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场面描写指导名师教学设计《场面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场面描写的含义,学习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习作方法。
2.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将场面描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将场面描写具体。
教学准备:课件、游戏工具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谈话:成语填空练习(课件出示)来玩个成语填空的游戏。
1.交()接()喜气()()()()朝天谁来填填。
看着这些成语,你分别联想到生活中哪些场面。
2.接下来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想想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画面(车水马龙……)。
3.教学过程:一、导入1. 既然大家都喜欢猜成语,那再考考你们,出示“人山人海”:先出示一个人,猜不出吧,其实它只是画面中的一个人物,完整画面是——人山人海。
2. 我们刚才看到了生活中一个个生动而丰富的活动场面。
这节课我们就来快乐学写“场面”。
二、创设情境,感知“点面结合”既然要学得快乐,我们就先来玩一个游戏,分别出示:筷子、弹珠。
1.猜猜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夹弹珠)2.教师渲染气氛,指导选选手,以能把刚才看到的大家踊跃举手的场面用语言描述出来,谁说的最生动,就选谁!3.指名学生口头作文,师生互评,(关注同学们的动作、语言等)4.范文引路,学习写法: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我们班的孩子在选选手时情景的描写。
(1)咱们先来听一听(推荐班上两位朗读高手朗读)(2)你们觉得这段描写写得怎么样,你也来当小评委评一评。
第一个层次,指导感悟“点面结合”。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指导,如上面这段描写关注了全体同学,是“面的描写”,犹如给大家拍了一个大合照;而下面这段话是对典型人物王大明的描写,是“点的描写”,犹如给他照了一张单人艺术照。
这段话既有“点”的描写,又有“面”的描写,既写到了全体,又关注了典型,这种方法就叫做“点面结合”。
第二个层次,指导刻画“点面结合”。
学生自由交流刻画“点面结合”的具体方法,如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细节进行描写。
写作指导:场面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场面描写的意义,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切实培养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2、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可以分析出文章中的点面结合段落。
3、引导学生将多种写作方法结合,把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写作当中。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材料,探究得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在阅读中,分析点面结合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那么,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会用点面结合写场面,我们以《狼牙上五壮士》中诱敌上山的场面为例进行分析。
二、例文分析: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那么,这里面哪些是整体的描写,也就是面的描写呢?“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这一段就是面的描写,作者在进行面的描写时眼观全景,关注群体。
通过描写人物群体体现了五位战士的勇猛机智。
点的描写在这里。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
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教学设计场面描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研究场面描写的概念和方法,掌握描写生活场面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场面,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学写描写片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展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会场面描写。
难点:如何运用场面描写方法,描写生活中的场面。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引入“场面”1、导入:播放《安塞腰鼓》激烈场面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介绍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如电影、课间休息、比赛、病房、路口等,说明人们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和举动组成了不同的场面。
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用文字描述出这些生动的生活场面。
2、明确研究目标: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会描写生活场面。
二)轻松入门,初识“场面”1.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
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才能再现场面。
构成场面的三个要素是时间、环境、人物活动。
2.怎样进行场面描写第一,交待清楚背景,如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让读者了解场面发生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
第二,写出气氛,表现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情绪或感情。
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要写出场面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具体描写,对场面有总体概括,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四,写场面时要有清晰的先后顺序。
