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综合接地和等电位联结
- 格式:ppt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7
接地系统及等电位联结方案1 接地系统本建筑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 接地型式。
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利用桩基和地梁钢筋网作接地体,总接地电阻小于1Ω。
P 线和N线自变压器中性点引出,均与接地体相连,然后分开敷设,并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得混淆。
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外壳、插座接地孔、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及金属保护管均须与PE 线可靠连接。
2 等电位联结在低压保护系统中,等电位联结作为降低接触电压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常用的等电位联结包括总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就是在建筑物电源线路进线处将PE 干线、接地干线、总水管、总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等相连接。
辅助等电位联结则是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将上述线路、管道构件作上述相同连接,包括将固定设备的所有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设备外壳、线路套管)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主钢筋等装置外的导电部分相连接,并与所有设备的保护线,包括插座的保护线相连接。
(1)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
就是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提高该部分的地电位,从而降低接触电压,提高人身的防电击能力。
(2)辅助等电位联结的作用。
IEC 规定,在TN 系统中固定式设备切断接地故障回路时间为5s,手握式设备为0.4s;但如果由同一配电盘引出线既供固定式设备、又供手握式设备时,由于他们的PE 线是连通的,固定式设备的危险接触电压将沿PE 线蔓延至手握式设备上,给手握式设备的使用者带来危险。
为消除这一危险,应对此配电盘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3)总等电位联结:在变电所内设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排(MEB),各端子排以—25X4 镀锌遍钢与焊接的地梁钢筋连接,各种进出本馆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智能专业各弱电系统的接地等,均须就近与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相连;另外,在电梯井道内,水暖设备房等处设置预埋件,预埋件和地梁钢筋、变电所PE 排等均须与MEB 端子排相连。
水电工程Һ㊀电器装置的保护接地㊁等电位联结㊁接地装置梅㊀磊摘㊀要:电力系统㊁装置或设备应按规定接地ꎮ接地按功能可分为系统接地㊁保护接地㊁雷电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ꎮ发电厂和变电站内ꎬ不同用途和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气装置或设备ꎬ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网ꎮ关键词:保护接地ꎻ等电位联结ꎻ接地装置一㊁引言建筑物内通常有多种接地ꎬ如果用于不同目的的多个接地系统分开独立接地ꎬ不但受场地的限制难以实施ꎬ而且不同的地电位会带来安全隐患ꎬ不同系统接地导体间的耦合ꎬ也会引起相互干扰ꎮ二㊁接地作用(一)防止电击人体阻抗和所处环境的状况有极大的关系ꎬ环境越潮湿ꎬ人体的阻抗越低ꎬ也越容易遭受电击ꎮ接地是防止电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ꎬ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接地后ꎬ使电气设备的电位接近地电位ꎮ(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的工作接地ꎬ一般在变电所中性点进行接地ꎮ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使电网的中性点与地之间的电位接近于零ꎮ三㊁保护接地范围故障保护措施采用自动切断电源时ꎬ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PE导体ꎮ外露可导电部分是 设备上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ꎬ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ꎬ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带电 ꎮ(一)下列部分可以不采用故障保护(间接接触防护)措施ꎬ即可不接地:1)附设在建筑物上ꎬ且位于伸臂范围之外的架空线绝缘子的金属支架ꎮ2)架空线钢筋混凝土电杆内触及不到的钢筋ꎮ(二)采用下列防护措施时ꎬ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应接地:1)电气分隔ꎻ2)特低电压SELVꎻ3)非导电场所ꎻ4)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ꎮ四㊁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和分类建筑物的低压电气装置应采用等电位联结以降低建筑物内电击电压和不同金属物体间的电位差ꎻ避免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金属管道引入的故障电压的危害ꎻ减少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带来的危险和有利于避免外界电磁场引起的干扰ꎬ改善装置的电磁兼容性ꎮ(一)总等电位联结在等电位联结中ꎬ将保护接地导体㊁总接地导体和总接地端子㊁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和可利用的金属物金属结构等可导电部分联结在一起ꎬ称为总等电位联结ꎮ每个建筑物内的接地导体㊁总接地端子和下列可导电部分应实施保护等电位联结:进入建筑物的供应设施的金属管道ꎬ例如燃气管㊁水管等