粹的公园,农耕文化只有很小的一片体验区,而塘栖湿地周边有更广袤的农田,有更好的条件开展农业观光体验游。
每一个湖泊形状大小不一,可以开展各具特色的水上娱乐运动项目,将湿地建成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水世界公园。
同时保留部分村落及原住居民,开展乡村体验游(图7)。
1.1.2 超山与塘栖湿地的联合开发当今社会人们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都市人都向往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因此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也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而塘栖历来是鱼米之乡、瓜果之地,通过超山与湿地的统一规划、联合开发、整体营销,可以开展游客种植各种粮食、蔬菜、瓜果以及捕鱼等体验,让游客参与其中,增加旅游的图1 超山区位图(引自《浙江省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图2 超山风景区规划总平面(引自《浙江省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图3 西溪湿地(本文图片未注明出处 均为作者自摄)图4 塘栖湿地(http://t /co ntent/2010-06/09/ content_1863780_4.htm)2012年 第04期52互动性。
同时也填补了超山缺水的空白,名山与湿地正是余杭山水旅游的缩影。
随着超山与湿地的联手开发,可以通过现有河道将运河水上巴士引入超山,在超山的北园建设中建议择址建造水上巴士码头,这样杭州到超山又多了一条交通旅游线路。
1.1.3 合理利用湿地内的主干道建设方面将小白线和宏超路(宏畔至超山的乡级公路)规划建设成像杭州西湖杨公堤、西溪福堤一样的景区内道路,将沿途的桥梁改造成形式多样的拱桥和平桥,道路两边种植乔木、花灌木和丰富的水生植物。
湿地内的道路桥梁将陆地岛屿连接起来,桥下可通船只,大大小小的水面通过河流连接起来,游船可以到达湿地的每一个角落。
水上游览再加上游客的体验活动,景区的内容丰富多彩。
1.1.4 重视超山山体登山游步道的规划建设超山是余杭东部平原上难能可贵的一座山,随着临平副城发展及塘栖新城的开发,超山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而这个区域的人们要想不出远门爬山锻炼、呼吸新鲜空气,超山是首选,因此应将超山山体的游步道规划好建设好。
笔者实地踏看了超山风景名胜区,超山上现有的登山道路只有从大明堂经中圣殿到超峰这么一条,其余的登山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没有建设过。
因此建议规划如下几条山体游步道将山上的各个景点串联起来:①从山顶天王殿沿山脊往东至云昙寺(该路目前为人工走出的土路);②从青莲寺至超峰八仙亭(该路目前为人工走出的土路,因地处超山西南图5 西溪龙舟(引自h t t p :///scan/2010-08-31/164627870.html)图7 塘栖枇杷采摘游(引自/ zwgk/nydt/tpxw/200905/t20090525_39955.html)图6 塘栖湿地可开展龙舟比赛(引自http:// www. /cn/dt/tszgrq/newpic/t20100613_608697.htm)坡,为超山的最陡峭处,所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建设石头台阶游步道);③从东园梅坊东南处至云昙寺(该登山道路目前为水泥地面,景观效果较差,与景区不和谐,建议改造);④从云昙寺南面的水泥车行路至龙洞(目前该路段为碎石铺砌的古道,年代久远,破损较为严重,需要拓宽修复);⑤从云昙寺西侧至龙洞(目前该路段为泥路);⑥从龙洞至超峰(该路段现为泥路)(图8)。
通过这些步行道路的建设,将大大地完善超山登山的步行系统,山体的游客接待量将有所提高,为健身登山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
1.2 从细处着眼,走精细化道路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绿化景观的建设,发达地区正在走城市园林化、大地园林化的道路,景观建设日新月异,只要走出家门就是美丽的景观,因此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提升,普通的绿地已经不能吸引游客的眼53球,尤其是风景区。
而建筑作为绿地中的附属物,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应精心设计施工,外立面做到与景区环境协调。
所以景区应高标准建设,精细化施工,只要有充足的时间,精雕细琢,才能使游客百看不厌。
1.2.1 山上封山育林,林相更新;山下植树造林、绿化平原征收或租赁山林土地,封山育林,休养生息,控制人们对植被的破坏(砍伐等),逐步恢复生态。
同时局部地区进行山体绿化改造,种植彩叶树种,形成绚丽的秋景。
在超山的周边,综保规划范围内通过土地流转或征收,或借地绿化,大规模地种植人工防护林,营造景区(临平副城绿心)的气氛,为以后的景区发展空间奠定绿化基础,今后的综保工程中可以保留这些成年的大树,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这些苗木成才后可以用于景区绿化工程中,可以成为绿化工程及景区养护的后备苗圃。
大规模植树造林有利于涵养水源、防风固土、降尘减噪,为鸟类、昆虫、小型兽类提供栖息场所,有利于生态保护,同时成本低廉、养护方便、效益明显,符合低碳原则。
解放初期的西湖也曾经是植被稀疏、满目苍夷、生态脆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地营建风景林,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这些当年种下的小树都已长成了参天大树,现在的西湖早已是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从2001 年开始的西湖综保工程,这些大树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造景观与保留树木巧妙结合,构成美丽的风景(图9)。
设想西湖要是没有这些大树,那她的风景将会大打折扣。
1.2.2 上圣殿的建设超山山巅上圣殿在改造中应恢复道教建筑,结合休闲养生,推出超山道教养生文化休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