场面描写应该按照由面到点的方式来安排顺序,先写出总体氛围和背景,再突出主角,注意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
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可以点面结合,条理清晰。
场面描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场面描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场面描写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场面描写的表现手法;3.能够借助场面描写,进行情景想象,加深阅读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场面描写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场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2.案例分析法;3.项目训练法。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口胡一段描写雨后大海的文字,让学生加深雨后大海的感受。
2.教学氛围营造让学生听一段小说或者文章,要求学生要注意场面描写的手法,并且问一下学生,场面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丰富了文章的哪些方面。
3.课堂讲解场面描写是一种运用文字、语言描绘一个具体的场面或者环境的技巧。
通过场面描写可以使文章或者小说的情节更具体、更形象,给读者带来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的感受。
场面描写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
4.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一下场面描写的过程,以模拟写文学作品的场景为例(也可以有其它的模拟场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然后对这个场景进行场面描写。
让学生可以通过清晰的描述环境、气氛、角色等元素,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和感受。
5.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或小说,让学生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文章的场面描写手法,让学生认识到场面描写中使用的一些常见的手法,如隐喻、象征、对比等等。
6.项目训练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让学生写文章是最好的训练,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让学生写作,可以注重让学生在写作中多使用场面描写的手法,让学生在更具有体验感的情境中,多练习场面描写的技巧。
七、作业设计1.记笔记,整理场面描写的相关知识;2.模拟写作,模拟应用场面描写技巧进行写作;3.阅读,挑选一篇小说或者文章,重点找出其中使用到的场面描写技巧。
八、教学体会学生有时很难把场景描述清楚,观察能力不够,在训练中也偏常常注意术语而不注意场景的生活性。
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情景重现、情景猜测、情景穿越等方式教学,这样既生动,又让学生感受到场景描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场面描写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场面描写》教学设计(一)濮阳市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陈晓娜课型:快速作文方法学习课学习目标1.借助视频了解场面描写。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重点列举、人物特写、侧面穿插。
3.创设情境,运用所学方法更准确生动地描写这一场面。
学习重点、难点1.借助视频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重点列举、人物特写、侧面穿插。
2.创设情境:根据原来游戏的场面图片,运用所学方法更准确生动地描写这一场面。
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气球爆爆爆的游戏2.搜集学生平时活动的照片和文字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同学而言,在生活中时常会看到一些场面,自己也会亲历很多场面,只不过还处在比较模糊的状态,缺少认真细致的观察,因而使得文章内容较单薄。
但学生经过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场面描写力,内容更为丰实。
导写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我来猜猜你们特喜欢什么吧,一个字——玩;玩的感觉,一个字——爽!谁来说说让你感觉最爽的游戏?生交流。
师:我发现一说起玩儿,你们一个个神采飞扬的。
恰好,在四时花开公众号上新推出了一个栏目——游戏作文连连看,征集游戏作文喽!你们的游戏终于有用武之地、展示之台了。
二、认知目标师:入选标准:游戏描写精彩,深深吸引读者。
游戏描写何以精彩,何能吸引读者?秘密就在这里——场面描写。
(板书)三、点拨学习(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1.师:什么是场面描写呢?我们先来看一段杂技表演(播放视频)。
像这样人数众多、并且活动变化的画面,称之为场面。
2.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摄影师在呈现画面时采用了什么方法?生交流。
(1)画面呈现:整体镜头,重点呈现重点列举板书:重点列举师结合图片和文字,相机指导:重点列举要抓住事物特点(2)画面呈现:聚焦主角特写镜头场面描写:人物特写板书:人物特写结合图片文字指导:人物特写可以从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进行。
(3)师:在这段视频中除了主角,画面中还出现了谁?(观众)把拍摄观众的镜头去掉行不行?为什么?画面呈现:观众反应音乐渲染场面描写:侧面穿插板书:侧面穿插结合图片文字相机指导:可以描写观众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场面描写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场景描写一、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场景描写的基本概念。
2. 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写不同的场景。
3. 学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场景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修辞手法。
