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广场设计分析-胡嘉豪
- 格式:ppt
- 大小:37.79 MB
- 文档页数:24
财务制度与其他部门冲突一、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种利益冲突在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尤为突出。
例如,销售部门追求销售收入的增长,而财务部门则更加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健性,这就可能导致两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当销售部门增加折扣促销、延长账期等措施时,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率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摩擦。
为了解决这种利益冲突,企业可以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体系,将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绩效目标进行有机结合,确保两个部门间的利益一致性。
同时,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
另外,企业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与整体企业的利益挂钩,使得各部门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权责不明引发的财务制度冲突在一些企业中,财务制度的执行往往存在着权责不明的问题,即不同部门之间对于财务相关责任的界定不清晰,容易造成利益冲突和责任推诿。
例如,在采购流程中,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责任界定不清晰,可能导致采购成本的风险控制不到位,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为了解决权责不明引发的财务制度冲突,企业应当建立明确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分工和合作机制。
在制定财务制度时,应明确各个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财务素养和责任意识,确保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财务制度冲突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信息交换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交易的不公平性和风险性。
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通常拥有更多的财务信息和管控权,容易导致其他部门无法获取到及时和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财务制度冲突,企业应建立信息公开和透明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各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到准确的财务信息。
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赏析在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赏析。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的简要描述:1.伦敦格林威治大卫街商业综合体:该商业综合体位于伦敦繁忙的格林威治大街,占地面积约10,500平方米。
设计师巧妙地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了一个融合风格的商业空间。
综合体包含了购物中心、餐厅、办公空间和住宅等多功能区域,并且设有露天广场和公共花园,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
2. 纽约摩天大楼 Hudson Yards:Hudson Yards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西部的重大开发项目,占地面积约一百八十英亩。
该综合体包括零售区、办公区和住宅区,并且还设有一个顶部开放空间,可供游客观赏城市风景。
Hudson Yards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
3.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作为上海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融合了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概念。
该商业综合体包括酒店、购物中心和办公空间,设计精美的室内空间展示了高品质的奢侈品牌和时尚潮流。
商业综合体位于壮观的外滩地区,拥有壮丽的黄浦江景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热门目的地。
这些国外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在于他们综合了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个功能,为城市和市民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和体验。
同时,它们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建筑风格与城市历史背景相呼应,并利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结合,并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独特而创新的设计。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广场设计探析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场所。
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城市广场的设计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就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广场设计进行探析,探讨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市广场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一、欧洲城市广场的设计欧洲城市广场的设计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而备受瞩目。
在欧洲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常常能够看到古老的建筑、雕塑和喷泉等景观元素,这些元素既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欧洲城市广场的设计注重的是空间布局和景观元素的协调统一,力求以最大的美学效果来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底蕴。
