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0302-1020301_2008-11-21_清洁生产标准 制革工业(牛轻革)_HJ 448-2008
- 格式:pdf
- 大小:614.11 KB
- 文档页数:9
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58号--关于发布《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等5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
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8.11.21
•【文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58号
•【施行日期】2009.02.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标准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58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现批准《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等5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HJ 446-2008)
二、清洁生产标准铅蓄电池工业(HJ 447-2008)
三、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牛轻革)(HJ 448-2008)
四、清洁生产标准合成革工业(HJ 449-2008)
五、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HJ 450-2008)
以上标准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同时,《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HJ 450-2008)代替《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 314-2006)中印制
电路板制造业的相关内容。
以上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3: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中国皮革协会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二ΟΟ七年十二月I目录1 标准的编制工作过程 (1)1.1 任务来源 (1)1.2 法律和政策依据 (1)1.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1)1.4 编制原则 (5)2 标准制订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5)2.1 方法 (5)2.2 技术路线 (6)3 制革和毛皮加工工业产污分析及污染控制技术评析 (6)3.1 我国制革、毛皮工业的发展现状 (6)3.2 制革、毛皮生产工艺 (12)3.3 制革及毛皮加工产污分析 (13)3.4 制革和毛皮加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评析 (17)4 标准的框架与标准值的确定 (21)4.1 标准的框架结构 (21)4.2 标准的适用范围 (22)4.3 标准的内容 (22)4.4 标准值的确定 (25)5 国外制革和污染治理情况 (31)5.1 国外制革状况 (31)5.2 国际制革业的相关环保问题 (32)5.3 国外制革污染物处理 (33)5.4 国外制革污水排放标准 (34)5.5 本标准限值与相关标准的比较 (35)6 标准实施的技术措施 (38)6.1 清洁生产措施 (38)6.2 污染治理措施 (40)7 实施标准的达标状况分析 (42)8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42)8.1 环境效益分析 (42)8.2 经济损益分析 (43)11 标准的编制工作过程1.1 任务来源2005 年4 月6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关于下达2005 年第二批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任务的通知”及其项目计划表(环办[2005]203 号),由中国皮革协会牵头负责、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参与合作共同制订《皮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皮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以下简称《编制说明》)。
1.2 法律和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化生产促进法》(4)《“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20 号(5)《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 年第41 号(6)《加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 年第17 号(7)《关于加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技术管理工作的通知》,环科函〔2007〕31 号(8)《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制革、毛皮加工工业是轻工行业继造纸和酿造工业之后的第三大污染工业,制革废水的污染是制革、毛皮工业主要污染源之一。
HJ448-2008 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牛轻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48-2008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牛轻革)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Tanning industry(Bovine leather)(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08-11-21 发布 2009-02-01 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免费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bzxzk4>> .免费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bzxzk> .HJ 448-2008i目次前言.................................................................