2. 运用场景描写的技巧。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场景描写?场景描写是指通过文字对环境、氛围、人物等场景进行详细描述的手法,旨在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场景的美丽、恐怖、沉闷等不同的感受。
2. 场景描写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拟人:给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增加场景的趣味性。
(3) 对景: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进行虚实结合的描写。
(4) 以兴:借助感觉来描绘一种气氛或情景。
(5) 以物: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点来揭示事物的内在。
(6) 以声:通过声音的描写来展现环境的特点。
(7) 对比: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场景的特点。
3. 运用场景描写的技巧(1) 注意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环境的气味、声音、温度等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2) 注意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容貌、动作,事物的特点等来让场景更加生动。
(3) 适度使用修辞手法: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场景特点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景等修辞手法。
(4) 合理控制篇幅:场景描写的目的是增强情感的表达,不要过多冗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修辞手法知识点,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用途和效果。
2. 讲解场景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修辞手法。
3. 分组练习:老师给出几个场景,学生分组进行场景描写。
(1) 阅读一篇茶园描写的文章,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2) 老师给出一个场景,比如夜市,学生分小组进行场景描写,然后互相交流、修改。
4. 学生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场景描写,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5. 课堂小结:总结场景描写的要点和技巧,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在理解场景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修辞手法的同时,通过练习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场面描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场面描写的内涵,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切实具体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2、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场面中的“点”的方法,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展现人物性格。
3、引导学生能够用心地观察生活,多思考,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4、通过习作交流,让学生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突出气氛特征,突出中心;点面结合。
教学难点:探寻突出气氛特征和场面描写的“点”:特定镜头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场面。
2.多媒体课件3.实物展台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成语积累的情况。
(出示成语,指名补充完整)2.你从成语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场面?3.出示画面,说说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画面?4.师总结: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画面就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场面,人无时无刻都处在不同的场面中,今天的课上我们就学习用笔去记录生活中的场面(板书课题)(二)指导作文写法1.范例感知(1)先看下面一段文字(出示片段,指名读)2.老师提出问题:这段文字写了一个怎样的场面?你可以用哪个词概括这个场面?3.引出概念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比如,师生一同庆祝教师节,生日聚会,一场比赛,课间十分钟等。
其实生活中只要有事件发生,就会有场面出现。
一家人一起吃饭,和朋友一块赶集逛街,甚至我们的课堂课间都在演绎着数不清的故事,回放着精彩的场面。
真可谓“事件发生中,场面时时在。
”那么如何写好场面,再现事件风采呢?请结合刚才的片段,想一想场面描写的方法。
(指名说)老师相机板书: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营造气氛4.小结(出示课件)场面描写除了写场景,也要写人物。
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作时要做到点面结合。
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即略面),又要选好角度,分清主次,有选择地具体地描写主要人物的活动(即详点),详细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不能用一两句话带过去。
描述一个优异片段【讲课目标】1、使学生明确场面描述的内涵,经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的确具备进行场面描述的能力。
2、在课上自主研究得出场面描述的方法、写好场面中的“点”的方法,使文章丰饶浓郁的生活气味,并且也有助于描述人物行为,显现人物性格。
3、指引学生专心观察生活,多思虑,经过显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引发对社会的深入思虑,使作文有深度。
【讲课时数】一课时【讲课课型】单课时作文指导课讲课过程:一、前置导入:(5)同学们,作文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必修课,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写的最多的一类文体是什么?——对,记述文,特别是叙事性记述文。