在广场的边缘通常会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如餐厅、咖啡馆等,为市民提供了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欧洲城市广场的设计还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广场是一个融合了时尚、艺术和历史的广场,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则是一个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场所。
这些广场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艺术,更是欧洲文化和精神的体现,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重要景点。
可以说欧洲城市广场的设计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风景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
泰国的曼谷大皇宫广场就是一个充分融入了佛教文化、泰国传统建筑和宫廷文化的广场。
广场内的建筑宏伟壮观,布局严谨有序,雕塑和绿植点缀其间,彰显出泰国古代王国的繁荣与辉煌。
同样,中国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也是一个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气息的佳作。
广场上的国庆阅兵仪式、升旗仪式等活动,都是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和延续,同时也是对当代中国精神的展示。
亚洲城市广场的设计还注重了人民生活的需求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日本的东京银座广场是一个国际化的购物休闲中心,集结了全球各地的商品和文化,成为了东京市民和外国游客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亚洲城市广场的设计是一个集传统文化、现代气息和国际化元素为一体的多元化设计。
美洲城市广场的设计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节点,不仅是集中活动、交流的场所,也是展示城市风貌与文化内涵的窗口。
景观设计在城市广场的规划与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景观设计案例,探讨城市广场设计的要点与关键因素。
案例一:时代广场时代广场位于某一国际化大都市的市中心地带,作为城市的地标之一,广场的设计旨在营造现代化与文化高雅相结合的氛围。
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大面积的水景,将城市的节奏与水的柔和结合起来。
水景中配备了音乐喷泉设施,每天晚上都会上演精彩的水舞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与市民前来观赏。
在广场的硬质铺装上,设计师刻意选择了高品质的花岗岩石材,既能承载大量步行者和轿车的压力,又能提升广场的整体质感。
此外,周边的绿化植物与景观灯光的布置也使得广场显得生机盎然,尤其在夜晚,绿意与光影交相辉映,营造出独特的夜间景观效果。
案例二:历史广场历史广场位于城市的古镇区域,广场周边环境富有历史文化底蕴。
设计师在广场设计中注重保留历史建筑与文化景观。
他们将广场划分为区域,每个区域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广场中央,设计师保留了一座历史建筑,将其修缮后作为景观的焦点。
除了保留历史建筑外,设计师还在广场周边种植了大量的乔木和灌木,再配以石头铺装和石材形成的小道,营造出浓厚的古镇氛围。
广场上还设置了休闲座椅和亭子等设施,供游客停留、休息,沉浸在历史风情之中。
案例三:生态广场生态广场位于城市的生态保护区,设计目标是通过景观塑造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设计师充分利用广场的自然条件,如光照、水源与丘陵地形等,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观。
广场的水系被精心规划,形成了多条流水和小湖泊,汇集着来自周围山脉的雨水。
水系中布置了多个湿地区域,以净化水质并提供鸟类和植物栖息地。
广场设置了生态花坛、花草小道和观景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几个景观设计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功能性与美观性,还要与周围环境特点相结合,以及符合功能需求。
国内外优秀广场设计案例那我先给你说个国外的优秀广场设计案例——意大利罗马的圣彼得广场。
你要是到了圣彼得广场啊,就感觉像走进了一个超级宏大又超有仪式感的大聚会场地。
这个广场是由伟大的建筑师贝尔尼尼设计的。
它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钥匙孔,特别有趣。
广场上那一排排的多立克柱式,就像一群忠诚的卫士整齐地站着。
这些柱子既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又让人感觉非常庄严。
中间有个方尖碑,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指针指着天空,那可是古老埃及的宝贝,放在这儿又增加了好多神秘的气息。
而且啊,这个广场能够容纳好多好多人呢,每次教皇出来搞大型活动,数不清的人聚集在这儿,那场面超级壮观。
再说说国内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这可是中国的心脏地带啊。
天安门广场那叫一个大,大到你站在一头看另一头都觉得好远。
广场的中轴线对称设计,特别符合咱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
广场上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像一个沉默而伟大的巨人,纪念着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们。
毛主席纪念堂就在旁边,让人感觉很崇敬。
而且天安门城楼就在广场北端,那可是有着深厚历史意义的建筑。
平常这里到处都是游客,到了重大节日,比如国庆的时候,各种大型的庆祝活动就在这儿举办,阅兵式啥的,那阵仗全世界都瞩目。
还有大连的星海广场。
这个广场特别亲民,它是那种又大又好玩的地方。
广场上有好多的绿化区域,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岛散布在那里。
有很大的音乐喷泉,到了晚上灯光一亮,喷泉随着音乐跳舞,那场面超级梦幻。
而且啊,它靠近海边,你在广场上逛累了,就可以到海边吹吹海风,看看大海。
广场上还有很多有趣的雕塑,让人一边走一边看,感觉特别惬意。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一、引言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社交交流的场合。
好的城市广场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还要具有美观吸引力。