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规范性技术要求 (2)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4)6 标准的实施 (7)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禁止使用的染料 (8)免费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bzxzk> .HJ 448-2008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制革工业(牛轻革)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制革工业(牛轻革)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由于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到五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附件8前言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2)5 评价方法 (7)6 指标核算与数据来源 (8)附录A(资料性附录)各种能源折算系数 (12)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氨纶生产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合成纤维制造业(氨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双良氨纶有限公司、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邦联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益邦氨纶有限公司、银川滨河恒意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起草人:张威辉、杨奕、刘桂英、李艳萍、季玉栋、张青玲、张益兴、程灵平、丁建松、严志勇、李增俊、戎中钰、李伯鸣。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氨纶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及技术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氨纶生产企业(干法)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标体系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附件七:《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编制组二00九年四月目次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2)2.1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的生产与消费现状 (2)2.2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生产工艺及污染的产生 (2)2.3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 (5)2.4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适用范围 (7)4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7)4.1 研究基础 (7)4.2 参考文献 (8)5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8)6 各项指标要求的确定说明 (10)6.1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 (10)6.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1)6.3产品指标 (11)6.4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11)6.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1)6.6环境管理要求 (12)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2)7.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12)7.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13)7.3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 (13)8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14)9 标准实施的建议 (15)《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编制说明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文下达了标准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712。
(2)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1.2工作过程(1)2007年7月起,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标准编制课题组开展了标准制定工作,期间同时得到了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及行业中骨干生产企业的支持。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HJ/T185-2006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技术要求 (1)4.1 指标分级 (1)4.2 指标要求 (1)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4)6 标准的实施 (6)附录A (7)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棉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
考虑到纺织行业棉印染企业的特点,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纺织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含棉、棉混纺及交织产品)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BZ 3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Oko-Tex Standard 100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3.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1企业概况1.1企业基本情况某制革企业筹建于2011年,坐落于某市制革专业园区内。
该公司初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8000万元,配套设施和环保投资为1500万元,占地面积约300亩。
当前员工人数约160人,产能规模为牛皮胚革约50万标准张/年,2012年产值近1亿元人民币。
1.2企业生产现状(1)主要产品及产量由于企业于2011年筹建,审核小组在2013年审核期间只掌握了2012年试生产的数据,产品产量、产值和品质情况见下表3-1、3-2。
表3-1 公司2012年产品产量及产值情况表3-2 公司2012年产品得革率/合格率情况公司在试生产期间即实行精细化管理,2012年试生产期间产品得革率/合格率一直处在较高水平。
由于原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膨胀作用,加上公司得当的产品质量管理与生产管理,因此公司统计的粒面革得革率超过了100%,(2)主要生产工艺公司以盐湿牛皮为主要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准备鞣制、鞣制染色工段。
盐湿牛皮经过浸水脱脂、脱毛浸灰、去肉/片皮、脱灰软化等一系列加工,初步完成“皮”变“革”的转变,成为公司产品软纳帕革。
具体具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下。