我们此刻写记述文,大多数写自己熟习的生活,有的同学感觉很顺手,写的详尽生动,内容充足;有的同学却感觉无话可写,苦思冥想也只好三言两语,写的干巴没趣,空洞无物。
相同处于生活的海洋,面对相同的写作素材,为何会有这样不一样样呢?其实,一方面是因为你能否留神观察生活,假如你是生活的存心人,能认真观察事物,你就有话可写,写的详尽生动;另一方面是因为你没有掌握生动描述的写作方法,不可以对观察累积的生活素材进行奇妙加工,自然你就无从下笔。
其实,记事为主的记述文其生动与否,重点取决于场面的描述。
那么如何对观察累积的生活素材进行奇妙的加工创立,从而写出优异场面,成就自我记述佳作呢?大家想不想跟王老师学一招?——好,那我们共同走进今日的作文指导课——点面结合,留住优异(板书课题)。
二、个例剖析1.、模范感知:(1)先看下边一段文字:片断(一)一堆人正拼死地拥堵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娇贵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摇动着,都希望抓住车门。
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断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肥胖的大手拼死地抓住车门扶手。
听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一样样平常的战斗呀!(2)提出问题:这段文字写了一个如何的场面?从哪些方面描述这个场面的?——挤车;一大堆人和胖大嫂,重点写了胖大嫂挤车的镜头。
“场面描写”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我们先来做一个“猜成语”游戏。
(找几个学生根据成语作出动作,其他学生猜他表演的是那个成语。
如:闻鸡起舞、抓耳挠腮、大模大样、惊弓之鸟……)二、指导写作1.这是一个游戏的场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真实感人的场面。
那么你能用你手中的生花妙笔做一下描写,让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的作文中上演吗?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个场面描写。
场面写好了,就会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般来说,一个场面有三个要素:一是时间、地点、人物;二是活动过程;三是环境气氛。
2.你经历过或是看到过那些场面?3.习作的具体要求:一是语句通顺流利;二是用词准确;三是能把场面写清楚;四是内容真实;五是富有想象力;六是能抓住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从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具体生动描写;七是可以表现有趣、激烈、热闹、伤心、感人、无奈……的场面;八是可以用环境渲染气氛。
4.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精彩的描写场面的片段:(电脑出示, 教师先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好在哪里? )今天,我们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腕力王”对抗赛,两队选手分别为本队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飞龙队”和“飞虎队”。
呵,光听这名字,就能猜出比赛会有多么精彩了!同学们目睹了双方选手的风采。
比赛共分为三场,采取三局两胜制。
第一局上场的选手是滕志广和张阳同学。
同学们有的猜张阳能够获胜,说他虽身材矮小,但肌肉发达;有的说藤志广能赢,说他虽相对瘦弱,但身材高大。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
两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手上的青筋暴起。
张阳同学紧咬牙关,眉头紧皱,好像要把全身的力发到手腕上似的。
再看藤志广,脸憋得通红,眼睛瞪得像铜铃,好像要瞪出来似的。
双方在一段僵持之后,张阳渐渐占了上风,藤志广仍在坚持,没有放弃。
最终张阳取得胜利,为“飞虎队”赢得了宝贵的一分。
第二场参赛的是两位女选手。
真是“昔日女将花木兰驰骋沙场,今朝巾帼腕力王对决赛台”。
这场比赛进行得也十分精彩,最终“飞虎队”的付玉玲经过努力和战胜了韩非,为“飞虎队”赢得一分。
小学五年级作文场景描写学校的一次活动点面结合250小学五年级作文场景描写学校的一次活动点面结合250篇一:小学五年级作文场景描写写《场景描写》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语文第九册习作八:场景描写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写好场景要注意仔细观察,点面结合;并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2、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思考,通过习作交流,让学生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1、鼓、鼓槌、花、小礼物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礼物,想看吗?播放拔河比赛视频。
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拔河比赛就是一个场景。
板书课题:描写一个场景。
2、理解场景(1)幻灯片出示场景的定义。
学生读一读。
(2)读下面的描述,想想写的是什么场景。
二、指导学生习作方法怎样进行场景描写呢?1、精心选择好素材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亲身经历的活动场景。
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场景图片,拓展学生的思维。
2、按照顺序来写作常见的描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3、点面结合详写点教师指导学生读例文《拔河比赛》,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
点:中心人物的活动(特别是中心人物在活动过程中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面:场景的总体情况,其他人的活动等。
写作时要点面结合,写出当时的气氛。
既要简要地写出整个场景的全景(略写),又要有选择的描写主要人物的活动(详写)。
指导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句子是写面,哪些句子是写点。
三、快乐游戏,指导写作。
玩游戏“击鼓传花”1、教师出示道具:鼓、鼓槌、花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击鼓手击鼓,鼓声响起,花按顺序传开;鼓声停时,花传到谁手上,这位同学就要来表演一个节目。