本文将通过对某个城市广场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景观设计在城市广场中的应用。
二、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本案例所涉及的城市广场位于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该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城市中心,周边有众多商业设施和住宅区。
2.设计目标该城市广场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一个宜人的公共空间,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 强调城市的文化特色,呈现独特的风貌。
- 优化交通和人流的流动性,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 考虑生态环保,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
- 考虑长远规划,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余地。
3.设计要素- 广场布局:广场以中央开放空间为核心,布局合理,划分出不同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展示区等。
- 植被设计:在广场中合理安排植被,引入不同种类的树木和花草,营造绿意盎然的氛围。
同时,考虑本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
- 水景设计:在广场中巧妙地融入水景元素,如喷泉、人工湖等,增加视觉效果和空气湿度,提升人们的舒适感。
- 艺术装置:在广场中设置艺术装置,如雕塑、壁画等,展示城市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底蕴。
- 配套设施: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广场配备了休息座椅、卫生间、儿童游乐设施等便民设施,提供舒适的服务体验。
- 照明设计: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保证夜间广场的亮度和安全性,同时营造浪漫的夜晚氛围。
4.效果评估该城市广场的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热门地点,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
- 广场举办了多个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成功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魅力。
- 交通和人流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减少了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 广场的绿化和植被覆盖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改善了空气质量。
- 广场周边的商业设施和住宅地产价格也有所增值,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欧洲传统城市广场形成与发展解析
钟苗
【期刊名称】《建筑与环境》
【年(卷),期】2009(006)006
【摘要】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也是承载城市公共生活、体现城市文明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对欧洲传统城市广场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梳理,并时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成因素从社会属性角度进行解析,尝试探讨城市物质空间创造和社会向度之间的作用关系.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钟苗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从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看欧洲传统城市广场的社会学含义 [J], 蔡永洁
2.欧洲城市广场更亲民 [J], 谢方
3.15—18世纪欧洲传统园林轴线空间演变解析 [J], 朱蔚云;金云峰;;
4.15—18世纪欧洲传统园林轴线空间演变解析 [J], 朱蔚云;金云峰
5.欧洲城市广场更亲民 [J], 谢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文化与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个景观设计案例,探讨城市广场设计的要素和特点。
一、案例一:XXX城市广场设计在XXX城市的市中心,一个新的城市广场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
这个广场的设计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和特色,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空间。
1. 空间规划与布局:广场整体规划恰如其分地将开放空间与功能区域相结合。
中央广场区域留给市民和游客进行集会和活动,而四周则安排了休闲区、绿植区和艺术装置区,打造出互动性与观赏性并存的空间。
2. 材料与植被选择:设计团队选用了与当地环境和氛围相协调的材料和植被。
建筑物的外部采用了当地特色的石材,地面铺设了回收材料制成的路径和广场,呼应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同时,绿植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广场更具生态与环保特色。
3. 景观元素与艺术装置:为了增加广场的观赏性和文化氛围,设计团队巧妙地融入了多个景观元素和艺术装置。
其中包括喷泉、雕塑以及绘画墙等,给广场注入了艺术与生活的活力,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
二、案例二:YYY城市广场设计YYY城市广场设计追求极简主义与现代风格的结合,给人一种简洁而富有科技感的视觉体验。
以下是设计的要点:1. 几何形状与结构:广场的设计采用了简单明了的几何形状和结构风格,以平面图形的组合和空间体块的拼接来表达整个广场的形态,增强了其现代感和整体性。
2. 照明设计:为了在夜晚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设计团队特别注重了照明设计。
利用LED灯光、夜景照明等手法,将广场打造成一个光影交错、富有节奏感的空间,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3. 空间层次与分区:通过不同高度的地面和绿化带的分割,将广场划分为多个层次和分区,创造出动静结合的空间体验。
广场设计赏析优秀案例一、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代广场,被誉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其设计独具匠心,将现代感与历史底蕴完美融合。