1)准备鞣制工段准备鞣制工段工艺流程及产生的污染物如下:盐湿牛皮浸水脱脂脱毛浸灰去肉片皮鞣制工段W 综合废水S 肉渣杀菌剂脱脂剂水熟石灰浸灰剂、硫化钠硫氢化钠水W 含硫废水S 牛毛W 综合废水S 碎屑水浸水剂图3-1 公司准备工段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工序说明如下:①浸水脱脂:经过浸水后,原料皮纤维间质重新与水结合,使原料皮变软,恢复一定的柔曲性,基本恢复鲜皮状态,利于后续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对各种不溶性、可溶性污染物、防腐剂的去处,为后续脱毛浸灰打下基础。
脱脂是指将生皮中油脂除去的过程。
②脱毛浸灰:脱毛目的是脱去原料皮上的毛被组织,得到光洁的裸皮。
本公司采用保毛脱毛法,保毛脱毛过程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浸灰助剂、硫氢化钠、硫化钠和熟石灰等。
浸灰和脱毛同步进行。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制革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8.15•【文号】环办函[2011]966号•【施行日期】2011.08.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制革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1]9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各制革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和《国务院关于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3号),推动制革行业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我部组织开展了制革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并发布了第1批符合环保规定的制革企业名单公告(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39号公告,以下简称“39号公告”)。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革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我部决定对未列入39号公告的制革企业继续定期分批组织开展环保核查工作,并依据核查结果分批发布符合环保规定的制革企业名单公告(简称“环保合规公告”)。
现将《制革企业环保核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有关工作要求如下:一、我部每年组织四轮制革企业环保核查,请未列入环保合规公告的制革企业按照《办法》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抓紧整改环保问题,并于每年3月1日、6月1日、9月1日和12月1日前将环保核查申请、自查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提交我部,同时抄送制革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和中国皮革协会。
二、我部组织中国皮革协会等单位成立制革企业环保核查专家组,对提交核查申请的企业进行材料审查和开展现场核查;组织相关省级环保部门和我部各环保督查中心对通过现场核查的企业进行复核。
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编制组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 (1)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 (1)1.2 合成革行业大气污染问题 (1)2 合成革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状况 (1)2.1 合成革生产工艺 (1)2.2 合成革企业产排污现状 (2)2.3 污染治理技术 (5)3 合成革行业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 (6)3.1 主要政策 (6)3.2 主要标准 (6)3.3 编制要求 (6)4 编制过程 (6)5 标准适用范围 (7)6 制订清洁生产标准的基本原则 (7)7 标准制定路线 (9)8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9)8.1 标准的依据 (9)8.2 研究基础 (9)8.3 指标值的确定依据 (10)9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10)9.1 标准的使用目的 (10)9.2 标准的指标分类 (11)10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15)10.1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15)10.2 标准的经济分析 (16)10.3 标准的可操作性 (16)11 标准的实施 (16)1 概述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我国1983年在山东烟台建成的第一个聚氨酯合成革厂,标志着中国合成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0年来,我国合成革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整体优势与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最近十年,合成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平均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15%~20%。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合成革生产第一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
2012年,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142.7千吨,同比增长15.55%;工业总产值为1085.77亿元,同比增长17.23%;规模以上企业有549家,主营业务收入1040.00亿元,同比增长11.78%;出口量为574463.7吨,占总产量的18.3%。
合成革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大中城市。
依据2012年产量,浙江、福建和江苏是排名前三位的合成革产业大省,这3省的合成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4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32号--92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样品目录、成分含量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5.09•【文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32号•【施行日期】2008.05.