(教师强调同学们玩的时候要注意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学设计场面描写渠县土溪镇第一中心小学王玲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
2·掌握场面描写的习作技巧。
3·能灵活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进行习作。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教材《顶碗少年》中的场面描写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悟出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2·把握场面描写的基本要求,并通过现场观看一段表演视频进行习作,达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引出《顶碗少年》中的场面描写片段。
(剪去原文中的侧面描写,只留下正面描写的部分)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
只见他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到了最后关头,两个人叠在一起,做着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2·生读后说说这段描写中抓住了什么来描写?3·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场面描写,并用多媒体展示。
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二、阅读、观察这段描写,归纳出习作方法及详略安排。
1·引导学生归纳出在这段场面描写中运用了哪些习作方法,并请学生相机板书。
动作描写、外貌描写······2·再次细细品读文中的动作描写,找出详写和略写的部分,说说你是怎么判别详写和略写的?你认为这样的安排合理吗?师相机板书:精彩环节,详细描写。
3·师引导:像这样抓住一个场面中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进行描写的方法就叫做正面描写。
三、读、思、悟结合,学习场面描写的技巧。
1·再次出示《顶碗少年》中的场面描写片段。
(完整的原文片段)请学生对比阅读欣赏:你更喜欢那个片段,说说自己的理由,并请学生相机板书。
场子里很安静,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幽静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
场面描写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场面描写表达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场面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场面描写的技巧与方法3. 实例分析与演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参加过的集体活动,如运动会、班会、节日庆典等,让学生谈谈对这些活动的印象。
2. 讲解:(1)场面描写的概念:场面描写是指对一个特定时间、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描写的一种写作手法。
(2)场面描写的作用:通过场面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情感状态,渲染气氛,突出主题,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场面描写的技巧与方法:a. 选取典型场景,突出重点。
b. 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c.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d. 结合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
3. 实例分析与演练:(1)实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篇场面描写的文章,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场面描写技巧。
(2)演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场景进行场面描写练习,要求运用所学技巧与方法。
4. 学生习作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场面描写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场面描写表达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课后作业:以“校园一角”为主题,写一篇场面描写作文。
要求运用所学技巧与方法,突出场景特点,展现校园生活。
场面描写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场面描写真的是个有趣的事情,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幅生动的画,唤醒观众的各种感官,像是吃上一口冰淇淋,那种甜蜜的感觉瞬间溶化在嘴里,简直不能再爽。
想象一下,阳光洒在公园的草坪上,孩子们在那边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空气中飘散着糖葫芦的香味,伴随着小贩的吆喝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片欢乐的时光打call。
细细一看,草地上的小花们正努力探出头来,像是调皮的孩子,争着想要被看到,真是萌得不行。
再说说那棵大树,哎,简直是老祖宗一样屹立不倒,根深叶茂,像个忠实的守护者。
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似乎在跟我讲述那些年间的故事,真让人忍不住想要倾听。
你看那树影斑驳,洒在地上,像是画家的随意涂抹,特别有艺术感。
哎呀,别说,连路过的小狗也在树下打了个滚,似乎也觉得这地方好得不得了。
走到湖边,哎呀,湖水波光粼粼,简直像是镶了无数颗小星星。
偶尔有几只鸭子在水中划过,哗啦啦的声音像是在打着节拍,真是欢快得让人想要跟着一起蹦跶。
远处还有小朋友在喂鱼,水面上荡起涟漪,像是在为这幅画增添层次感。
鱼们争先恐后地涌出来,仿佛在说:“快点,快点,我也要吃!”这场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心里那个乐呀,简直像开了花。
日落时分,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调色盘,橙色、紫色、粉色交织在一起,像是大自然给我们准备的晚餐,绝对是美味无比。
太阳慢慢下沉,仿佛也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周围的人们开始聚在一起,有的人聊天,有的人静静欣赏,整个场面就像是一幅生活的缩影,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
哦,别忘了,空气中还弥漫着烧烤的香味,烤肉的滋滋声和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想要凑上去加入。