ꎻ在正常使用时可触及的装置外部可导电结构㊁集中供热和空调系统的金属部分ꎻ便于利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ꎻ进线配电箱的PE母排ꎮ(二)辅助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则是设备范围内有可能出现危险电位差的可同时接触的电气设备之间或电气设备与外界可导电部分之间直接用导体作联结ꎮ(三)局部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是在建筑物内的局部范围内按总等电位联结的要求再做一次等电位联结ꎮ下列情况需作局部等电位联结:配电箱或用电设备距总等电位联结端子较远ꎬ发生接地故障时ꎬPE导体此段上接触电压超过50Vꎻ由TN系统同一配电箱供电给固定式㊁手持式㊁移动式电气设备ꎬ而固定式设备保护电器切断电源时间不能满足手持式㊁移动式设备防电击要求时ꎻ为满足浴室㊁游泳池㊁医院手术室等场所对防电击的特殊要求时ꎻ为避免爆炸场所因电位差产生电火花时ꎻ为满足防雷和信息系统抗干扰要求时ꎻ(四)等电位联结线的安装金属管道上的阀门㊁仪表等装置需加跨接线连成电气通路ꎮ煤气管入户处应插入一绝缘段(如在法兰盘间插入绝缘板)并在此绝缘段两端跨接火花放电间隙ꎬ由煤气公司实施ꎮ导体间的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ꎬ要求做到连接可靠ꎮ等电位联结线与PE线及接地线一样ꎬ在其端部应有黄绿相间的色标ꎮ五㊁接地装置的种类:自然接地体㊁人工接地极(一)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宜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ꎬ如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ꎬ金属管道㊁电缆金属外皮㊁深井金属管壁等ꎮ当自然接地极不满足接地电阻要求时ꎬ应补设人工接地极ꎮ(二)对变电站的接地装置出利用自然接地体外ꎬ还应敷设人工接地极ꎮ但对于3~20kV变配电站ꎬ当采用建筑物基础做接地体且接地电阻有满足规定值时ꎬ可不另设人工接地极ꎮ(三)人工接地极:接地装置的人工接地极包括水平敷设的接地极和垂直敷设的接地极ꎬ水平接地极可采用圆钢㊁扁钢ꎻ垂直接地极可采用角钢㊁圆钢或钢管ꎻ也可采用金属板状接地极ꎮ一般优先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极ꎮ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一般不小于0.7mꎮ腐蚀较重的地区人工接地极应采用铜或铜覆钢材料ꎮ接地装置的接地导体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6mm2(铜)或(钢)50mm2ꎮ举例说明企业66kV架空线接地自然接地电阻不满足规范要求ꎬ需增设人工接地装置:该架空线路全程架设避雷线ꎬ直线杆塔采用无拉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ꎬ根据测量该线路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为100Ωm该电杆的自然接地工频接地电阻为R=0.2ˑ100=20Ωꎬ不满足最小接地电阻值10Ω要求ꎮ因此采用增加水平接地装置的设计方案降低接地电阻ꎬ接地极采用直径为10mm的镀锌圆钢ꎬ水平接地装置埋深为1米ꎬ间距为6米ꎬ如图1所示ꎮ该人工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计算长度L=4ˑ1+6=10米ꎬ经计算其电阻为17.85Ωꎬ总接地电阻为自然和人工接地电阻并联ꎬ阻值为20//17.85=9.43Ω满足要求ꎮ图1 某接地装置图六㊁结束语接地系统应采用接地导体少㊁系统简单经济㊁便于维护㊁可靠性高且低阻抗的系统ꎮ在一定条件下ꎬ变电站的保护接地和低压系统接地可以共用接地装置ꎮ参考文献:[1]佚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上㊁下册[J].供用电ꎬ2018ꎬ35(6):2.作者简介:梅磊ꎬ凌源钢铁集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ꎮ502。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12.2.3 采用TN-C-S系统时,当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从某点分开后不应再合并,且中性导体不应再接地。
12.2.6 IT系统中包括中性导体在内的任何带电部分严禁直接接地。
IT系统中的电源系统对地应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
12.3.4 下列部分严禁保护接地:1 采用设置绝缘场所保护方式的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2 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保护方式的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3 采用电气隔离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4 在采用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保护方式中的绝缘外护物里面的可导电部分。
12.5.2 在地下禁止采用裸铝导体作接地极或接地导体。
12.5.4 包括配线用的钢导管及金属线槽在内的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导体。
PEN 导体必须与相导体具有相同的绝缘水平。
12.6.2 手持式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保护接地芯导体,且该芯导体严禁用来通过工作电流。
2.《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174.2.6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放电线圈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2 放电线圈一次绕组中性点不应接地。
3.《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3.4.3 光源、灯具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6 灯具的外壳应可靠接地。
3.4.4 调光、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 调光设备的金属外亮应可靠接地。
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8. 1. 3 医疗用房内严禁采用TN-C 接地系统。