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3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高速工具钢W6Mo5Cr4V2》等92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样品(标准样品目录见附件1、标准样品成分含量见附件2),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一、92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样品目录二、92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样品成分含量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八年五月九日附件一:附件二:92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样品成分含量表┏━━━┳━━━━━━━━┳━━━━━━━━┳━━━━━━┳━━━━━━━━━━━━━━━━━━━━━━━━━━━━━━━━━━━━━━━━━━━━━━━━━━━━━━━━━━┳━━━━━┳━━━━━━┓┃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 C┃ Si┃ Mn┃ P┃ S┃ Cr┃ Ni┃ Mo ┃ V┃ Cu┃ W┃Ti┃瓶、套┃┃┣━━━╋━━━━━━━━╋━━━━━━━━╋━━━━━━╋━━━━╋━━━━╋━━━━╋━━━━╋━━━━╋━━━━╋━━━━╋━━━━╋━━━━╋━━━━╋━━━━╋━━━╋━━━━━╋━━━━━━┫┃1┃YSBC┃高速工具钢┃标准值及┃0.846┃ 0.318┃ 0.387┃ 0.024┃ 0.009┃ 4.02┃0.057┃ 5.08┃ 1.86┃ 0.075┃ 6.14┃┃ 500┃宝钢股份公┃┃┃21404—2008┃ W6M05Cr4V2┃标准偏差┃ 0.005┃ 0.004┃ 0.006┃ 0.001┃ 0.001┃0.02┃ 0.002┃0.02┃0.02┃ 0.003┃0.05┃┃┃司特殊钢分┃┃┃┃┃┃┃┃┃┃┃┃┃┃┃┃┃┃┃公司质量保┃┃┃┃┃┃┃┃┃┃┃┃┃┃┃┃┃┃┃证部┃┣━━━╋━━━━━━━━╋━━━━━━━━╋━━━━━━╋━━━━╋━━━━╋━━━━╋━━━━╋━━━━╋━━━━╋━━━━╋━━━━╋━━━━╋━━━━╋━━━━╋━━━╋━━━━━╋━━━━━━┫┃2┃YSBC┃低合金钢(1)┃标准值及┃0.576┃ 0.294┃ 0.506┃ 0.015┃ 0.026┃ 0.368┃0.132┃ 0.549┃┃ 0.166┃┃┃ 500┃本钢质量处┃┃┃17278—2008┃┃标准偏差┃ 0.002┃0.006┃ 0.004┃ 0.001┃ 0.001┃ 0.005┃ 0.002┃0.006┃┃ 0.004┃┃┃┃驻特钢质检┃┣━━━╋━━━━━━━━╋━━━━━━━━╋━━━━━━╋━━━━╋━━━━╋━━━━╋━━━━╋━━━━╋━━━━╋━━━━╋━━━━╋━━━━╋━━━━╋━━━━╋━━━╋━━━━━┫┃┃3┃YSBC┃低合金钢(2)┃标准值及┃0.453┃ 0.367┃ 0.589┃ 0.025┃ 0.054┃ 0.286┃0.239┃ 0.419┃┃ 0.284┃┃┃ 500┃中心┃┃┃17279—2008┃┃标准偏差┃ 0.005┃0.006┃ 0.006┃ 0.001┃ 0.001┃ 0.003┃ 0.004┃0.005┃┃ 0.006┃┃┃┃┃┣━━━╋━━━━━━━━╋━━━━━━━━╋━━━━━━╋━━━━╋━━━━╋━━━━╋━━━━╋━━━━╋━━━━╋━━━━╋━━━━╋━━━━╋━━━━╋━━━━╋━━━╋━━━━━┫┃┃4┃YSBC┃低合金钢(3)┃标准值及┃0.392┃ 0.487┃ 0.695┃ 0.032┃ 0.054┃ 0.168┃0.338┃ 0.262┃┃ 0.386┃┃┃ 500┃┃┃┃17280—2008┃┃标准偏差┃ 0.005┃0.006┃ 0.005┃ 0.001┃ 0.001┃ 0.003┃ 0.004┃0.006┃┃ 0.005┃┃┃┃┃┣━━━╋━━━━━━━━╋━━━━━━━━╋━━━━━━╋━━━━╋━━━━╋━━━━╋━━━━╋━━━━╋━━━━╋━━━━╋━━━━╋━━━━╋━━━━╋━━━━╋━━━╋━━━━━┫┃┃5┃YSBC┃低合金钢(4)┃标准值及┃0.264┃ 0.531┃ 0.765┃ 0.043┃ 0.014┃ 0.099┃0.434┃ 0.105┃┃ 0.340┃┃┃ 500┃┃┃┃17281—2008┃┃标准偏差┃ 0.005┃0.005┃ 0.006┃ 0.001┃ 0.001┃ 0.004┃ 0.006┃0.006┃┃ 0.005┃┃┃┃┃┣━━━╋━━━━━━━━╋━━━━━━━━╋━━━━━━╋━━━━╋━━━━╋━━━━╋━━━━╋━━━━╋━━━━╋━━━━╋━━━━╋━━━━╋━━━━╋━━━━╋━━━╋━━━━━┫┃┃6┃YSBC┃低合金钢(5)┃标准值及┃0.664┃ 0.162┃ 0.428┃ 0.0087 ┃ 0.0027 ┃ 0.438┃0.028┃ 0.701┃┃ 0.090┃┃┃ 500┃┃┃┃17282—2008┃┃标准偏差┃ 0.005┃0.004┃ 0.006┃ 0.0004 ┃ 0.0003 ┃ 0.004┃ 0.001┃0.004┃┃ 0.004┃┃┃┃┃┣━━━╋━━━━━━━━╋━━━━━━━━╋━━━━━━╋━━━━╋━━━━╋━━━━╋━━━━╋━━━━╋━━━━╋━━━━╋━━━━╋━━━━╋━━━━╋━━━━╋━━━╋━━━━━╋━━━━━━┫┃7┃YSBC┃碳素工具钢┃标准值及┃1.07┃ 0.438┃ 0.427┃ 0.037┃ 0.035┃ 0.217┃0.198┃┃┃ 0.276┃┃┃ 500┃抚顺特殊钢┃┃┃23406—2008┃T10┃标准偏差┃0.01┃0.007┃ 0.004┃ 0.001┃ 0.001┃ 0.006┃ 0.005┃┃┃ 0.007┃┃┃┃股份有限公┃┣━━━╋━━━━━━━━╋━━━━━━━━╋━━━━━━╋━━━━╋━━━━╋━━━━╋━━━━╋━━━━╋━━━━╋━━━━╋━━━━╋━━━━╋━━━━╋━━━━╋━━━╋━━━━━┫┃┃8┃YSBC┃低合金钢┃标准值及┃0.263┃ 0.632┃ 1.16┃ 0.041┃ 0.062┃┃┃┃ 0.080┃┃┃0.051 ┃ 500┃司技术中心┃┃┃23220—2008┃25MnSi┃标准偏差┃ 0.005┃ 0.007┃0.01┃ 0.001┃ 0.001┃┃┃┃0.002┃┃┃0.002 ┃┃质量部┃┣━━━╋━━━━━━━━╋━━━━━━━━╋━━━━━━╋━━━━╋━━━━╋━━━━╋━━━━╋━━━━╋━━━━╋━━━━╋━━━━╋━━━━╋━━━━╋━━━━╋━━━╋━━━━━┫┃┃9┃YSBC┃耐热钢┃标准值及┃ 0.386┃2.34┃ 0.303┃ 0.028┃ 0.0051 ┃9.63┃ 0.136┃0.776┃┃ 0.032┃ 0.018┃┃ 500┃┃┃┃23501—2008┃ 4Cr10Si2Mo┃标准偏差┃ 0.004┃0.01┃ 0.005┃ 0.001┃ 0.0003 ┃0.04┃ 0.004┃0.005┃┃ 0.002┃ 0.001┃┃┃┃┣━━━╋━━━━━━━━╋━━━━━━━━╋━━━━━━╋━━━━╋━━━━╋━━━━╋━━━━╋━━━━╋━━━━╋━━━━╋━━━━╋━━━━╋━━━━╋━━━━╋━━━╋━━━━━┫┃┃10┃YSBC┃合金工具钢┃标准值及┃0.575┃ 0.473┃ 1.42┃ 0.023┃ 0.012┃ 0.731┃0.070┃ 0.163┃┃ 0.086┃ 0.023┃┃ 500┃┃┃┃23401—2008┃5CrMnMo┃标准偏差┃ 0.003┃0.005┃0.01┃ 0.001┃ 0.001┃ 0.005┃ 0.002┃0.002┃┃ 0.003┃ 0.003┃┃┃┃┗━━━┻━━━━━━━━┻━━━━━━━━┻━━━━━━┻━━━━┻━━━━┻━━━━┻━━━━┻━━━━┻━━━━┻━━━━┻━━━━┻━━━━┻━━━━┻━━━━┻━━━┻━━━━━┻━━━━━━┛┏━━━┳━━━━━━┳━━━━━━┳━━━━━┳━━━━━━━━━━━━━━━━━━━━━━━━━━━━━━━━━━━━━━━━━━━━━━┳━━━━━┳━━━━━━┓┃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C┃Si┃Mn┃P┃S┃ Cr┃ Ni┃V┃Cu┃B┃Ti┃瓶、套┃┃┣━━━╋━━━━━━╋━━━━━━╋━━━━━╋━━━╋━━━╋━━━╋━━━╋━━━╋━━━━╋━━━━╋━━━╋━━━╋━━━╋━━━━╋━━━━━╋━━━━━━┫┃11┃YSBC┃合金结构钢┃标准值及┃0.210 ┃0.234 ┃ 0.902┃0.014 ┃0.011 ┃ 1.08┃ 0.040┃┃0.089 ┃┃ 0.079┃ 500┃抚顺特殊钢┃┃┃23301—2008 ┃20CrMnTi┃标准偏差┃0.003┃0.003 ┃ 0.004┃0.001 ┃0.001 ┃0.01┃ 0.001┃┃0.003 ┃┃ 