不远处的广场上,跳舞的人们也是一幅活生生的场景,有的人舞动得优雅,像是白天鹅在湖中翩翩起舞;有的人则热情四溢,仿佛整个身体都在跟着音乐的节拍起伏。
观众们围着他们,时不时发出阵阵掌声,气氛真是火热得让人心跳加速。
这样的场面,让人觉得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精彩,真是值得好好品味。
《场景描写》教学设计
辛安泉寄宿制小学吕海燕教学目标:
1、学生朗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片段,感悟马克▪吐温所运用的写作方法。
2、能够运用环境渲染、人物行为将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生动的描写出来。
3、愿意把自己的见闻书写出来并与其他人分享。
4、能够主动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
搜集学生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常见的场面图片。
教学重难点:
把场面描写得生动具体,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阅读片段,分析写作方法。
1、幻灯片出示《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贝琪失踪后重返小镇的片段,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读后感觉该片段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2、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元素和写作方法使场面生动形象的。
(引导学生分析出写作方法有:人物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作者还进行了环境的渲染,运用多种声音和象声词。
)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实,生活中总有一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画面,或有趣,或热闹,或感人,或恐怖……这些经历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该多好啊!
幻灯片出示几个常见的场景。
我们这节课也来向语言大师马克吐温学习,把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场面描写出来。
三、出示写作要求。
四、学生写作并修改。
五、小组展示评议。
《课间活动场面描写》教学设计黔西七小教师:代宣丽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完成课间活动的场面描写,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间活动场景观察点的选取及进行书面表达。
教学准备:作文纸,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一、明确课堂主题。
1.学生听铃声,师问:同学们,每当听到这样的铃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样做?你们玩些什么呢?2.听起来,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又精彩,要想把这些精彩的活动场面留住,我们可以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
所以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间活动场面描写。
(板书)二、品读文段,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1.要写好活动场面,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看这两段文字。
(出示例文)这是老师在看到同学们课间活动后写下来的,请大家快速地浏览第1自然段。
思考:你从这段话中读到了关于课间活动的哪些信息?(课间活动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儿……) 适时板书:时间地点气氛。
小结:老师通过写时间、地点、气氛,对课间活动进行了总体的描写;我们把这部分描写叫做场面描写中“面”的描写。
板书:面。
2.接着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部分又写了什么?生说:适时板书:动作神态语言。
像这样在场面描写中具体地写到某个人的动作、神态、语言,我们把这部分描写叫做场面描写中“点”的描写。
板书:点。
3.同学们请看,这个活动场面的描写,老师按顺序先写面,再写点,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板书:点面结合),写出了课间活动的精彩,你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写写你们的课间活动。
三、观察图片,激发表达欲望,训练表达。
1.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观看我们七小的同学们课间活动。
要求: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哪个活动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之间说说你刚才看到的活动场面,要求:先说总体课间活动的情况,再具体地说一个活动场景,也可以说说你自己参与过的课间活动。
小学作文《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重点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习作。
2.创设场景让学生进行观察、习作。
3.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轻松习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画面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你们看看都是些什么图片?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课件出示图片:1~4张战争场面、阅兵场面、婚礼场面、拔河场面、宣誓场面)
2.刚才的我们看到的图片都是些场面。
场面:在一定时间、地点由许多人组合的场景,用文字写下来就是场面描写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一个场面,板书课题------《场面描写》
二、习作指导
1.你们觉得场面描写该怎样写?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2.点面结合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佳作欣赏:课件出示图片5~6张
抽生回答:两篇习作好在哪里,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点面描写相结合)刚才同学们欣赏两篇文章,有了一点收获,我们再次观看刘