5.《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20087.3.8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
6.《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4.4.5空调通风系统冷热源的燃油管道系统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必须安全可靠。
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8.5.7 住宅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应可靠,并应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详解“等电位联结”王建监理验房团在最近验房时,常常检查到有的小区卫生间等电位连接存在问题,在填写和解答验房报告时,常常有业主对这一问题表示不解,很多业主甚至不知道等电位为何物?有什么作用。
关于这个问题王建监理验房团结合有关资料及专业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希望能给业主提供一点帮助。
等电位连接形同虚设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同导体连接起来以达到减少电位差称为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住宅规范明确规定要做等电位连接。
总等电位联结(MEB):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
它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接地母排(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可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燃气等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如果设置有人工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
宅楼做总等电位联结后,可防止TN系统电源线路中的PE和PEN线传导引入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发生的机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同时也是防雷安全所必需。
因此,在建筑物的每一电源进线处,一般设有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由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结构构件进行连接。
辅助等电位联结(SEB):在导电部分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电位相等或相近,称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局部等电位联结(LEB):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将各可导电部分连通,称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它可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部分互相连通:——PE母线或PE干线;——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浴室被国际电工标准列为电击危险大的特殊场所。
在我国浴室内的电击事故也屡屡发生,造成人身伤害,这是因为人在淋浴时遍体湿透,人体阻抗大大下降,沿金属管道传导来的较小电压即可引起电击伤亡事故,因此在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可使卫生间处于同一电位,防止出现危险的接触电压,有效的保证了人身安全。
关于等电位联结随着人们对建筑内的安全防护问题的日益重视,关于等电位联结的条文在国际电工标准IEC60364-5-548:1996和我国电气标准GB 50096—1999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都将它规定为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
一、等电位联结的有关规定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人工或自然接地体用导体连接起来以达到减少电位差称为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之分。
1、总等电位联结(MEB)是将建筑物内的下列导电部分汇接到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接地母排(总接地端子板)上而互相联结:——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自接地极引来的接地干线(如需要);——建筑物内的公用设施金属管道,如煤气管道、上下水管道,以及暖气、空调等的干管;——建筑物的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网;——当有人工接地装置,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接地母线)。
2、局部等电位联结(LEB)是在建筑物内的局部范围内按总等电位联结的要求再做一次等电位联结。
3、辅助等电位联结(SEB)是在伸臂范围内有可能出现危险电位差的可同时接触的电气设备之间或电气设备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如金属管道、金属结构件)之间直接用导体作联结,。
二、等电位联结作用1、总等电位联结作用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消除自建筑物外沿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窜入的危险故障电压,有利于消除雷击电磁脉冲干扰,减少保护装置据拒动带来的危害。