0.002┃┃股份有限公┃┣━━━╋━━━━━━╋━━━━━━╋━━━━━╋━━━╋━━━╋━━━╋━━━╋━━━╋━━━━╋━━━━╋━━━╋━━━╋━━━╋━━━━╋━━━━━┫┃┃12┃YSBC┃弹簧钢┃标准值及┃0.622 ┃ 1.64 ┃ 0.635┃0.032 ┃0.044 ┃ 0.264┃ 0.308┃0.119 ┃0.255┃0.0017┃┃ 500┃司技术中心┃┃┃23221—2008 ┃60Si2Mn┃标准偏差┃0.003 ┃0.01 ┃ 0.004┃0.001 ┃0.001 ┃ 0.006┃ 0.006┃0.003┃0.004 ┃0.0002┃┃┃质量部┃┗━━━┻━━━━━━┻━━━━━━┻━━━━━┻━━━┻━━━┻━━━┻━━━┻━━━┻━━━━┻━━━━┻━━━┻━━━┻━━━┻━━━━┻━━━━━┻━━━━━━┛┏━━━┳━━━━━━━━━┳━━━━━┳━━━━━┳━━━━━━━━━━━━━━━━━━━━━━━━━━━━━━━━━━━━━━━━━━━━━━━━━━┳━━━━━┳━━━━━━┓┃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C┃Si┃Mn┃P┃ S┃Cr┃Ni┃Mo┃V┃ Cu┃W┃ Ti┃瓶、套┃┃┣━━━╋━━━━━━━━━╋━━━━━╋━━━━━╋━━━╋━━━╋━━━╋━━━╋━━━━╋━━━╋━━━╋━━━╋━━━╋━━━━╋━━━╋━━━━╋━━━━━╋━━━━━━┫┃13┃YSBC┃工具钢┃标准值及┃2.19┃0.369 ┃0.372 ┃ 0.015┃ 0.0011 ┃11.74 ┃0.090 ┃0.022 ┃0.035 ┃ 0.085┃0.012 ┃ 0.020┃ 500┃抚顺特殊钢┃┃┃23403—2008┃Cr12WV┃标准偏差┃0.02┃0.005 ┃0.004 ┃ 0.001┃ 0.0003 ┃ 0.02 ┃0.003 ┃0.002 ┃0.002 ┃0.002┃0.007 ┃ 0.001┃┃股份有限公┃┣━━━┻━━━━━━━━━┻━━━━━╋━━━━━╋━━━┻━━━┻━━━┻━━━╋━━━━┻━━━┻━━━┻━━━╋━━━┻━━━━┻━━━┻━━━━┫┃┃┃续上表┃┃Al┃Co┃N┃┃司技术中心┃┣━━━┳━━━━━━━┳━━━━━━━╋━━━━━╋━━━━━━━━━━━━━━━╋━━━━━━━━━━━━━━━━╋━━━━━━━━━━━━━━━━━┫┃┃┃13┃YSBC┃工具钢┃标准值及┃0.021┃0.014┃0.013┃┃质量部┃┃┃23403—2008┃Cr12WV┃标准偏差┃0.001┃0.001┃0.001┃┃┃┗━━━┻━━━━━━━┻━━━━━━━┻━━━━━┻━━━━━━━━━━━━━━━┻━━━━━━━━━━━━━━━━┻━━━━━━━━━━━━━━━━━┻━━━━━┻━━━━━━┛┏━━━┳━━━━━━━━┳━━━━━━━━┳━━━━━┳━━━━━━━━━━━━━━━━━━━━━━━━━━━━━━━━━━━━━━━━━━━━━┳━━━━━┳━━━━━━┓┃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C┃Si┃Mn┃P┃S ┃ Cr┃ Ni┃ Mo┃Cu┃Bi┃瓶、套┃┃┣━━━╋━━━━━━━━╋━━━━━━━━╋━━━━━╋━━━╋━━━━╋━━━━╋━━━╋━━━╋━━━━╋━━━━╋━━━━╋━━━━╋━━━╋━━━━━╋━━━━━━┫┃14┃YSBC┃合金钢┃标准值及┃0.171 ┃ 0.250┃ 1.34┃0.018 ┃0.015 ┃ 0.179┃ 0.074┃ 0.042┃0.156┃0.0023┃ 500┃钢铁研究总┃┃┃11246—2008┃16MnV5┃标准偏差┃0.003 ┃ 0.003┃0.01┃0.001 ┃0.001 ┃ 0.002┃ 0.002┃ 0.002┃ 0.003┃0.0007┃┃院分析测试┃┣━━━╋━━━━━━━━╋━━━━━━━━╋━━━━━╋━━━╋━━━━╋━━━━╋━━━╋━━━╋━━━━╋━━━━╋━━━━╋━━━━╋━━━╋━━━━━┫┃┃15┃YSBC┃合金钢┃标准值及┃0.101 ┃ 0.232┃ 1.38┃0.019 ┃0.017 ┃ 0.043┃ 0.045┃ 0.013┃0.127┃┃ 500┃研究所┃┃┃11245—2008┃12MnNbTi┃标准偏差┃0.003 ┃0.003┃0.01┃0.001 ┃0.001 ┃ 0.001┃ 0.002┃ 0.001┃ 0.002┃┃┃┃┣━━━╋━━━━━━━━╋━━━━━━━━╋━━━━━╋━━━╋━━━━╋━━━━╋━━━╋━━━╋━━━━╋━━━━╋━━━━╋━━━━╋━━━╋━━━━━┫┃┃16┃YSBC┃合金钢┃标准值及┃0.127 ┃ 0.311┃ 0.654┃0.018 ┃0.014 ┃ 1.14┃ 0.082┃ 0.277┃0.141┃┃ 500┃┃┃┃11248—2008┃12Cr1MoV┃标准偏差┃0.003 ┃0.003┃ 0.003┃0.001 ┃0.001 ┃0.02┃ 0.002┃ 0.004┃ 0.004┃┃┃┃┗━━━┻━━━━━━━━┻━━━━━━━━┻━━━━━┻━━━┻━━━━┻━━━━┻━━━┻━━━┻━━━━┻━━━━┻━━━━┻━━━━┻━━━┻━━━━━┻━━━━━━┛续上表┏━━━┳━━━━━━━┳━━━━━━┳━━━━━┳━━━━━━━━━━━━━━━━━━━━━━━━━━━━━━━━━━━━━━━━━━━━┳━━━━━┳━━━━━━┓┃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 Als┃Co┃V┃W┃ Ti┃ As┃ Sb┃ Pb┃ Nb┃N┃瓶、套┃┃┣━━━╋━━━━━━━╋━━━━━━╋━━━━━╋━━━╋━━━╋━━━╋━━━╋━━━━╋━━━━╋━━━━╋━━━━╋━━━━╋━━━╋━━━━━╋━━━━━━┫┃14┃YSBC┃合金钢┃标准值及┃0.044┃0.010 ┃0.077 ┃0.0013┃┃ 0.010┃ 0.014┃0.0016 ┃┃┃┃钢铁研究总┃┃┃11246—2008┃ 16MnV5┃标准偏差┃0.002┃0.001 ┃0.002 ┃0.0003┃┃ 0.001┃ 0.001┃0.0007 ┃┃┃┃院分析测试┃┣━━━╋━━━━━━━╋━━━━━━╋━━━━━╋━━━╋━━━╋━━━╋━━━╋━━━━╋━━━━╋━━━━╋━━━━╋━━━━╋━━━╋━━━━━┫┃┃15┃YSBC┃合金钢┃标准值及┃0.036┃0.013 ┃0.0023┃0.0026┃ 0.023┃ 0.015┃ 0.0066┃0.00026 ┃ 0.030┃0.0074┃┃研究所┃┃┃11245—2008┃12MnNbTi┃标准偏差┃0.002┃0.001 ┃0.0003┃0.0004┃ 0.002┃ 0.001┃ 0.0003┃0.00003 ┃ 0.002┃0.0003┃┃┃┣━━━╋━━━━━━━╋━━━━━━╋━━━━━╋━━━╋━━━╋━━━╋━━━╋━━━━╋━━━━╋━━━━╋━━━━╋━━━━╋━━━╋━━━━━┫┃┃16┃YSBC┃合金钢┃标准值及┃0.058┃0.019 ┃0 257 ┃0.0037┃┃ 0.012┃ 0.0082┃0.00023 ┃┃┃┃┃┃┃11248—2008┃12Cr1MoV┃标准偏差┃0.002┃0.001 ┃0.003 ┃0.0003┃┃ 0.001┃ 0.0004┃0.00003 ┃┃┃┃┃┗━━━┻━━━━━━━┻━━━━━━┻━━━━━┻━━━┻━━━┻━━━┻━━━┻━━━━┻━━━━┻━━━━┻━━━━┻━━━━┻━━━┻━━━━━┻━━━━━━┛┏━━━┳━━━━━━━━┳━━━━━━━┳━━━━━┳━━━━━━━━━━━━━━━━━━━━━━━━━━━━━━━━━━━━━━━━━━━━━━━━━┳━━━━━┳━━━━━━┓┃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C┃Si┃ Mn┃P┃S┃ Cr┃ Ni┃Mo┃V┃ Cu┃ Ti┃瓶、套┃┃┣━━━╋━━━━━━━━╋━━━━━━━╋━━━━━╋━━━╋━━━━╋━━━━╋━━━╋━━━╋━━━━╋━━━━╋━━━╋━━━╋━━━━╋━━━━╋━━━━━╋━━━━━━┫┃17┃YSBC┃不锈钢┃标准值及┃0.113 ┃0.497┃ 0.631┃0.024 ┃0.0025┃ 20.94┃ 5.24┃0.057┃0.031 ┃ 0.069┃ 0 543┃ 500┃钢铁研究总┃┃┃11343—2008┃1Cr21Ni5Ti┃标准偏差┃0.005 ┃0.006┃ 0.005┃0.002 ┃0.0003┃0.03┃0.03┃0.004┃0.003 ┃ 0.004┃ 0.002┃┃院分析测试┃┣━━━╋━━━━━━━━╋━━━━━━━╋━━━━━╋━━━╋━━━━╋━━━━╋━━━╋━━━╋━━━━╋━━━━╋━━━╋━━━╋━━━━╋━━━━╋━━━━━┫┃┃18┃YSBC┃不锈钢┃标准值及┃0.268 ┃0.350┃ 1.12┃0.126 ┃0.201 ┃ 12.80┃ 1.73┃0.062┃0.044 ┃ 0.091┃┃ 500┃研究所┃┃┃11344—2008┃ 2Cr13Nj2┃标准偏差┃0.004 ┃0.004┃0.02┃0.004 ┃0.003 ┃0.02┃0.02┃0.003┃0.002 ┃ 0.003┃┃┃┃┣━━━┻━━━━━━━━┻━━━━━━━╋━━━━━╋━━━┻━━━━┻━━━━┻━━━╋━━━┻━━━━┻━━━━┻━━━╋━━━┻━━━━┻━━━━╋━━━━━┫┃┃续上表┃┃Als┃Co┃W┃┃┃┣━━━┳━━━━━━━━┳━━━━━━━╋━━━━━╋━━━━━━━━━━━━━━━━━╋━━━━━━━━━━━━━━━━━╋━━━━━━━━━━━━━╋━━━━━┫┃┃17┃YSBC┃不锈钢┃标准值及┃0.011┃0.038┃0.046┃┃┃┃┃11343—2008┃1Cr21Ni5Ti┃标准偏差┃0.002┃0.002┃0.003┃┃┃┣━━━╋━━━━━━━━╋━━━━━━━╋━━━━━╋━━━━━━━━━━━━━━━━━╋━━━━━━━━━━━━━━━━━╋━━━━━━━━━━━━━╋━━━━━┫┃┃18┃YSBC┃不锈钢┃标准值及┃0 274┃0.037┃0.328┃┃┃┃┃11344—2008┃ 2Cr13Ni2┃标准偏差┃0.004┃0.002┃0.003┃┃┃┗━━━┻━━━━━━━━┻━━━━━━━┻━━━━━┻━━━━━━━━━━━━━━━━━┻━━━━━━━━━━━━━━━━━┻━━━━━━━━━━━━━┻━━━━━┻━━━━━━┛┏━━━┳━━━━━━━━┳━━━━━━┳━━━━━┳━━━━━━━━━━━━━━━━━━━━━━━━━━━━━━━━━━━━━━━━━━━━━━━━┳━━━━━┳━━━━━━┓┃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C┃Si┃Mn┃P┃S┃Cr┃Ni┃Mo┃V┃ Cu┃ Als┃Co┃瓶、套┃┃┣━━━╋━━━━━━━━╋━━━━━━╋━━━━━╋━━━╋━━━╋━━━╋━━━╋━━━╋━━━╋━━━╋━━━╋━━━╋━━━━╋━━━╋━━━╋━━━━━╋━━━━━━┫┃19┃YSBC┃合金钢┃标准值及┃0.168 ┃0.474┃ 1.29 ┃0.025 ┃0.014 ┃0.046 ┃0.050 ┃0.022 ┃0.086 ┃ 0.312┃0.072 ┃0.014 ┃ 500┃钢铁研究总┃┃┃11247—2008┃17MnVNb┃标准偏差┃0.003 ┃0.005┃ 0.01 ┃0.002 ┃0.001 ┃0.002 ┃0.002 ┃0.002 ┃0.002┃ 0.004┃0.002 ┃0.002 ┃┃院分析测试┃┣━━━┻━━━━━━━━┻━━━━━━╋━━━━━╋━━━┻━━━┻━━━╋━━━┻━━━┻━━━╋━━━┻━━━┻━━━╋━━━━┻━━━┻━━━┫┃┃┃续上表┃┃AS ┃Sb┃Pb┃Nb┃┃研究所┃┣━━━┳━━━━━━━━┳━━━━━━╋━━━━━╋━━━━━━━━━━━╋━━━━━━━━━━━╋━━━━━━━━━━━╋━━━━━━━━━━━━┫┃┃┃19┃YSBC┃合金钢┃标准值及┃0.013┃0.0062┃0.0013┃0.032┃┃┃┃┃11247—2008┃17MnVNb┃标准偏差┃0.001┃0.0005┃0.0003┃0.001┃┃┃┗━━━┻━━━━━━━━┻━━━━━━┻━━━━━┻━━━━━━━━━━━┻━━━━━━━━━━━┻━━━━━━━━━━━┻━━━━━━━━━━━━┻━━━━━┻━━━━━━┛┏━━━┳━━━━━━━┳━━━━━┳━━━━━┳━━━━━━━━━━━━━━━━━━━━━━━━━━━━━━━━━━━━━━━━━┳━━━━━┳━━━━━━┓┃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C┃Si┃Mn┃P┃S┃V┃Al┃瓶、套┃┃┣━━━╋━━━━━━━╋━━━━━╋━━━━━╋━━━━━╋━━━━━╋━━━━━╋━━━━━╋━━━━━╋━━━━━╋━━━━━╋━━━━━╋━━━━━━┫┃20┃YSBC┃高钒铁(1) ┃标准值及┃0.054┃0.84┃0.184┃0.025┃0.010┃80.18┃ 0.51┃ 500┃攀枝花钢铁┃┃┃19601—2008┃┃标准偏差┃0.003┃0.02┃0.005┃0.001┃0.001┃ 0.14┃ 0.01┃┃研究院┃┣━━━╋━━━━━━━╋━━━━━╋━━━━━╋━━━━━╋━━━━━╋━━━━━╋━━━━━╋━━━━━╋━━━━━╋━━━━━╋━━━━━┫┃┃21┃YSBC┃高钒铁(2) ┃标准值及┃0.074┃0.94┃0.286┃0.038┃0.013┃80.25┃ 0.94┃ 500┃┃┃┃19602—2008┃┃标准偏差┃0.004┃0.01┃0.004┃0.002┃0.001┃ 0.13┃ 0.03┃┃┃┗━━━┻━━━━━━━┻━━━━━┻━━━━━┻━━━━━┻━━━━━┻━━━━━┻━━━━━┻━━━━━┻━━━━━┻━━━━━┻━━━━━┻━━━━━━┛┏━━━┳━━━━━━━┳━━━━━┳━━━━━┳━━━━━━━━━━━━━━━━━━━━━━━━━━━━━━━━━━━━━━━━━━━━━━━━━━━━━━━━━━━━━━━━━━━┳━━━━━━┳━━━━━━┓┃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 TFe┃ SiO(2下标) ┃Al(2下标)O(3下标)┃CaO┃ MgO┃ MnO┃P┃S┃V(2下标)O(5下标)┃ TiO(2下标) ┃瓶、套┃┃┣━━━╋━━━━━━━╋━━━━━╋━━━━━╋━━━╋━━━━━━╋━━━━━━━━━━━╋━━━━━━╋━━━━━╋━━━━━╋━━━╋━━━╋━━━━━━━━━━╋━━━━━━╋━━━━━━╋━━━━━━┫┃22┃YSBC┃转炉渣(1) ┃标准值及┃ 14.37┃7.88┃ 1.93┃ 53.81┃ 5.04┃ 1.39┃0.294 ┃ 0.34 ┃ 3.57┃ 1.88┃500┃攀枝花钢铁┃┃┃19807—2008┃┃标准偏差┃0.03┃0.08┃0.06┃0.19┃ 0.15┃ 0.02┃0.004 ┃ 0.01 ┃0.06┃0.03┃┃研究院┃┣━━━╋━━━━━━━╋━━━━━╋━━━━━╋━━━╋━━━━━━╋━━━━━━━━━━━╋━━━━━━╋━━━━━╋━━━━━╋━━━╋━━━╋━━━━━━━━━━╋━━━━━━╋━━━━━━┫┃┃23┃YSBC┃转炉渣(2) ┃标准值及┃7.64┃15.74┃9.92┃ 47.60┃ 3.90┃ 3.57┃0.297 ┃0.244 ┃ 2.90┃ 3.04┃500┃┃┃┃19808—2008┃┃标准偏差┃0.12┃0.06┃0.08┃0.13┃ 0.12┃ 0.06┃0.007 ┃0.009 ┃0.05┃0.09┃┃┃┗━━━┻━━━━━━━┻━━━━━┻━━━━━┻━━━┻━━━━━━┻━━━━━━━━━━━┻━━━━━━┻━━━━━┻━━━━━┻━━━┻━━━┻━━━━━━━━━━┻━━━━━━┻━━━━━━┻━━━━━━┛┏━━━┳━━━━━━━┳━━━━━┳━━━━━┳━━━━━━━━━━━━━━━━━━━━━━━━━━━━━━━━━━━━━━━━━━━━━━━━━━━━━━━━━━━━━━━━━━━━┳━━━━━┳━━━━━━┓┃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 TFe┃SiO(2下标)┃ Al(2下标)O(3下标)┃ CaO┃ MgO┃ MnO┃P ┃S ┃TiO(2下标)┃K(2下标)O┃ Na(2下标)O┃瓶、套┃┃┣━━━╋━━━━━━━╋━━━━━╋━━━━━╋━━━╋━━━━━━━━╋━━━━━━━━━━╋━━━╋━━━╋━━━╋━━━╋━━━╋━━━━━━━╋━━━━━━━╋━━━━━━━━╋━━━━━╋━━━━━━┫┃24┃YSBC┃铁矿石(1) ┃标准值及┃ 63.65┃4.03┃0.90┃0.105 ┃0.057 ┃ 2.42 ┃0.048┃0.041 ┃0.058┃0.23┃0.014┃500┃攀枝花钢铁┃┃┃19708—2008┃┃标准偏差┃0.10┃0.05┃0.03┃0.006 ┃0.006 ┃ 0.05 ┃0.002 ┃0.006 ┃0.002┃0.02┃0.002┃┃研究院┃┣━━━╋━━━━━━━╋━━━━━╋━━━━━╋━━━╋━━━━━━━━╋━━━━━━━━━━╋━━━╋━━━╋━━━╋━━━╋━━━╋━━━━━━━╋━━━━━━━╋━━━━━━━━╋━━━━━┫┃┃25┃YSBC┃铁矿石(2) ┃标准值及┃ 49.83┃17.88┃ 4.09┃ 1.55 ┃ 0.55 ┃ 0.30 ┃ 0.26 ┃0.018 ┃0.276┃1.08┃0.032┃500┃┃┃┃19709—2008┃┃标准偏差┃0.14┃0.14┃0.09┃ 0.06 ┃ 0.03 ┃ 0.01 ┃ 0.01 ┃0.002 ┃0.008┃0.04┃0.003┃┃┃┣━━━╋━━━━━━━╋━━━━━╋━━━━━╋━━━╋━━━━━━━━╋━━━━━━━━━━╋━━━╋━━━╋━━━╋━━━╋━━━╋━━━━━━━╋━━━━━━━╋━━━━━━━━╋━━━━━┫┃┃26┃YSBC┃铁矿石(3) ┃标准值及┃ 51.81┃15.44┃ 3.29┃ 1.61 ┃ 0.94 ┃0.086 ┃0.050 ┃0.011 ┃0.188┃0.98┃0.024┃500┃┃┃┃19710—2008┃┃标准偏差┃0.11┃0.16┃0.05┃ 0.06 ┃ 0.03 ┃0.003 ┃0.002 ┃0.002 ┃0.004┃0.07┃0.003┃┃┃┗━━━┻━━━━━━━┻━━━━━┻━━━━━┻━━━┻━━━━━━━━┻━━━━━━━━━━┻━━━┻━━━┻━━━┻━━━┻━━━┻━━━━━━━┻━━━━━━━┻━━━━━━━━┻━━━━━┻━━━━━━┛┏━━━┳━━━━━━━━┳━━━━━┳━━━━━┳━━━━━━━━━━━━━━━━━━━━━━━━━━━━━━━━━━━━━━━━━━━━━━━━━━━━━━━━━━━━━━━━━━━━━━━━━━━━━━━━━━━━┳━━━━━┳━━━━━━┓┃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 TFe┃SiO(2下标)┃Al(2下标)O(3下标) ┃ CaO┃ MgO┃ MnO┃P ┃S┃ V(2下标)O(5下标) ┃ TiO(2下标)┃Cr(2下标)O(3下标)┃MFe┃瓶、套┃┃┣━━━╋━━━━━━━━╋━━━━━╋━━━━━╋━━━╋━━━━━━━╋━━━━━━━━━╋━━━╋━━━╋━━━╋━━━╋━━━╋━━━━━━━━━╋━━━━━━━━╋━━━━━━━━━━━━━╋━━━━━━━━━╋━━━━━╋━━━━━━┫┃27┃YSBC┃钒渣(1)┃标准值及┃ 31.26┃18.25┃ 1.25┃ 2.04 ┃ 1.90 ┃10.67 ┃0.046 ┃0.052 ┃1720┃10.02┃0.93┃0.22┃500┃攀枝花钢铁┃┃┃19809—2008┃┃标准偏差┃0.10┃0.20┃0.04┃ 0.05 ┃ 0.10 ┃ 0.12 ┃0.004 ┃0.003 ┃0.09┃0.08┃0.03┃0.03┃┃研究院┃┣━━━╋━━━━━━━━╋━━━━━╋━━━━━╋━━━╋━━━━━━━╋━━━━━━━━━╋━━━╋━━━╋━━━╋━━━╋━━━╋━━━━━━━━━╋━━━━━━━━╋━━━━━━━━━━━━━╋━━━━━━━━━╋━━━━━┫┃┃28┃YSBC┃钒渣(2)┃标准值及┃ 35.64┃18.26┃ 1.60┃ 2.48 ┃ 2.62 ┃ 7.44 ┃0.097 ┃0.042 ┃15.64┃ 6.92┃ 1.06┃0.31┃500┃┃┃┃19810—2008┃┃标准偏差┃0.06┃0.11┃0.08┃ 0.08 ┃ 0.07 ┃ 0.05 ┃0.004 ┃0.003 ┃0.13┃0.08┃0.03┃0.07┃┃┃┣━━━╋━━━━━━━━╋━━━━━╋━━━━━╋━━━╋━━━━━━━╋━━━━━━━━━╋━━━╋━━━╋━━━╋━━━╋━━━╋━━━━━━━━━╋━━━━━━━━╋━━━━━━━━━━━━━╋━━━━━━━━━╋━━━━━┫┃┃29┃YSBC┃钒渣(3)┃标准值及┃ 32.16┃18.60┃ 2.05┃ 3.19 ┃ 1.86 ┃ 9.05 ┃0.064 ┃0.066 ┃15.79┃9.15┃0.94┃0.24┃500┃┃┃┃19811—2008┃┃标准偏差┃0.10┃0.10┃0.07┃ 0.10 ┃ 0.06 ┃ 0.05 ┃0.002 ┃0.003 ┃0.06┃0.08┃0.04┃0.05┃┃┃┗━━━┻━━━━━━━━┻━━━━━┻━━━━━┻━━━┻━━━━━━━┻━━━━━━━━━┻━━━┻━━━┻━━━┻━━━┻━━━┻━━━━━━━━━┻━━━━━━━━┻━━━━━━━━━━━━━┻━━━━━━━━━┻━━━━━┻━━━━━━┛┏━━━┳━━━━━━┳━━━━━━┳━━━━━┳━━━━━━━━━━━━━━━━━━━━━━━━━━━━━━━━━━━━━━━━━━━━━━━┳━━━━━┳━━━━━━┓┃序┃编号┃名称┃标准值及┃成分(%)┃数量┃研制单位┃┃┃┃┃┣━━━━━┳━━━━━┳━━━━━┳━━━━━┳━━━━━┳━━━━━┳━━━━━┳━━━━━┫┃┃┃号┃┃┃标准偏差┃C┃Si┃Mn┃P┃S┃Cr┃Ni┃Cu┃瓶、套┃┃┣━━━╋━━━━━━╋━━━━━━╋━━━━━╋━━━━━╋━━━━━╋━━━━━╋━━━━━╋━━━━━╋━━━━━╋━━━━━╋━━━━━╋━━━━━╋━━━━━━┫┃30┃YSBC┃合金结构钢┃标准值及┃0.203┃0.221┃0.502┃0.020┃0.018┃0.907┃0.050┃0.181┃ 500┃山东省冶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牛轻革)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Tanning industry(Bovine leather)HJ 448—2008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制革工业(牛轻革)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制革工业(牛轻革)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由于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3~5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11月2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革工业(牛轻革)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制革工业(牛轻革)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466—87 水质总铬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7478—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 7479—87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 11914—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T 70—2001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95—200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指单位量(产量)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
该类指标主要为废水产生量及污染物产生量。
3.3 牛轻革指以牛皮为原料采用铬鞣法进行鞣制的质量较轻、张幅较小的革。
3.4 脱灰指将裸皮中的石灰和碱部分或者全部除去的操作过程。
3.5 鞣制指皮蛋白质与鞣剂相结合,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的过程,即由皮变成革。
3.6 加脂指将油脂直接施于革上的操作过程。
3.7 涂饰指在干燥和整理后的皮革表面施涂一层有色的或无色的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薄·2·膜的操作过程。
3.8 粒面革、二层革在皮革加工中,较厚的动物皮需经过剖层机剖成几层,以获得厚薄一致的皮革,并获得数量更多的皮革。
剖下后动物皮生长毛带粒面的一层为头层皮,也叫粒面革;头层皮下面一层为二层革。