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金的场面,注意仔细观察,观察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欣赏视频(播放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视频)
你感到整个赛场的气氛怎样?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四、再次指导习作
精彩的比赛结束了,下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你生活中精彩瞬间。
五、教师出示习作要求,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1要有面上的概括,又要有点上的描写。
2.描写要有真情实感
3.观察视野要广泛
4.描写典型要细致
5.叙述条理要清楚。
场面描写活动方案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娱乐方式。
场面描写活动是一种让参与者通过描述场景来激发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活动,能够帮助人们提升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场面描写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目的•提升参与者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激发参与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活动准备•准备场景: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细节和情感色彩的场景,例如阳光明媚的午后公园、热闹的市集、宁静的山林等。
•分组:将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约3-5人。
•分配角色:每组确定一个描述者和一个记录者,描述者负责描写场景,记录者负责记录描述。
•准备纸笔:为每组准备纸张和笔。
活动流程1.场景观察(10分钟):所有参与者在场景中自由观察,注意收集细节和情感。
2.描述准备(5分钟):描述者和记录者商讨好角色后开始准备。
3.场景描写(15分钟):描述者开始描写场景,记录者将描述记录下来。
4.朗诵展示(10分钟):每组描述者朗诵自己的描述,其他组员可以评论和提问。
5.评选优胜组(5分钟):根据描述的表现和详细程度,评选出表现最佳的组别。
活动好处•提高了观察力:通过场景观察,参与者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周围环境。
•锻炼了描述能力:通过描写场景,参与者可以锻炼自己的描述能力,提升表达能力。
•拓展了想象力:激发参与者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描述中展现更多创造性思维。
•增强了团队合作:通过分工合作,团队成员之间可以更好地协作与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
活动总结场面描写活动是一种锻炼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有趣活动,可以帮助参与者提升自身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种活动,人们可以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活动模式。
让我们一起参与场面描写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吧!以上是场面描写活动方案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活动顺利!。
习作指导 ( 场面描绘 ) 教课方案宁阳学校许春红【一】教课方案思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总目标——能详细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依据平时生活需要、运用常有的表达方式写作。
我校有幸成为安徽省第二批“鉴于微课的翻转讲堂项目研究” 成员校之一,参加翻转讲堂的研究。
我们期望联合学校现有硬件基础和师资状况,从翻转讲堂的重要特点之一“前置性学习”设计方面下手研究,确立“小学语文鉴于微课的翻转讲堂放学生前置性学习设计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综合以上因素,我设计了这样一节以微课学习为前提,以讲堂反应、检测为手段,以选用与我校学生生活密切有关的片段练笔与讲评为最后目的的作文课。
这节作文课的重难点的确是让学生掌握“点” “面”联合的场面描绘的方法,并经过片段的对照,认识只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的描绘,才能让场面描绘要点突出,才能把场面的氛围衬着到位。
学惹祸实上在平时的习作中差不多在进行“场面描绘”,只不过还处在比较模糊的状态,还不理解什么叫做“场面描绘”。
因为缺乏生活的体验和仔细仔细的观看,因此使得文章内容枯瘠、空洞,缺乏生活的气味,致使了孩子越写越可不可以写,越写越缺乏表达的兴趣和梦想。
为此,我结合学校实质,以大课间活动这样的场面为背景,让学生经过观看、选择,写一写自己最熟习的课间活动,以稳固所学场面描绘的方法,并可以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教课方案讲课人许春红学科语文学校宁阳学校课题习作指导《场面描绘》教课目的1、经过微课的学习,认识什么是场面描绘,场面描绘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2、掌握“点”“面”联合的场面描绘的方法, 经过片段的教课要点教课难点对照,认识只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的描绘,才能让场面描绘要点突出,有条有理,才能把场面的气氛衬着到位。
3、运用处面描绘的方法写一写我校大课间活动场景。
掌握“点”“面”联合的场面描绘的方法。
经过片段的对照,认识只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的描绘,才能让场面描绘要点突出,有条有理,才能把场面的氛围衬着到位。
《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学习归纳场面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描写生活中的场面,通过生活场面学写描写片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展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学会场面描写。
难点:运用场面描写方法,描写生活中的场面。
三、教学过程
( 一) 激情引趣,引入“场面”
1、导入:展示视频一——播放《安塞腰鼓》激烈场面,激发学生兴趣。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置身于某个场景中——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热闹轻松的课间十分钟、一次扣人心弦的比赛、一间宁静安谧的病房、一个熙来攘往的路口……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中的表现和举动组成了不同的场面,无论我们是主角还是旁观者,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用文字描述出这些生动的生活场面。