如根据国内外电气事故统计,低压系统短路大多为相线碰设备外壳、金属管道结构和大地的接地故障(接地短路),而这些设备外壳、管道、结构带对地故障电压沿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窜入的危险故障电压易导致人身电击或电气火灾事故,住宅内作总等电位联结可消除或降低这种故障电压,其效果胜过单纯的接地。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目录一、接地概念二、接地系统的分类三、接地各系统的适用场所四、等电位联结五、TN-C-S系统与TN-S系统接触电压Ut的比较六、重复接地、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对降低预期接触电压的效果比较一、接地概念1、何谓接地:人们使用各种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都需取某一点的电位作为参考电位,但人和装置、系统通常都离不开大地,因此一般以大地的电位为零电位为零电位而取它为参考电位,为此需与大地作电气连接以取得大地电位,这被称作接地。
2、系统接地:电力系统的一点或多点的功能性接地。
作用:是给配电系统提供一个参考电位并使配电系统正常和安全运行。
保证相线对地电位在220V,从而降低系统对地绝缘的要求。
3、保护接地:为电气安全,将系统、装置或设备的一点或多点接地。
作用:降低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在故障时的对地电压或接触电压。
4、接地极:埋入土壤或特定的导电介质(如混凝土或焦炭)中与大地有电接触的可导电部分。
5、接地导体(线):在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给定点与接地极或接地网之间提供导电通路或部分导电通路的导体(线)。
6、接地装置:接地导体(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7、接地网:接地系统的组成部分,仅包括接地极及其相互连接部分。
8、中性导体(N):电气上与中性点连接并能用于配电的导体。
9、保护导体(PE):为了安全目的设置的导体。
10、保护中性导体(PEN):具有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两种功能的导体。
11、等电位联结:为达到等电位,多个可导电部分间的电连接。
12、外露可导电部分:设备上能触及到的可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会带电。
二、接地系统的分类1、接地系统分为三种:TN、TT、IT。
2、接地系统文字符号的含义:第一个字母说明电源的带电导体与大地的关系,也即如何处理系统接地:1)T:电源的一点(通常是中性线上的一点)与大地直接连接(T是法文Terre,大地);2)I:电源与大地隔离或电源的一点经高阻抗与大地连接(I是法文Isolation ,隔离);第二个字母说电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的关系,也即如何处理保护接地:1)T: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大地,它与电源的接地无联系;2)N: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与接地的电源中性点的连接而接地(N是法文Neutre)3、TN系统按N线与PE线不同组合又分为三种类型1)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C是法文Combine);注:此处的全系统是从电源配电盘出线处算起。
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摘要:I.引言- 介绍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的重要性II.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 接地的定义和作用- 接地的分类和特点- 接地的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III.等电位联结标准- 等电位联结的定义和作用- 等电位联结的标准和规范- 等电位联结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IV.案例分析- 分析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在实际信息技术装置中的应用V.总结- 总结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的重要性正文:I.引言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对于保障信息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的正确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故障和安全隐患。
II.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1.接地的定义和作用接地是指将信息技术装置的金属外壳或者框架与地面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
其主要作用是保障信息技术装置的安全运行,防止设备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静电积累和电磁干扰。
2.接地的分类和特点接地主要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类。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其特点是电流大、电压低;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其特点是电流小、电压高。
3.接地的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接地的配置方法主要包括自然接地和人工接地两种。
自然接地是指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混凝土梁柱等自然导体进行接地;人工接地是指通过接地体、接地网等人工导体进行接地。
在接地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同时注意接地线的安装和维护。
III.等电位联结标准1.等电位联结的定义和作用等电位联结是指将信息技术装置的各个金属部件通过导体连接至同一参考电位,以减小电气误差和电磁干扰。
其主要作用是保障信息技术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2.等电位联结的标准和规范等电位联结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GB/T 14048.1-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等。
谈民用建筑电气中接地和等电位联结问题【摘要】接地与等电位联结都是电气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重点分析接地的总等电位联结及辅助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和联结方法,以及防止室内外电位差的措施,并对不接地局部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和要求进行说明。