4 规范性技术要求4.1 指标分级本标准共给出了制革工业(牛轻革)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指标要求制革工业(牛轻革)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制革工业(牛轻革)清洁生产标准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1. 原皮处理鲜皮保藏(冷冻保存)占75%,其他为低盐保藏(添加无毒杀菌剂)并循环使用盐低温低盐保藏并循环使用盐盐水浸渍2. 脱毛、浸灰无硫保毛脱毛,浸灰液循环利用低硫保毛脱毛,浸灰液循环利用低硫脱毛3. 脱灰、软化CO2法脱灰无铵脱灰低铵盐脱灰4. 浸酸、鞣制无盐浸酸;高吸收、高结合铬鞣及含铬液循环利用,或其他环保型的非铬鞣低盐浸酸;少铬鞣制,含铬液循环利用5. 复鞣无铬、无甲醛复鞣剂无铬、无甲醛复鞣剂占80%以上无铬、无甲醛复鞣剂占70%以上6. 染色高吸收染料,不使用国际上禁用的偶氮染料高吸收染料使用50%,不使用国际上禁用的偶氮染料7. 加脂高吸收、无卤代有机物、可降解加脂剂高吸收、无卤代有机物、可降解加脂剂达到90%高吸收、无卤代有机物、可降解加脂剂达到70%·3·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1. 企业规模年加工牛皮10万张以上(含)粒面革/(m2/m2原料皮)≥0.92 ≥0.90 ≥0.85 2. 得革率二层革/(m2/m2原料皮)≥0.63 ≥0.60 ≥0.563. 取水量/(m3/m2成品革)≤0.32 ≤0.36 ≤0.404. 水重复利用率/% ≥65 ≥50 ≥355. 综合能耗(kg标煤/m2成品革)≤2.0 ≤2.2 ≤2.4三、产品指标1. 包装可降解、可回收2. 产品合格率/% ≥99 ≥98 ≥97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水产生量/(m3/m2成品革)≤0.28 ≤0.32 ≤0.36 COD产生量/(g/m2成品革)≤630 ≤740 ≤850氨氮产生量/(g/m2成品革)≤45 ≤58 ≤721. 废水总铬产生量/(g/m2成品革)≤3.5 ≤4.8 ≤7.22. 固体废物皮类固体废物产生量/(kg/m2成品革)≤0.5 ≤0.6 ≤0.7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1. 无铬废物利用率/% ≥100 ≥90 ≥802. 含铬废物利用率/% ≥75 ≥70 ≥65六、环境管理要求1.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废水排放、大气排放执行国家相关或行业标准,符合制革工业污染防治政策·4··5··6·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5.1 监测方法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见表2。
废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应分别在监测各个车间或装置后进行累计。
所有指标均按采样次数的实测数据进行平均。
表2 废水污染物各项指标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监测项目测点位置分析方法监测及采样频次化学需氧量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 11914—89)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 (HJ/T 70—2001)氨氮水质 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GB 7478—87)水质 铵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GB 7479—87)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5—2005)总铬废水处理站入口 水质 总铬的测定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7466—87)每半个月监测一次,每次监测采样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执行注:每次监测时须同时监测废水流量。
5.2 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企业的原材料、新鲜水及能源使用量、产品产量、工序能耗等均以法定月报表或者年报表为准。
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5.2.1 得革率指每加工1 m 2原料皮得到的成品革的面积,得革率计算公式为:cyM r M = 式中:r —— 得革率,m 2/m 2;M c —— 成品革面积,m 2; M y —— 原料皮面积,m 2。
5.2.2 取水量指每生产1 m 2成品革的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计算公式为:·7·iui V V Q=式中:V ui —— 生产单位成品革取水量,m 3/m 2;V i ——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取水量总和,m 3;Q ——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成品革产量,m 2。
注:工业生产的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等以及企业为外供给市场的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
5.2.3 水重复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计算公式为:100%rtV R V =⨯ 式中:R —— 重复利用率,%;V r —— 重复利用水量(包括循环用水量和串联使用水量),m 3; V t —— 生产过程中总用水量,m 3。
注:企业生产过程总用水量是指:a. 主要生产用水;b. 辅助生产用水(包括机修、锅炉、运输、空压站、厂内基建等);c. 附属生产用水(包括厂部、科室、绿化、厂内食堂、厂内和车间浴室、保健站、厕所等)。
5.2.4 综合能耗综合能耗指制革生产过程消耗的各种能源转换为标准煤之和与成品革产量之比。
z ui E E Q =式中:E ui —— 生产1 m 2牛轻革的综合能耗(折标煤),kg/m 2;E z ——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综合能耗的消耗量(折标煤),kg ; Q —— 在同一计量时间内,企业牛轻革总产量,m 2。
综合能耗是牛轻革生产企业在计划统计期内,对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综合能耗主要包括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如蒸汽、电力等)和直接用于生产的能耗工质(如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但不包括用于动力消耗(如发电、锅炉等)的能耗工质。
具体综合能耗按照当量热值,即每千瓦时按3 596 kJ 计算,其折算标准煤系数为0.122 9 kg/(kW ·h )。
5.2.5 废水产生量指制革过程中,每生产1m 2成品革产生的废水量,以单位产品的废水产生量来表示。
·8·cci V V Q=式中:V ci —— 生产1 m 2成品革的废水产生量。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废水产生总量与成品革产量之比值,m 3/m 2;V c ——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废水产生量,m 3; Q —— 在同一计量时间内,企业成品革总产量,m 2。
5.2.6 COD 产生量COD 产生量指制革过程产生的废水中COD 的量,该量可在废水处理站入口处进行测定。
COD 产生i C VQ⨯=式中:COD 产生 —— 生产1 m 2成品革的COD 产生量,g/m 2;C i ——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各生产环节COD 产生质量浓度实测加权值,mg/L ;V ——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废水产生量,m 3; Q —— 在同一计量时间内,企业成品革总产量,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