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55.63 KB
- 文档页数:4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摘要自1999年以来,对等网络(P2P)技术因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带宽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商业组织的广泛关注。
美国《财富》杂志更称之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
文中首先介绍P2P的概念及其四种网络模型:集中目录式、纯分布式、混合式和结构化,并将P2P模型与C/S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有效利用网络中的大量闲置信息、存储空间、处理器周期等资源、避免服务器带来的瓶颈问题、降低服务器成本等方面,P2P有着明显的优势;然后介绍P2P文件交换、对等计算、协同工作等应用模型及其研究现状;最后讨论P2P网络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对等网络(P2P)技术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模型引言随着Internet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带宽的大幅增加以及基于Internet的端系统计算能力迅速增强,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通常只有服务器节点资源得到利用)中被忽略的且广泛存在的用户端设备成为一种宝贵的计算资源。
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边缘资源”成为新的研究和应用目标之一,其中“网络边缘资源”是指那些在传统应用模式中作为客户端而往往被忽略的计算设备。
而对等网络(P2P)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迅猛兴起,如今P2P技术研究的涉及面已十分广阔,包括网络拓扑、分布式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P2P技术应用更是涵盖诸多方面,商业和民用领域的文件与数据共享和存储、、科研领域的协同和并行计算等。
然而P2P也同样在其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或难以克服或存在缺陷的问题,比如版权问题、安全问题等。
尽管问题如此之多,不置可否,P2P技术正不断变革着网络,并且改变人们的生活。
1P2P的概念及其网络模型目前在学术界以及商业组织上对于P2P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有三种定义:1 P2P是一种通信模型,其中每个参与者都有相同的能力。
在Internet上,P2P是一种网络类型,它允许相同网络程序的计算机相互建立连接,直接访问对方的硬盘上的文件。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3):290~297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王莉(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连 116029)摘要父亲教养方式越来越成为父母教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从父亲养育孩子的本能、父亲的参与度、父亲对子女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父亲对子女的自我认同等几个方面对国外心理学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并展望了关于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父亲教养方式,参与度,性别角色。
分类号 B844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1]。
国外有关家庭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已有不少。
在整个西方历史中,父亲在抚育婴儿和幼儿方面被认为只起较小的作用。
此外,人类学证据也表明,这种模式并非西方所特有。
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是主要抚育者,父亲则起有限的作用[2]。
较长期以来,学者们所研究的方向多为父母的教养方式或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然而对父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学者们的这种研究方向是受到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因为这两种理论都强调母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另外,这也与人们的普遍观念有关,人们多认为母亲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参与者,因此对母亲的研究相对更多一些。
如今,家庭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母亲与儿童,父亲与儿童、父亲与母亲间存在复杂的、交互的亲子互动,其中值得重视的是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父亲及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对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渐渐地提到研究日程上。
我们也可越来越清晰地发现在孩子的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父亲对孩子的教养对于男人本身也是有益处的[3]。
因此,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我们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对父亲教养方式的深入研究。
p2p系统方案P2P系统方案1. 简介P2P (Peer-to-Peer) 系统是一种点对点的网络架构,其中每个节点都可以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角色。
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不同,P2P系统不依赖于中央服务器,而是通过直接连接到其他节点来共享资源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种P2P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 系统架构该P2P系统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其中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能力。
系统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构成:2.1 节点发现节点发现是P2P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负责在网络中查找和识别其他可用的节点。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节点发现功能:- 中央服务器:在系统中引入一个中央服务器,所有节点都连接到该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进行节点发现和通信。
- DHT (Distributed Hash Table):使用DHT来存储和管理节点信息,每个节点都可以查询DHT以查找其他节点。
- 多播 (Multicast):通过组播协议进行节点发现,节点可以加入一个已知的组播组,并接收到组播消息以获取其他节点信息。
2.2 数据传输在P2P系统中,节点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以共享资源和服务。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直接连接:节点可以直接通过建立TCP或UDP连接来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方式能够提供较低的传输延迟和较高的传输速率。
- 中继节点:节点可以通过中继节点来进行数据传输。
中继节点作为数据的中转站,可以帮助节点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
- 数据分发网络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使用CDN来进行数据传输,节点可以从离自己较近的CDN节点获取数据。
3. 功能实现为了实现具体的功能和服务,我们需要在P2P系统中实现以下几个关键功能:3.1 资源共享通过P2P系统,节点可以共享自己的资源(如文件、存储空间等)给其他节点,也可以从其他节点获取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资源管理和共享机制。
基于P2P网络的资源发现算法研究作者:严新华来源:《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年第05期【摘要】 P2P是从传统的旧客户端一服务器的模式中脱离出的一种新型网络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内的每一台计算机拥有着相同的能力,同时也肩负着同样的责任。
P2P技术已经去除了集中式的服务器,让节点间实现直接交换服务和资源。
文章基于P2P网络,研究了资源发现算法。
【关键词】 P2P;资源发现;算法研究Based on the P2P Network Resource Discovery AlgorithmYan Xin-hua(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Shangluo College ShanxiShangluo 726000)【 Abstract 】 P2P is from the previous traditional old client server mode from a new type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this architecture within each computer with the same capacity, but als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ame. P2P technology has removed the centralized server node, to realize the direct exchange of services and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2P network, studies the resource discovery algorithm.【 Keywords 】 P2P;resource discovery;algorithm0 引言P2P(Peer—to—Peer)技术被称做是Peer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