2、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场面描写的学习方法进行场面描写。
(2)、欣赏评改作文。
(二)轻松入门,初识“ 场面”
1 .什么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才能再现场面。
构成场面的三个要素是时间、环境、人物活动。
2 .怎样进行场面描写
第一,要交待清楚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第二,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
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要写出场面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
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
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
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
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
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3.生活中有哪些场面描写
拔河、篮球赛、大合唱、运动会等等。
4.场面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场面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先描写整个场面,再写细节
(3)、突出主角
(4)、注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三)方法指津,对照比较
请认真阅读下面提供的四段关于“挤车”的场面描写,并作比较,指出优劣,用三言两语作出评价。
A、“笛……”喇叭一声长吼,顿时有如注入了一长兴奋剂,候车室里的乘客一跃而起,迅速地站到了最前排,几十双眼睛死盯住缓缓而来的六路车,心中默默祈祷:“车门停在我面前吧!”祈祷归祈祷,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随人流一起摇动。
B、“吱”地一声,车门打开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向车门涌去。
刹那间,空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手:青筋暴露的——老人的手;纤细嫩滑的——少女的手;宽厚有力的——壮汉的手……这些手无不方向一致地伸向车门,企图抓着它。
地上,解放鞋踩在白球鞋上,黑皮鞋垫在高跟鞋下,你踩我,我踏你,一片叫喊,挤成一团。
C、“独眼龙”也许是久经“沙场”,一马当先。
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只见他右手一把抓住门上的扶手,身子向上一跃,人已经站在车门踏板上,
左手猛力将车上欲下不得的人群拔开,右脚向后一蹬,迅速向上提起左脚,在身后人群的推拥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钻进了车。
D、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
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
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
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
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求的战斗呀!
明确:A、B项是全景式场面描写,C项是特写式场面描写,D项是两项结合式场面描写。
D项“挤”的味道很浓,全景式描写和特写式描写结合得好。
最后还有一句既议论又抒情的句子,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A项缺少特写式描写,只写挤车前的情景,刚透出一点点“挤”的味来,就戛然而止了。
B项能扣住一个“挤”字来写。
可惜只有全景式描写,缺少特写式描写。
C项缺少全景式描写。
“独眼龙”唱“独角戏”,表现的确不同一般,可惜缺少面上的渲染。
( 五) 大显身手,描写“场面”
1.“发卷子喽!”英语课代表抱着一摞卷纸走进了教室--- (第一次月考后发试卷的情形)
2、“这节课同学们上自习!” 随即,老师走出了教室
要求:运用本课所学到的一到两个写作技巧。
(六)欣赏、评改“场面”
1 . 学生选出自己觉得优秀的习作与同组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推选出优秀作品。
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并进行修改,写点评。
3 . 小组递交优秀作品。
对非该组学生的作品和评进行再阅读和再评改。
(七)课堂小结,延伸课外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场面描写,学习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并且学会了描写场面描写。
四、教学反思
1 . 多媒体教学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运
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还可以利用特殊功能让视频中的重点和细节突出、定点放大,也可以慢放画面、循环播放。
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
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体会、品味场面,学生增强了思维的广度、深度,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出所观察的场面。
2 . 变革评改,扩大交流。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学生在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批改,提高了评改效率,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3. 信息技术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水,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作文教学的传统课堂面貌,激发学生爱作文、学作文的情感,为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好学生的网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