【关键字】建筑电气,接地,等电位联结一、前言在工程实践中,特别是自动化仪表工程,系统接地不但要防雷,而且要对意外的线路过载、短路进行有效的安全保护,更重要的是通过等电位连接来抑制电位差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
这里的等电位连接导体,通常指工程现场俗称的“接地网”。
二、民用建筑电气中常见的施工误区与检查方法:1、商场金属货架的等电位联结的施工利用插座的PE接地保护线直接与货架的金属构件连接是错误的,货架及金属构件必须与接地(干线)装置直接连接。
不得利用金属配电箱、线槽、插接线线槽、桥架外壳作接地导体。
一般耒说金属配电箱、线槽、插接线线槽、桥架外壳必须作接地。
其接地可采用连续串接导线开成等电位联结,则认为是合格。
但当利用之作为接地导体是不允许的,因为接地线不允许串联连接。
只有从总接地端子(配电箱内的PE汇流排)直接引接的接线方式方能无误地确保接零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2、防侧击雷击为防止侧面雷击,对高层建筑30M(九层)及以上装饰装修的铝合金门窗必须与本层的楼板钢筋等电位接地系统相连接,室外的玻璃幕墙也应按15M方格作接地的电气连接。
检查时必须对隐蔽签证与施工日记记录进行核查,并在现场对连接点;于工程交底时互相确认后;指定出接地扁钢连接的合理位置为检查处;作为今后方便受查位置,以便有关方面的核查。
3、高层建筑装饰的等电位连接规范要求对高层建筑竖向的金属管道、管底及每三层必须作一次等电位连接;含各竖向的金属线槽、不带电的所有金属构件、扶梯等。
实际上是应于每层楼板钢筋都要这样做。
施工现场核查时,应在施工交底中;要在竖井另立一根专用接地母线,或利用竖向柱筋与各层固定支架的预留接地点,与楼板钢筋连接形成电气通路,同时做好隐蔽记录便于核查。
一、什么是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人工或自然接地体用导体连接起来,使整个建筑物的正常非带电导体处于电气连通状态。
以达到减少电位差称为等电位联结。
二、等电位联结作用等电位的作用是使保护范围的电位处在同一电位上,从而避免产生电位差发生的事故。
主要保护作用如下:1 雷击保护IEC标准中指出,等电位连接是内部防雷措施的一部分。
当雷击建筑物时,雷电传输有梯度,垂直相邻层金属构架节点上的电位差可能达到10KV量级,危险极大。
但等电位联结将本层柱内主筋、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电气装置、电信装置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等电位连接网络,可防止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避免雷引发的火灾、爆炸、生命危险和设备损坏。
2静电防护静电是指分布在电介质表面或体积内,以及在绝缘导体表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传送或分离固体绝缘物料、输送或搅拌粉体物料、流动或冲刷绝缘液体、高速喷射蒸汽或气体,都会产生和积累危险的静电。
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电压很高,容易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爆炸或电击。
等电位联结可以将静电电荷收集并传送到接地网,从而消除和防止静电危害。
3.电磁干扰防护在供电系统故障或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形成电磁感应,敏感电子设备处于其中,可以造成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
通常,屏蔽是减少电磁波破坏的基本措施,在机房系统分界面做的等电位连接,由于保证所有屏蔽和设备外壳之间实现良好的电气连接,最大限度减小了电位差,外部电流不能侵入系统,得以有效防护了电磁干扰。
4.触电保护浴室等电位连接就是保护你不会在洗澡的时候被电着。
电热水器、坐浴盆、电热墙,浴霸以及传统的电灯等都有漏电的危险,电气设备外壳虽然与PE线联结,但仍可能会出现足以引起伤害的电位,发生短路、绝缘老化、中性点偏移或外界雷电而导致浴室出现危险电位差时,人受到电击的可能性非常大,倘若人本身有心脑方面疾病,后果更严重。
等电位联结的分类及与接地的联系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等电位联结与接地的定义,分析了两种电气设备保护设施间的区别及联系。
明确了等电位联结在建筑物内的分类及作用,以及等电位联结在设计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等电位联结;接地;PE母排一、什么是等电位联结建筑物内部的等电位联结指的是将可导电部分之间用导线作电气连接,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称之为等电位联结(equipotential bonding),或简称联结(bonding)。
二、等电位联结的意义如果将建筑物内的大件金属物体,诸如金属的结构件、管道、电缆外皮以及接电气设备外壳的PE线等互相联通,并根据需要辅以其他措施,以使建筑物形成准等电位的法拉第笼,以此法拉第笼的电位作为参考电位,以等电位联结代替接大地,从而提高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的电气安全性及抗干扰水平。
这就是IEC 标准要求建筑物电气装置必须作等电位联结而不要求必须作重复接地的原因。
三、等电位联结的分类及作用在建筑物内部的等电位联结有两类:一类是起保护性作用的等电位联结,其作用是防人身电击、电气火灾和爆炸等电气灾害;另一类是起功能性作用的等电位联结,其作用是使各类电气系统正常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保护性等电位联结就其等电位联结的范围又分三类:(1)总等电位联结。
指将建筑物内下列部分在电源进线处互相连接而形成的等电位联结。
1)电源进线回路内的PE线,各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连接PE线而实现等电位联结,不必另接联结线。
2)接地母排。
3)各类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例如瓦斯管、水管等。
4)可连接的金属构件、集中采暖和空调管道。
5)电缆的金属外皮(电话电缆外皮的联结须征得电缆业主或管理人员的同意)。
就防电击而言,它比接地有更好的减少电位差的效果。
(2)辅助等电位联结。
指将两可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连通的联结,用以消除两不同电位部分的电位差引起的电击危险。
(3)局部等电位联结。
指视具体情况将局部范围内的可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互相连通的联结。