广场上的巨型LED屏幕,展示着五彩斑斓的广告,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
地面采用花岗岩铺装,与周围建筑的玻璃幕墙相映成趣,展现出独特的都市风情。
1. 设计亮点:(1)空间布局:时代广场采用开放式空间布局,使行人可以自由穿梭,感受城市的繁华。
(2)灯光设计:夜晚的灯光秀是时代广场的一大亮点,LED屏幕与建筑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3)艺术装置:广场上设置了许多艺术装置,如著名的“胜利之吻”雕塑,为广场增添了文化内涵。
二、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国的象征,其设计庄重、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自信。
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1. 设计亮点:(1)对称布局:天安门广场采用对称式布局,使整个广场显得庄严肃穆。
(2)建筑风格:广场上的建筑均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如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3)绿化设计:广场两侧的绿化带,既美化了环境,又为游客提供了休闲空间。
三、巴黎协和广场协和广场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其设计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之一。
广场上的方尖碑、喷泉等元素,共同构成了浪漫的法国风情。
1. 设计亮点:(1)方尖碑:广场中心的埃及方尖碑,见证了法国与埃及的友谊,成为广场的标志性建筑。
(2)喷泉设计:协和广场上的喷泉设计精美,与周围的雕塑相映成趣,为广场增添了浪漫氛围。
(3)轴线布局:广场采用轴线布局,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空间的秩序美。
四、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特拉法加广场是英国伦敦的心脏地带,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而闻名。
广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与环境的互动,成为市民集会和文化活动的热门场所。
1. 设计亮点:(1)纪念性雕塑:广场中央的纳尔逊纪念柱,高达52米,纪念了英国海军英雄霍雷肖·纳尔逊,成为广场的视觉焦点。
向北欧城市广场的设计学习摘要:“广场”作为现代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场所,有从起源到成熟的发展阶段。
北欧城市的广场既有反映欧洲古典主义传统的一面,又有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做出的创新。
我国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自行营建城市广场的时间很短,而借鉴北欧城市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城市广场北欧东方西方文化“城市广场”一词来自西方,其本源是地中海文化的产物1。
虽然城市广场这一课题被诸多学者相继研究,但至今也无法进行最准确的定义。
笔者认为,作为人类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广场,下准确的定义是不必要的,我们要做的是弄清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和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地位。
一.欧洲城市广场的起源与演变1.“场”的出现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部落聚居模式中出现了中间的空地,提供人们交流信息和进行活动的空间——“场”2(图1),后来“场”逐渐演变成大型氏族村落中供祭祀、典礼等集会活动的场地。
但是,无论其功能和面积怎样增长,它在聚落中的中心位置没有变化3。
而且,在“场”的中心往往竖立着氏族徽杖或祠堂祭台,有明显精神向心作用(图2)。
2. 集市广场米诺斯文明中,曾有一个29m宽,40m长的集市广场存在。
只是因为它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庭院,因此没有被称为“城市广场”,但是,它应该是后来大型“城市广场”的雏形。
3. 城市广场公元前八世纪,希腊古城墨伽拉希布莱阿广场的出现标志着城市广场开始走上发展的正途(图3)。
它的地面、围合界面以及广场内的神庙成为后来城市广场的构成三要素4。
此后,历史上几个曾称霸一时的欧洲城市如罗马、巴黎和伦敦先后出现了威尼斯广场、卢浮宫广场和圣保罗大教堂广场等。
随后,现代主义开始在全球兴起,使城市广场同样受到了概念和形态上的更新。
二.北欧城市广场分析赫尔辛基Esplanade花园广场(图4)赫尔辛基Esplanade花园广场约形成于十七世纪初,东西长380米,南北宽70米。
西端为赫尔辛基最古老的瑞典剧院(Svenska Teatern),东临停泊大型国际游轮的南码头。
西方城市广场时间设计的空间构图模式探讨尹亚娟;陈晶晶;田朝阳【摘要】卡米诺·希特提出广场的不规则空间形态是其艺术品质的关键,"步移景异"是其艺术品质的特质.该文通过图解的方法对时间设计的原理进行了解读,揭示了"步移景异"是时间设计的代名词,指出这一特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提出了实现时间设计的必要条件、线形及5个构图要点,并将其图示化.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古典城市广场具有同构的时间设计的空间构图模式,时间设计作为中西方户外空间设计的共性艺术标准,值得传承和发扬.【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步移景异;空间构图;时间设计;西方广场;构图要点【作者】尹亚娟;陈晶晶;田朝阳【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4广场起源于西方,是西方城市的构成核心。
关于西方广场的研究文献极多,涉及广场的概念、功能、活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形式(规则与不规则,开敞与封闭)、尺度、历史演化与民主制度的关系等方面[1-4]。
广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是城市中各类社会活动的集中发生空间,必定要求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
西方城市广场多为当时知名的艺术家设计的重要建筑及雕塑、铺装、喷泉等艺术作品组成,因此,广场也是视觉活动的空间,具有观赏、游览的艺术性品质。
西方现代城市设计之父卡米诺·希特,在其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艺术性品质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反对几何式的规则广场,提出广场的不规则形是其艺术形式的关键,“步移景异”是其艺术品质的特质[5]。
本文从视觉观赏艺术特性出发,探究西方广场的空间形式、步移景异及时间设计(本文的时间设计为延长游赏时间的空间设计)的关系,探索西方广场的时间设计机理及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