《城市轨道交通供变电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72034学时数:108学分:6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传动和气动》、《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等。
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运行与维修》、顶岗实习等。
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为培养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服务,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传动和气动》、《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等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总体组成,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运行与维修》、顶岗实习等课程学习打下高度的相关基础,为学生在以后工作中提供轨道交通机电技术方面的必要知识。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备操作员、施工工艺员、检修员、维护员等,主要从事城轨交通供电系统设计、施工、设备检修、维护、实验调试等工作。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遵循系统化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与供电结构分析两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轨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与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检修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专题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专题学习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活动任务,比如变压器、电弧、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等构建相关理论知识,逐层深入,全面讲授供电系统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的目标1.知识能力了解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文章标题: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解析一、引言在信息技术领域,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其在信息技术装置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接地配置的基本概念1. 接地基本概念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零电位与地面或大地连接在一起,以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故障状态下都能保持电位稳定。
在信息技术装置中,正确的接地配置可以有效减少由于静电、电磁场干扰和雷击等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接地配置标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标准,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需要符合特定的要求,包括接地电阻、接地导体材料、接地导体的截面积等。
而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设备特点,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接地配置标准。
三、等电位联结标准的作用和意义1. 等电位联结基本概念等电位联结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部件通过导体连接在一起,以确保各个部件在电位上保持相等。
在信息技术装置中,正确的等电位联结可以有效减少设备之间因电势差而产生的电气弧和设备损坏的风险。
2. 等电位联结标准根据IEC发布的标准,信息技术装置的等电位联结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包括联结材料的选择、联结方式的设计等。
正确的等电位联结标准可以有效降低接地极间的电势差,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信息技术领域,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是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它们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通过严格执行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可以有效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总结本文从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其在信息技术装置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正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的等电位联结及其施工质量等电位连接(也叫联结)是指“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等电位联结在电气设计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它对于建筑物的防雷及电气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住宅楼的电气施工中。
为此,为了避免种种电气事故的发生,文章就建筑电气工程的等电位联结及其施工质量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1等电位联结的分类1.1 总等电位联结( MEB) 总等电位联结是指将建筑物内的下列导电部分都在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箱接地母排上相互联结,即:进线配电箱的PE (PEN母排;从接地极引来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输送管道及类似的金属件,如给排水管道、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的管道;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网、金属构件等。
1.2 局部等电位联结( LEB) 局部等电位联结是指在建筑物内的局部范围内按总等电位联结的要求再做一次等电位联结。
如卫生间、水泵房、游泳池、喷水池、医院手术室等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1.3 辅助等电位联结( SEB) 辅助等电位联结是在伸臂范围内有可能出现危险电位差的可同时接触的电气设备之间或电气设备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如金属管道、金属结构件)之间直接用导体作联结。
如金属门或窗旁有配电箱、柜,则配电箱、柜与金属门、窗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2等电位联结的作用2.1 电击防护等电位联结是内部防雷措施的一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可防止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避免火灾、爆炸、生命危险和设备损坏。
2.2 静电防护等电位联结可将静电电荷收集并传送到接地网,从而消除和防止静电危害,以避免静电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爆炸或电击。
2.3 电磁干扰防护等电位联结可很好地实现机房系统内屏蔽和设备间的电气连接,从而可最大限度减小电位差,避免外部电流侵入系统。
2.4 触电保护在住宅的卫生间做等电位联结,当卫生间的电器因漏电而导致人体将有可能受到电击时,而等电位联结可使电气设备外壳与楼板墙壁电位相等,从而可极大地避免人体受电击的伤害。
等电位连接与接地的概念差异等电位连接与接地是两种保证电气安全的措施,我国过去强调的是接地,而国际电工委员会强调的是等电位连接,并在近几年被引入我国国家标准中:等电位连接是设备和装置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接地是防止接触电压触电的一种技术措施。
其原理是利用接地装置足够小的接地电阻值,降低故障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安全电压极限值,达到防上接触电压触电的目的。
电气设备采用接地保护时,要保证人身安全,接地电阻一般应在4欧以下。
考虑到土壤不同其电阻率不同,有时花费很大人力物力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却很难降下来,接地保护效果不好、所以从理论上说,接地只能降低人被伤害的程度,而不能真正保证人身安全。
实施等电位连接就可避免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对接地电阻的要求可以降低,并且应用范围更广。
等电位连接概念的范畴要比接地的范畴宽,一根220kV的输电线路对地有220kv的电位差.一只鸟站在一根导线上是安全的,因其两脚间是等电位,但若它跨接在两相导线上就会触电在防雷实践中通常所做的安全接地其实就是等电位连接,它以地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由于它连接的范围大、线路距离长,减少故障接触电压的效果并不好。
采用等电位连接线将分散的金属部件连接起来可有效降低回路电阻,这样更安全。
可见,等电位连接电阻是指将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连接而在其两端形成的过渡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电流经接地体注入大地时,在土壤中以电流场形式向远方扩散时所遇到的土壤电阻:等电位连接电阻与接地电阻的检测差异检测原理不同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已经很成熟,可选用的设备也非常多,如接地电阻测量仪、钳型接地电阻表等设备。
在等电位联结的检测工作中,绝大多数地区的检测人员是用万用表或接地电阻测量仪进行检测,这是不合适的。
目前、我国已经有专用的低额等电位联结电阻测量仪生产和销售,在此将接地电阻测量仪、钳型表与等电位联结电阻测量仪的区别进行辨析。
简单地说由于三者的工作原理不同,使得应用范围不同,并且不能替换。
泰科电子出版接地和等电位接地和等电位联结联结关于关于布线系统布线系统布线系统的的背景与技术信息托斯顿托斯顿··庞克 硕士工程师 欧洲,中东中东和非洲和非洲和非洲市场经理市场经理简介接地和联结摘要当尼古拉·特斯拉于1880年研发了第一台电机时,他并未料到电力会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对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当时,“科技战” 是介于交流和直流发电之间,二者都力争被选为发电和电力传输的标准方式。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交流电被世界各地选定为标准。
直流电现在多用于地铁,电车和一些国家的铁路。
事实上,所有这些交通系统都有一定的距离限制,而这恰使得直流电成为一种高效的技术。
交流电主要在发电站生产和由高压输电电缆传输,从110千伏至380千伏。
在多个分配点,这个高电压被转换为较低的电压,通常为230伏– 240伏或在北美为110伏。
住宅用户通常被给予一条3线电缆,包括单相导线,中性导线和接地导线。
电力供应商使用一条4线电源线直接从最近的发电站连接至其用户。
此电缆提供了3相导线和中性导线。
较大的工业用户在现场有其自己的变压器,由其供应商直接使用三相供应。
这些4线电源分布于整个建筑物中。
通常这些导线被称之为L1,L2和L3(或A,B,C相)。
在北美相线被称为火线。
N(中性)导线一般被称为PEN(保护接地中性)导线。
原因是它提供了N和PE 导线的综合功能。
通常在二级配电盘处会将PE线和N线连接在一起。
基于安全理由保护接地是强制的,和因此作为独立的导线如同在电源插座中。
PE线和N线两个都将在接地中性点处连接在一起。
在电力产业的初期,由于电器设备大多是电灯和电机,用PEN线到二级分配点是普遍的,以降低成本和铜导体。
即使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当更多的电器产品被使用时,电力系统也没有发现严重问题。
所有这些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是电阻式设备。
这意味着电压和电流间没有相移,和更重要的是PE和任何金属的连接部件没有电流。